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091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11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梵净山志1

大事记9

地理篇61

第一章 建置61

第一节 县域61

第二节 唐宋时期63

第三节 元明时期65

第四节 清代73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76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2

第二章 行政区划83

第一节 印江镇84

第二节 峨岭区88

第三节 板溪区98

第四节 天堂区108

第五节 木黄区117

第六节 朗溪区125

编修始末125

历届编委名单127

第七节 缠溪区133

第八节 洋溪区141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及资源151

第一节 地质、地貌151

第二节 气候及灾害性天气158

第三节 水文168

第四节 土壤174

第五节 自然灾害175

第六节 自然景观180

第七节 野生动物181

第八节 矿藏182

第四章 人口185

第一节 人口变动185

第二节 人口构成189

第三节 人口控制194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印江地方组织199

第一节 县党部199

第二节 区分部与党员分布199

政党篇199

第三节 党务20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印江地方组织20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201

第二节 印江县委201

第三节 历届党代会203

第四节 党务工作207

第五节 基层党组织216

第六节 纪律检查机构及主要工作221

第二节 社团与童子军223

第一节 商会223

群团篇223

第一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群团组织223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群团组织226

第一节 工会226

第二节 共青团229

第三节 少先队233

第四节 妇联234

第五节 文联237

第六节 工商联及个协238

第七节 科协239

政权、政协篇243

第一节 长官司243

第一章 土司243

第二节 土县丞、土百户245

第三节 改土归流246

第二章 中华民国时期政权251

第一节 县政府251

第二节 基层政权组织252

第三节 议政机构253

第四节 选举254

第五节 苏维埃政权256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257

第一节 代表产生257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5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259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262

第五节 乡(镇)人代会267

第一节 政府沿革273

第四章 人民政府273

第二节 政府职能部门278

第三节 基层政权280

第四节 政府主要工作282

第五章 人民政协283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283

第二节 主要工作285

第三节 议案办理287

劳动人事篇289

第一章 劳动289

第一节 工人结构289

第二节 就业安置290

第三节 劳动保护291

第二节 干部来源295

第二章 人事295

第一节 机构与人员编制295

第三节 干部管理301

第三章 职工工资福利301

第一节 工资制度301

第二节 工资调整303

第三节 福利待遇306

民政篇311

第一章 拥军优属311

第一节 拥军311

第二节 优属312

第三节 群众性优待312

第四节 伤残抚恤314

第五节 安置315

第二节 供养孤老316

第二章 社会福利316

第一节 收养孤幼316

第三节 残疾事业317

第三章 救济、扶贫319

第一节 社会救济319

第二节 灾情救济320

第三节 农村扶贫322

第四章 社会管理324

第一节 婚姻制度324

第一节 原葬情况325

第二节 婚姻登记325

第五章 殉葬改革325

第二节 现葬情况326

军事篇327

第一章 军事机构及驻军327

第一节 军事机构327

第二节 驻军329

第三节 地方武装330

第四节 兵役制度332

第二章 重大兵事334

第一节 明清时期334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340

第三节 剿匪344

第一节 机构设置347

司法篇347

第一章 公安347

第二节 清查散匪348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350

第五节 社会治安管理352

第四节 社会监改352

第六节 消防354

第七节 户籍管理356

第二章 检察357

第一节 机构设置357

第二节 刑事检察358

第三节 法纪检察360

第四节 经济检察361

第五节 监所检察362

第三章 审判364

第一节 机构设置364

第二节 刑事审判365

第三节 民事审判366

第六节 执行367

第四节 经济审判367

第五节 行政审判367

第四章 司法行政368

第一节 法制宣传368

第二节 民事调解369

第三节 法律顾问371

农业篇375

第一章 农业体制375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375

第三节 农业体制改革376

第二节 土地改革376

第二章 土地利用及管理377

第一节 农业区划377

第二节 土地改良379

第三节 土地管理380

第一节 粮食作物382

第三章 种植业382

第二节 经济作物387

第三节 优良品种的繁殖与推广395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402

第五节 植物保护402

第六节 农用机具406

第一节 家畜407

第四章 养殖业407

第二节 家禽419

第三节 水产420

第四节 饲料424

第五节 疫病防治425

第一节 林业管理427

第五章 林业427

第二节 林业资源428

第三节 植树造林432

第四节 林木采伐437

第五节 森工企业443

第一节 蓄水工程445

第六章 水利445

第二节 灌溉工程449

第三节 防洪排涝463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471

第五节 水土保持477

第六节 水利管理481

第七章 气象484

第一节 地面测报485

第二节 农气观测486

第三节 农气服务网络490

工、建、交篇493

第一章 工业493

第一节 工业体制493

第二节 电力工业501

第三节 煤炭工业506

第五节 机械工业507

第四节 建材工业507

第六节 化学工业508

第七节 造纸与印刷510

第八节 加工工业512

第一节 县城建设518

第二章 城乡建设518

第二节 乡镇建设522

第三节 公共设施与环境保护524

第四节 城区规划526

第三章 交通运输528

第一节 公路528

第二节 桥梁537

第三节 运输549

第四节 交通管理554

第一节 邮政559

第四章 邮电559

第二节 电信566

第三节 邮电设备572

第五章 乡镇企业578

第一节 企业发展578

第二节 加工与运输业585

第三节 建筑建材业586

商业篇587

第一章 商业体制587

第一节 国营商业587

第二节 供销合作591

第三节 个体、集体与合营商业593

第四节 粮油行政595

第一节 商品经营597

第二章 商品购销597

第二节 商品管理603

第三节 对外贸易605

第四节 地方土特产品的销售606

第一节 粮食征购610

第三章 粮油贸易610

第二节 粮食销售622

第三节 油脂购销630

财税、金融篇633

第一章 财政、税务633

第一节 财税体制633

第二节 财政预算634

第三节 代理债券639

第四节 赋征640

第五节 税收征管642

第六节 培植税源646

第二章 金融652

第一节 金融体制652

第二节 货币654

第三节 信贷655

第四节 储蓄659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660

第六节 保险业务661

第七节 金融债券发行与兑换662

经济管理篇663

第一节 “一五”至“七五”计划663

第一章 经济综述663

第二节 年度计划665

第二章 计划统计管理672

第一节 计划672

第二节 统计673

第三节 统计工作673

第一节 行政监察675

第三章 行政监察与审计675

第二节 内审试审676

第三节 专项审计678

第四章 物资供应管理681

第一节 资产及经营设施681

第二节 物资经营管理682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684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684

第二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685

第三节 经济合同与商标管理690

第四节 个体经济的管理692

第六章 物价管理696

第一节 物价管理体制696

第二节 商品价格699

第三节 物价调整707

第四节 物价检查与审查711

第七章 标准计量管理713

第一节 标准计量713

第二节 质量监督管理715

教育篇719

第一章 教育行政719

第一节 教育机构719

第二节 学校行政720

第三节 教育经费与设备722

第二节 书院732

第二章 旧制教育732

第一节 儒学732

第三节 义学733

第四节 私塾734

第一节 学前教育735

第三章 学前及小学教育735

第二节 小学教育740

第一节 中学教育754

第四章 中等教育754

第二节 职业技术教育761

第五章 成人教育764

第一节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与扫盲764

第二节 干部职工业余文化教育767

第三节 出授电大及成人自学考试768

第六章 师资768

第一节 教师编制769

第二节 师资培训769

第三节 教师的待遇771

第四节 教师的作用与考核773

第一章 文化机构设置775

第一节 文化馆、站775

文化篇775

第二节 图书馆、室776

第三节 书店777

第四节 电影发行、放映778

第五节 文物管理778

第二章 群众文化779

第一节 民间戏曲779

第二节 傩堂戏782

第三节 书画艺术782

第四节 革命文化784

第五节 民间工艺785

第三章 文物、名胜786

第一节 古迹786

第二节 摩岩碑碣790

第三节 馆藏文物793

第一节 管理机构及档案收集798

第四章 档案史志798

第二节 馆藏档案800

第三节 档案管理804

第四节 档案利用805

第五节 史志编修805

第五章 广播电视及报刊通讯806

第一节 广播806

第二节 电视809

第三节 报刊通讯810

科、卫、体篇813

第一节 科技队伍813

第一章 科学技术813

第二节 科技活动814

第三节 科技成果816

第二章 医药卫生816

第一节 卫生体制816

第二节 医疗卫生队伍817

第三节 防疫818

第四节 医疗824

第五节 妇幼保健826

第六节 医药管理827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836

第三章 体育836

第二节 学校体育838

第三节 群众体育839

第四节 老年体育841

第五节 体育竞赛842

社会篇845

第一章 民族845

第一节 族源845

第二节 民族识别工作847

第三节 民族习俗849

第四节 民族语言851

第二章 人民生活与习俗864

第一节 人民生活864

第二节 各民族共有的习俗867

第三节 杂行杂业871

第三章 方言875

第一节 语音875

第二节 词汇883

第三节 谚语889

第四节 歇后语892

第四章 宗教894

第一节 佛教894

第二节 其他教派899

人物传901

人物901

传略912

名录919

英烈953

因公殉职9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