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论
  • 罗崇敏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市: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0568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体系1

一、产业的历史演化1

二、产业体系的内容5

第二节 发展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原则和意义7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构架7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特性9

三、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原则13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意义16

第三节 发展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17

一、发展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思路17

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布局18

三、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19

四、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国际化水平19

五、促进现代产业技术创新20

六、努力发展现代循环经济体系21

七、发展跨国集团公司22

第二章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相关理论24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24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理论24

二、产业结构优化25

三、主导产业、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26

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软化29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30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与新进展30

二、新经济下的产业组织形态32

三、企业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力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34

四、企业组织再造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35

五、发展跨国公司,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全球化37

第三节 产业发展理论39

一、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质39

二、产业发展战略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40

三、产业转移与中国现代产业体系42

四、产业衰退与产业调整44

第四节 产业融合45

一、产业融合及其动态形成45

二、产业融合的作用46

三、产业融合效应48

四、产业融合的现在与未来50

第五节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布局51

一、产业集聚理论51

二、产业集群理论53

三、产业布局理论57

第六节 产业安全与产业生态学理论58

一、产业安全理论58

二、产业生态学理论61

第三章 发展现代工业体系64

第一节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64

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64

二、新型工业化的思路65

三、新型工业化的原则66

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举措68

第二节 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69

一、振兴重大技术装备业69

二、提升汽车工业水平71

三、壮大船舶工业实力72

第三节 提升轻工、纺织产业水平74

一、鼓励轻工业提升制造水平74

二、鼓励纺织业增加附加值75

第四节 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产业77

一、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和提升势在必行77

二、改造提升中国传统产业的思路、方针和原则79

三、中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方向81

四、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的积极作用83

第四章 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体系86

第一节 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86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与现状86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意义87

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总体思路88

第二节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90

一、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90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硬件结构92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软件结构93

第三节 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产业与技术选择95

一、新能源产业与技术95

二、航天航空产业98

三、先进制造技术与产业99

四、环保产业与环保技术101

五、现代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102

第四节 培育生物产业107

一、生物产业革命趋势107

二、生物产业的定义、范围与特征109

三、世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09

四、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111

第五节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115

一、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重要意义115

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思考116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117

第五章 发展现代基础产业体系119

第一节 现代基础产业体系的构建119

一、现代基础产业的概念119

二、现代基础产业构成及发展方向120

第二节 发展现代能源产业体系121

一、发展煤炭产业121

二、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123

三、加快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124

第三节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与布局126

一、优化发展钢铁产业126

二、调整发展有色金属行业127

三、调整化学工业布局128

四、促进建筑材料工业发展129

五、促进建筑业改革与发展131

第四节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132

一、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意义132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现状与问题134

三、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客观要求135

四、建立交通运输业优先发展战略137

五、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产业的对策思考138

第六章 发展现代农业体系141

第一节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141

一、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路141

二、现代农业发展目标143

三、现代农业发展举措144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147

一、传统农业改造提升的意义147

二、传统农业改造提升的内容149

三、促进传统农业改造提升的主要措施152

第三节 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154

一、农业高度现代化趋势154

二、农业国际化、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157

三、农业标准化、市场化趋势160

四、农业生态化、农业产业化趋势163

第四节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166

一、发展现代种植业166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167

三、发展现代渔业169

四、发展现代林业171

五、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172

第七章 发展现代信息产业体系173

第一节 信息产业的构成要素173

一、信息产业173

二、信息技术175

第二节 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的意义175

一、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的战略意义175

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革命的意义177

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意义178

四、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意义179

第三节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提升181

一、提升通信设备制造业181

二、提升计算机产业183

第四节 实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187

一、光电子信息产业及其分类187

二、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律188

三、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190

四、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193

第八章 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体系196

第一节 现代服务产业体系的构成196

一、服务与现代第三产业196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服务业198

三、中国现代服务产业结构200

四、现代服务发展方向:知识密集型服务202

第二节 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意义203

一、发展现代第三产业的意义203

二、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意义与作用204

三、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意义205

第三节 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206

一、金融服务业及其对经济的作用206

二、金融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集聚207

三、资本要素国际化211

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213

第四节 发展现代旅游产业215

一、旅游的概念及意义215

二、新世纪的新特征216

三、新世纪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217

四、新世纪旅游新战略219

五、旅游新思维220

第五节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221

一、现代物流与物流系统221

二、现代物流的发展223

三、发展第三方物流225

四、发展国际物流226

五、中国现代物流发展228

第九章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30

第一节 现代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属性230

一、文化与文化产业230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232

三、现代文化产业属性234

第二节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战略取向235

一、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235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取向238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取向240

第三节 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242

一、发展文化经济242

二、发展文化生产力245

三、发展现代文化产业247

第四节 本土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趋势255

一、在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中与世界文化接轨255

二、发展文化创意与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之路258

三、促进中国特色文化国际化259

第十章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保障261

第一节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体制保障和政策支撑261

一、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保障261

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宏观政策支撑264

第二节 创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266

一、“新经济”与企业体制机制变革266

二、“新经济”下企业运行机制与规则变革267

三、“新经济”下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269

四、建立企业集团270

第三节 提高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272

一、统筹国内国际大局,提高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272

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273

三、促进市场和生产要素的国际化275

四、提升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279

第四节 建设产业发展政策体系281

一、建设产业结构政策体系281

二、产业组织结构政策体系建设284

三、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建设286

四、产业布局政策288

五、产业生态政策建设289

主要参考文献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