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情感 秩序 美德 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情感 秩序 美德 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
  • 罗卫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921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6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亚当·斯密(1723~1790)-伦理学-学术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情感 秩序 美德 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研究概貌1

第一节 亚当·斯密生平简述6

第二节 亚当·斯密思想研究概况12

第三节 斯密复兴的背景19

第四节 亚当·斯密复兴运动各个时期的特点以及动向24

一、第一个时期研究的特点24

二、第二阶段的动向和问题28

第五节 斯密“伦理化”解释及其争议31

第六节 我国的斯密研究36

第二章 同情心论41

第一节 同情和合宜性43

一、同情43

二、相互同情的快乐和同情的合宜性49

三、基于同情共感合宜性的“德性”57

一、激情的类型63

第二节 激情论63

二、自私激情的正当性69

第三节 机运、偶然与伦理秩序72

一、运气、偶然与同情心72

二、同情心与社会秩序73

三、“富”与“德”的矛盾77

四、斯密财富论的渊源82

第四节 小结84

第三章 正义论87

第一节 功过论90

一、功过感91

二、与哈奇逊和休谟等人观点的不同97

第二节 正义与仁慈101

一、仁慈与正义的不同之处101

二、正义感与公正旁观者的功能104

三、正义原则的优先性108

四、正义原理的自然基础以及上帝的观念109

五、法律与伦理的界限114

第三节 机运与道德情感120

一、道德判断的根本依据:动机还是效果?120

二、实际效果作为道德判断辅助标准的若干理由125

第四节 小结129

第四章 良心论和义务论133

第一节 《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良心论135

一、“他人之镜”和设想的公正旁观者135

二、行为者和评判者的分化138

三、称赞和值得称赞,或谴责和该当谴责139

四、良心的自然(神)基础145

五、良心的影响和权威:一种德性论148

六、良心与实践155

七、派性、狂热对良心的腐蚀157

一、一般规则的必要158

第二节 义务论158

二、义务感及其神圣化161

三、自然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差异:关于义务的信念164

四、义务、情感与行为自由166

五、义务论:斯密与康德172

第三节 良心论的理论渊源及其变化的背景174

一、初版的良心论与哈奇逊荣誉感论的关系174

二、爱略特的质疑与斯密良心论变化的直接缘由175

三、是旁观者概念的发展还是问题意识的改变177

第四节 小结184

第五章 效用论和习俗论187

第一节 效用与道德情感189

一、效用与美的源泉:“看不见的手”189

二、效用不是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的依据197

第二节 习惯(习俗)、时尚与道德情感203

第六章 论德性的品质209

第一节 有利于增进本人幸福的个人品质211

一、什么是谨慎?211

二、谨慎论的主旨及其演变214

第二节 论有利于他人幸福的个人品质218

一、个人关心他人幸福的次序218

二、个人对社会(团体)的情感序列224

三、公共精神与体系精神228

四、普遍仁爱与局部仁爱233

第三节 论自制236

一、自制是自足之德236

二、自制之德与合宜性239

三、德性的两个标准:理想的和现实的242

四、高傲的人和虚荣的人247

五、关于德性品质的总结249

第四节 德性品质论主线的变化252

第七章 财富与德性关系论的逆转261

第一节 第六版修订的背景和理由263

一、第六版修改的概况263

二、大幅度修订的原因265

三、问题意识的改变和基本原理的改动270

第二节 斯密的商业社会观的改变272

一、道德情感腐败论的形成和发展272

二、虚荣心观的逆转274

三、市场观的变化276

四、关于社会舆论与社会偏见看法的变化278

五、财富和道德统一观的蜕变280

第三节 小结283

第八章 自然神学与斯多亚哲学的双重变奏285

第一节 斯密伦理学的“神学”背景287

一、早期研究者对斯密伦理学中神学元素的否认和忽视287

二、最近20年对斯密思想中神学要素的研究291

三、是神意还是基因与进化295

第二节 《道德情操论》和斯多亚学派303

一、《道德情操论》与斯多亚伦理学的区别303

二、第六版第三卷中的斯多亚观307

三、第六版第六卷“德性品质论”中的斯多亚观311

四、第六版第七卷中的斯多亚观317

第三节 余论及小结321

一、作为“超人”的有德者和斯多亚式的二元论321

二、人类天性和理性之间的紧张324

终章327

第一节 斯密伦理学的特点329

一、在“美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问题上斯密伦理学的特点329

二、在“道德判断的原因和根据是什么”问题上斯密伦理学的特点338

三、在伦理学方法论上的特点343

四、小结344

第二节 斯密伦理学思想的变迁346

第三节 与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发展趋势的关系348

一、关于社会科学中“人性”的基本假定348

二、道德心理学350

三、经济学351

四、未竟之业355

五、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55

附录 格拉斯哥版《道德情操论》编者导言357

一、《道德情操论》的形成过程357

二、理论的演进历程372

三、理论的遭遇383

四、正文392

参考文献410

术语索引435

人名索引449

后记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