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戴忠恒编著;王正藩责任编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04600822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统计、测量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教育统计1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什么是统计学2
第二节 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科研的永恒伴侣8
第三节 如何学习教育统计学9
第二章 资料的初步整理与统计图表11
第一节 统计表11
第二节 统计图14
第三节 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16
第三章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量数22
第一节 集中量22
第二节 差异量30
第三节 观测值间一致变化效应规律及其应用34
第四节 相对位置量数36
第四章 相关与回归41
第一节 相关量41
第二节 直线回归46
第三节 其他的相关统计方法51
第五章 常态分布58
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58
第二节 常态分布62
第三节 常态分布在教育上的应用67
第六章 统计推理73
第一节 抽样分布73
第二节 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79
第三节 统计假设检验83
第四节 相关系数,比例的总体参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89
第五节 χ2检验93
第七章 比较两组研究结果的统计检验102
第一节 相关样组设计的两组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102
第二节 独立样组设计的两组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107
第三节 两个样组的比例检验113
第四节 两个样组相关量之差显著性检验115
第八章 方差分析简论117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117
第二节 单因素实验的方差分析119
第三节 全盘差异检验后的逐对差别检验124
第九章 实验设计126
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127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逻辑129
第三节 实验设计的类型134
第四节 被试的抽样139
第二篇 教育测量143
第十章 测验的基本性质144
第一节 测验在教育上的地位144
第二节 测量145
第三节 测验的定义151
第四节 一个优良的测验应具备的条件153
第十一章 测验的种类157
第一节 测验分类标准及其所划分的种类157
第二节 智力测验162
第三节 能力倾向测验168
第四节 教育测验173
第五节 人格测验177
第十二章 项目分析——鉴定测题质量的数量指标184
第一节 项目的难度184
第二节 项目的鉴别力190
第三节 一个项目分析的实例197
第十三章 测验的可靠性——信度200
第一节 信度的理论201
第二节 误差的来源203
第三节 估计信度的方法206
第四节 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213
第五节 测量的标准误差215
第十四章 测验的有效性——效度218
第一节 效度的含义与类型218
第二节 准则关联效度220
第三节 内容效度225
第四节 结构效度226
第五节 影响效度的因素229
第十五章 测验量表与常模231
第一节 常模的制定与标准化样组231
第二节 测验量表235
第三节 呈示常模表的技巧241
第十六章 测验的编制243
第一节 测验目的的确定和材料的选择243
第二节 测题编制的技术246
第三节 预试和测题的分析252
第四节 测题的选择、编排以及测验的标准化254
第五节 编写测验说明书256
第三篇 教育评价258
第十七章 教育评价的意义和对象258
第一节 从测量到评价——教育评价概念的形成258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定义及其功能262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对象264
第四节 教育评价的过程267
第十八章 指标体系及其观测技术270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设计270
第二节 分项指标的观测技术277
第三节 分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分数的综合286
第十九章 为改善学习而评价292
第一节 为掌握而学习292
第二节 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形成性评价297
第三节 教育目标分类学与测题的编制303
第二十章 态度评价309
第一节 态度的性质及态度量表的功用309
第二节 塞斯顿等距量表法309
第三节 利克特量表法314
参考文献317
附表318
热门推荐
- 1274009.html
- 3463859.html
- 3399450.html
- 1347510.html
- 3238904.html
- 2360842.html
- 3532972.html
- 2534556.html
- 3543398.html
- 3518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0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3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3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9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4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