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冷与空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斯托克(Stoecker,W.F.),(美)琼 斯(Jones,J.W.)著;陈国邦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15033·6437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制冷与空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译者的话1
前言1
第一章 制冷和空调的应用1
1-1 主要应用1
1-2 大中型建筑物的空调2
1-3 工业空调3
1-4 住宅空调5
1-5 车辆空调5
1-6 食品贮存和分配6
1-7 食品加工8
1-8 化学和加工工业10
1-9 制冷的特殊应用12
1-10 小结13
参考文献13
第二章 热学原理15
2-1 制冷和空调的基础15
2-2 概念、模型和定律15
2-3 热力学性质16
2-4 热力学过程21
2-5 质量守恒22
2-6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23
2-7 加热和冷却24
2-10 等熵压缩25
2-8 绝热过程25
2-9 压缩功25
2-11 柏努利方程26
2-12 传热27
2-13 热传导28
2-14 热辐射29
2-15 对流传热30
2-16 热阻32
2-17 圆筒壁37
2-18 换热器37
2-19 人体的传热过程39
2-20 新陈代谢40
2-21 对流41
2-22 辐射41
2-23 蒸发41
习题43
参考文献44
第三章 测湿学和湿表面传热45
3-1 重要性45
3-2 温湿图45
3-3 饱和曲线46
3-4 相对湿度47
3-5 湿度比48
3-6 焓49
3-7 比容51
3-8 传热与传质相结合的传递过程,直线定律52
3-9 绝热饱和与热力学湿球温度53
3-10 等焓线与湿球温度线之间的差别55
3-11 湿球温度计55
3-12 过程56
3-13 基准取1kg干空气的说明59
3-14 空气与湿表面间的湿热和潜热传递59
3-15 焓势60
3-16 焓势作为判断传热的准则61
习题62
参考文献…………………………………………………………………………65
第四章 加热负荷和冷却负荷计算65
4-1 引言65
4-2 卫生和舒适的标准65
4-3 热舒适环境65
4-4 空气质量67
4-5 热损失和得热量的估算69
4-6 设计条件71
4-7 传热73
4-8 渗透和通风负荷76
4-9 估算加热负荷方法的小结78
4-11 内部负荷79
4-10 冷却负荷的组成79
4-12 通过透明表面的太阳负荷83
4-13 不透明表面的太阳负荷88
4-14 估算冷却负荷方法的小结94
习题95
参考文献97
第五章 空调系统98
5-1 热量分配系统98
5-2 典型的单区系统98
5-3 新风(室外空气)量的控制100
5-4 单区系统的设计计算102
5-5 集中式系统105
5-6 终端再热系统106
5-7 双风管系统和多区系统106
5-8 变风量系统108
5-9 水系统111
5-10 整套系统112
习题113
参考文献114
第六章 风机和管道系统115
6-1 空气输送115
6-2 直管中的压力降115
6-3 矩形风管的压力降119
6-4 管件的压力降121
6-6 突然扩大122
6-5 V2p/2项122
6-7 突然收缩124
6-8 弯头125
6-9 分支127
6-10 汇合128
6-11 风管系统设计129
6-12 速度法130
6-13 等摩擦法131
6-14 风管系统的最优化132
6-15 系统的平衡133
6-16 离心式风机及其特性134
6-17 风机定律136
6-18 空气在室内的分配138
6-19 圆形喷射流和平面喷射流139
6-20 散流器和诱导作用140
习题141
参考文献143
第七章 泵和管路系统144
7-1 水管和制冷剂管路系统144
7-2 水和空气作载热体的比较144
7-3 水加热器146
7-4 热水系统的热量分配147
7-5 高温水系统148
7-6 管子的规格149
7-7 水在管内流动时的压降150
7-8 管件中的压降153
7-9 制冷剂管路153
7-10 泵的特性及其选择155
7-11 水分配系统的设计157
7-12 缓冲罐尺寸的设计159
习题160
参考文献161
第八章 冷却和减湿盘管162
8-1 冷却和减湿盘管的型式162
8-2 流过盘管的空气的理想状态163
8-2 术语163
8-4 热量和质量传递164
8-5 盘管表面积计算166
8-6 减湿169
8-7 实际的盘管状态曲线169
8-8 计算空气出口状态170
8-9 部分干燥盘管171
8-10 产品样本中的盘管特性173
习题175
参考文献176
第九章 空调系统的调节177
9-1 调节系统的作用177
9-3 气动调节环节178
9-2 气动、电动和电子的调节器178
9-4 正作用和反作用温度调节器179
9-5 带有功率放大器的温度变送器180
9-6 液体阀181
9-7 事故和安全设计184
9-8 调节范围185
9-9 风阀186
9-10 室外空气的调节188
9-11 防止冻结189
9-12 操作程序189
9-13 其它阀门、开关及调节器191
9-14 调节系统的设计192
9-15 湿度调节器和增湿器194
9-16 主温度调节器和副温度调节器195
9-17 夏季-冬季的转换197
9-18 阀门特性和选择198
9-19 空气温度调节回路的稳定性200
9-20 根据区域负荷重新设定温度201
9-21 电动、电子和计算机的调节系统203
习题203
参考文献205
第十章 蒸气压缩循环206
10-1 最重要的制冷循环206
10-2 卡诺制冷循环206
10-4 制冷剂208
10-3 制冷系数208
10-5 最大制冷系数的条件209
10-6 对温度的限制209
10-7 卡诺热泵211
10-8 蒸气制冷剂212
10-9 卡诺循环的修改213
10-10 湿压缩与干压缩213
10-11 膨胀过程214
10-12 蒸气-压缩理论循环215
10-13 制冷剂性质215
10-14 蒸气-压缩理论循环的性能217
10-15 换热器220
10-16 蒸气-压缩实际循环222
习题223
参考文献224
第十一章 压缩机225
11-1 压缩机的类型225
第Ⅰ部分 往复式压缩机225
11-2 封闭式压缩机226
11-3 压缩冷凝机组228
11-4 性能228
11-6 理想压缩机的性能230
11-7 需用功率231
11-8 产冷量233
11-10 冷凝温度的影响234
11-9 制冷系数和每千瓦制冷量的体积流量234
11-11 实际往复式压缩机的性能237
11-12 实际容积效率238
11-13 压缩效率239
11-14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240
11-15 产冷量调节241
第Ⅱ部分 螺杆式压缩机242
11-16 螺杆式压缩机的作用原理242
11-17 螺杆式压缩机的特性243
11-18 产冷量调节244
第Ⅲ部分 叶片式压缩机244
11-19 叶片式压缩机244
第Ⅳ部分 离心式压缩机246
11-20 离心式压缩机的作用246
11-23 工作特性247
11-21 工作原理247
11-22 闪蒸气体的排除247
11-24 圆周速度与增压248
11-25 叶轮与制冷剂选择249
11-26 喘振250
11-27 产冷量调节251
11-28 各类压缩机的使用范围252
习题253
参考文献254
第十二章 冷凝器与蒸发器255
12-1 冷凝器与蒸发器255
12-2 总传热系数256
12-3 液体流经管子时的传热和压降258
12-4 液体在壳体内流动时的传热和压降260
12-5 扩展表面,翅片261
12-6 气体流过翅片管时的给热和压降265
12-7 冷凝器266
12-8 冷凝放热量267
12-9 冷凝给热系数268
12-10 污垢系数270
12-11 预冷270
12-12 冷凝器设计271
12-13 威尔逊(Wilson)图274
12-14 空气与不凝性气体275
12-15 蒸发器275
12-16 壳体内的沸腾277
12-17 管内沸腾279
12-18 蒸发器的性能279
12-19 管内压降280
12-20 结霜280
习题281
参考文献283
13-1 膨胀装置的用途与分类284
13-2 毛细管284
第十三章 膨胀装置284
13-3 毛细管的选择287
13-4 毛细管中压降的理论计算288
13-5 微元长度的计算290
13-6 扼流293
13-7 选择毛细管的图解法295
13-8 等压膨胀阀296
13-9 浮球阀297
13-10 过热控制(热力)膨胀阀298
13-11 热力膨胀阀的产品规格301
13-12 电动膨胀阀303
13-13 应用303
习题304
参考文献305
第十四章 蒸气压缩系统分析306
14-1 平衡点与系统模拟306
14-2 往复式压缩机307
14-3 冷凝器的特性309
14-4 压缩冷凝机组分系统,图解分析法310
14-5 压缩冷凝机组分系统,数学分析法312
14-6 蒸发器特性314
14-7 全系统特性,图解分析法315
14-8 全系统模拟,数学分析法316
14-9 性能变化的规律317
14-10 膨胀装置317
14-11 敏感度分析318
习题319
参考文献320
15-1 制冷剂和载冷剂321
15-2 卤代烃321
第十五章 制冷剂321
15-4 碳氢化合物322
15-5 共沸混合物322
15-3 无机化台物322
15-6 一些常用的制冷剂的热力学特性比较323
15-7 物理和化学性质比较324
15-9 对臭氧的破坏326
15-10 选择制冷剂的依据326
15-8 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和粘度326
15-11 载冷剂327
11-5 容积效率328
习题332
参考文献333
第十六章 多级压缩系统334
16-1 多级压缩工业制冷系统334
16-2 闪蒸气体的分离334
16-3 中间冷却336
16-4 有一台蒸发器和一台压缩机的制冷系统340
16-5 有两台蒸发器和一台压缩机的制冷系统341
16-6 有两台压缩机和一台蒸发器的制冷系统344
16-7 有两台压缩机和两台蒸发器的制冷系统347
16-8 辅助设备350
16-9 两级式压缩机351
16-10 液体再循环系统351
16-11 小结352
习题353
第十七章 吸收式制冷356
17-1 吸收式循环与蒸气压缩循环的关系356
17-2 吸收式循环357
17-3 理想吸收式循环的热力系数357
17-4 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压力-浓度性质359
17-5 吸收式循环中质量流量的计算361
17-6 溴化锂溶液的焓363
17-7 简单吸收式系统的热分析364
17-8 带有换热器的吸收式循环365
17-9 工业用吸收式装置的布置367
17-10 结晶368
17-1 产冷量调节370
17-12 双效系统374
17-13 用蒸气作动力并与蒸气压缩相结合的吸收式装置375
17-14 氨-水系统376
17-15 吸收装置在制冷中的地位377
习题378
参考文献379
第十八章 热泵380
18-1 热泵的类型380
18-2 两用循环的组装式热泵380
18-3 组装型两用热泵的热源和冷源381
18-4 空气源热泵的供热性能382
18-5 供热成本比较384
18-6 供热能力与供热负荷的匹配385
18-7 热泵容量的确定386
18-8 分散布置的热泵387
18-9 双管束冷凝器388
18-10 工业热泵390
18-11 热泵的前景391
习题392
参考文献393
第十九章 凉水塔和蒸发式冷凝器394
19-1 向大气排热394
19-2 凉水塔394
19-3 逆流式凉水塔分析395
19-4 分段积分396
19-5 验收试验400
19-6 塔出口状态的计算400
19-7 通过凉水塔的空气状态401
19-8 错流式凉水塔403
19-9 蒸发式冷凝器和冷却器405
19-10 凉水塔、蒸发式冷凝器或冷却器的使用条件406
习题407
参考文献407
第二十章 太阳能408
20-1 太阳能的研究领域408
20-2 辐射强度概述408
20-3 太阳几何学409
20-4 太阳的直接辐射,IDN413
20-5 盖板透光特性413
20-6 太阳能集热器414
20-7 贮热器419
20-8 太阳能和建筑物系统的一体化423
20-9 被动式太阳能装置的设计424
20-10 太阳能装置的经济效益428
习题428
参考文献429
第二十一章 声学和噪声控制430
21-1 声音和声学430
21-2 一维声波430
21-3 驻波431
21-4 声波能433
21-5 声强、声功率和声压433
21-6 声功率级434
21-7 声强级和声压级435
21-8 声谱436
21-9 多声源的叠加437
21-10 吸收率439
21-11 房间特性440
21-12 建筑物的音响设计441
21-13 风机噪声和空气噪声在风管中的传播443
21-14 结束语443
习题444
参考文献444
附录446
附表1 水: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性质446
附表2 湿空气:饱和空气的热力学性质(P=101.325kPa)448
附表3 氨: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性质450
附表4 制冷剂R11: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性质452
附表5 制冷剂R12: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性质453
附表6 制冷剂R22: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性质456
附表7 制冷剂R22:过热蒸气的性质459
附表8 制冷剂R502:液体和饱和蒸气的性质462
附图1 过热氨蒸气的压-焓图464
附图2 过热制冷剂R11蒸气的压-焓图465
附图3 过热制冷剂R12蒸气的压-焓图466
附图4 过热制冷剂R22蒸气的压-焓图467
附图5 过热制冷剂R502蒸气的压-焓图468
参考文献469
索引470
热门推荐
- 3546523.html
- 2382608.html
- 1370873.html
- 1415288.html
- 1794582.html
- 2049658.html
- 966060.html
- 1931468.html
- 3056809.html
- 964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3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7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4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