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生的安宁与和谐 心境、爱情等烦恼的对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生的安宁与和谐 心境、爱情等烦恼的对治
  • 清明妙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978750496384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人生哲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生的安宁与和谐 心境、爱情等烦恼的对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烦恼与菩提1

第一节 物品、利益、外界环境等引起的烦恼2

一、丢东西的烦恼2

二、东西损失的烦恼3

三、被扣钱而伤心的烦恼3

四、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缺点4

第二节 个性问题的烦恼6

一、情绪和心态问题6

二、贪欲与解脱问题8

三、自心的累、压力、违良和无奈问题9

四、缘份、人际关系若干问题讨论11

五、关于慧根问题15

六、改善个性品行16

第三节 心态修养问题19

一、菩提和菩提心19

二、如何理解放下与无为?22

三、慈悲心和感恩、孝敬问题23

四、恩怨、孝顺和自心之苦问题24

五、如何对待苦行25

六、君子、小人问题26

七、微博修养问题28

第四节 个人品行修养问题32

一、认清自我32

二、常修心修口32

三、坚持不盗33

四、学会不争33

五、学会不贪、能舍34

六、不轻易用杀——刘邦如何对待杀?35

七、男不邪行,女无妒忌35

八、心无怀疑37

九、从大局角度看忍辱38

第五节 关于心情健康问题40

一、保持好心情、好心境的四个方法40

二、改变不良习气的六个方法43

三、六类情绪低落和烦躁的对治方法45

第六节 若干问题的讨论47

一、孤独寂寞、沉默问题47

二、关于人生、命运问题48

三、关于杀生、愤青与发怒问题50

四、关于出家问题的讨论51

五、如何认识佛法52

六、关于上师问题的讨论54

七、关于禅的讨论55

八、关于幸福问题的讨论56

九、关于爱情58

第二章 心地法门61

第一节 关于修禅的几个问答62

一、关于无念、无行、无修问题62

二、空心问题63

三、心空的境界65

四、关于空性问题66

第二节 关于禅思的几个汉字解释67

一、悟、误之别67

二、佛字的解释67

三、念、思、想、相、像68

四、关于恼、怒69

第三节 与修行人的禅话应对71

一、菩提心问题71

二、忍耐与正念问题71

三、烦恼与超越72

四、行者慧周与清明妙德的禅境对话73

第四节 念佛的效果——阿弥陀佛在哪里75

一、佛烦人念他吗75

二、专心的作用和效果75

三、阿弥陀佛的含义和见佛条件77

四、进入阿弥陀世界的条件——无上菩提心78

五、关于业识和天堂地狱问题79

第三章 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运用81

第一节 对儒家思想的认识82

一、孔子在老子面前承认自己不足82

二、《大学》的中心思想83

三、如何认识儒家核心思想86

第二节 传统文化方法论的妙用88

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方法论和认识论88

二、方法论的妙用89

三、传统文化的本义是自用,而不是要求他人91

第三节 如何摆脱纠缠与烦恼——修行与摆脱迷惑93

一、佛道两家的修行含义93

二、摆脱是非,不被二法所迷94

三、无(空)的本义95

四、如何是无相和执著96

五、几个故事的启发97

第四章 禅宗若干公案的解析101

第一节 石头碰撞竹子发声的开悟102

一、香严智闲禅师的开悟102

二、音从何来?是有是无102

三、从“声”到“身”开悟的解析103

第二节 若干公案解析107

一、和尚为什么不拜佛?107

二、投子和尚为什么变成了油——人、物、法平等的公案108

三、和尚为什么水中自尽——关于传法传心的公案110

四、南泉普愿和尚为什么斩猫113

五、讲经和尚为什么被卖饼的婆子难住了116

第五章 佛家和道家一些经典篇章、话语研读的体会121

第一节 道家一些经典话句的解读122

一、《道德经》第一章的某些解读122

二、《道德经》第二章的某些解读127

三、《道德经》第三章的某些解读130

第二节 《金刚经》的逻辑和境界解读132

一、经文的分段及逻辑思路132

二、《金刚经》的境界与逻辑思路133

三、《金刚经》的若干重复处解读137

第三节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一些体会149

一、是入世的普门品而不是出世和入法界的普门品149

二、观世音的由来或定义149

三、如何认识观世音菩萨的威神与感应150

四、观世音菩萨法门是什么151

五、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不受宝珠,而再献给佛151

第四节 若干菩萨名称的理解153

一、文殊菩萨153

二、普贤菩萨154

三、其他菩萨155

第六章 修行和生活中若干问题与解脱157

第一节 关于修德问题158

一、对德的认识158

二、把以德治国(身)具体化160

第二节 关于善的问题164

一、何为善164

二、如何行善与修善、证受善166

三、佛法的善166

第三节 修行中的若干问题168

一、关于业力与道力168

二、专业和职业的执著问题170

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172

四、修行要注意内外之功173

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命场之间的关系174

第四节 读书的感悟177

一、读书:能进能出,不为所毒177

二、人生能读几本书:如何读书179

第五节 对自然的欣赏与感悟182

一、桃花赋182

二、春天184

第七章 关于爱、婚姻和夫妻和谐189

第一节 如何认识情190

一、情的含义与特征190

二、爱情的特征与迷失190

三、知婚外爱之险、害191

第二节 关于爱、婚外爱的若干对话——男人、女人193

一、男人和女人的类比问题193

二、男女之间的主动被动问题193

三、男女选择问题194

四、心不在男女之间转194

五、男女之爱问题195

六、关于爱和记忆196

第三节 如何对待爱、失恋——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情吗?198

一、梦兆问题198

二、分手之痛198

三、男女之间友情与爱情198

四、如何待爱情(非婚之情)199

第四节 夫妻、家庭和谐的四个重要问题201

一、爱就是奉献、宽容,这个精神什么时候都不能丢201

二、夫妻双方要尊重,遇到矛盾,要改错,忏悔204

三、注意避免吵架205

四、正确对待男女之情、婚外情207

第五节 关于孝顺与父母恩210

一、父母恩重不能忘210

二、孝顺的经济学解释211

三、如何报父母恩214

第八章 七岁前孩子的教育问题217

第一节 孩子的行为健康与父母的行为关系218

一、孩子的好坏是如何形成的218

二、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父母的行为219

第二节 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222

一、孩子的心理与大人的心理行为区别222

二、横、竖、颠倒在孩子的视觉中是一样的,家长不要因此生气223

三、孩子的优点、缺点以及处理态度与方法225

四、老实的孩子吃亏吗226

第三节 挫折教育或适应教育230

一、孩子能够接受挫折教育吗230

二、如何用适应教育方法教育孩子231

第四节 孩子身体碰撞与皮肤饥饿234

一、如何对待孩子间的身体碰撞或打架234

二、人体皮肤、感官饥饿及人际关系236

三、皮肤饥饿的原因与处理途径237

第五节 儿童智力开发问题239

一、需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吗239

二、智力开发的方法是什么239

三、智力开发成功的条件是什么240

四、兴趣、利他精神与智力开发241

第六节 孩子的饮食、健康与教育243

一、孩子的饮食与教育243

二、挑食、偏食的形成与教育244

三、甜食、咸食以及饮食数量245

四、肥胖与偏瘦246

第七节 让孩子的自理与自立行为得到发挥250

一、培养孩子自理与自立能力:父母对孩子要放心,不包办250

二、如何培养孩子自己主动干活的兴趣与习惯呢252

第八节 其他问题254

一、孩子的玩具254

二、电视、电脑污染与儿童的视力问题255

三、家长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问题257

四、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孩子259

五、把孩子作为自己的老师261

第九节 如何培养孩子成才263

一、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改变自己的过程263

二、孩子的目标和志向要合适266

三、关注孩子的心理安定和禀赋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