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文化通史 清代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京文化通史 清代卷
  • 马建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8131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文化史-北京市-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文化通史 清代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清王朝建立及北京清代政治文化地位确定1

第一节 满族兴起与大清政权建立1

一 满族兴起及建州、海西、东海女真三部形成1

二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与大清政权建立4

第二节 满洲人入关前满族文化发展特征6

一 多民族融合的满族文化6

二 满族文化早期生长性需求特征7

三 鲜明东北地域特征的满族文化10

第三节 满族入关与清王朝全国统治地位确立11

一 大清政权与明朝在东北控制实力逆转11

二 李自成占领北京与明朝灭亡12

三 八旗入关与清王朝定都北京13

第二章 清前期北京文化发展背景17

第一节 清前期北京城市变化形成全新城市文化格局17

一 旗民分城而居17

二 旗民分城带来城市格局变化19

第二节 清代北京文化中心形成21

一 满洲人以尊孔崇儒张扬其法统地位21

二 博学鸿儒科的文化笼络22

三 编修儒家经典的文化引导28

第三节 清前期北京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30

一 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形成30

二 年班制度促进京城多民族文化融合31

第三章 清代前期学术发展与北京文化主导地位确立34

第一节 清前期汉族名士汇聚京师与北京全国学术中心形成35

一 清初京城文化发展对文人的吸引35

二 各地文人雅士聚集京城及影响39

第二节 大规模整理文化典籍体现北京文化中心主导作用45

一 清初传统文化典籍整理45

二 乾隆时期文化典籍整理的巅峰期50

第三节 宣南文化形成与北京士文化的影响56

一 宣南文化的形成56

二 宣南文化特征及影响59

第四章 清代北京琉璃厂兴起与京城文化集成化发展63

第一节 琉璃厂及其文化街兴起63

一 琉璃厂早期历史变迁63

二 琉璃厂衙设立与文化街区形成65

第二节 琉璃厂的文化经营特色67

一 琉璃厂文化经营特色67

二 琉璃厂文化氛围69

第三节 琉璃厂文化街对清代北京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71

一 琉璃厂文化经营的促进作用71

二 琉璃厂新春厂甸的文化影响73

第四节 清后期琉璃厂文化街的文化贡献75

一 清后期北京文化转型期的琉璃厂文化街75

二 琉璃厂商肆在社会动荡时对古代文化遗存的保护作用77

第五章 清代北京文学发展80

第一节 清代北京诗词的发展及文学成就81

一 清前期汉族诗词名家在北京的活动81

二 清代满族贵族诗词的艺术成就85

三 清代北京竹枝词的发展97

第二节《红楼梦》的创作及其传播100

一 曹雪芹与《红楼梦》创作100

二《红楼梦》早期的传播104

第三节 清代旗人京味小说创作106

一 清乾嘉时期京城旗人文言小说创作106

二 清后期的京味小说雏形110

第四节 清代北京的子弟书115

一 清前期子弟书的兴起115

二 子弟书的传唱及其演变116

第六章 清代北京的艺术发展118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北京戏曲发展118

一 清前期北京戏曲发展沿革118

二 清前期活动于北京的代表性剧作家123

三 清乾隆年中后期“花雅之争”与“徽班进京”127

四 清后期徽汉合流与京剧的形成133

第二节 清代北京书画艺术135

一 清代北京具有代表性的汉族书法家135

二 清代北京满族贵族书法家137

三 清前期活动于北京的著名画家139

四 清代西洋绘画在北京的发展141

第三节 清代北京手工艺的发展143

一 清代前期对北京工艺行业的管理143

二 清代北京手工艺发展标志性成就146

第四节 清代京城园林艺术及其文化底蕴148

一 清代北京园林艺术发展148

二 清代北京园林的文化特征150

第七章 清代前期的北京教育154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国子监教育154

一 清朝前期北京国子监权威地位的确立154

二 清廷对北京国子监的强化管理措施156

第二节 清代满族子弟教育159

一 清代北京八旗官学159

二 清代京师宗学160

三 清前期的内务府官学162

第三节 清代北京官学及京城的义学163

一 清代顺天府学及州县官学163

二 清代北京义学164

第四节 顺天府乡试及清代科举164

一 清代顺天府乡试164

二 清代京城会试166

第八章 清代宗教发展与北京宗教文化168

第一节 清朝满族统治者的萨满教信仰168

一 满族萨满教早期兴起及发展168

二 萨满教在北京的制度化发展及影响169

第二节 清代北京喇嘛教发展及其影响172

一 清前期对北京喇嘛教的管理172

二 喇嘛教“跳布扎”对北京民俗的影响174

第三节 清前期北京佛教发展及《乾隆大藏经》的刊行175

一 清前期北京佛教发展175

二 清代对佛教经典的集成性整理177

第四节 清代北京道教及其道观178

一 清前期对北京道教的管理178

二 清代北京著名道教寺观179

第五节 清代北京伊斯兰教及牛街清真寺181

一 清代对伊斯兰教的管理政策181

二 北京牛街清真寺伊斯兰教中心的确立182

第六节 清前期北京天主教活动及其文化影响183

一 天主教传入北京及清初天主教的发展183

二 清初“康熙历狱”185

三“敬奉礼仪之争”与清廷对天主教政策的转变186

第九章 清代北京宫廷文化190

第一节 以紫禁城为中心构筑的清代宫廷皇家文化意识190

一 清代对北京紫禁城的改造190

二 清王朝构建的皇家典仪及其文化193

三 清代宫廷饮食文化198

第二节 清代北京皇家园林文化202

一 清代北京内城皇家园林的修建202

二“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对北京城市空间的新拓展206

第十章 清代北京会馆及其文化210

第一节 北京会馆的兴起及清代北京会馆发展210

一 北京会馆的兴起210

二 清代北京会馆重兴原因213

三 清代北京会馆的发展215

第二节 清代北京会馆的运行及北京会馆文化的形成217

一 清代北京会馆的设立形式217

二 清代北京会馆的运行体制220

三 清代北京会馆文化形成及其影响223

第十一章 清朝钳制政策对北京文化发展的影响228

第一节 清前期文字狱造成北京文化发展的阴影229

一 清前期文化专制及文字狱的产生229

二 清代文字狱造成北京文化发展阴影235

第二节 清代旗民分城而居政策对北京文化板块形成的影响236

一 清代“旗民分城而居”形成内城旗民圈236

二“旗民分城”带来北京城格局改变239

第十二章 清中后期外来文化冲击带来北京文化动荡243

第一节 清中期的衰败与外国侵略者第一次占北京244

一 清朝中期的统治衰落244

二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248

第二节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及其影响251

一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251

二 总理衙门设立影响252

第三节 清代北京近代史上第一次中西文化的交锋253

一 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对北京的影响253

二 中西文化观念在京城首次直接交锋257

第四节 晚清时代的北京文化裂变259

一 京城传统文化体系的裂变259

二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北京262

第十三章 清后期近现代教育中心的确立265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及西式教育的本土进程265

一 北京同文馆设立265

二 北京同文馆带来的观念冲击266

第二节 京师大学堂与北京教育近现代化269

一 京师大学堂设立269

二 北京近现代化教育开启272

第三节 北京教育制度改革与科举制的废止274

一 晚清“壬寅学制”改革274

二 科举制度的废除275

第十四章 清末北京近代出版传播业的发展277

第一节 清代邸报与近代报刊的兴起277

一 清代京师邸报277

二 晚清时期京城近代新闻报业的兴起281

第二节 现代印刷技术引进与北京近代出版发行业崛起288

一 晚清时期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京城288

二 晚清北京新书业与古旧书业格局形成291

主要参考文献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