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地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储金宇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5706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环境地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环境地学的定位1
1.1.1环境与环境问题1
1.1.2环境科学3
1.1.3环境地学8
1.2环境地学分科与研究内容9
1.3环境地学研究方法11
思考与练习题12
第2章 环境地学基础13
2.1地球表层系统13
2.1.1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结构特征13
2.1.2地球表层的能量来源17
2.1.3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与边界18
2.2人地关系21
2.2.1人地关系的历史22
2.2.2人地关系的主要思想25
2.3中国的自然环境30
2.3.1概况30
2.3.2重要的自然资源31
2.3.3自然环境32
思考与练习题39
第3章 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40
3.1全球气候变暖40
3.1.1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及变暖趋势40
3.1.2植物、海洋对温室气体的调节作用40
3.1.3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变化41
3.1.4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41
3.2臭氧层耗损43
3.2.1高空臭氧形成及耗竭的机理43
3.2.2大气臭氧层耗竭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44
3.2.3臭氧层耗竭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44
3.2.4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45
3.3酸雨45
3.3.1酸雨形成的机理45
3.3.2酸性物质的来源47
3.3.3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47
3.4光化学烟雾48
3.5淡水资源危机50
3.5.1水资源的概念50
3.5.2全球水资源状况50
3.5.3我国水资源特点51
3.5.4淡水资源危机51
3.5.5我国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52
3.6植被破坏53
3.6.1森林锐减53
3.6.2草原退化55
3.6.3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56
3.7土地荒漠化57
3.7.1荒漠化的概念57
3.7.2土地荒漠化的现状57
3.7.3土地荒漠化的原因57
3.7.4土地荒漠化的危害59
3.8生物多样性锐减60
3.8.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60
3.8.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61
3.8.3生物多样性危机62
3.8.4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63
3.8.5保护生物多样性63
3.9海洋污染65
3.9.1海洋污染及污染源65
3.9.2海洋污染的特点66
3.9.3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67
3.9.4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69
3.9.5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海域区划71
3.9.6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实施对策73
思考与练习题77
第4章 水环境与水污染控制78
4.1地球上的水圈78
4.1.1水圈的形成和演化78
4.1.2水圈的作用79
4.2地球水分布与水循环79
4.2.1地球上水的分布79
4.2.2全球水循环80
4.2.3水量平衡81
4.2.4水循环水量平衡过程82
4.2.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83
4.3河流水环境84
4.3.1河流水环境概述84
4.3.2河流水量的补给84
4.3.3河流径流的变化85
4.3.4影响河流水质污染的主要水文因素85
4.4湖泊水环境89
4.4.1湖泊的成因89
4.4.2湖泊的水量平衡90
4.4.3湖泊水的热平衡91
4.4.4湖泊(水)污染91
4.4.5湖水运动91
4.4.6湖泊生命(演化)过程92
4.4.7沼泽92
4.4.8水库92
4.5海洋水环境93
4.5.1海与洋93
4.5.2海洋水物质成分与物质循环93
4.5.3海洋水的运动与能量转移94
4.6地下水环境97
4.6.1地下水的储存状态97
4.6.2地下水的类型97
4.6.3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99
4.6.4地下水循环100
4.6.5地下水资源与环境101
4.7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101
4.7.1水体污染及危害101
4.7.2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103
4.7.3水质指标105
4.7.4水体的自净作用106
4.7.5水体自净机制及其影响因素107
4.7.6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108
4.8水污染控制111
4.8.1水污染控制的物理化学法111
4.8.2水污染控制的化学法111
4.8.3水污染控制的生化法112
思考与练习题112
第5章 土地环境及其保护113
5.1土壤与土地113
5.1.1土壤及其形成与特性113
5.1.2土地及其特性116
5.1.3土的工程性质118
5.1.4土地(壤)环境问题120
5.2土地(壤)退化与防治120
5.2.1荒漠化121
5.2.2水土流失125
5.2.3土壤盐碱化131
5.2.4湿地锐减134
5.3土壤污染与修复135
5.3.1土壤自净能力与土壤环境容量135
5.3.2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物136
5.3.3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与修复137
5.3.4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防治140
5.3.5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与防治141
5.3.6其他142
5.4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144
5.5小结145
思考与练习题145
第6章 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146
6.1概论146
6.1.1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征146
6.1.2矿产资源的成因147
6.1.3矿产资源的储量与需求148
6.2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50
6.2.1概述150
6.2.2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50
6.2.3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52
6.2.4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分析154
6.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157
6.3.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基本原则157
6.3.2露天矿的复垦与利用158
6.3.3废石堆、尾矿池复垦159
6.3.4地面塌陷和废弃矿井整治160
6.3.5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160
6.3.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161
思考与练习题165
第7章 城市环境地质166
7.1概论166
7.1.1概念166
7.1.2目的与意义166
7.2城市环境地质灾害及防治167
7.2.1城市地面塌陷167
7.2.2城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168
7.2.3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污染170
7.2.4滑坡、崩塌及泥石流172
7.2.5城市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75
7.2.6其他城市地质灾害179
7.3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180
思考与练习题182
第8章 环境地球化学183
8.1概论183
8.2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健康184
8.2.1人体中的元素184
8.2.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191
8.2.3地理环境与人体健康195
8.3地方性疾病198
8.3.1地方性甲状腺肿199
8.3.2地方性氟病201
8.3.3大骨节病204
8.3.4克山病206
8.3.5癌症208
8.3.6心血管疾病211
思考与练习题213
第9章 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14
9.1地质灾害类型214
9.2地震214
9.2.1地震的基本概念214
9.2.2地震触发理论与地震的分类217
9.2.3地震的监测与地震灾害的防范221
9.3火山地质灾害及防治233
9.3.1火山基本特征233
9.3.2火山喷发与喷发物234
9.3.3火山构造236
9.3.4火山类型236
9.3.5火山在全球的分布238
9.3.6火山灾害及监测预警239
9.4山地地质灾害及防治243
9.5地裂缝与地面沉降与灾害防治253
9.5.1概述253
9.5.2地裂缝防治的主要措施254
9.5.3地面沉降与塌陷254
9.6河湖变迁与人类活动258
9.6.1河流及其基本特征258
9.6.2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258
9.6.3洪水259
9.6.4中国主要河流面临的问题261
9.6.5中国湖泊面临的问题263
9.6.6湿地264
9.6.7河湖湿地环境保护与科学规划266
9.7海岸环境地质灾害266
9.7.1海平面上升267
9.7.2海啸与风暴潮268
9.7.3海岸环境灾害的预警与减灾270
9.8中国环境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分区271
思考与练习题273
第10章 大型工程的地质环境影响与防治274
10.1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及防灾措施274
10.1.1水利水电工程类型274
10.1.2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74
10.2跨流域调水工程及防灾措施277
10.2.1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历史与现状277
10.2.2跨流域调水工程引发的环境问题278
10.2.3跨流域调水工程防灾措施281
10.3道路交通工程及防灾措施281
10.3.1交通基础工程伴生的地质环境问题281
10.3.2交通基础工程灾害的防治对策及建议282
10.4矿山工程及防灾措施284
10.4.1瓦斯突出284
10.4.2井下突水284
10.4.3矿区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与水环境恶化285
10.4.4矿山工程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荒漠化285
10.4.5矿山工程引起的崩塌、滑坡286
10.4.6矿山工程引起的地面塌陷和地裂287
10.4.7冒顶片帮与深部岩爆288
10.4.8矸石山及煤层自燃289
10.5石油开采工程及防灾措施289
10.5.1石油开采伴生的生态环境问题289
10.5.2石油开采区环境污染防治对策290
10.6城市建设工程与防灾措施291
10.6.1城市地面变形灾害291
10.6.2城市水资源短缺292
10.6.3城市滑坡、泥石流灾害292
10.6.4城市扩建和老城改造中的环境问题293
10.6.5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环境污染293
10.6.6城市特殊岩土环境问题293
思考与练习题293
第11章 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294
11.1环境保护规划的理论294
11.1.1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过程294
11.1.2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296
11.1.3环境规划的作用300
11.1.4环境规划特点300
11.2环境保护规划的类型与内容301
11.2.1分类方案301
11.2.2国家主要环境规划类型与主要内容303
11.3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303
11.3.1编制指导思想与原则304
11.3.2编制规划的主要内容305
11.3.3规划编制的程序305
11.4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与管理306
11.4.1环境保护是国家意志,理应高度重视307
11.4.2环境规划审批与实施309
11.4.3我国环境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0
思考与练习题311
第12章 现代环境地学研究技术与方法312
12.1环境地学研究的现代分析技术312
12.1.1整体分析技术312
12.1.2现代核分析技术313
12.1.3微区痕量分析技术314
12.1.4地球物理技术316
12.1.5同位素示踪技术317
12.2空间信息技术在现代环境地学研究中的应用319
12.2.1遥感319
12.2.2地理信息系统324
12.2.3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325
12.2.4地学信息图谱330
思考与练习题330
附录 我国资源与环境的相关法规331
附录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31
附录B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资源法335
附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41
附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351
附录E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60
附录F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70
参考文献380
彩图387
热门推荐
- 1560386.html
- 3559477.html
- 3083237.html
- 2299090.html
- 1466577.html
- 2292645.html
- 1444892.html
- 1567491.html
- 607351.html
- 3718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9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34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3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4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84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0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4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