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注释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注释本
  • 熊寥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901715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陶瓷古籍集成 注释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古籍中的陶瓷史料1

第一卷 春秋战国时期1

一、《礼记》:君尊瓦?1

二、《考工记》:陶人与旊人1

三、《韩非子》2

土簋2

土铏3

四、左丘明:陶正3

第二卷 汉唐时期4

一、司马迁:尧舜饭塯4

二、杜预:《荈赋》东瓯窑4

三、陆羽:《茶经》越窑与邢窑5

四、杜甫:大邑白瓷6

五、李肇6

内丘白瓷瓯6

巩县瓷偶人6

六、陆龟蒙7

秘色越器7

越窑茶瓯8

七、皮日休:茶瓯8

八、施肩吾:越碗9

九、许浑:越瓶9

十、李匡乂9

茶托子9

注子、偏提10

十一、段安节:道源击瓯10

十二、徐夤:贡秘色茶盏10

十三、阿拉伯无名氏:唐代瓷碗11

十四:依宾拔都他:中国古磁11

十五:依宾库达特拔:阿尔瓦京的中国磁器12

第三卷 宋元时期13

一、蔡襄:建盏13

二、苏轼13

定州花瓷13

榷饶州陶器14

三、惠洪:饶窑和汝窑14

四、徐兢15

高丽陶尊15

博山炉15

高丽陶炉15

五、洪迈16

萧县陶匠16

湖田陶器16

陶匠阮十六16

浮梁陶器17

六、邵伯温:定州红瓷17

七、魏野:瓯越茶具18

八、周羽冲:高足碗18

九、陶榖18

小海瓯18

闽中造盏19

雍都酒海19

十、张耒:谢黄师是惠碧瓷枕19

十一、周密20

金花定碗20

张俊贡汝瓷20

监越州窑务赵仁济21

十二、周辉21

窑变21

耀州白瓷22

景德镇陶器22

十三、吴自牧:青白瓷器22

十四、程大昌:大汤?23

十五、祝穆:兔毫盏23

十六、孟元老:注碗、盘盏23

十七、陆游24

定器不入禁中24

耀州青瓷24

田玘作泥孩24

十八、叶寘:宋代官窑24

十九、庄绰:秘色磁25

二十、耐得翁:青白碗器铺26

二十一、汪肩吾:坯土为器26

二十二、佚名26

古定26

青器27

二十三、赵汝适:番商兴贩瓷器27

二十四、马可·波罗:德化瓷器28

二十五、蒋祈:陶记28

二十六、周达观:欲得唐货34

二十七、孔齐35

饶州御土35

窑器不足珍35

二十八、刘祁:定磁酒瓯36

二十九、汪大渊:外销瓷37

第四卷 明代39

一、谢肇淛39

景德镇瓷器遍行天下39

小坛盏39

二、田艺衡:舜为陶器40

三、董其昌41

宋代五大名窑41

瓷价超过黄金41

四、陈继儒41

官窑人面杯41

周丹泉烧造陶印41

白锭瓶42

五、宋应星42

《天工开物·陶埏》42

瓦43

砖45

罂瓮47

白瓷 附:青瓷50

附:窑变、回青56

六、陈循:宣德皇帝赐白磁56

七、陈贞慧56

鹦鹉啄金杯56

时大彬壶57

八、郎瑛:哥窑和龙泉窑57

九、屠隆58

宣庙茶盏58

瓷枕58

笔格58

笔洗58

笔觇58

水中丞58

水注59

印色池59

糊斗59

镇纸59

书灯59

香橼盘60

十、许次纾60

定窑茶瓯60

茶注不受它气为良60

龚春、大彬壶61

十一、袁宏道:花瓶61

十二、张谦德62

茶壶62

茶盏62

十三、冯可宾:茶壶窑器为上62

十四、王世懋63

明代御用瓷器63

景德镇天下窑器所聚64

十五、文震亨64

茶壶64

茶盏65

柴窑最贵65

笔觇66

花瓶66

十六、陆容:龙泉青瓷烧成67

十七、姜绍书:定窑鼎记67

十八、王士祯71

时大彬与昊十九71

瓷易经71

十九、徐树丕:窑器当重哥汝71

二十、曹昭72

古窑器论72

柴窑72

汝窑72

官窑72

董窑72

哥窑72

象窑72

高丽窑72

古定窑72

吉州窑73

古磁器73

古建窑73

古龙泉窑73

古饶器73

彭窑73

大食窑74

古无器皿74

二十一、何孟春:江浙官窑74

二十二、李日华:昊十九75

二十三、王士性:浮梁景德镇75

二十四、高濂76

论官哥窑器76

论定窑78

论诸品窑器79

论饶器、新窑、古窑80

二十五、沈德符81

瓷器装运81

青花五彩窑器82

隆庆窑酒杯82

二十六、黄一正:回青83

二十七、詹珊:佑陶师主83

二十八、费信:货用磁器83

第五卷 清代、民国85

一、许谨斋85

熊窑端不及郎窑85

郎窑行戏呈紫衡中丞85

二、查俭堂:年窑墨注歌86

三、刘廷玑86

刘源86

历代名窑87

国朝御窑88

郎窑88

四、年希尧88

窑名始自唐88

风火窑神89

唐侯偕余董其事89

五、叶梦珠:成窑、靖窑为最美89

六、阮葵生90

刘源90

郎窑和熊窑90

成窑酒杯90

锦灰堆90

名瓷91

紫砂名壶91

七、周亮工:德化瓷茶瓯92

八、孙廷铨:孝乡瓷92

九、吴骞93

阳羡瓷壶93

陈鸣远93

十、唐秉钧94

明代名窑94

饶窑仿定器95

欧窑95

十一、李斗:吴窑96

十二、王棠:成、宣窑器96

十三、沈嘉徵:窑民行98

十四、郑廷桂:陶阳竹枝词(选录)100

十五、桐西漫士:阳羡砂钵102

十六、吴振棫:祭器瓷盘103

十七、赵遵路:郎窑103

十八、吴极:督陶官段廷圭104

十九、梁同书104

《古窑器考》104

古今诸窑104

陶器青为贵112

陶器画彩盛于明113

釉水113

火候窑变114

以旧补旧115

制瓷器不裂法115

古瓷合评115

明窑合评116

大食窑116

玻璃窑116

二十、寂园叟117

咏陶诗117

康熙朱盂歌117

宣红酒杯行118

汝窑托杯行118

越窑双杯歌119

宣红六角大盘歌120

均盆歌121

定窑压手大杯歌121

题秋葵绿?子杯122

题西湖水奶子碗122

题鬘因所藏仿郎窑铃碗123

题吴十九卵幕杯124

二十一、唐英124

《陶人心语》自序124

春暮送吴尧圃之均州125

龙缸记125

火神童公传126

重修《浮梁县志》序127

瓷务事宜示谕稿序128

恭纪御制诗碑后敬赋小诗识事129

陶务叙略130

陶成纪事碑记131

陶冶图编次(陶冶图说)133

二十二、郑凤仪:窑火通明138

二十三、傅春官:窑工贩商138

二十四、金武祥:瓷雕家——陈国治139

二十五、朱彝尊139

窑变观音139

鸡缸杯139

二十六、程哲:窑器说140

二十七、吴允嘉:浮梁陶政志(节选)144

第六卷 史志146

一、《新唐书》:越州贡瓷器146

二、《十国春秋》:吴越贡秘色瓷146

三、《吴越备史》:入贡金银饰陶器147

四、《宋会要辑稿》147

北宋御用瓷器库147

钱惟浚进秘色瓷148

五、《宋史》148

瓷窑博易务148

钱俶贡越器148

耀州贡瓷器149

六、《元史》149

浮梁瓷局149

祭器用瓷149

饮食器用青瓷149

七、《元典章》150

磁器上不得用描金150

瓷器贸易150

八、《通制条格》:禁绝窑冶151

九、《明史》:烧造151

十、《大明会典》152

窑冶152

陶器153

尚膳监用瓷154

器用155

召商买办瓷缸(四则)155

十一、《明实录》156

祭祀用瓷156

礼用瓷器156

造奉先殿几案157

张善监窑伏诛157

罢饶州烧造瓷器157

陆子顺进贡瓷五万余件158

教民陶瓦158

禁止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158

夷人乘隙盗去碗碟159

烧造青龙白地花插159

禁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159

瓷器烧造,悉皆停止159

矾红、缸釉,悉与蠲免160

停造御用瓷器160

停差内官造瓷160

御瓷烧造,动费不赀161

取回饶州督造瓷器内官161

军需颜料并瓷器,暂停二三年162

聚佣至万余人162

乐平县民佣工于浮梁162

停免瓷烛台、棋盘等163

棋盘屏风减半烧造163

敲之有声,断之无孔164

裁减烧造164

御用回青164

毁厂器165

柴炭厂银165

钦颁磁器式样166

潘相专理窑务166

疏参潘相167

请罢新昌等县土青167

十二、《明会典》:青花钟税钞168

十三、《清史稿》168

刘源168

唐英169

御赐班禅瓷170

御赐达赖瓷170

十四、《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命江西烧造瓷器(四则)170

十五、《总管府现行则例》:烧造瓷器,以供内用171

十六、《清朝续文献通考》171

高岭土171

景瓷销售172

十七、至顺《镇江志》:堵闰督陶172

十八、天顺《河南强氏族谱》:子魁监陶172

十九、嘉靖四年《江西通志》173

饶州御器厂173

景德镇御器厂173

瓷器浮梁出173

二十、嘉靖《江西大志·陶书》173

建置173

砂土174

人夫175

设官176

回青177

窑制178

供亿179

匠役179

柴料180

颜色181

解运181

御供182

料价184

二十一、《瑞州府志》:无名子185

二十二、康熙《西江志》:烧造大端185

二十三、康熙《浮梁县志》186

高岭土186

军匠疲困186

顺治、康熙御器烧造187

水运达京187

顺治御瓷187

高岭188

二十四、康熙《白水县志》:雷祥188

二十五、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188

新平冶陶188

陶础贡188

霍仲初189

陶玉189

宋真宗遣官制瓷189

段廷圭189

部使祈鸿189

潘相189

御窑190

魏氏专其业190

秉节制度坊190

二十六、乾隆《龙泉县志》:章器191

二十七、道光《余干县志》:土鬻景德镇191

二十八、同治《饶州府志》:陶厂(节选)191

二十九、同治《南康府志》:陶瓷原料195

三十、光绪《江西通志》199

御器厂199

参内监疏199

三十一、光绪《高岭冯氏宗谱》:婺邑人采掘瓷土201

三十二、光绪《龙泉县志》:青瓷窑201

三十三、婺源《嵩峡齐氏宗谱》:窑丞齐宗蠖201

三十四、《里村童氏宗谱》:童宾赴窑202

第七卷 督陶官奏折203

一、常德寿陶务奏折203

查讯安尚义烧造磁器折203

二、唐英督陶奏折203

遵旨赴景德镇窑厂专司陶务折203

奏请改由九江关动支银两经办陶务折204

奏到景德镇窑厂日期折205

奏请赴窑厂经理陶务由九江知府照管关务折206

遵旨敬谨办理陶务折206

六十三赴厂办理陶务折207

窑工烧造费用折207

遵旨呈报历年动支钱粮及陶务清册折208

乾隆六年分九江关税课奏销折209

遵旨烧造诗文轿瓶折209

奏请专办陶务折210

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例以杜民窑冒滥折211

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折212

遵旨编写《陶冶图说》呈览折213

乾隆七年分九江关税课奏销折213

恭进御制诗瓶及自拟新样瓷器奏折214

遵旨赔补烧造瓷器损失等事折215

恭进上传及自拟新样瓷器折215

恭进万年甲子笔筒折216

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216

奏办奉发盖罐情形折217

乾隆八年分九江关税课奏销折218

奏请老格留厂协造折218

遵旨攒造青花白地瓷五供折219

恭进上传及新样瓷器折219

乾隆十年分九江关税课奏销折220

乾隆十一年分榷务期届奏请解任折220

到任九江接管九江关务、陶务奏折221

为惠色乾隆十六年分九江关任内税课奏销折221

乾隆十八年分九江关税课奏销折222

乾隆十九年分九江关税课奏销折223

恭报回九江关任事折224

次色瓷器变价销售不能年清年款折224

恭缴次色黄器及次色祭器折224

奉发烧造釉里红瓷器奏折225

三、尤拔世陶务奏折225

奏请将养廉办理窑务折225

奏恭交次色黄器折226

四、惠色陶务奏折227

奏缴娇黄次色瓷器折227

奏请加衔老格折227

五、海福陶务奏折228

奏请老格留厂协造折228

六、伊龄阿陶务奏折229

查讯留厂样品瓷奏折229

清查海福督陶帐目折230

七、刘坤一陶务奏折230

窑厂工作不良据情量请补造折230

九江关监督承办新样瓷器恳请展限片232

八、柯逢时陶务奏折233

开办江西瓷器公司折233

第八卷 碑石铭款236

一、崇祯十年碑——御器厂236

二、奉宪永禁碑236

三、唐公仁寿碑记237

四、勒石严禁开挖磁土237

五、勒石永禁238

六、吴霭生墓志铭239

七、奉宪永禁碑240

八、奉宪示禁240

九、乾隆五年唐英官职铭241

十、乾隆六年唐英官职铭241

十一、琉璃待诏铭241

十二、陶匠袁宜铭242

十三、陶匠周明铭242

十四、茭草工价碑242

十五、次色磁器专卖碑244

下篇 陶瓷古籍专著245

一、朱琰:《陶说》245

卷一 说今247

饶州窑247

陶冶图说250

卷二 说古266

原始266

古窑考270

卷三 说明281

饶州窑281

江西窑282

洪武窑282

永乐窑283

宣德窑283

成化窑284

正德窑285

嘉靖窑286

隆庆万历窑287

造法288

卷四 说器上293

唐虞器293

周器296

汉器304

魏器307

晋器308

南北朝器308

隋器309

卷五 说器中310

唐器310

宋器315

元器328

卷六 说器下328

明器328

二、蓝浦:《景德镇陶录》346

卷一 图说349

景德镇图349

御窑厂349

取土351

炼泥351

镀匣352

修模353

洗料353

做坯354

印坯355

镟坯356

画坯356

荡釉357

满窑358

开窑359

彩器359

烧炉360

卷二 国朝御窑厂恭纪361

镇器原起362

卷三 陶务条目365

陶有窑365

窑有户365

户有工365

工有作366

作有家366

陶所资各户366

陶余资用367

镇瓷花式367

仿古各釉色368

配合釉料371

陶彩需用色料371

卷四 陶务方略372

卷五 景德镇历代窑考378

唐378

宋378

元379

明380

国朝384

卷六 镇仿古窑考385

定窑385

汝窑386

官窑386

东窑386

龙泉窑387

哥窑387

章龙泉窑387

均窑388

碎器窑388

卷七 古窑考388

东瓯陶388

关中窑389

洛京陶389

寿窑389

洪州窑389

越窑389

鼎窑390

婺窑390

岳窑390

蜀窑390

秘色窑390

秦窑391

柴窑391

唐邑窑391

邓州窑392

耀州窑392

乌泥窑392

余杭窑392

丽水窑392

萧窑393

吉州窑393

建窑393

象窑394

榆次窑394

平阳窑394

宿州窑394

泗州窑394

彭窑394

宣州窑395

临川窑395

南丰窑395

陇上窑395

欧窑395

横峰窑396

各郡县窑考396

外译窑考398

卷八 陶说杂编上398

卷九 陶说杂编下406

卷十 陶录余论415

三、龚铽:《景德镇陶歌》424

四、吴骞:《阳羡名陶录》439

卷上440

原始440

选材440

本艺441

家溯442

卷下446

丛谈446

文翰记450

铭451

赞451

诗455

续录466

本艺466

家溯467

丛谈467

乐府468

诗468

题辞473

《阳羡名陶录》跋474

五、周高起:《阳羡茗壶系》474

创始474

正始475

大家475

名家475

雅流476

神品477

别派478

六、奥玄宝:《茗壶图录》482

注春师傅484

源流486

式样487

形状487

流鋬488

泥色488

品汇488

小大489

理趣489

款识489

真赝489

无款490

?捏490

别种490

用意491

图录491

梁园遗老491

萧山市隐492

鹤氅神人493

渔童樵青494

独乐园丁495

卧龙先生496

出离头陀497

倾心佳侣498

趺坐逃禅499

藏六居士500

凌波仙子500

方山逸士501

陶家佳友502

俪兰女史502

帝乡仙驭503

儒雅宗伯504

铁石丈夫505

银台醉客506

绣衣御使506

一枝栖隐507

老樗散人508

浴后妃子509

卧轮禅师510

红颜少年510

采薇山樵511

连城封侯512

寿阳公主513

用拙迂生513

风流宰相514

逍遥公子515

断肠少妇515

七、佚名:《南窑笔记》517

柴窑518

汝窑518

观窑519

哥窑519

定窑519

龙泉窑519

均窑520

永乐窑520

宣窑520

成宏窑521

正德窑521

嘉万窑521

厂官窑521

釉炉521

彩色522

黄绿522

金银522

法蓝522

官窑523

不子524

高岭524

合泥524

釉524

灰525

配釉525

坯胎525

圆器525

琢器525

雕削526

印器526

镶器526

画作526

匣钵526

窑526

料5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