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针灸推拿治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针灸推拿治疗
  • 伦新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88362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71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 ;按摩疗法(中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针灸推拿治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3

第一章 经络腧穴概论3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和临床应用3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3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4

第二节 十四经脉5

一、手太阴肺经6

二、手阳明大肠经7

三、足阳明胃经7

四、足太阴脾经8

五、手少阴心经9

六、手太阳小肠经9

七、足太阳膀胱经10

八、足少阴肾经10

九、手厥阴心包经11

十、手少阳三焦经11

十一、足少阳胆经12

十二、足厥阴肝经13

十三、督脉13

十四、任脉14

第三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14

一、近治作用14

二、远治作用15

三、特殊作用15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16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6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17

三、指寸定位法18

四、简便取穴法18

第五节 特定穴及其运用18

一、五输穴19

二、原穴21

三、络穴22

四、背俞穴22

五、募穴23

六、郄穴24

七、八会穴24

八、八脉交会穴25

九、下合穴26

十、交会穴26

第二章 临床常用的针灸方法27

第一节 毫针疗法27

一、针刺前的准备27

二、进针方法29

三、针刺的角度和深度30

四、行针与得气31

五、针刺补泻手法33

六、留针与出针35

七、适用范围35

八、针刺注意事项36

第二节 艾灸疗法36

一、艾炷灸法37

二、艾条灸法39

三、灸法的功效及适用范围39

四、注意事项40

第三节 拔罐疗法41

一、罐具种类41

二、吸拔方法42

三、拔罐法的运用43

四、起罐方法45

五、适用范围45

六、注意事项45

第四节 三棱针疗法46

一、针具47

二、操作方法47

三、适用范围48

四、注意事项48

第五节 皮肤针疗法48

一、针具49

二、操作方法49

三、适用范围50

四、注意事项50

第六节 皮内针疗法51

一、针具51

二、操作方法51

三、适用范围52

四、注意事项52

第七节 芒针疗法52

一、针具52

二、操作方法53

三、适用范围54

四、注意事项54

第八节 粗针疗法55

一、针具55

二、操作方法55

三、适用范围56

四、注意事项57

第九节 电针疗法58

一、电针仪器的选择58

二、操作方法58

三、电针的刺激参数59

四、适用范围61

五、注意事项61

第十节 温针疗法61

一、操作方法61

二、适用范围62

三、注意事项62

第十一节 火针疗法62

一、针具62

二、操作方法63

三、适用范围64

四、注意事项64

第十二节 冷针疗法65

一、特点及操作方法65

二、适用范围65

三、注意事项66

第十三节 锋钩针疗法66

一、针具66

二、操作方法66

三、适用范围67

四、注意事项67

第十四节 小宽针疗法68

一、针具选择68

二、操作方法68

三、适用范围69

四、注意事项69

第十五节 小针刀疗法70

一、针刀器具70

二、操作方法70

三、小针刀手术时的针感72

四、适用范围73

五、注意事项73

六、禁忌证74

第十六节 耳针疗法75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75

二、耳廓的表面解剖名称76

三、耳穴的名称、部位与主治77

四、处方选穴原则84

五、操作方法84

六、适用范围88

七、注意事项89

第十七节 头皮针疗法90

一、头皮刺激线的定位和主治90

二、操作方法92

三、适用范围92

四、注意事项93

第十八节 眼针疗法93

一、眼部经区的定位93

二、取穴方法94

三、操作方法94

四、适用范围95

五、注意事项95

第十九节 鼻针疗法95

一、穴位定位与主治96

二、操作方法98

三、适用范围98

四、注意事项98

第二十节 面针疗法99

一、穴位定位与主治99

二、操作方法101

三、适用范围102

四、注意事项102

第二十一节 口针疗法102

一、穴位定位与主治103

二、操作方法104

三、适用范围104

四、注意事项104

第二十二节 舌针疗法104

一、舌穴与主治105

二、操作方法107

三、适用范围107

四、注意事项107

第二十三节 腕踝针疗法108

一、分区与主治病症108

二、进针点及其适应证109

三、操作方法110

四、注意事项111

第二十四节 手针疗法111

一、手部穴位与主治111

二、操作方法114

三、适用范围114

四、注意事项115

第二十五节 足针疗法115

一、足穴分布、主治及刺法115

二、操作方法117

三、适用范围118

四、注意事项118

第二十六节 刮痧疗法118

一、刮痧工具118

二、操作方法119

三、适用范围121

四、禁忌证121

五、注意事项122

第二十七节 穴位注射疗法122

一、常用药物123

二、操作方法123

三、适用范围124

四、注意事项124

第二十八节 贴敷疗法125

一、药物的选择125

二、操作方法126

三、适用范围127

四、注意事项127

第二十九节 埋线疗法128

一、器材128

二、操作方法128

三、适用范围129

四、注意事项130

第三十节 挑治疗法130

一、挑治用具130

二、挑治部位131

三、操作方法131

四、适用范围132

五、注意事项133

第三十一节 割治疗法133

一、器材133

二、操作方法133

三、割治部位与适用范围134

四、注意事项134

第三十二节 结扎疗法135

一、器材135

二、操作方法135

三、适用范围136

四、注意事项136

第三十三节 穴位磁疗法136

一、器材137

二、操作方法137

三、适用范围139

四、禁忌证139

五、注意事项139

第三十四节 激光照射疗法140

一、作用原理140

二、操作方法141

三、适用范围141

四、注意事项142

第三十五节 红外线照射疗法142

一、作用原理142

二、操作方法143

三、适用范围143

四、注意事项144

第三十六节 电离子透入疗法144

一、器具144

二、药物选择144

三、操作方法145

四、适用范围145

五、注意事项145

第三十七节 电兴奋疗法146

一、操作方法146

二、适用范围146

三、注意事项147

第三章 成人推拿临床常用手法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定义148

二、推拿手法的要领148

三、手法的补泻149

四、手法的临床应用150

五、手法的命名与分类151

第二节 摆动类手法151

一、一指禅推法151

二、?法152

三、揉法154

第三节 摩擦类手法156

一、摩法157

二、擦法157

三、推法159

四、搓法159

五、抹法160

第四节 振动类手法161

一、抖法161

二、振法161

第五节 挤压类手法162

一、按法162

二、点法163

三、捏法163

四、拿法164

五、捻法164

六、踩跷法165

第六节 叩击类手法165

一、拍法165

二、击法165

三、弹法166

第七节 运动关节类手法166

一、摇法167

二、背法167

三、扳法168

四、拔伸法170

第四章 小儿推拿临床常用手法及穴位171

第一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171

第二节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172

一、头面部穴位172

二、胸腹部穴位174

三、腰背部穴位176

四、上肢部穴位177

五、下肢部穴位183

第五章 针推临床常用穴186

一、头颈部常用穴位186

二、胸腹部常用穴位194

三、肩背腰骶部常用穴位198

四、上肢常用穴位208

五、下肢常用穴位219

第六章 针推临床基本知识232

第一节 针推临床的常用检查法232

一、上肢检查232

二、躯干检查235

三、下肢检查238

四、神经检查242

五、周围神经损伤检查248

第二节 针推辨证纲要250

一、八纲辨证251

二、经络辨证254

三、脏腑辨证256

四、气血辨证260

第三节 针推临床治疗原则262

一、标本缓急262

二、补虚泻实263

三、三因制宜264

第四节 针推治疗的选穴与配方265

一、近部取穴法266

二、远部取穴法266

三、远近配穴法267

四、对症取穴法269

五、神经干取穴法270

第五节 针推临床知识273

一、针刺的刺激量与针灸治病的疗程273

二、针灸与其他疗法的配合275

三、推拿方法选择和治疗时机275

四、推拿手法的练习279

五、针灸和推拿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281

六、针刺疗法意外情况的防治285

七、推拿意外情况的防治289

下篇 各论299

第一章 内科疾病299

第一节 支气管炎299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302

第三节 高血压306

第四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309

第五节 心绞痛312

第六节 心脏型神经症性障碍316

第七节 无脉症318

第八节 白细胞减少症321

第九节 胃炎324

一、急性胃炎324

二、慢性胃炎328

第十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332

第十一节 胃下垂336

第十二节 神经性呕吐338

第十三节 膈肌痉挛341

第十四节 胃肠型神经症性障碍344

第十五节 急性胃肠炎347

第十六节 慢性结肠炎349

第十七节 直肠脱垂353

第十八节 便秘356

第十九节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359

第二十节 周期性麻痹363

第二十一节 重症肌无力365

第二十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369

第二十三节 糖尿病373

第二十四节 肥胖症377

第二十五节 急性尿潴留379

第二十六节 尿失禁382

第二十七节 男子性功能障碍384

第二十八节 前列腺炎387

第二十九节 脑血管意外391

第三十节 脑炎后遗症400

第三十一节 运动神经元疾病403

第三十二节 震颤麻痹407

第三十三节 头痛411

第三十四节 面神经炎414

第三十五节 枕神经痛416

第三十六节 面肌痉挛418

第三十七节 肋间神经痛421

第三十八节 坐骨神经痛423

第三十九节 多发性神经炎426

第四十节 三叉神经痛429

第四十一节 癔症432

第四十二节 神经衰弱436

第四十三节 眩晕439

第四十四节 休克442

第四十五节 晕厥446

第四十六节 中暑451

第四十七节 溺水455

第二章 骨伤科疾病458

第一节 颈椎病458

第二节 颈肌痉挛462

第三节 胸胁进伤465

第四节 外伤性截瘫468

第五节 强直性脊椎炎472

第六节 退行性脊柱炎475

第七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479

第八节 急性腰肌扭伤482

第九节 慢性腰肌劳损485

第十节 肩关节周围炎488

第十一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492

第十二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494

第十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497

第十四节 腱鞘囊肿499

第十五节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502

第十六节 腕关节扭伤504

第十七节 梨状肌综合征507

第十八节 退行性膝关节炎510

第十九节 踝关节扭伤512

第二十节 跟痛症516

第二十一节 脑外伤后遗症518

第二十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522

第三章 外科疾病532

第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32

第二节 胆石病534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症536

第四节 急性阑尾炎538

第五节 泌尿系统结石540

第六节 乳癖543

第七节 急性乳腺炎545

第八节 皮肤瘙痒症547

第九节 湿疹549

第十节 荨麻疹551

第十一节 带状疱疹554

第十二节 寻常痤疮555

第十三节 斑秃556

第十四节 痔疮557

第四章 妇儿科疾病559

第一节 痛经559

第二节 闭经561

第三节 月经不调564

第四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570

第五节 慢性盆腔炎574

第六节 子宫脱垂576

第七节 更年期综合征579

第八节 妊娠剧吐582

第九节 胎位不正584

第十节 滞产586

第十一节 胎盘滞留588

第十二节 产后宫缩痛590

第十三节 产后排尿异常592

第十四节 缺乳593

第十五节 不孕症595

第十六节 婴幼儿腹泻598

第十七节 小儿营养不良601

第十八节 高热惊厥604

第十九节 遗尿症607

第二十节 精神发育迟滞609

第五章 眼科和耳鼻喉科疾病614

第一节 急性结膜炎614

第二节 先天性上睑下垂616

第三节 近视619

第四节 斜视622

第五节 视神经炎625

第六节 视神经萎缩628

第七节 耳鸣、耳聋631

第八节 急性鼻炎634

第九节 慢性鼻炎636

第十节 慢性鼻窦炎639

第十一节 急性扁桃体炎642

第十二节 急性咽炎645

第十三节 慢性咽炎647

第十四节 急性喉炎649

第十五节 慢性喉炎652

第十六节 牙痛654

第十七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656

第十八节 口腔溃疡658

第十九节 声带麻痹660

第二十节 鼻出血663

第六章 传染病667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667

第二节 百日咳670

第三节 疟疾672

第四节 脊髓灰质炎675

第五节 细菌性痢疾678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681

附篇 针灸推拿保健689

第一章 长寿灸法689

一、灸足三里690

二、灸关元、气海691

三、灸神阙691

四、灸大椎、风门692

五、灸身柱692

六、灸肾俞、命门692

七、灸膏肓693

八、灸涌泉693

九、灸绝骨693

第二章 保健灸法694

第一节 小儿保健灸694

一、小儿保健灸主穴695

二、小儿保健灸配穴696

第二节 青少年保健灸696

一、青少年保健灸主穴697

二、青少年保健灸配穴698

第三节 中老年保健灸698

一、中老年保健灸主穴699

二、中老年保健灸配穴701

第四节 妇女保健灸702

一、妇女保健灸主穴702

二、妇女保健灸配穴703

三、更年期保健灸704

第三章 自我推拿保健法706

一、自我推拿保健要诀706

二、常见病自我推拿保健法708

第四章 推拿健美711

一、面部美容八法711

二、去皱711

三、健颈713

四、改善睡眠714

五、消除疲劳714

六、推拿减肥715

七、自我按摩减肥术7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