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子技师技术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子技师技术手册
  • 陈永甫,谭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5591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电子技术-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技师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路基础和常用定理·定律2

1.1 电路·电流·电压2

1.1.1 电路和电路图2

1.1.2 电流的概念、大小和方向2

1.1.3 电压的概念、大小和方向6

1.2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电阻10

1.2.1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10

1.2.2 电阻和电阻率12

1.3 电路状态和欧姆定律16

1.3.1 电路的三种状态16

1.3.2 局部欧姆定律17

1.3.3 全电路欧姆定律18

1.4 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19

1.4.1 电阻的串联19

1.4.2 电阻的并联20

1.4.3 电阻的混联22

1.5 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25

1.5.1 电流做功——电功25

1.5.2 电功率和电能的数量25

1.5.3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26

1.6 复杂电路的计算和基本定律29

1.6.1 复杂电路的结构29

1.6.2 基尔霍夫定律29

1.6.3 支路电流法31

1.6.4 叠加定理32

1.6.5 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及相应电路33

1.6.6 戴维宁定理35

1.7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7

1.7.1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7

1.7.2 电子电路中的负载匹配与电力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问题38

第2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LED显示器40

2.1 半导体PN结40

2.1.1 本征半导体·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40

2.1.2 半导体器件的核心——PN结42

2.2 半导体二极管45

2.2.1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电路图形符号45

2.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46

2.2.3 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47

2.2.4 普通二极管性能好坏的简易检测48

2.3 半导体二极管常见应用49

2.3.1 整流二极管49

2.3.2 检波二极管51

2.3.3 稳压二极管54

2.3.4 发光二极管(LED)57

2.3.5 变色发光二极管61

2.3.6 发光二极管的驱动方式和驱动电路65

2.3.7 发光二极管的使用与检测66

2.4 LED显示器68

2.4.1 LED数码管68

2.4.2 LED点阵式显示器71

第3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74

3.1 半导体三极管74

3.1.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种类和电路符号74

3.1.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与电流分配76

3.1.3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79

3.1.4 三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81

3.1.5 三极管的识别、管型判断及hFE测量83

3.1.6 三极管的使用注意事项88

3.2 基本放大电路分析90

3.2.1 放大作用的实质90

3.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90

3.2.3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92

3.2.4 静态工作点的分析94

3.2.5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96

3.2.6 微变等效电路法100

3.3 稳定工作点的放大电路104

3.3.1 分压式发射极偏置电路104

3.3.2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分析104

3.3.3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105

3.3.4 用微变等效电路进行动态分析105

3.3.5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比较107

3.4 多级放大电路109

3.4.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109

3.4.2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109

3.4.3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111

3.4.4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112

3.5 功率放大器115

3.5.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115

3.5.2 功率放大器的类别115

3.5.3 乙类互补对称OTL功率放大电路116

3.5.4 乙类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118

3.5.5 交越失真及消除措施119

3.5.6 甲乙类互补对称OTL功率放大电路119

3.5.7 甲乙类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120

3.5.8 互补对称OTL和OCL的性能比较120

第4章 集成运放122

4.1 组成·类型和主要特性122

4.1.1 基本结构122

4.1.2 电路图形符号122

4.1.3 类型123

4.1.4 封装形式124

4.1.5 主要性能参数125

4.2 传输特性·理想化处理方法127

4.2.1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127

4.2.2 理想运放的图形符号及电压传输特性127

4.2.3 虚短和虚断128

4.2.4 运放在饱和区工作时的特点128

4.2.5 实际运放与理想运放的比较129

4.3 线性应用131

4.3.1 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131

4.3.2 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132

4.3.3 加法运算电路133

4.3.4 减法运算电路134

4.3.5 积分运算电路135

4.3.6 微分运算电路135

4.4 非线性应用138

4.4.1 工作在非线性状态下的集成运放138

4.4.2 电压比较器138

4.4.3 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142

4.5 正确使用及防护措施146

4.5.1 集成运放的合理选用146

4.5.2 使用前的资料查询与准备146

4.5.3 调零措施146

4.5.4 自激振荡的消除147

4.5.5 集成运放的保护措施148

第5章 LC型·RC型正弦波振荡器152

5.1 正弦波振荡器的本质152

5.1.1 从放大器到自激振荡器152

5.1.2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振荡建立过程152

5.1.3 正常振荡的两个条件153

5.1.4 振荡器的起振及自动稳幅153

5.1.5 振荡器的主要性能指标153

5 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155

5.2.1 LC并联谐振回路155

5.2.2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156

5.2.3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157

5.2.4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157

5.2.5 并联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159

5.2.6 实用LC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160

5.3 RC正弦波振荡电路164

5.3.1 RC移相式正弦波振荡电路164

5.3.2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166

5.3.3 实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分析169

第6章 压电元件174

6.1 陶瓷滤波器174

6.1.1 陶瓷片的压电效应174

6.1.2 两端陶瓷滤波器175

6.1.3 三端陶瓷滤波器176

6.1.4 耦合子型三端陶瓷滤波器178

6.1.5 陶瓷滤波器的主要性能参数179

6.1.6 陶瓷滤波器的检测与好坏判断179

6.2 陶瓷陷波器·鉴频器182

6.2.1 陶瓷陷波器182

6.2.2 陶瓷鉴频器184

6.3 压电蜂鸣器186

6.3.1 发声原理和结构186

6.3.2 交流电漏电声光报警电路186

6.3.3 袖珍音乐贺卡188

6.3.4 压电陶瓷片的检测189

6.4 声表面波滤波器191

6.4.1 结构和电路符号191

6.4.2 工作原理192

6.4.3 特点及主要性能参数192

6.4.4 检测193

6.4.5 实际应用194

6.5 声表面波延迟线195

6.5.1 信号延迟线195

6.5.2 声表面波延迟线的组成195

6.5.3 声表面波延迟线的类型196

6.5.4 一行延迟线197

6.5.5 检测、选用及代换199

6.6 石英晶体谐振器202

6.6.1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外形和等效电路202

6.6.2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频率特性203

6.6.3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种类及主要技术参数203

6.6.4 晶振电路206

6.6.5 5MHz串联谐振型晶振电路208

6.6.6 5MHz并联谐振型晶振电路209

6.6.7 标准秒时钟信号发生器电路210

6.6.8 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检测211

6.6.9 石英晶体使用注意事项212

第7章 数字电子技术216

7.1 数字信号及逻辑赋值216

7.1.1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216

7.1.2 数字信号的两种逻辑体制216

7.1.3 实际的脉冲信号及其参数217

7.2 数制·码制219

7.2.1 数制219

7.2.2 码制219

7.3 逻辑代数运算与函数化简223

7.3.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223

7.3.2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225

7.3.3 逻辑函数的相互转换226

7.3.4 代数化简法228

7.4 基本逻辑门·组合门231

7.4.1 3种基本门电路231

7.4.2 常用组合逻辑门电路233

7.5 TTL集成门电路234

7.5.1 TTL集成与非门电路234

7.5.2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237

7.5.3 三态输出门(TSL门)237

7.5.4 TTL集成门电路的使用规则238

7.6 CMOS集成门电路240

7.6.1 CMOS型反相器(非门)240

7.6.2 CMOS型2输入与非门242

7.6.3 CMOS型或非门243

7.7 组合逻辑电路245

7.7.1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245

7.7.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45

7.7.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246

7.8 加法器248

7.8.1 半加器248

7.8.2 全加器249

7.8.3 多位数加法器249

7.9 编码器252

7.9.1 二进制编码器252

7.9.2 优先编码器253

7.10 二进制译码器256

7.10.1 译码器简介256

7.10.2 二进制译码器74138256

7.1 1 数字显示译码器259

7.11.1 七段数码管259

7.11.2 七段数字译码/驱动器74LS48260

7.12 触发器263

7.12.1 触发器的基本特点与分类263

7.12.2 基本RS触发器263

7.12.3 同步RS触发器265

7.12.4 同步JK触发器267

7.12.5 边沿型JK触发器268

7.12.6 维持阻塞D触发器270

7.12.7 T触发器和T’触发器272

7.12.8 常用集成触发器273

7.1 3 寄存器276

7.13.1 数码寄存器276

7.13.2 移位寄存器277

7.13.3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280

7.14 计数器283

7.14.1 异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283

7.14.2 异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285

7.14.3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286

7.14.4 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288

7.14.5 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288

7.14.6 异步二—五—十进制计数器74LS290290

7.14.7 N进制计数器292

7.14.8 常用TTL型、CMOS型集成计数器296

第8章 直流稳压电源300

8.1 交流如何变直流300

8.2 整流电路301

8.2.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301

8.2.2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302

8.2.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302

8.2.4 单相二倍压整流电路304

8.2.5 单相五倍压整流电路305

8.3 三相整流电路307

8.3.1 三相半波整流电路307

8.3.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308

8.4 滤波电路311

8.4.1 电容滤波电路311

8.4.2 LC-π型滤波电路313

8.5 基本稳压电路316

8.5.1 并联型稳压电路316

8.5.2 简易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路318

8.5.3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320

8.6 三端集成稳压器323

8.6.1 固定输出三端稳压器323

8.6.2 可调式三端稳压器326

8 7 开关电源328

8.7.1 开关电源与线性电源的比较328

8.7.2 开关电源的主要工作方式328

8.7.3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路329

8.7.4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路330

8.7.5 集成开关稳压器331

8.7.6 脉宽调制(PWM)控制器333

第9章 电子产品焊接与装配工艺338

9.1 电烙铁338

9.1.1 直热式电烙铁338

9.1.2 恒温电烙铁339

9.1.3 半自动电烙铁340

9.1.4 吸锡电烙铁340

9.1.5 电烙铁的选用341

9.1.6 电烙铁的合理使用342

9.1.7 电烙铁的温度控制343

9.2 焊料与焊剂346

9.2.1 焊料346

9.2.2 焊剂347

9.3 手工焊接技术351

9.3.1 手工焊接的基本方法351

9.3.2 手工焊接的五步操作法352

9.3.3 较小焊点的三步操作法353

9.3.4 合格焊点的要求353

9.3.5 手工焊接的操作要领353

9.3.6 焊接质量的检查356

9.4 印制电路板装配与焊接358

9.4.1 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358

9.4.2 印制电路板的焊前检查360

9.4.3 元器件引脚的成形360

9.4.4 元器件手工装配与焊接364

9.5 SMC·SMD·SMT369

9.5.1 SMT的特点369

9.5.2 SMC和SMD的分类369

9.5.3 部分SMC举例371

9.5.4 部分SMD举例373

9.5.5 表面贴装、焊接设备376

9.5.6 表面贴装的工艺流程377

第10章 电子测量仪器382

10.1 数字式万用表382

10.1.1 数字式万用表的基本结构382

10.1.2 电阻和电位器的检测383

10.1.3 测量直流电压385

10.1.4 测量交流电压386

10.1.5 测量交、直流电流386

10.1.6 测量电容器的质量和容量387

10.1.7 测量二极管388

10.1.8 测量三极管389

10.1.9 使用注意事项390

10.2 低频信号发生器392

10.2.1 XD-2型信号发生器的组成392

10.2.2 XD-2型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392

10.2.3 XD-2型信号发生器的操作面板说明392

10.2.4 XD-2型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393

10.2.5 用XD-2信号源检测驻极体传声器394

10.3 高频信号发生器396

10.3.1 XFG-7型信号发生器的组成396

10.3.2 XFG-7型信号发生器的操作面板说明396

10.3.3 XFG-7型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398

10.3.4 XFG-7型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399

10.3.5 用XFG-7和毫伏表DA-16调中放400

10.4 晶体管毫伏表402

10.4.1 DA16-1型毫伏表的组成402

10.4.2 DA16-1型毫伏表的主要技术指标402

10.4.3 DA16-1型毫伏表的操作面板说明402

10.4.4 DA16-1型毫伏表的使用方法403

10.4.5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测试404

10.5 示波器406

10.5.1 通用示波器的组成406

10.5.2 通用示波器的选用406

10.5.3 ST-16型单踪示波器408

10.5.4 SR-8型双踪示波器416

10.6 频率特性测试仪424

10.6.1 BT-3型扫频仪的电路结构424

10.6.2 BT-3型扫频仪的主要技术指标425

10.6.3 BT-3型扫频仪的面板说明425

10.6.4 BT-3型扫频仪与被测设备的连接427

10.6.5 无源网络幅频特性的测试427

10.6.6 两级单调谐中放的幅频特性测试429

10.6.7 两级单调谐中放的增益测试430

第11章 技术文件识读432

11.1 技术文件及相关标准432

11.1.1 设计文件432

11.1.2 工艺文件433

11.1.3 相关国家标准435

11.2 电气图形符号437

11.2.1 电气图形符号的基本形式437

11.2.2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438

11.2.3 图形符号的绘制原则443

11.3 文字符号444

11.3.1 文字符号的作用444

11.3.2 文字符号的组成444

11.3.3 补充文字符号的原则450

参考文献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