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血管影像技术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心血管影像技术基础
  • (日)太田昭夫著;孙喜琢,董剑廷等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089622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血管影像技术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导管检查的历史1

第一节 心脏导管检查法的历史1

第二节 X线电影摄影法3

第二章 心导管检查宣的设计和设备5

第一节 导管室的规划5

第二节 心导管检查室的概况5

一、医疗设施中心导管检查室的位置5

二、与其它科室的关系5

四、防止院内感染6

三、长远性6

二、信任性6

一、安全性6

第三节 设计心导管检查室的基本要点6

第四节 心导管检查室的辅助设备7

一、空调系统7

二、医疗配用管道7

三、电源 照明7

四、其它7

第三章 装置、器械和必要的器材9

第一节 心导管检查室必备的装置和器材9

一、x线摄影系统9

二、检查器械10

三、病人监视、抢救器械13

四、其它14

第二节 必要器材14

一、X线防护用具14

二、导管类15

第四章 心血管摄影技术20

第一节 摄影所必需的心血管X线学知识20

一、心脏的血液动力学转位和对影像的影响20

二、x线胸片的心血管解剖22

三、心血管造影时心房、心室的特征性表现(正常时)26

四、冠状动脉的解剖30

一、定位技术36

第二节 电影摄影技术36

二、缩光技术37

三、滤线技术38

四、呼吸38

五、移动摄影技术38

六、自动调整停止技术39

七、摄影持续时间39

第三节 心血管的摄影方法40

一、摄影方向用语40

二、习用的摄影方向41

三、轴位投射方向42

四、冠状动脉摄影的最佳方向49

第四节 影像放大率的计算方法54

一、影像处理55

第五节 数字减影技术(DSA)55

二、功能及形态的解析56

三、临床影像的评价63

第五章 造影剂及其注入条件66

第一节 低渗透压造影剂的研制及其特性66

一、低渗透压造影剂的开发简史66

二、低渗透压造影剂的优缺点68

三、造影剂的排泄70

四、造影剂使用上的注意事项70

一、影响造影剂注入条件的主要因素73

第二节 造影剂的注入条件73

二、造影剂注入条件的计算方法76

第六章 导管检查前和检查中的资料对检查的影响79

第一节 工作人员、器械及心理方面的应急准备79

一、检查前的应急措施79

二、摄影时的应急措施80

第二节 导管检查前患者资料的收集82

第三节 导管检查前及检查中的资料对摄影的参考价值82

一、对先天性心脏病有参考价值的资料82

二、对瓣膜病有参考价值的资料85

三、对缺血性心脏病有参考价值的资料87

四、心血管造影前试验性注入少量造影剂的观察要点88

五、造影时导管的最适位置89

第七章 心导管检查概要和导管异常走行的判定92

第一节 检查概要92

一、心导管检查的目的92

二、右心导管检查92

三、左心导管检查94

第二节 心内压测定94

一、测定方法95

二、检查步骤96

三、正常的心内压力波形96

四、连续记录压力曲线观察压力阶差101

一、奇静脉连接、下腔静脉缺损102

五、同时记录双压力曲线观察压力阶差102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导管检查中的导管异常走行103

二、左上腔静脉残存104

三、下腔静脉部分左侧走行104

四、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104

五、室间隔缺损106

六、动脉导管未闭106

七、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106

八、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07

九、右心室双出口、法乐氏四联征108

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08

十一、校正性大动脉转位109

第八章 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与造影技术要点110

第一节 房间隔缺损110

第二节 室间隔缺损114

第三节 心内膜垫缺损118

第四节 动脉导管未闭121

第五节 永存动脉干125

第六节 法乐氏四联征128

第七节 大动脉转位132

第八节 三尖瓣闭锁137

第九节 三尖瓣下移畸形141

第十节 肺静脉异位引流145

第十一节 右心室双出口148

第十二节 主动脉缩窄152

第十三节 肺动脉狭窄155

第九章 瓣膜病的临床和造影技术关键159

第一节 主动脉瓣狭窄159

第二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63

第三节 二尖瓣狭窄166

第四节 二尖瓣关闭不全170

第五节 三尖瓣关闭不全173

第十章 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及造影技术关键176

第一节 左心室造影176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185

第三节 麦角新碱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224

第十一章 患者的护理及安全防护措施230

第一节 药物过敏230

一、过敏性休克230

二、碘过敏试验231

第二节 清洁房间的管理及消毒灭菌法231

一、清洁房间231

二、清洁房间的管理方法232

三、消毒法232

四、灭菌法233

一、肝炎病毒感染者234

第三节 防止交叉感染的对策234

二、梅毒反应阳性者235

三、MRSA感染者235

第四节 电、器械的安全使用235

一、电的安全使用235

二、器械的安全使用241

第五节 放射线的安全利用及其防护措施242

一、放射线的安全利用242

二、放射线对人体生物学方面的影响243

三、放射线辐射的现状和白血病的高发性245

四、放射线防护措施250

一、定义252

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基本方法252

第十二章 管理技术252

二、质量管理的实施办法253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253

第二节 循环系统x线装置的质量管理254

一、性能维护254

二、验收试验254

三、作业检查256

第三节 自动显像机的管理260

一、管理对象260

二、器械方面的管理260

三、显像液的管理263

四、定影液的管理265

五、水洗液的管理266

第四节 影像质量管理266

一、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影响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266

二、影像评价与解决问题的步骤267

三、影像质量的评价方法268

第五节 健康管理269

一、工作人员辐射的管理269

二、工作人员的辐射线量270

三、心导管室散乱线分布272

四、工作人员辐射的防护措施272

五、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275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内血栓溶解疗法277

第十三章 心导管的介入治疗277

第二节 经皮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81

第三节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305

第四节 定向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309

第五节 其它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312

第六节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313

一、经皮经静脉二尖瓣成形术313

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320

三、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320

第七节 球囊心房间隔裂孔形成术324

第一节 介入性电生理检查327

第十四章 介入性电生理检查和导管消蚀术327

第二节 导管消蚀术332

第三节 房室交界的消蚀术333

第四节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蚀术335

第五节 房室附加旁道的消蚀术339

第六节 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的消蚀术346

一、房速的消蚀术346

二、房扑的消蚀术347

第七节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蚀治疗348

一、右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蚀术348

二、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蚀术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