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货币思想史 上 古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家骧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3164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70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633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货币思想史 上 古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古代卷:先秦至1840年63
上编:先秦至唐代63
第一章 先秦的货币思想63
第一节 中国货币与货币思想的起源,先秦至西汉中叶的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63
第二节 铸币“患轻”、“患重”问题与单旗的货币思想67
第三节 先秦的价格思想与《墨经》的货币观点79
第二章 秦至西汉中叶的货币思想92
第一节 秦朝的币制统一与西汉统一铸币权的思想92
第二节 《管子》关于货币职能作用的论述及其货币政策思想99
第三节 司马迁的货币思想116
第三章 西汉末至东汉三国的货币思想122
第一节 西汉末社会经济的衰败与货币思想的演变,贡禹的废钱思想122
第二节 王莽变更币制中体现出的货币思想126
第三节 张林、刘陶、荀悦的货币思想129
第四章 晋、南北朝的货币思想134
第一节 本时期的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134
第二节 西晋鲁褒的《钱神论》135
第三节 废钱与反废钱的争论:桓玄的废钱主张与孔琳之的反废钱论。周朗的赏罚及大额交易“罢金钱”论和沈约的废钱说141
第四节 南朝关于铸币贬损的歧见与争论145
第五节 南朝关于货币铸造权的争议153
第六节 北朝的货币思想156
第五章 唐代前期的货币思想161
第一节 唐代货币经济及货币思想的主要特征161
第二节 张九龄与刘秩关于统一货币铸造权问题的争议169
第三节 第五琦的货币名目主义主张与刘晏的稳健货币政策思想175
第六章 唐代中晚期的货币思想180
第一节 陆贽的货币数量说180
第二节 陆贽及其他学者反对两税纳钱的主要观点184
第三节 自居易对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关系的认识188
第四节 杨于陵、元稹等关于钱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主张202
第五节 韩愈具有名目主义特点的货币思想217
第六节 杜佑《通典》中的货币观点与货币主张220
第七节 元稹的铸钱管理思想222
第八节 张说的千古奇文《钱本草》224
下编:宋至清代(1840年以前)229
第七章 北宋的货币思想229
第一节 北宋纸币创始前后的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229
第二节 李觏对货币问题的探讨和论述233
第三节 王安石变法所体现的货币观点和司马光、苏氏兄弟对王安石的批评241
第四节 张方平的货币流通思想及货币政策主张251
第五节 沈括的货币流通思想266
第六节 周行己的货币思想280
第七节 欧阳修的货币观点292
第八节 崇观年间蔡京的货币搜括政策与沈畸、毛注等的批判299
第八章 南宋前期的货币思想303
第一节 南宋货币流通特点与货币思想特色303
第二节 南宋初年关于发行新交子的议论306
第三节 赵开、王之望的钱引管理思想315
第四节 杨冠卿的币无轻重,轻重在我的救楮论319
第五节 宋孝宗的纸币价值论及其稳定纸币币值的政策323
第六节 辛弃疾的行钞论327
第七节 吕祖谦、朱熹的货币思想331
第八节 叶适的货币论338
第九节 杨万里的钱楮母子说349
第一节 南宋后期的通货膨胀和称提救楮思想的发展353
第九章 南宋后期的货币思想353
第二节 袁燮的货币流通论361
第三节 卫泾、吴潜的救楮论366
第四节 袁甫的计亩征楮与会子流通四戒论373
第五节 陈耆卿的钱楮论与陈求鲁的铜钱外泄论381
第六节 南宋后期繁杂的救楮主张385
第七节 林同、戴埴、许衡的纸币理论396
第十章 金朝的货币思想404
第一节 金代货币流通概况404
第二节 金世宗时期以解决钱荒问题为中心的钱币思想与交钞思想407
第三节 金章宗明昌、承安时期的钱币思想与交钞思想410
第四节 金章宗泰和以后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思想415
第五节 金宋争夺铜钱、白银的政策思想430
第一节 元代货币流通和货币思想综述436
第十一章 元初的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436
第二节 元初钞币制度的建立与王文统的行钞思想、马亨的货币法定说447
第三节 卢世荣的行钞思想455
第四节 中统钞的贬值与王恽、刘宣、张之翰的认识与对策461
第十二章 从至元钞的发行到武宗币制改革467
第一节 叶李的货币思想与《至元宝钞通行条划》467
第二节 胡祗的货币思想472
第三节 郑介夫、赵孟、程钜夫的货币思想478
第十三章 至正钞发行前后的货币思想492
第一节 武宗时期的钞法变革与仁宗时期的反变革492
第二节 顺帝初年及至正钞法时期的钱钞争议496
第三节 王、孔齐的货币理论探讨503
第四节 马端临、刘基的货币思想509
第五节 高则诚的《乌宝传》519
第十四章 明初的货币思想524
第一节 明代货币流通概况及货币思想特色524
第二节 叶子奇的货币思想528
第三节 陈瑛、夏原吉、黄福及范济的钞法论531
第四节 刘定之的货币论539
第十五章 明代中叶的货币思想546
第一节 丘浚的货币思想549
第二节 萧端蒙、何良俊的钱法思想与康海的铸钱议560
第三节 谭纶的重钱轻银论564
第四节 靳学颜整理钱法思想568
第五节 郭子章的钱法论,赵四卿论钱法四害,高拱、杨继盛的钱币流通放任思想574
第一节 明末的钱法管理思想582
第十六章 明末的货币思想582
第二节 李之藻、徐光启、宋应星的货币思想591
第三节 明末的反铸息思想598
第四节 张溥的钱法四弊论与王象乾的铸大钱议602
第五节 陈子龙、钱秉镫的货币主张606
第六节 吕维祺、倪元璐、蒋臣的行钞议613
第十七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货币思想622
第一节 黄宗羲的废银论及钱法钞法论622
第二节 顾炎武的货币论629
第三节 王夫之的货币论636
第四节 唐甄的废银用钱论644
第五节 启蒙思想家货币思想综评650
第十八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货币思想654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货币流通概况与主要货币问题654
第二节 颜李学派的货币思想656
第三节 任源祥的制钱议662
第四节 陆世仪、高珩、丘嘉穗、穑鲁铸大钱议664
第五节 张登选、姚文然、夏停鼓铸议669
第六节 鞠、赵廷臣、鄂尔泰、田懋疏通钱法议675
第七节 靳辅、慕天颜、蓝鼎元、苏楞额的货币观点681
第八节 关于私销的议论686
第九节 蔡之定的行钞议691
第十九章 明清时期反映货币拜物教思想的作品696
第一节 朱载的《醒世词》和薛论道的《林石逸兴》696
第二节 徐石麒的《钱难自度曲》和李世熊的《钱神志》700
第三节 蒋攸的《劝民惜钱歌》704
第二十章 近代初期的货币思想711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冲击下中国的货币问题与货币思想711
上编: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711
近代卷: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1
第二节 龚自珍、包世臣、林则徐、魏源的主要货币观点719
第三节 徐、孙鼎臣等人的货币观点741
第四节 王的货币思想及许楣、许对王钞币论的驳议756
第五节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的货币思想778
第二十一章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的货币思想806
第一节 早期改良派的主要货币观点806
第二节 康有为的货币思想829
第三节 严复的名目主义货币论842
第四节 梁启超的货币理论观点851
第二十二章 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改革中国币制的酝酿和讨论870
第一节 币制改革思想产生的前奏870
第二节 清末关于建立货币本位制度的讨论和主张880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关于货币制度的讨论和主张897
第二十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货币思想910
第一节 孙中山的“钱币革命论”910
第二节 朱执信的主要货币观点928
第三节 廖仲恺的货物本位论944
第四节 章太炎的货币金融观958
第二十四章 西方列强在华金融掠夺及中国朝野的揭露和批判966
第一节 近代西方列强在华的货币金融掠夺966
第二节 中国朝野对外国利用洋钱在华进行金融掠夺的揭露976
第三节 中国朝野对外国在华银行侵略掠夺的揭露986
第四节 中国朝野在币制改革问题上对西方侵略者险恶用心的揭露和批判991
第二十五章 西方货币学说的传播与中国的货币思想1003
第一节 “五四”后西方货币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003
下编: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3
第二节 刘秉麟、李权时的货币思想1015
第三节 赵兰坪、周伯棣的货币思想1026
第四节 姚庆三、杨端六对西方货币学说的介评1039
第五节 王传曾的《现代货币原理》1053
第六节 马寅初的货币思想与货币主张1063
第七节 刘涤源的《货币相对数量说》1073
第八节 滕茂桐的《货币新论》1080
第九节 樊弘的《现代货币学》1091
第二十六章 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和国人对币制改革的研讨1103
第一节 国民政府处理货币问题的指导思想与币制改革讨论的进一步展开1103
第二节 改良银本位的种种设想:寿勉成的科学银元本位;刘振东的有限银本位;黄元彬的物银矫正策1107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财物本位论:刘冕执的“能力本位”;徐青甫的“虚粮本位”;阎锡山的“物产证券”1118
第四节 发行不兑现纸币,建立管理通货制度的议论1137
第五节 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法币政策及国人的评论1153
第一节 本时期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综述1183
第二十七章 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183
第二节 陈启修对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理解与介绍1218
第三节 沈志远的《新经济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货币学说的阐述1249
第四节 李达的《货币学概论》1274
第五节 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对中国近代货币形态的论述1307
第六节 黄宪章的《货币学总论》1332
第七节 彭迪先的《新货币学讲话》1352
第八节 杨培新的货币学著作1374
第二十八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货币思想1393
第一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的货币思想1393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货币思想1404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的货币思想1429
第二十九章 1949年至1978年以前货币理论研究综述1441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货币理论的研究1441
现代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1441
上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货币理论的研究1441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初期货币理论的研究1449
第三节 关于货币作用问题的两次论争1454
第三十章 对货币一般理论的研究探讨1457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观1457
第二节 货币有无阶级性问题1461
第三节 人民币的价值基础1466
第四节 人民币的职能1476
第三十一章 货币流通理论问题研讨1489
第一节 货币流通范围1489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1492
第三节 货币流通必要量的确定1493
第四节 市场货币流通量正常的标志1498
第五节 货币流通正常的条件1500
下编:改革开放以俨货币理论研究的新进展1507
第三十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货币理论研究综述1507
第一节 货币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1507
第二节 货币理论研究发展的主要方面1509
第三十三章 货币一般理论研究的拓展1512
第一节 货币本质问题的新进展1512
第二节 人民币价值基础问题研讨的发展与变化1516
第三节 人民币职能问题的新探讨1523
第三十四章 货币流通理论研究的新变化1530
第一节 货币概念认识由狭义向广义转变1530
第二节 由注重货币流通规律转向注重纸币流通规律1535
第三节 从单纯研究货币需求因素转向研究货币需求与供给的有机结合1537
第四节 由单纯注重宏观定性分析转向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1552
第三十五章 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1563
第一节 通货膨胀研究概述1563
第二节 通货膨胀含义的研究1566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关系的研究1568
第四节 纸币流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570
第五节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574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1580
第七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1583
第三十六章 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1587
第一节 货币政策研究概述1587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594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606
热门推荐
- 1111156.html
- 711424.html
- 3890213.html
- 749775.html
- 1598789.html
- 3528597.html
- 247370.html
- 242123.html
- 2403354.html
- 226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8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9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9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72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1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7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0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8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7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