图书介绍

高血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血压
  • 刘力生主编;龚兰生,陈孟勤,曾贵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4225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429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1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血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流行病学3

第一章 高血压的患病率与人群分布3

第一节 高血压的定义3

第二节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5

第三节 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高血压患病率7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与分布11

第五节 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出路在于预防12

第二章 血压升高和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15

第一节 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的关系15

第二节 血压升高和冠心病发病15

第三节 血压升高和脑卒中发病18

第三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20

第一节 高血压的遗传因素和家族聚集性20

第二节 超重肥胖和高血压24

第三节 体力活动和高血压29

第四节 饮酒和高血压33

第五节 膳食因素和有害的血压值37

第六节 社会经济因素和高血压52

第四章 儿童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和有关问题56

第一节 儿童血压的测量与评定56

第二节 儿童血压的年龄趋向性和“轨迹”现象63

第三节 与儿童高血压的相关因素65

附:有关流行病学术语与概念71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75

第一章 血压75

第二篇 基础医学75

第二节 血压形成机制79

第三节 血压的调节81

第二章 高血压的神经机制89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89

第二节 心血管中枢有关递、调质的改变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97

第三节 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111

第一节 动脉压力感受器及其反射效应120

第三章 心血管系统压力感受器与高血压120

第二节 心肺压力感受器及其反射效应129

第三节 压力感受器去神经支配与高血压问题131

第四节 高血压时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变化133

第四章 心脏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关系140

第一节 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心脏功能的改变140

第二节 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心脏的病理生理学改变143

第三节 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心肌功能变化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148

第五章 阻力动脉的发育与结构157

第一节 阻力动脉的发育157

第二节 阻力动脉的组织结构160

第三节 血管平滑肌细胞165

第四节 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173

第六章 血管平滑肌收缩机制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186

第一节 血管平滑肌结构与功能特征186

第二节 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机制189

第三节 高血压时血管平滑肌收缩的变化203

第七章 血管受体213

第一节 受体基本概念213

第二节 血管平滑肌上的主要受体217

第三节 血管内皮细胞上的主要受体223

第四节 血管神经突触前膜上的主要受体225

第八章 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229

第一节 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29

第二节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高血压病242

第九章 血管重塑与高血压248

第一节 血管重塑的概念和研究方法248

第二节 血管重塑的机制与后果255

第十章 血管反应性与高血压266

第一节 血管反应性的生理学基础266

第二节 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血管反应性的变化270

第三节 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机制274

第一节 历史回顾288

第十一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288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物化学289

第三节 肾素分泌和合成的调节301

第四节 AngⅡ对心肌血管平滑肌、肾上腺及肾脏的作用304

第五节 AngⅡ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308

第六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311

第七节 血管内RAS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315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的肾脏机制以及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作用317

第十二章 体液因素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321

第一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321

第二节 利钠利尿肽家族336

第三节 内皮素与高血压340

第四节 神经肽Y(NPY)343

第十三章 几种新的内源性升压及降压调节物质350

第一节 甲状旁腺高血压因子350

第二节 甲状旁腺素基因相关肽355

第三节 红细胞高血压因子358

第四节 红细胞抗高血压因子359

第十四章 病理生物学(Pathobiogy)366

第一节 概述366

第二节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368

第三节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370

第四节 痴呆381

第十五章 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学研究385

第一节 高血压遗传学385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模型与高血压研究392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建立的原理和方法394

第四节 高血压病研究中的转基因动物模型399

第五节 建立高血压转基因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和前景412

第十六章 高血压动物模型417

第一节 神经性高血压418

第二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Goldblatt高血压)421

第三节 激素性高血压432

第四节 遗传性高血压大鼠433

第三篇 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451

第一章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类及其他451

第一节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451

第二节 轻度高血压(包括亚组临界高血压)459

第三节 儿童高血压464

第四节 青少年高血压476

第五节 老年高血压487

第六节 老老年高血压492

第七节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493

第八节 假性高血压500

第九节 白大衣高血压503

第十节 顽固性高血压508

第十一节 盐敏感性高血压512

第十二节 盐与高血压526

第十三节 心率与高血压心血管事件544

第十四节 动脉硬化549

第十五节 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558

第十六节 低血压与晕厥569

第二章 继发性高血压579

第一节 分类与鉴别诊断的原则579

第二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83

第三节 肾实质性高血压594

第四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622

第五节 肾素分泌瘤631

第六节 肾上腺疾患引起的高血压633

第七节 妊娠与高血压674

第八节 口服避孕药与高血压680

第九节 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683

第十节 其他少见继发性高血压713

第三章 高血压危象725

第一节 高血压危象的类型725

第二节 高血压危象的治疗733

第一节 血压测量方法740

第四章 高血压的检查、诊断与评价方法740

第二节 偶测血压745

第三节 动态血压监测748

第四节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与中国APTH临床试验757

第五节 实验室检查、肾功能评价763

第六节 血液流变学770

第七节 血、尿激素水平评价788

第八节 原发性高血压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795

第九节 自主神经功能的实验室评价806

第十节 无创超声技术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815

第十一节 核医学在高血压的应用835

第十二节 影像学检查在高血压评价中的作用844

第五章 高血压的并发症850

第一节 一般概念850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852

第三节 高血压与脑卒中859

第四节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866

第五节 高血压与心脏870

第六节 高血压与主动脉夹层890

第七节 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897

第八节 高血压性肾损害901

第九节 高血压与糖尿病913

第十节 视网膜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眼底改变945

第六章 高血压的治疗952

第一节 非治疗与治疗人群的流行病学952

第二节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和策略954

第三节 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958

第四节 高血压在冠心病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性961

第五节 抗高血压新药的临床评价964

第六节 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968

第七章 大动脉炎973

第一节 “大动脉炎”概念的形成和发展973

第二节 大动脉炎974

第三节 大动脉炎的病理形态985

第四节 大动脉炎的影像学诊断989

第五节 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1009

第四篇 心理应激、人格特征、心理行为治疗与高血压病1019

第一章 现代医学模式对高血压病的认识1019

第一节 建立新的健康观1019

第二节 高血压病的心身相关问题1020

第三节 高血压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1021

第四节 高血压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1021

第二章 心理应激与高血压病1024

第一节 应激与心理应激1024

第二节 认知评价与心理应激1025

第三节 引起心理应激的原因1026

第四节 心理应激会对人体带来的影响1030

第五节 解除和应付心理应激的对策1034

第六节 心理应激在高血压病发病中的作用1037

第一节 人格概述1040

第三章 人格特征与高血压病1040

第二节 与健康及疾病有关的人格学说1041

第三节 人格特征与心理应激的关系1043

第四节 人格特征与原发性高血压1044

第四章 高血压病的心理行为治疗1048

第一节 高血压病的治疗必须兼顾心理、社会和躯体三个方面1048

第二节 高血压心理治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050

第三节 常用的高血压心理治疗方法简介1050

第一节 噻嗪类及其类似物1069

第五篇 治疗高血压药物1069

第一章 利尿降压药1069

第二节 髓袢利尿剂1073

第三节 保钾利尿药1074

第四节 利尿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076

第二章 中枢性降压药1078

第一节 中枢α2受体激动剂1078

第二节 中枢咪唑受体激动剂1083

第三节 具有中枢和外周解交感作用的药物1084

第三章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1087

第一节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型及生理效应1087

第二节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和药理学特点1088

第三节 β受体阻滞剂对循环系统和脂质代谢的作用1090

第四节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1095

第五节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1097

第六节 β受体阻滞剂与其他药物的合并应用1098

第七节 各种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学特点1099

第八节 小结1114

第四章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1118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分型及生理功能1118

第二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分类1119

第五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1129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简介1129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1134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拮抗剂1148

第一节 钙离子与钙通道1156

第六章 钙通道阻滞剂1156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剂的发展简史1159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剂的分类1160

第四节 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1161

第五节 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1166

第六节 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1168

第七节 关于长期用药安全性问题1184

第八节 临床应用1185

第七章 血管扩张剂1196

第一节 直接舒张血管药1197

第二节 钾通道开放剂1199

第三节 其他血管舒张药1202

第八章 新抗高血压药物1205

第一节 内皮素拮抗剂1205

第二节 肾素抑制剂1207

第三节 血管肽酶抑制剂1210

第一节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新进展1214

第九章 抗高血压药的联合用药1214

第二节 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1216

第六篇 人群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1229

第一章 人群高血压防治的必要性1229

第一节 高血压的危害1229

第二节 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230

第三节 预防高血压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是可行的1233

第二章 高血压的原始预防1236

第三章 人群高血压病人的检出、治疗和随诊1242

第一节 一般性措施1253

第四章 人群控制高血压的措施1253

第二节 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措施1258

第三节 人群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1259

第五章 人群高血压控制的策略1263

第一节 人群策略1263

第二节 个体策略1265

第三节 高血压控制的策略要点1267

第一节 概述1270

第六章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1270

第二节 高血压社区防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1272

第七章 人群高血压控制计划的实施1277

第八章 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与控制1284

第九章 高血压防治计划中的费用-效益原则1288

第十章 我国高血压人群防治的现状和展望1291

第七篇 抗高血压临床试验1297

第一章 大样本抗高血压临床试验与循证医学1297

第二章 治疗高血压临床试验1300

第三章 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试验1308

第四章 大样本抗高血压临床试验的质量保证1310

第五章 大样本降压临床试验的现况与展望1315

第一节 以往大样本降压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1315

第二节 大样本随机降压临床试验的展望1317

附录(一) 常用临床生化指标的正常值与测定方法1326

附录(二) 国内期刊有关高血压的主要文题*索引(1950~1997)1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