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 河南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河南省电力工业史》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750831443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997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1070页
- 主题词:电力工业-经济史-中国;电力工业-经济史-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史 河南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序篇1
总序1
序1
清朝末期电力工业的萌芽4
民国初期电力工业的初步发展6
抗日战争时期电力工业遭到严重破坏11
解放战争时期电力生产每况愈下14
总论19
一、解放初期电业职工积极修复发电设备,保证城市正常供电23
第一节 抢修发电设备,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23
第一章 电力工业的恢复(1949~1952年)23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政府把电厂放在基建的首位28
一、郑州扩建装机4000千瓦29
第二节 扩建较大机组,适应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29
二、焦作连续扩建装机30
二、1952年新乡向汲县输电31
一、1951年从河北引进电源,形成跨省电网的雏形31
第三节 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起步31
一、郑州电力公司上划32
第四节 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2
二、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安全经济运行水平33
第一节 确定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建设方针35
第二章 “一五”计划期间火电建设蓬勃兴起(1953~1957年)35
第二节 三项重点火电建设工程胜利建成发电36
二、首座热电厂建成发电37
一、第一项国家重点工程开工建设37
三、为豫西工业基地建设的热电厂38
一、1956年郑州市建成35千伏环网工程39
第三节 高压输变电工程延伸发展39
二、最早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40
一、焦作39号井电厂的连续扩建和新厂建设工程41
第四节 “一五”计划期间全省电力工业快速健康发展41
二、继续发展地市小火电工程42
三、对“一五”计划期间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分析43
第三章 电力工业在“大跃进”和调整中前进(1958~1965年)46
一、千方百计加快电厂工程设计进度47
第一节 电业职工在“大跃进”期间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47
二、加快电力建设施工进度,缩短基建工期48
三、努力搞好供电服务工作49
四、提高安全经济发电水平50
一、1958年全省电力工业所面临的“大跃进”形势51
电气化规划51
第二节 违背客观规律而制定的全省实现51
二、为“大跃进”而制定的全省实现电气化规划52
第三节 黄河首座大型水电站的改建对河南电力发展规划的影响54
一、在严重缺电的形势下掀起全民办电高潮56
第四节 全民办电、大搞自制发电设备和无成本发电成效甚微,教训深刻56
二、开展的自制发电设备和使用超声波运动造成很大浪费58
三、电厂大办钢铁和无成本发电造成严重浪费60
一、违反科学以拼设备为代价提高发电出力61
第五节 不切实际的提高设备出力和急功近利的简易投产61
二、简易投产给电力生产带来严重后遗症62
一、压缩电力建设规模65
第六节 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65
二、调整机构,精简下放职工66
三、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整顿和加强企业管理67
四、电力工业在调整中继续前进68
五、对“大跃进”期间电力工业的回顾与思考69
第四章 在“文化大革命”中曲折发展的电力工业(1966~1976年)72
一、在艰难曲折中前进73
第一节 排除干扰,坚持电力生产建设工作73
二、坚持按国家计划进行电力工程建设74
三、电业职工在“文化大革命”中力争安全多发、多供电76
五、农村用电按农业生产需求缓慢发展77
四、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电力工业的通知》77
一、电厂厂址和变电站站址的选择79
第二节 在“三线”进行电厂、变电站建设79
二、战备电厂给生产运行带来的困难80
三、220千伏战备变电站被迫进行二次搬迁82
四、中途下马的两个战备电厂85
五、为了战备需要,拟对部分小机组进行拆迁86
第三节 重蹈覆辙,再次搞超铭牌出力运行87
一、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再次搞提高设备出力88
二、在“一厂变一厂半”的口号下盲目改造设备89
三、超铭牌运行,造成发电设备的严重损坏90
第四节 撤销学校、基建公司和削弱科研设计力量造成损失91
一、撤销两所职业学校带来的损失92
二、撤销电力工程公司,房产设备交地方处理93
三、削弱科研机构和勘测设计力量94
一、5万千瓦次高压机组的由来95
第五节 机组“先天不足”造成“后天失调”95
三、国产第一台30万千瓦机组在运行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96
二、次高压机组给生产单位带来的困难96
一、正常的规章制度遭到破坏98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给电力生产带来的影响98
二、设备失修,带病运行99
三、供电质量下降,消耗指标上升100
第五章 改革开放,焕发了电力工业的勃勃生机(1977~1990年)102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03
一、为解决严重缺电矛盾组织发电设备检修大会战104
二、学习大庆精神,努力搞好安全经济发供电107
三、在两年徘徊中“左”的思想再次抬头109
第二节 “五五”至“七五”计划期间电力工业发展速度的分析110
二、“六五”计划期间投产容量锐减,造成严重缺电局面111
一、“五五”计划期间全省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记录111
三、加强电力发展规划和前期工作,赢得了建电厂的主动权113
四、“七五”计划期间电力发展速度加快115
五、“六五”、“七五”计划期间电网发展迅速116
一、对企业进行全面综合治理117
第三节 进行企业全面整顿工作117
二、整顿调整企业领导班子118
三、逐步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制119
五、加强科技教育工作,不断推进科技进步120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基础工作120
六、端正业务指导思想121
七、企业整顿给电力生产建设带来的新变化123
第四节 进行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推行厂长负责制124
一、进行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25
二、贯彻《企业法》,进一步完善厂长负责制127
三、职工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和加强128
一、开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的企业升级工作131
第五节 加强管理,促进企业上等级131
二、省电力局制定升级标准,各企业制定升级规划132
三、企业升级工作取得的成果133
第六节 积极推行企业管理现代化135
一、制定规划,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试点136
二、河南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37
三、加强智力开发,搞好人才培训138
四、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39
一、资金渠道从拨款到拨改贷的转变140
第七节 打开集资办电渠道,发展多家办电140
二、集资办电的优惠政策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142
三、集资办电机构——河南省地方电力开发公司的成立146
四、发展多家办电,坚持国家管网147
第六章 深化改革,电力全面发展(1991~1999年)150
第一节 贯彻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加快电力建设步伐151
一、贯彻中共十四大精神,加快河南经济发展步伐152
二、修改“八五”计划,全省“八五”计划末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153
三、提出制定建设河南商品电基地发展规划156
四、认真贯彻产业政策,建设大机组,逐步淘汰现有小机组160
五、抓住机遇,发展电网建设162
一、改革投资体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164
第二节 多方引进外资,盘活存量资产,发展电力建设164
二、建立外事工作机构,加强归口管理165
三、利用外资兴建和改扩建的电力项目169
四、拟引进外资的电力建设项目173
五、引进外资工作的经验175
第三节 政企分开,建立新型的河南电力工业体系和运行机制176
一、河南省电力工业管理机构的演变177
二、河南省电力公司的成立178
三、逐步完善河南省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179
四、河南电网调度机构实现本部化181
五、逐步理顺河南电网管理体制183
六、发电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187
一、转变观念,拓展市场,促进电力营销194
第四节 大力开拓电力市场194
二、出台新举措,开放全省用电市场197
三、筹措资金,进行配电网工程改造,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质量199
五、建立良好的电力市场运行机制200
四、千方百计启动大宗工业用户用电200
六、深入开展供电承诺服务,以优质服务增售电量201
一、改革电力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202
第五节 电力企业在改革中发展202
二、认真贯彻“一法三条例”,应用法律武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208
三、深化用人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用人新机制212
四、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15
第六节 “九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十五”电力发展规划219
二、到1999年底“九五”计划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20
一、制定“九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指标220
三、“十五”电力发展规划展示了河南电力工业的美好前景223
表总附1 1949~2000年河南省发电设备容量情况226
附表226
表总附2 1949~2000年河南省发电量情况229
表总附3 1966~2000年河南省发购电量情况231
表总附4 1958~2000年河南省局属电厂供热主要指标情况232
表总附5 1956~2000年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机构及隶属关系演变情况234
表总附7 1956~2000年中共河南省电力工业局党组正副书记任职情况235
表总附6 1949~1958年河南省管电的厅(局)长任职情况235
表总附8 1956~2000年河南省电力工业局正副局长(军代表)任职情况237
分论239
第一章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火电建设241
一、河南首项国家重点电力建设项目顺利建成投产243
第一节 50~60年代根据用电负荷需要安排电厂建设工程243
二、两座热电厂的建设反映了当时中国电厂设计能力及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247
三、“大跃进”期间加快发电项目建设250
四、两上两下后建设的煤城过渡性小型火电厂252
五、在豫北地区建设新的电源点254
第二节 70~80年代发展坑口电厂,建设火电基地256
一、首台国产大型3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艰难过程257
二、学习掌握引进机组的先进技术261
三、历时15年才完成的6×20万千瓦机组工程建设263
四、由于设计及设备制造缺陷给电厂生产带来的影响266
五、在集资办电政策鼓励下与石油工业部合资建设大型发电厂268
第三节 从90年代开始逐步安排建设一批大型路口火电厂270
一、利用路口优势建设大型火电厂271
二、以鸭河口水库的水作为冷却水一次循环的大型路口电厂275
三、河南发展电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77
第四节 对老电厂机组进行“以大代小”的技术改造279
一、“以大代小”的技术改造可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80
二、进行城市供热机组“以大代小”的技术改造281
三、通过“以大代小”解决“四世同堂”问题285
四、省电力公司制定关停小火电机组实施方案286
第五节 地县小火电建设的成果及带来的负面影响288
一、河南长期的缺电形势促进了地县火电厂的快速发展289
二、企业自备火电厂发展迅速291
三、地县小火电的发展促进了地县工业的发展293
四、小火电厂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295
五、贯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逐步实行小火电关停计划296
第二章 在水利枢纽工程中开发水能资源298
一、小水电建设蓬勃发展300
第一节 蓬勃发展的中小型水电建设300
二、故县中型水电站建设的四起三落304
三、发挥资源优势,依靠小水电建设电气化县305
四、小水电建设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309
五、发展小水电的主要经验310
第二节 黄河干流上首座大型水电站的兴建和改建311
一、黄河干流第一坝的兴建312
二、因泥沙淤积问题被迫进行改建314
三、第一次改建工程解决泄流排沙问题317
四、第二次改建工程利用低水头径流发电318
五、三门峡水电站建设的主要经验324
六、三门峡水电站建设的主要教训325
第三节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327
一、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及破解的难题328
二、水电站的复杂设计与艰难施工330
三、按国际惯例管理模式进行施工管理332
四、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开发性移民335
五、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336
第三章 日益发展完善的输变电网络338
一、河南最早建成投运的郑洛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342
第一节 110千伏网络的建设和发展342
二、1968年建成河南省110千伏骨干网络343
三、110千伏电网的延伸和发展345
第二节 迅速发展的220千伏电网346
四、城市供电网络向110千伏发展346
一、河南最早建设的220千伏输电线路347
二、全省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220千伏骨干网络349
三、80年代河南220千伏电网不断延伸发展351
四、在电气化铁路电源建设中发展220千伏网络352
五、从80年代末期开始按发电项目安排电网建设工程354
六、抓住小浪底水电站送出工程的机遇全面安排全省220千伏网络建设357
七、发展建设220千伏城网系统359
八、在22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中开展达标投产活动361
第三节 330千伏线路的建设和降压运行363
一、为西北电网富余电力外送而建设的330千伏输变电工程364
二、330千伏线路建成降压投运以后输送电能及所起的作用365
四、在全国联网中330千伏线路将继续作为华中与西北电网的联络线路366
三、对330千伏线路建成后未发挥大作用的分析评价366
第四节 发展建设500千伏骨干网架367
一、中国首条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建成投运368
二、为配合姚孟电厂扩建机组电力外送而建设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374
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配套送出项目建成投运381
五、从河南通过的阳(泉)淮(阴)500千伏输电线路391
四、河南500千伏电网的延伸和发展391
一、城市电网的老化影响电力的正常供应和电力市场的开拓392
第五节 积极进行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392
二、按国家要求制定全省城网改造规划394
三、在各级政府的协调支持下城网改造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397
四、在城网建设和改造中取得的几条经验401
第四章 不断发展的农村电气化事业406
一、50年代中期及60年代初由城市向郊区供电的萌芽时期412
第一节 农村用电发展的几次起伏412
二、60年代为配合农业打机井逐步发展农村电网414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用电发展缓慢416
四、80年代农村用电的稳定发展418
五、90年代农村用电的全面发展和提高422
一、电力扶贫共富工程是全省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扶持项目425
第二节 积极开展电力扶贫共富工程425
三、制定农电发展目标,加快农电发展速度426
二、以发展行政村通电和提高农户通电率为重点开展工作426
五、1997年10月提前实现全省行政村全部通电目标429
四、积极解决通电目标的有关资金渠道429
第三节 发展建设农村电气化县433
一、电气化县建设的目标434
三、河南最早建成的农村电气化县——温县的建设经验435
二、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要求435
四、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已取得的成果437
二、省电力局制定达标考评办法438
一、开展电力“三为”达标竞赛活动,进一步落实“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438
第四节 开展“电力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活动438
三、“三为”达标取得的成果439
第五节 搞好“两改一同价”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440
一、提高对农村供用电管理工作的认识441
二、加速农村供用电体制改革,提高农电管理水平442
三、加强农村电网改造,降低农电损耗444
四、改善农村电价管理办法,实现城乡同网同价448
五、“两改一同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450
一、农村35千伏变电站小型化研究452
第六节 农电科技的推广应用452
二、农用地埋线技术的推广应用453
四、在农村推行“两线一地”制的教训454
三、对高能耗配电变压器进行技术改造454
第七节 在农电建设中的几条经验455
五、推广漏电保护器455
三、在农业用电的电源选择上以大电网供电为主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小型电源供电点456
二、优先解决好农业灌溉用电问题456
一、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农电建设456
六、发展建立以县为实体的农电管理体制457
五、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农村电网建设457
四、多渠道筹资解决农电建设资金问题457
第五章 勘测设计能力不断发展提高459
二、两次精简下放,设计力量削弱460
一、在“大跃进”初期电力勘测设计起步460
第一节 勘测设计队伍在起伏中发展460
三、接收中南院下放人员,实力大大增强461
一、勘测设备的改进和发展462
第二节 勘测设计手段不断发展完善462
二、计算机技术装备的应用和发展464
三、印制出版设备的现代化465
一、60年代以前承担中小型机组及22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设计466
第三节 勘测设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466
二、70年代开始承担大型机组设计468
三、平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获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471
四、加强技术创新,降低工程造价472
一、进行企业化管理试点476
第四节 勘测设计工作在改革中前进476
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478
三、参加省内外工程投标,走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480
四、坚持用户第一,竭诚为用户服务481
一、中小型电力设计队伍的发展和壮大483
第五节 中小型电力设计队伍的发展和建设483
二、中小型电力设计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484
三、加强中小型电力设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485
第六章 建筑安装队伍发展壮大486
第一节 在实践中发展壮大的电力安装队伍487
二、初期组建的河南输变电施工队伍488
一、阜新工程队进关,支援河南电力建设488
三、电力施工队伍的组织机构几经调整变化489
四、电力施工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壮大491
第二节 施工机械装备不断加强493
一、火电施工机械在发展中不断提高494
二、变电施工机械发展迅速496
三、输电施工机械不断革新497
四、不断加强施工机械管理498
一、50~60年代快速安装中小型机组500
第三节 施工技术水平提高500
二、70年代开始安装大容量、高参数的大中型火电机组501
三、参加全国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施工502
四、施工能力不断增强504
五、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快工程建设进度505
一、加强质量管理,搞好贯标认证508
第四节 推行现代化施工管理508
二、加强安全施工管理,实现安全文明施工512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516
三、推行施工项目经理制,加快与国际工程管理接轨516
一、迅速转变观念,走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518
第五节 施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518
二、积极参加国内电建市场的招投标,在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521
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522
四、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深化施工企业改革524
第六节 搞好基地建设,改善职工生活及居住条件525
一、改变施工队伍长期过“吉卜赛人”式生活526
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逐步进行公司基地建设527
四、在发展生活基地建设中的主要经验528
三、建设生活配套设施,解决职工后顾之忧528
一、电力修造企业是随着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而逐步建立起来的530
第七节 电力修造企业的建立、发展和转轨变型530
二、电力修造企业不断发展完善531
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修造企业的困难534
四、电力修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准发展方向535
第八节 电力建设主要物资由统一分配到归口管理和主渠道供应538
一、计划经济时期主要物资实行定额供应539
二、统配部管机电产品由国家统一分配541
三、备品配件由分级储备、分级管理到集中储备、集中管理542
四、基建成套设备按项目由国家组织成套供应544
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资实行主渠道供应和归口管理545
第七章 电力生产和供用电服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548
第一节 制定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狠抓设备检修、运行和可靠性管理549
一、建立运行管理体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550
二、坚持按计划进行设备检修555
三、积极进行发电设备完善化大修和电网完善化工作558
四、积极推行可靠性管理工作562
五、开展安全文明生产达标及创…流工作566
第二节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571
一、建立健全安全监察机构572
二、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标准和制度575
三、遏制和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578
生产管理水平583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583
五、认真汲取历史上两次安全生产低谷时段的教训585
六、安全生产中仍存在着重大隐患及造成事故的原因分析587
第三节 不断加强技术监督工作590
一、做好金属技术监督工作592
二、开展化学技术监督593
三、加强绝缘技术监督595
四、贯彻热控监督条例,不断提高“三率”597
五、电测计量监督工作不断加强598
六、90年代节能监督工作的开展599
七、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监督600
八、从90年代后期开展电能质量技术监督602
九、新开展的继电保护技术监督605
一、加强节能领导机构建设.各厂建立三级节能管理网608
第四节 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搞好经济运行608
二、由低温低压机组不断向中温中压机组发展,能源消耗指标日渐降低609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放弃了节能管理,燃料消耗上升611
四、能源消耗指标步入全省有电历史以来的最佳时期612
五、推广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能源消耗指标开创新局面615
第五节 搞好环境保护,造福子孙后代621
一、建立环保监测系统,加强环境管理622
二、改造除尘设备,治理大气污染624
三、开展废水处理,节约水资源,减轻水污染625
四、开展粉煤灰综合利用,贮用结合626
五、在电力建设中坚持贯彻环境保护“三同时”方针630
一、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633
搞好用电服务工作633
第六节 贯彻“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633
二、深入推行供电承诺服务制度637
三、努力树立电力行业新风尚640
四、逐步实现营业工作现代化644
一、全面开展社会节电工作653
第七节 深入开展社会节电工作653
二、建立节电技改资金,支持社会节电技改工程661
三、河南第一电力节能有限公司成立666
四、积极探索,全方位努力,推动节电工作向纵深发展667
一、河南带电作业始于“大跃进”年代669
第八节 大力开展带电作业669
二、500千伏超高压带电作业的产生671
三、郑州供电局“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的成立与解散672
四、研制推广先进的带电作业工器具673
五、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和提高带电作业技术674
一、燃料管理机构不断适应电力发展需要和体制改革要求675
第九节 电厂燃料供应逐步向市场运营发展675
二、逐步扩大煤炭供应的来源676
三、逐步完善燃煤燃油的质量检测手段677
四、燃煤燃油的计量和统计手段不断向现代化发展679
五、按照《电力工业燃料管理办法》对电煤实行统管681
六、电煤价格不断攀升682
七、依靠法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683
第一节 电力调度系统的产生和演变685
第八章 快速发展的电力调度系统685
一、电力调度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发展686
二、电力调度管理的手段和措施不断完善688
三、加强调度值班员培训,改进和提高操作水平690
一、从电网重大事故中吸取教训692
第二节 电网安全稳定工作卓有成效692
二、电网稳定研究取得丰硕成果693
三、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695
一、电网频率质量的不断提高697
第三节 严格电能质量管理697
二、电网电压质量的不断提高700
一、水库调度的演变及经济调度705
第四节 不断优化电网的经济调度705
三、计算机在经济调度中的应用706
二、等微增率的采用706
四、多目标的电网优化调度707
五、无功功率分布和电能自动计费系统708
一、电网形成初期使用有线通信709
第五节 电网通信的不断发展709
二、电网载波通信的推广使用710
三、微波通信的迅速发展711
五、电话交换设备的更新712
四、光纤通信的推广使用712
一、50~60年代主要使用感应型和整流型继电保护设备713
第六节 继电保护的不断增强713
二、70~80年代主要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微机型保护装置715
三、90年代采用更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716
二、远动装置向无触点转化717
一、远动化的起步和发展717
第七节 电网远动和调度自动化逐步形成717
三、远动装置向微机化迈进和实现调度自动化718
四、远动装置由集中式向分布式推进和小型计算机PCS-32系统719
六、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引进720
五、发电自动控制(AGC)的投入和省调信息管理系统(DDMIS)720
第一节 电力科技管理体制与队伍的形成和发展722
第九章 电力科学技术不断进步722
一、电力科技管理体制的沿革及其队伍的形成和发展723
二、河南电力试验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724
二、辅机设备的改进727
一、主机单机容量增大,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已成为电网的主力机组727
第二节 电力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727
三、热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728
五、化学水处理设备的进步729
四、输煤除灰装备水平的提高729
六、供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730
一、围绕电力生产实际开展科技攻关活动732
第三节 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732
二、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735
三、努力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741
一、开展科技信息交流744
第四节 积极开展科技信息交流活动744
三、建立科技信息网络747
二、国内、外情报联机检索工作的开展747
一、电力科技事业的发展749
第五节 加强科技管理和开展群众性的电力科研活动749
二、电力科技管理不断加强752
三、群众性电力科研活动普遍开展754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755
一、河南第一所电力职业技术学校的建立和起伏757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在起伏中前进757
第十章 电力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和电力757
教育的发展757
二、“大跃进”期间建立的河南电力技工学校763
三、“文化大革命”中两所学校被撤销764
四、电力职业技术教育的恢复和发展765
五、电力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770
六、职业技术教育门类齐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778
第二节 电力职工教育的兴衰和发展781
一、河南电力职工教育的兴起782
二、“文化大革命”中职工教育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783
三、改革开放20年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硕果累累784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提高795
一、为解决子女就学难而建立职工子弟学校795
二、河南电力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797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798
第十一章 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801
第一节 河南电力多种经营的起步和初步发展801
一、电力多种经营的产生及演变802
二、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第一次大规模出现802
三、多经工作由劳务安置型开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803
四、省电力局设立集体企业处,加强对多经企业的管理805
五、河南电力多种经营第一次大规模发展的成效805
第二节 多种经营向产业化的过渡和发展806
一、推动多种经营向产业化、企业化方向发展807
二、归口管理,建章立制,促进多经企业进一步发展808
三、切实加强职工的福利事业建设,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和条件809
第三节 多种经营步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810
一、多种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810
二、组建省电力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电力多种经营真正建设成为“半壁江山”812
三、落实“三十六字方针”,推动多种经营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814
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816
第四节 多种经营产业结构开始进入调整阶段817
一、当时河南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分析817
二、河南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结构调整所确定的原则、目标和采取的措施818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初步成果821
第五节 河南电力多种经营20年发展建设的成就和基本经验822
一、20年多种经营发展的成就822
二、发展多种经营的几条基本经验823
专论831
一、在黄河首座大型水电站的兴建和改建中取得的科技成果和综合效益833
(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解决水涡轮的焊接和热处理问题834
(二)采用“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长期保持库容837
(三)进行汛期浑水发电试验,增加水电站发电量838
(四)利用弃水扩建2台7.5万千瓦机组,使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842
(五)三门峡水电站改建后带来的综合效益845
(六)三门峡水电站产生的负面效应846
二、河南电力建设前期工作的历史和经验教训848
(一)“一五”、“二五”计划期间由各筹建处849
进行电厂建设前期工作849
(二)“三五”、“四五”计划期间由省电力局组织进行电力建设前期工作851
(三)“五五”计划期间由于前期工作跟不上等原因造成“六五”计划期间电源建设发展缓慢855
(四)从“六五”计划中期开始加强电力建设前期工作859
(五)“八五”、“九五”计划期间电力建设前期工作成绩显著861
(六)电力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经验863
(七)电力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教训868
三、河南小火电形成的历史和出路分析872
(一)小火电机组是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建设起来的873
(二)河南小火电机组快速发展的原因877
(三)发展小火电带来的负面影响880
(四)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走关停改造之路882
四、全国最大的县办电厂建设及其经验888
(一)自筹资金建设伊川一电厂889
(二)兴建全国最大县办电厂的决策890
(三)全国最大县办电厂的建设893
(四)电厂建成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98
(五)电厂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主要经验900
五、华中第一座百万大厂的建设及国产大型30万千瓦机组的完善化914
(一)2台国产30万千瓦机组在“文化大革命”中兴建915
(二)成功引进2台30万千瓦机组921
(三)国产30万千瓦机组漫长的完善化过程925
(四)不断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装备水平930
六、河南电价发展的历史和电价改革93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实物及分值计算电价934
(二)从“二五”计划开始国家颁发统一电价目录935
(三)在统一电价目录中国家先后出台许多优待电价937
(四)在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多种电价939
(五)进行全省统一销售电价的改革945
(六)在电价体制中存在的问题947
(七)电价改革的趋势949
七、河南发电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实践950
(一)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形式950
(二)改革的成果954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960
八、各供电营业区的规模和发展史964
(一)最早形成的郑州、洛阳供电营业区965
(二)从发电所小范围供电发展形成的新乡、开封、焦作、安阳供电营业区970
(三)从其他供电营业区分立的平顶山、三门峡、鹤壁供电营业区976
(四)由地市管理上划省管理的南阳、商丘、许昌、驻马店、信阳供电营业区981
(五)地区区划调整或由县升为市形成的濮阳、漯河、济源供电营业区990
(六)仍是属地管理的周口供电营业区993
后记996
热门推荐
- 37875.html
- 1105408.html
- 2707591.html
- 2750560.html
- 3496962.html
- 2856744.html
- 603808.html
- 3096814.html
- 3119573.html
- 1907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8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2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3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1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4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6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6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5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