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风雨同舟战辽东 朝鲜民族与兄弟民族联合抗战纪实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文奇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54970291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抗日战争-史料-辽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风雨同舟战辽东 朝鲜民族与兄弟民族联合抗战纪实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日本帝国主义进犯辽东的时代背景1
第一节 时代背景1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和“征韩论”1
二、中日甲午战争1
三、日本帝国主义进犯辽东2
第二节 朝鲜人迁入史3
一、犯禁越江潜入3
二、解禁后大批迁入5
三、日韩合并前后迁入6
四、朝鲜人在辽东的水田开发7
第二章 柳麟锡率义兵杀开血路转移到中国抗日9
第一节 柳麟锡及义兵斗争9
一、儒学宗匠、义兵将领9
二、率领义兵杀开血路渡江入清国11
第二节 柳麟锡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通化县五道沟16
一、长途跋涉到达通化县五道沟16
二、五道沟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7
第三节 柳麟锡的第二个抗日根据地——八王洞21
一、霸王朝(八王朝)21
二、八王洞抗日根据地的建设22
第四节 柳麟锡的抗日家属根据地——兴京县平顶山暖泉子高丽沟33
一、义兵家属集体迁入平顶山暖泉子沟33
二、高丽沟义兵家属根据地36
三、高丽沟义兵家属的抗日启蒙和宣传活动40
四、毅庵先生纪念园41
第五节 柳麟锡晚年的抗日斗争根据地——宽甸县小高岭地42
一、柳麟锡第三次入中国42
二、八里甸梦中作和砚台44
三、在宽甸县小高岭地隐居45
四、高岭地密营和练兵场45
五、朝鲜烈妇海州崔氏表迹碑46
六、守华终身·毅庵记碑48
七、在暖泉子隆重举行葬礼49
八、大山沟里的刊役所50
第六节 柳麟锡的身后事52
第三章 抗日名将李镇龙的抗日独立运动53
第一节 李镇龙早期的抗日活动53
一、海西名将李镇龙53
二、在俄领海参葳抗日救国斗争54
三、支援安重根击杀伊藤博文55
第二节 在中国宽甸县青山沟建立抗日武装斗争根据地55
一、选址和移民55
二、盖简易房、密营,修练兵场地57
三、办私塾,培养后代,宣传抗日,培养抗日人才57
四、开荒种地,开水田种水稻58
五、组织乡约社、农务契58
第三节 李镇龙的反日宣传和教育活动59
一、反日宣传活动59
二、创办学校,培养抗日人才60
三、与洪范图组织炮手团,培养炮手61
四、与李东辉创办罗子沟武官学校62
第四节 抗日武装斗争63
一、大韩光复会副司令李镇龙63
二、筹备北间岛武装暴动计划64
三、袭击朝鲜北镇云山运钞车66
四、武装渡江夜袭日帝66
五、青山沟各族人民说话飞毛腿—李镇龙67
第五节 李镇龙牺牲69
一、李镇龙被捕69
二、笑颜在绞首台上70
三、禹氏夫人71
四、禹氏墓碑和义烈碑72
第六节 抗日民族英雄李镇龙纪念园75
一、义烈碑列为宽甸县二级文物保护单位75
二、宽甸县青山沟乡人民政府文件和宽甸县人民政府文件75
三、抗日民族英雄李镇龙纪念园竣工77
第四章 老妈妈抗日斗争78
第一节 朝鲜第一个女义兵抗敌斗争78
一、出身与成长78
二、朝鲜第一个女义兵的抗敌斗争十五年79
第二节 在中国抗日斗争二十五年81
一、建设暖泉子沟抗日根据地81
二、创办老学堂83
三、在苦难的日子里85
四、逆风劲草87
五、迁居抚顺鲍家屯89
第三节 朝鲜独立团90
一、组织抗日武装90
二、朝鲜独立团的活动91
三、尹熙顺六十一寿宴92
第四节 尹熙顺壮丽人生94
一、尹熙顺晚年的家庭94
二、晚年的反日活动95
三、日本帝国主义对尹熙顺一家实行的灭绝人性的恶毒阴谋96
四、肝胆相照97
五、壮丽人生98
第五章 新民会为建立海外独立战争基地而努力101
第一节 反日基地的设立101
一、基地的选定101
二、新兴讲习所102
三、耕学社102
第二节 扶民团与新兴学校104
一、扶民团104
二、新兴学校104
三、白西农庄始末106
第三节 居住权的交涉及解决108
一、居住权的纠纷108
二、争取北京当局的支持109
第六章 朝鲜“三一”运动及其影响111
第一节 辽东地区朝鲜人对朝鲜“三一”运动的声援和反日斗争111
一、辽东地区朝鲜人对朝鲜“三一”运动的声援111
二、朝鲜“三一”运动对其他民族的影响116
第二节 韩族会和西路军政署等政治团体的建立116
一、韩族会116
二、西路军政署118
第三节 纷纷成立的武装团体119
一、大韩独立团119
二、大韩青年团联合会121
三、光韩团122
四、光复团122
五、大韩独立军备团123
六、大韩光正团124
七、大韩正义军政司124
八、中兴团124
九、武士团125
十、太极团125
十一、义勇军讲习所125
十二、少年团西垦岛支团125
十三、大震团125
十四、农务会125
十五、韩侨公会126
十六、高丽革命后援会126
十七、忠义社126
十八、其他武装团体126
第四节 庚申年大屠杀及独立军团体的整合126
一、日军对东满的屠杀126
二、日军对南满的屠杀127
三、普合团和天摩山队130
四、光复军参理部和光复军司令部133
五、光复军总营134
六、大韩国民团134
七、大韩义勇军军事会135
八、匡正团135
第七章 独立军的武装斗争136
第一节 对敌斗争的对象及越江作战136
一、敌人的势力136
二、越江作战137
第二节 在东边道地方对日帝和奉张军阀的斗争140
一、在辽东各县战斗140
二、独立军活动之统计(每年1~5月之日本方面统计)141
第八章 南满及东边道地区的抗日民族团体统一运动142
第一节 统义府的成立及分裂142
一、统义府之组建142
二、义军府145
三、大韩镇东都督府146
第二节 建立四花顶子根据地148
一、统义府机关迁四花顶子148
二、汉族革命家王紫宸150
三、统义府时期的反日战斗156
四、申八均牺牲157
第三节 参议府158
一、参议府的形成158
二、参议府的路线159
第三节 正义府160
一、正义府的统一运动160
二、正义府的领导机构及宪章161
第五节 新民府及三府的形成165
一、三府鼎立的局面165
二、三府时期以辽东为基地的抗战166
三、与保民会和亲日警宪的斗争171
第六节 满洲运动团体协议会和全民族唯一党组织促成会的建立及演变177
一、三府联合统一会议177
二、国民府在吉林市成立180
第七节 民国时期朝鲜人教育和独立军军资的筹集180
一、教育180
二、独立军的军资筹集183
第八节 华人对朝鲜独立运动的支持185
一、《通化设治以来见闻录》记载185
二、乡绅对韩侨的支援186
三、独立运动代表向华商求援186
第九节 党派分歧和同室操戈187
一、渐进派和激进派的形成187
二、同室操戈188
三、朝鲜革命党和国民府的整顿192
四、日帝挑拨中、朝民族关系193
第九章 “九一八”事变196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196
一、“九一八”事变196
二、朝鲜人的处境和抗敌对策197
第二节 兴京事件及朝鲜革命党的挫折198
一、于芷山与日军勾结,下达抓捕革命党人的反动文件198
二、兴京事件199
第三节 中朝军队联合作战的开始200
一、梁瑞凤就任朝鲜革命军总司令200
二、朝鲜革命军等参加辽宁农民自卫团202
三、向抗日前线挺进203
四、汤图伙洛战斗205
五、与本溪抗日便衣队会师206
第四节 与唐聚伍和辽宁民众自卫军联络207
一、自卫团敦促唐聚伍起义207
二、唐聚伍与朝鲜革命军结盟208
第十章 辽宁民众自卫军起义211
第一节 朝鲜军队参加辽宁民众自卫军211
一、誓师大会211
二、朝鲜特务队司令部成立213
第二节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武装斗争214
一、首战通化城214
二、兴京血战216
三、宽甸保卫战221
第三节 辽宁民众总司令部朝鲜特务队的抗敌斗争223
一、总司令部之特务队司令部223
二、光复区朝鲜革命者的活动224
三、特务队对外远征225
第四节 辽宁省政府的成立及其影响226
一、辽宁省政府的成立226
二、鸭绿江和图们江沿岸的对敌斗争227
三、三源浦保卫战229
四、进攻敌人的巢穴230
五、进攻清原233
六、挥师西进和袭击抚顺235
七、辑安、临江保卫战237
第五节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失败239
一、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239
二、通化陷落240
三、兴京陷落242
四、关内派来的联络员被害243
第十一章 恢复朝鲜革命军244
第一节 重树义旗244
一、依木树会议244
二、自卫军残余部队的中流砥柱245
三、力挽狂澜于即倒248
四、配合邓铁梅等作战249
第二节 梁瑞凤牺牲前后251
一、双砬子会议251
二、与杨靖宇部队和友军配合作战255
三、历史性的会面259
四、梁瑞凤牺牲261
五、人们对梁瑞凤的怀念262
第三节 朝鲜革命军军政府的成立266
一、朝鲜革命军军政府的组织266
二、军政府时期对敌作战269
三、与友军联合战斗272
四、军政府的改组273
第四节 中韩抗日同盟会274
一、同盟会的宣言及组织274
二、叶景山的事迹277
三、促进抗日队伍之间的团结278
四、人们对朝鲜革命军及同盟会的支援280
五、各党派联合抗敌283
第五节 不离开战场285
一、高而虚的主张得到王凤阁的支持285
二、中韩抗日同盟会并肩战斗287
三、智取敌炮楼288
四、频繁地进击敌人289
第六节 顽强地奋斗291
一、江口会议及各师分散活动291
二、反对日伪当局实施的“保甲”制度293
三、缺石岭浴血奋战293
四、誓死如归的抗日军民294
五、恢复政务院296
第十二章 艰苦卓绝298
第一节 日伪军对东边道抗日军民的镇压和屠杀298
一、建立集团部落298
二、对抗日根据地的讨伐300
三、四位抗日志士的被捕及牺牲304
四、叛徒及危害304
第二节 王凤阁牺牲及同盟会解体306
一、王凤阁殉难306
二、悲观者的归顺306
三、由鸭绿江越境作战的损失307
第三节 根据地的建立及遭破坏308
一、山寨的建设308
二、地洞被破坏309
第四节 朝鲜革命军后期的战斗310
一、英勇烈士310
二、躲避特务追捕311
第五节 朝鲜革命军与东北抗日联军的联合311
一、崔允龟、朴大浩参加东北抗日联军311
二、赵化善率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312
第六节 朝鲜革命军的结局313
一、日军对抗日军的诱降313
二、宁死不屈的金允杰夫妇314
三、朴大浩去世315
四、与杨靖宇一起战斗的赵化善316
五、狱苦金斗七317
第七节 最后的斗争318
一、金应基与“满天红”部队318
二、金用潭参加地下抗战活动319
三、韦仲达黎明前牺牲321
四、李永杰及抗日小队322
五、日本投降前抚顺的独立同盟323
六、李浩源等重建光明323
七、后继有人324
结束语326
主要参考文献328
热门推荐
- 2954436.html
- 839903.html
- 2349317.html
- 2599710.html
- 3296178.html
- 3206220.html
- 1223334.html
- 594533.html
- 90736.html
- 3653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2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87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1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0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7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8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