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1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郭预衡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458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2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835页
- 主题词:文学史-中国-先秦时代;文学史-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先秦编3
第一章 先秦文学总论3
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历史特点4
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6
二 思想解放与文化繁荣20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独特风貌29
一 发展轨迹和主要特征29
二 辉煌成就和深远影响59
第二章 神话63
第一节 神话的产生及其价值63
一 神话的产生63
二 神话的价值66
第二节 中国古代主要神话68
一 创世神话69
二 自然神话71
三 英雄神话73
四 传奇神话76
第三节 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与演变78
一 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78
二 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80
第三章 《诗经》86
第一节 《诗经》概说86
一 《诗经》的名称与篇数86
二 《诗经》的编订与分类89
三 《诗经》的时代与地域102
四 《诗经》的应用与流传112
第二节 《诗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119
一 周民族的史诗119
二 颂歌与怨刺诗123
三 真挚动人的婚恋诗135
四 农事诗、征役诗、爱国诗140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148
一 《诗经》的艺术成就148
二 《诗经》的深远影响169
第四章 史家之文172
第一节 《尚书》173
一 《尚书》概说173
二 《尚书》的思想特点186
三 《尚书》的文学价值192
四 关于《逸周书》199
第二节 《春秋》207
一 《春秋》概说208
二 《春秋》的特点212
第三节 《国语》217
一 《国语》概说217
二 《国语》的思想特点221
三 《国语》的文学价值227
第四节 《左传》238
一 《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诸问题239
二 《左传》的民本思想247
三 《左传》的散文艺术257
第五节 《战国策》269
一 《战国策》概说270
二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273
三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280
第五章 诸子之文296
第一节 《论语》、《墨子》298
一 《论语》298
二 《墨子》314
第二节 《老子》、《庄子》321
一 《老子》322
二 《庄子》331
第三节 《孟子》、《荀子》347
一 《孟子》348
二 《荀子》363
第四节 《韩非子》、《吕氏春秋》377
一 《韩非子》378
二 《吕氏春秋》393
第五节 《晏子春秋》及其他405
一 《晏子春秋》405
二 其他诸子412
第六章 楚辞与屈原420
第一节 楚文化与楚辞420
一 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色420
二 楚辞的产生及其由来424
第二节 屈原和《离骚》430
一 伟大诗人屈原431
二 不朽杰作《离骚》436
第三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456
一 《九歌》456
二 《九章》464
三 《天问》、《招魂》473
第四节 楚辞的流变和屈原的影响487
一 楚辞的流变487
二 屈原的影响497
秦汉编503
第一章 秦汉文学总论503
第一节 秦统一后的文学503
一 秦统一后的中央集权503
二 秦统一后的文化专制504
三 刻石之文与诏令奏议505
第二节 汉初文学506
一 汉初无为之治506
二 汉初分封之制508
三 汉初崇尚楚文化509
四 汉初文学概貌510
第三节 武帝时代的文学512
一 武帝时代的空前统一与强盛512
二 文化繁荣与思想一统514
三 武帝时代文人与文学的基本特征516
第四节 西汉后期文学519
一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519
二 王莽托古改制与古文学派兴起520
三 西汉后期的文学特征521
第五节 东汉前期文学522
一 东汉前期政治状况522
二 东汉前期思想统治的强化523
三 东汉前期学术与文学的分化524
第六节 东汉后期文学527
一 东汉后期的社会危机527
二 文人的信仰危机与行为、心理的自我调整530
三 汉末文学的转变533
第二章 秦统一后的文学536
第一节 秦文学的特征及其历史土壤536
一 狭隘的实用观念与秦文学536
二 严酷的文化专制与秦文学538
三 畸形的自大心理与秦文学541
第二节 刻石之文541
一 刻石文的产生541
二 刻石文的征实与虚美542
三 秦刻石的文体与风格544
第三节 诏令奏议之文546
一 秦代君臣的诏令奏议之文546
二 李斯文风的转变547
第四节 秦之佚文550
第三章 汉代论说散文552
第一节 汉初论说散文552
一 贾山552
二 贾谊554
三 晁错561
四 藩国侍臣之文567
第二节 经学文风的兴起574
一 经学文风574
二 《淮南子》与《盐铁论》588
三 司马相如596
四 杨王孙与杨恽598
第三节 复古文风600
一 刘歆600
二 扬雄602
第四节 复古文风的反拨607
一 桓谭607
二 王充与《论衡》609
第五节 汉末清议文章615
一 王符616
二 崔寔617
三 仲长统618
第四章 汉代史传文学621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621
一 司马迁的生平621
二 关于《史记》630
第二节 司马迁的史学精神638
一 《史记》的会通精神638
二 《史记》的实录精神647
三 《史记》的批判精神649
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价值661
一 《史记》人物形象的创造661
二 《史记》的叙事特点666
三 《史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669
四 《史记》的抒情性671
五 《史记》的文章风格和语言艺术673
第四节 《史记》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影响676
第五节 班固与《汉书》679
一 班固的家世、生平与思想679
二 《汉书》的成书685
三 《汉书》与《史记》的比较688
第五章 汉代赋体文学697
第一节 赋体性质与赋称来源697
一 赋义之一:时空铺衍697
二 赋义之二:不歌而诵698
三 赋称始于战国后期699
第二节 汉初骚体赋及其流变700
一 汉初骚体赋700
二 骚赋变体705
三 骚赋的规范化707
第三节 赋体文学的代表——散体赋709
一 散体赋的文体构成709
二 汉代主要的散体赋作家711
三 散体赋的艺术特征734
第四节 汉末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747
一 张衡748
二 蔡邕749
三 赵壹752
第六章 汉代诗歌754
第一节 汉代乐府民歌754
一 关于乐府754
二 乐府民歌的内容763
三 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779
第二节 汉代文人诗歌786
一 庙堂诗歌786
二 楚歌诗787
三 文人四言诗789
四 文人杂言诗792
五 汉末文人五言诗的兴起793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798
一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798
二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内容801
三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808
四 《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和影响816
热门推荐
- 3453132.html
- 2539640.html
- 3046683.html
- 3483224.html
- 1548482.html
- 2335359.html
- 1495064.html
- 216516.html
- 460720.html
- 3685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2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8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5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8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5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4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7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