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实证研究
  • 李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617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证券交易所-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现实背景1

二、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综述9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27

四、本书在创新性研究方面的探索33

第二章 证券公司治理的基础理论35

第一节 法人财产权理论与证券公司的权力生成基础35

一、所有权概念的发展概述35

二、公司财产权与股东股权的相异性48

三、公司财产权的实然状态构成公司权力的基础56

四、证券公司资产来源多样性决定其权力基础的多元化60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证券公司治理的参与者66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产生及发展67

二、广义“利益相关者”的应用局限性71

三、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实性74

四、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可行性77

第三节 信义理论与证券公司的信义责任80

一、信义理论概述81

二、信义义务的法律表现84

三、信义责任的主要内容86

四、证券公司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信义义务91

第三章 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共性与个性97

第一节 证券公司与普通公司治理机制的共性97

一、建立政府公权力与公司意思自治的高效边界98

二、平衡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101

三、实现公司内控机制与治理目的的统一106

四、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协调109

第二节 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应体现的行业特性111

一、证券公司业务的特殊属性111

二、证券公司决策机制的特殊时效性116

三、证券公司治理重点是平衡利益冲突和分散风险117

四、证券公司治理的基础是职工有序高效参与119

第三节 证券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特殊法律关系121

一、证券公司对证券投资者的权利与义务122

二、经纪业务中券商与证券投资者的法律关系125

三、资产管理业务中证券公司与证券投资者的法律关系129

第四章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132

第一节 证券公司权力生成机制失调132

一、传统公司理论为股份决定证券公司权力生成机制奠定了基础133

二、法律体系确定了股份在证券公司权力生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136

三、证券公司权力向部分股份集中导致其他主体利益受损137

四、对我国证券公司股份结构和公司权力缺陷的反思144

第二节 证券公司权力运行机制失衡147

一、证券公司权力运行机制的组织结构及其特点147

二、实践中我国证券公司权力运行机制的缺失153

第三节 证券公司治理的监督制衡机制失范163

一、内部监督机制缺乏权威性和执行力164

二、外部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和聚合力169

第四节 核心利益相关者权益保障机制失效174

一、证券公司章程是股东意志的体现,不能有效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174

二、部分券商及其管理层“背信弃义”,损害证券投资客户和债权人权益177

三、部分券商主体业务定位失当,利益相关者维权机制缺乏物质保障179

四、第三方存管制度重新划分银证权益,客户资产保障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180

第五章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原因188

第一节 价值取向偏失是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根源188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应具备的基本法律价值188

二、法律基本价值对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194

三、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中法律价值的偏失198

第二节“股东擅权”是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主因200

一、股东权益绝对主义导致“股东擅权”现象201

二、“股东擅权”现象在证券公司治理机制中的表现204

三、“股东擅权”对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消极影响210

第三节“泛行政化”是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的体制性因素216

一、行政强力介入对公司自治机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217

二、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中“泛行政化”的表现219

三、“泛行政化”使证券市场和全社会付出了巨大代价224

第四节 法律生态脆弱是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失效的外部因素225

一、社会整体诚信度偏低是证券业面临的基础性困境225

二、证券业自律组织对其成员不能产生有效的约束229

三、中介机构难以支持核心利益相关者参与证券公司治理232

第六章 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比较与借鉴237

第一节 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特性及启示237

一、美国公司治理理念的发展变化238

二、美国投资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特点243

三、美国公司与证券法律中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249

四、美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发展的启示253

第二节 德国证券公司治理特性及启示254

一、德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权力架构254

二、德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特点264

三、德国公司与证券法律中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268

四、德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启示272

第三节 日本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特性及启示273

一、日本公司治理机制的主要特色273

二、日本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特点282

三、日本证券业法律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286

四、日本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启示290

第四节 我国香港地区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290

一、政府部门是保障证券投资者权益的主体292

二、外部审计成为保障证券投资者权益的有效屏障296

三、相关专家是维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重要支柱299

四、真实充分的信息披露是香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基本前提299

五、证券投资客户资产保护机制是维护投资大众利益的基本保障305

第七章 我国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316

第一节 重构证券公司的权力生成机制316

一、创立证券公司的公司(代表)大会制度316

二、股东大会由公司权力机关转换成股东利益协调机构319

三、职工(代表)大会应定位为职工权益维护和意见协调机构320

四、建立证券投资者委员会参与证券公司治理机制322

五、完善以主办银行制为载体的债权人参与机制324

第二节 健全证券公司的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326

一、完善董事会的产生与运行机制326

二、改革证券公司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机制327

三、建立核心利益相关者监督参与机制328

第三节 加强证券公司治理机制的法治生态建设330

一、优化对证券公司治理的行政监管330

二、完善中介机构的监督参与体制331

三、加强证券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331

参考文献334

后记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