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工程材料手册 第3册 五金电气材料及电线电缆部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第一汽车制造厂设备修造分厂生产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764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8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工程材料手册 第3册 五金电气材料及电线电缆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P——载荷1
目录1
第1章 概述1
1 铸铁的分类、特点和应用1
ε——应变1
HRC——洛氏C标度硬度值1
常用符号表1
1 塑料的分类和组成1
a、b、c——点阵常数?1
HRM——洛氏M标度硬度值1
λ——导热系数cal/(cm·s·℃)1
σs——屈服强度1
第1章 机械性能试验1
1 拉伸试验1
1·1 拉伸试验和拉伸图1
HRR——洛氏R标度硬度值1
1·2 应力图1
a、b、c——晶胞基矢?1
a*、b*、c*——倒易晶胞基矢?-1
2 塑料的特点和用途1
μ——摩擦系数1
k——传热系数cal/(cm2·s·℃)1
σ——应力1
ψ—断面收缩率%1
HA——邵氏A型硬度计标度硬度值1
HD——邵氏D型硬度计标度硬度值1
σb——抗拉强度1
σc——抗压(平压)强度1
τc——抗剪强度1
目录1
Gc——抗剪模量1
常用符号表1
ψ——断面收缩率%1
ψ——弹性消失率%1
第1章 塑料1
目录1
常用符号表1
第1章 概述1
1 非铁金属的分类1
目录1
常用符号表1
第1章 概述1
1 粉末冶金的特点1
常用符号表1
A——面积1
HV——维氏硬度1
G——裂纹扩展力kgf/mm1
g——倒易矢量?-1
1·1 可制取多组元材料1
1·2 可制取多孔材料1
HS——肖氏硬度值1
ψ——抗磁化力1
φ——直径1
HRA——洛氏A标度硬度值1
?——埃10-8cm1
δ——伸长率%1
a——裂纹长度1
目录1
HRB——洛氏B标度硬度值1
第13章 碳、石墨材料1
1 碳、石墨材料的类别和特点81
2 铁碳二元相图和铸铁的组织组成2
2·1 Fe—Fe3C和Fe—C(石墨)双重相图2
R——应力比2
R——衍射斑点到原点距离mm2
S——试样跨距2
σsL——下屈服强度kgf/mm2
σsv——上屈服强度kgf/mm2
σ0.2——屈服强度kgf/mm2
σ-1——旋转弯曲下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kgf/mm2
σb——抗拉强度kgf/mm2
σbb——抗弯强度kgf/mm2
F——弹性模量kgf/cm2
Ec——抗压模量kgf/cm2
常用符号表2
B——透过性系数cm2
η——含油率2
σ——液体表面张力系数dyn/cm2
A—元件过滤面积2
HB——布氏硬度值kgf/mm2
σt——弹性极限kgf/mm2
ac——临界裂纹长度mm2
au—冲击韧性kgf·m/cm2
σbc——抗压强度kgf/mm2
σ0——屈服强度kgf/mm2
σb——抗拉强度kgf/mm2
σs——屈服点kgf/mm2
A(θ)——吸收因子2
σR——非对称循环疲劳极限kgf/mm2
τ03——扭转屈服强度kgf/mm2
τh——抗切强度kgf/mm2
Ac1——加热下临界点(温度)2
B——试样厚度2
τk——真实抗切强度kgf/mm2
σbb—抗弯强度kgf/mm2
σbc——耐压强度kgf/mm2
E—弹性模量kgf/cm2
e——电子电荷静电单位2
e-2μ——温度因子2
S-1——旋转弯曲下的对称循环疲劳极限kgf/mm2
F——结构因子2
τp——剪切比例极限kgf/mm2
h——试样高度2
HS——肖氏硬度值2
h、k、l——晶面指数2
HV——维氏硬度值2
KIc——平面应变断裂韧性(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gf/mm-3/2
KIscc——应力腐蚀的界限应力强度因子kgf/mm-3/2
N——多重因子2
HB——布氏硬度值2
l——X射相对强度2
I——电子束相对强度2
Ac3——加热上临界点(温度)2
JI——围绕裂纹尖端能量线积分kgf/mm2
JI——围绕裂纹尖端能量线积分的临界值kgf/mm2
R——晶胞位移矢量?2
Ak——冲击功kgf·m2
b——X射线衍射峰半高宽rad2
常用符号表2
A——多次冲击能量kgf·cm2
a——年2
ak——冲击韧性、冲击值kgf·m/cm2
B——磁感应强度G,Wb/m2
Br——剩余磁感强度G,Wb/m2
CE——碳当量2
c——比热cal/(g·℃)2
c——残余变形%2
E——弹性模量kgf/mm2
f——挠度mm2
G——切变弹性模量kgf/mm2
H——磁场强度Oe,H/m2
Hc——矫顽力Oe,H/m2
HB——布氏硬度值2
HRB—洛氏B标度硬度值2
HRC——洛氏C标度硬度值2
HV——维氏硬度值2
KIc——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gf·mm-3/2
Sk——断裂强度kgf/mm2
ak——冲击韧性kgf·m/cm2
dB——布氏硬度试验中的压痕直径2
E——弹性模量kgf/mm2
F——面积2
G——切变弹性模量kgf/mm2
Hm——显微硬度值2
HRA——洛氏A标度硬度值2
HRB——洛氏B标度硬度值2
HRC——洛氏C标度硬度值2
△KI——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幅度kgf/mm-3/2
Kc——平面应力断裂韧性kgf/mm3/2
△Kth——疲劳裂纹不扩展的界限应力强度因子幅度kgf/mm-3/2
ρ——电阻率Ω·cm2
σb——抗拉强度2
σbb——抗弯强度2
σbc——抗压强度2
σ0.2——屈服强度2
σ-1——光滑试样对称弯曲应力的疲劳极限kgf/mm2
σ-1K——缺口试样对称弯曲应力的疲劳极限kgf/mm2
σ10n——持久强度,如σ104表示10000小时断裂的最大抗拉强度kgf/mm2
τb——抗切强度kgf/mm2
n——晶粒数2
P——力kgf2
c——光速cm/s2
D——晶粒尺寸μ2
S——应力kgf/mm2
SR——非对称循环疲劳极限kgf/mm2
2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特点2
3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性能比较2
3·1 机械性能2
常用符号表2
KQ——条件断裂韧性kgf/mm-3/2
δ——延伸率%2
d——珠光体片间距μ2
E——光子能量eV2
η——流体的动力粘度dyn·s/cm2
?——埃10-8cm2
E——电子能量eV2
1·3 可制取硬质合金和难熔金属材料2
σt——临界应力kgf/mm2
GI——应变能释放率erg/cm2
1·4 是一种精密的少切削无切削加工方法2
1·5 选用时需注意的问题2
GIc——临界应变能释放率erg/cm2
2 粉末冶金工艺2
d——晶面间距A2
Ar1——冷却下临界点(温度)2
2·1 粉料备制2
KI——裂纹受拉面张开的条件下的应力强度因子kgf/mm-3/2
h——渗层深度2
Ar3——冷却上临界点(温度)2
σ——应力kgf/mm2
N——应力循环周次kc3
N——疲劳寿命kc3
v——泊松比3
1·3 高温短时拉伸试验3
Q—透过量t—透过时间3
a— 透过率1/(cm2·min)3
δ——厚度3
1·4 试样的断口3
θ——衍射角deg3
v——振动频率1/s3
HB——布氏硬度3
γ——含油密度g/cm3
ρ——密度g/cm3
N——晶粒度3
N——单位体积内的晶胞数cm-3
Kmax——最大应力强度因子3
Ksb——最大应力强度比3
l——比潜热cal/g3
N——循环周次次3
pH——磁滞损耗erg/(cm3·Hz)3
RE——稀土元素3
Sc——共晶度3
a——线胀系数10-6/℃3
δ——延伸率%3
λ——导热系数cal/(cm·s·℃)3
μ——磁导率G/Oe,H/mm3
μ,v——泊松比3
ρ——密度g/cm3
θB——衍射角deg3
Z——原子序数3
P——径向压溃负荷kgf3
2 压缩、扭转、弯曲试验3
T——扭矩kgf·mm3
Torr—乇压力单位1mm汞柱3
Vg——裂纹嘴张开位移μ3
v——体积分数3
γ——相对切应变rad3
△——挠度mm3
△c——临界挠度mm3
δ——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μ3
δc——缩短率%3
λ——波长?3
L——镜筒长度3
δ——延伸率%3
W—试样高度3
μ1—线吸收系数1/mm3
pv—pv值(压力与速度积)kgf·m/(cm2·s)3
m0——静止电子质量g3
Ms——马氏体转变点(温度)3
M——弯距kgf·mm3
W——扭转(或弯曲)截面系数mm3
δc——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μ3
2·2 成型3
ε—应变%3
2·1 压缩试验3
μm——质量吸收系数1/g3
2·2 铸铁的组织组成4
3 铸铁的性能比较4
3·1 各种铸铁性能的比较4
2·2 扭转试验4
3·2 耐蚀性能4
2·3 弯曲试验5
3 塑料的性能5
3·1 物理机械性能5
3·3 被切削性能5
第2章 铝及其合金5
1 铸造铝合金5
1·1 分类、化学成分和用途5
2·3 烧结5
2·4 后处理5
3 硬度试验6
3·1 布氏硬度试验6
3 粉末冶金材料分类6
1 金属粉末概要7
3·2 各种铸铁和其他金属性能的比较7
第2章 灰铸铁7
1 灰铸铁的分类和应用7
1·1 牌号7
3·2 维氏硬度试验7
3·3 洛氏硬度试验7
第2章 金属粉末7
2 金属粉末的生产方法8
2·1 生产方法的分类8
1·2 应用8
2·2 生产方法的机理及特点8
3·4 肖氏硬度试验8
3·5 显微硬度试验8
3·2 耐蚀性能8
2 灰铸铁的化学成分9
2·1 碳当量和共晶度9
2·2 合金元素的作用9
4 冲击试验9
4·1 单次冲击试验9
3·3 电性能9
1·2 性能数据9
4·2 湿度和水10
3·1 铁及铁合金粉10
4·2 多次冲击试验10
5 疲劳试验10
3 金属粉末的性能和用途10
5·1 概要10
4 选用塑料时应考虑的因素10
4·1 工作温度10
3 灰铸铁的显微组织11
3·1 石墨11
5·2 常规疲劳试验11
4·3 光和氧11
5·3 统计方法在疲劳试验中的应用11
4·4 分子量和结晶度11
4·5 树脂的化学结构11
5 成型工艺和机械加工11
5·1 成型工艺11
6·2 收缩11
3·2 基体12
3·3 共晶团12
3·2 碳钢及合金钢粉12
4 灰铸铁的机械性能12
4·1 应力应变曲线12
4·2 抗拉强度和铸件壁厚的关系12
5·2 机械加工12
2 变形铝合金12
2·1 分类、化学成分和用途12
4·3 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关系13
4·4 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13
4·5 硬度和断面均匀性13
5·4 疲劳的快速试验13
第2章 橡胶13
1 橡胶的特点和使用范围13
2 橡胶的种类和用途13
3·3 其他黑色金属及其合金粉末13
3·4 铜及铜合金粉13
4·6 缺口敏感性14
4·7 减振性14
6 断裂韧性试验14
6·1 断裂韧性的基本概念14
3·5 铝及铝合金粉14
3·6 镍及镍合金粉14
4·8 高温和低温下的机械性能15
3 橡胶的性能15
6·2 试验用仪器设备15
6·3 KIc的意义及测试方法15
3·7 其他非铁金属粉15
6·4 δc的意义及测试方法16
5 灰铸铁的物理性能16
6 灰铸铁的工艺性能16
6·1 流动性16
3·8 钨粉16
3·9 钼粉16
5 橡胶的维护保养17
6·5 JIc的意义及测试方法17
3·10 钽粉和铌粉17
6·3 铸造应力17
3·1 其他难熔金属粉末17
4 橡胶的选用17
3·13 稀土金属、合金和稀土化合物粉末18
第3章 胶粘剂18
1 胶粘剂的特点和分类18
6·6 其他断裂力学指标的测试方法18
6·4 被切削性18
7 灰铸铁的选用18
7·1 受力件18
3·12 难熔金属化合物粉末18
3·1 4 贵金属及其合金、化合物粉末19
2 胶粘剂的性能19
3 胶粘剂的选用19
4 金属粉末性能的测试20
第2章 无损探伤20
1 探伤方法的选择20
7·2 受磨件20
2·2 性能数据20
2·2 分类21
2·3 探伤灵敏度21
2 射线探伤法21
2·1 原理21
2·4 应用范围及特点22
第3章 粉末冶金减摩材料23
1 粉末冶金减摩材料概要23
2 含油轴承的特点和性能23
2·1 含油轴承的特点23
3 超声探伤法23
3·1 原理23
3·2 分类23
3·3 脉冲反射式探伤的基本原理23
3·4 应用23
3·5 特点23
2·3 含油轴承的性能24
第4章 木材24
1 木材的特点24
4 磁粉探伤法24
4·1 原理24
4·2 各种磁化方法及用途24
4·3 磁粉种类及施敷方法24
2·2 自润滑机理24
2·4 含油轴承材料选择的参考依据25
2 木材的物理性能25
4·4 应用范围及特点25
5 渗透探伤法25
5·2 分类、性能及选择原则25
2·1 含水率25
2·2 吸湿率和吸水率25
2·3 干缩率和湿胀率25
第3章 球墨铸铁25
1 球铁的分类、特点和用途25
5·1 原理25
1·1 球铁的分类和应用25
5·3 特点26
6 涡流探伤法26
6·1 原理26
3 含油轴承的许用pv值26
3·1 pv值的涵义26
6·2 应用26
3·2 含油轴承的许用pv值26
3·3 许用pv值的影响因素26
6·3 特点26
7 声发射26
7·1 原理26
1·2 试块对机械性能的影响26
2·4 容重26
2·5 导热系数26
3 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26
3·1 机械性能26
4 含油轴承的设计27
4·1 结构形状27
7·2 应用27
7·3 特点27
8 全息摄影27
8·1 原理27
8·2 应用情况27
3·4 含油轴承应用实例27
3·2 工艺性能27
2 球铁的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27
2·1 石墨27
2·2 基体组织27
2·3 化学成分27
3 球铁的常温机械性能27
3·1 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和弹性模量27
第3章 光学金相术和X射线结构分析28
1 宏观检验28
3·2 球铁与对应材料性能的比较28
1·1 钢的宏观检验方法28
4·2 公称尺寸29
4·3 精度与配合29
3·3 冲击性能29
1·2 钢的宏观缺陷及检验标准29
4 影响木材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30
5 机械产品用木材30
1·3 钢及铜合金的宏观检验及常见的宏观缺陷30
4·4 推荐的含油轴承尺寸30
1·4 铝及铝合金的宏观检验、晶粒度测定及常见的宏观缺陷30
第3章 镁及其合金30
1 镁及其合金的分类和特点30
2 金相显微镜检验31
2·1 金相显微镜及其附件31
6 木材加工31
6·1 木材切削加工31
4·5 补充浸油装置的结构举例31
5 使用含油轴承的注意事项31
3·4 疲劳极限31
6 粉末冶金铜铅轴瓦32
6·1 特点32
6·2 性能32
7 金属塑料减摩材料32
2·2 金相试样的制备32
7·1 特点和分类32
3·5 断裂韧性32
2 铸造镁合金32
2·1 化学成分和用途32
6·2 木材干燥33
6·3 胶接33
7·2 性能和要求33
2·2 性能数据33
2·3 晶粒度检验34
2·4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检验34
4 球铁的高温和低温机械性能34
4·1 高温机械性能34
6·4 改性和弯曲木的制造35
第5章 陶瓷35
1 陶瓷的特点35
7·3 应用举例35
4·2 低温机械性能35
2·5 金属材料中常见显微组织的鉴别35
3 变形镁合金35
3·1 化学成分和用途35
3·2 性能数据35
8 其他固体润滑减摩材料35
第4章 粉末冶金铁基结构材料36
1 铁基结构材料的特点、分类和标记方法36
1·1 生产工艺流程36
1·2 铁基结构材料的特点36
1·3 铁基结构材料分类和建议标记方法36
2 耐酸陶瓷36
2·1 种类和用途36
2·2 性能数据36
2 常用铁基结构材料的性能37
2·1 成分和特征37
3 过滤陶瓷37
4 高温、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瓷37
5 球铁的物理性能37
5·1 密度37
5·2 线胀系数37
5·3 导热系数37
5·4 比热37
5·5 电阻率38
5·6 磁性38
6 球铁的工艺性能38
6·1 铸造性能38
6·2 热处理的特点和规范38
2·2 物理机械性能38
4·2 氮化硅瓷38
4·1 氧化铝瓷38
第4章 铜及其合金38
1 铜及其合金的分类和特点38
1·1 紫铜38
3 改善材料性能的方法39
3 X射线结构分析39
3·1 提高密度39
4·3 氮化硼瓷39
4·4 性能数据39
1·2 黄铜39
3·2 合金化40
3·1 简单原理40
3·2 衍射分析方法40
1·3 青铜40
6·3 焊接性能41
6·4 被切削性41
7 球铁的使用性能41
7·1 耐热性41
7·2 耐磨性41
3·3 热处理41
5 透明瓷41
7·3 减振性42
6 电解质瓷42
3·4 表面处理42
第6章 搪瓷42
4 铁基结构材料的应用42
4·1 材料选择42
4·2 零件形状的确定42
4·3 零件尺寸的限制42
3·3 应用42
1 搪瓷的特点和分类42
7·4 耐蚀性43
8 球铁的选用43
2·1 物理机械性能43
2 耐酸搪瓷43
1·4 白铜43
8·1 零件的工作条件对机械性能的要求44
8·2 零件结构特点和机械性能的关系44
2·2 化学稳定性44
1 粉末冶金过滤材料的特点和生产工艺44
1·1 特点44
4·4 精度及光洁度44
第5章 粉末冶金过滤材料44
2 铸造铜合金45
2·1 化学成分和用途45
8·3 生产工艺和机械性能的关系45
3 微晶搪瓷45
4 金属底材和结构设计45
5 使用和修补45
1·2 生产工艺45
8·4 经济性46
2 粉末冶金过滤元件的性能和测试46
2·1 透过性46
2 选用涂层应考虑的因素46
第7章 高温无机涂层46
1 高温无机涂层的分类46
第4章 电子显微术和微区分析46
1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其应用46
1·2 电子显微镜试样的制备47
第4章 可锻铸铁47
1 可锻铸铁的分类和应用47
1·1 分类47
1·2 应用47
2·2 性能数据47
3 涂层工艺47
2·2 孔径及孔径分布47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47
2 可锻铸铁的化学成分48
2·1 碳和硅48
1·3 复型成象原理及其应用48
2·3 过滤精度48
2·2 磷49
2·3 硫和锰49
2·4 铬49
3 可锻铸铁的显微组织49
3·1 显微组织和热处理49
1·4 电子衍射及其应用49
4 几种典型高温无机涂层的性能和用途49
4·1 高温熔烧涂层49
2·4 物理机械性能49
3 变形铜合金50
3·1 化学成分和用途50
3 粉末冶金过滤元件的选择和应用50
3·1 设计依据及步骤50
1·5 衍衬成象原理50
2·5 化学性能50
4·2 高温喷涂涂层50
3·2 石墨51
3·3 基体51
3·4 表皮层51
3·2 设计举例51
3·3 使用中的若干问题51
1·6 衍衬技术的应用51
3·4 过滤器的再生51
4 可锻铸铁的机械性能52
4·1 抗拉性能52
4·3 热扩散涂层52
4·2 弯曲性能53
4·3 疲劳强度53
4·4 高温和低温下的性能53
1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组分、特点和分类53
2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应用53
2·1 简介53
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性能及测试53
2·1 性能53
第6章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53
4·4 低温烘烤涂层53
5 可锻铸铁的物理性能54
6 可锻铸铁的工艺性能54
2·2 应用54
7 可锻铸铁的使用性能55
3 微区分析56
第8章 水泥56
3·1 电子探针56
1 水泥的分类56
第5章 特殊性能铸铁56
1 耐热铸铁56
1·1 耐热铸铁的分类和选用56
1·2 铸铁的耐热性和其评定方法56
2 水泥的选用56
3 普通建筑水泥56
4 双快型砂水泥57
1·3 硅系耐热铸铁58
5 膨胀水泥58
2·2 改善性能的途径58
6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58
6·1 水泥强度标号58
3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选择及应用59
3·2 性能数据59
3·1 基体材料的选择59
3·2 摩擦对偶材料的选择59
6·3 混凝土59
3·3 结构形式的选择59
2·3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性能测试59
6·2 建筑用砂浆59
第9章 耐火材料60
1·4 铝系耐热铸铁60
3·2 俄歇电子谱仪60
1 耐火材料的组成60
2 耐火材料的分类、特点和用途60
3·4 湿式离合器沟槽花纹的选择60
3·5 粉末冶金湿式离合器主要参数举例60
第7章 硬质合金61
1 硬质合金的特点、分类和生产工艺流程61
2 硬质合金的性能62
1·5 铝硅系耐热铸铁62
1·6 铬系耐热铸铁62
3·3 离子探针62
2·1 钨钴类硬质合金的性能62
2·2 钨钴钛类硬质合金的性能62
2·4 碳化钛基类硬质合金的性能63
2·5 钢结硬质合金的性能及加工63
2 耐蚀铸铁63
2·1 耐蚀铸铁的分类和选用63
2·2 铸铁的腐蚀和其评定方法63
2·3 通用合金类硬质合金的性能63
3 硬质合金的应用和合理使用64
3·1 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64
3 耐火材料的选用64
第5章 断口分析64
1 断口的保护和清洗64
3·1 温度64
3·2 化学侵蚀性64
2 断口分析方法65
2·1 宏观断口分析65
3·4 透气性65
2·2 光学显微镜观察65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65
2·3 高硅耐蚀铸铁65
3·5 重烧线变化65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65
3·3 热震稳定性65
3·2 硬质合金刀具的合理使用66
4 使用注意事项66
3 合金钢断口检验中的常见断口种类66
4·1 解理断口67
4·2 准解理断口67
2·4 铝耐蚀铸铁和铝硅耐蚀铸铁67
3·3 硬质合金矿山地质工具牌号的选择67
3·4 硬质合金模具牌号的选择67
5 常用耐火材料的性能数据67
4 金属材料和机械构件的基本断口类型67
3·5 硬质合金量具和耐磨零件牌号的选择67
第5章 镍及其合金68
1 化学成分和用途68
4·3 韧窝断口(延性断口)68
4·4 沿晶断口68
4·5 疲劳断口68
3 耐磨铸铁68
3·1 冷硬铸铁68
2 性能数据69
2·1 机械性能69
4·6 由介质侵袭导致的脆断69
4·7 高温蠕变断口69
4·8 其他断口69
2·2 物理性能70
2·3 耐蚀性能70
第10章 铸石70
1 铸石的组成和用途70
2 铸石的工艺要点70
2·4 工艺参数71
第6章 锌、锅、铅及其合金71
1 锌及其合金71
3·2 白口铸铁71
1·1 化学成分和用途71
1 铸件和铸锭71
1·1 检验内容和方法71
1·2 常见缺陷的特征和检验方法71
3·2 硬度71
第6章 材料质量检验和常见缺陷分析71
3 铸石的性能71
2 锻(轧)件和锻坯72
2 磨料的品种和粒度72
2·1 天然磨料72
2·2 人造磨料72
2·1 检验内容和方法72
2·2 常见缺陷的特征、检验方法和原因分析72
3·3 中锰球墨铸铁72
1·2 性能数据72
第11章 磨料72
1 磨料的特点72
2·3 磨料粒度73
3 人造磨料的性质73
参考文献73
3 热处理件73
3·1 检验内容和方法73
3·1 化学成分73
3 立方氮化硼的性能73
2 铅及其合金74
2·1 化学成分和用途74
3·3 韧性74
3·2 常见缺陷的特征、检验方法和原因分析74
3·4 颗粒形状75
4 人造磨料的选择75
2·2 性能数据75
4·2 焊接接头的常见缺陷的特征、检验方法和原因分析76
3 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巴氏合金)76
第12章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76
1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特点和分类76
4 焊接件76
2 金刚石的性能76
4·1 焊接接头的质量检验内容和方法76
5 材料质量检验顺序和缺陷综合分析举例77
5·1 材料质量检验顺序举例77
5·2 缺陷综合分析举例77
3·1 化学成分和用途77
3·2 锡基轴承合金77
3·3 铅基轴承合金78
3·4 性能数据78
2·1 现场观察和构件碎片的收集79
2·2 原始资料的收集79
第7章 机械构件断裂事故分析79
2·3 断口观察79
1 概要79
2 断裂事故分析的一般程序79
4易熔合金79
4 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品种和用途79
2·6 机械性能试验80
2·7 金相检验80
第7章 钛及其合金80
1 分类、化学成分和用途80
2·4 无损探伤80
2·5 实验应力分析80
2·8 结构分析80
2·9 化学分析80
2·10 模拟试验80
2 碳、石墨材料的性能81
2·1 物理性能81
2·11 综合分析81
3 实例81
3·1 高压钢瓶破裂事故分析81
2 性能数据81
2·1 机械性能81
2·2 机械性能82
2·3 热性能82
3·2 空气压缩机叶片断裂分析82
2·2 物理性能82
2·4 化学性能83
3 碳、石墨材料的特点和用途83
3·3 基础螺栓断裂分析83
2·3 耐蚀性能83
3·1 抗磨材料83
2·4 工艺参数83
第8章 钨、钼、钽、铌及其合金84
1 化学成分和用途84
3·2 炉用材料84
3·3 化工用碳和石墨84
3·4 行星齿轮断裂分析85
2 性能数据85
2·1 机械性能85
2·2 物理性能85
参考文献85
3·6 玻璃碳86
2·3 耐蚀性能86
参考文献86
3·4 原子反应堆石墨86
3·5 热解石墨86
3·7 碳、石墨纤维87
3·8 高致密石墨87
3·9 多孔碳、石墨87
3·10 其他87
4 碳、石墨材料选用时注意事项87
第14章 复合材料88
1 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分类88
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89
2·1 主要组成89
2·2 热固性玻纤增强塑料的性能91
2·3 成型工艺91
2·4 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93
3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93
3·1 机械性能93
4·1 SF-1材料95
3·2 摩擦磨损性能95
4 三层复合材料95
4·2 SF-2材料96
5 夹层结构材料97
5·1 类别、特点和用途97
5·2 材料和性能97
5·3 胶液及印胶工序98
5·4 夹层结构的设计99
参考文献99
热门推荐
- 572356.html
- 1305444.html
- 1530857.html
- 3018341.html
- 2879118.html
- 2931355.html
- 2928953.html
- 3299326.html
- 296557.html
- 34353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3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7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8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87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14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