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军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617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农村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1
二 研究背景6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14
四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16
第二章 现代化与乡村文化问题的一般阐释21
第一节 现代化与乡村文化的概念解析21
一 现代化概述22
二 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26
第二节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及其特征33
一 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34
二 传统乡村文化的特征37
第三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设40
一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特征41
二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43
三 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文化的整合创新46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乡村文化问题的理论解析5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多维度解析51
一 经典作家的乡村文化思想及中国文化观52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乡村文化思想57
第二节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理论64
一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64
二 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67
第三节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68
一 “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征68
二 社会变迁与“差序格局”的解构70
第四节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72
一 “文化滞后”理论的内涵72
二 “文化滞后”与乡村社会的文化失调73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梳理75
第一节 近代防卫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转型76
一 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入侵与大传统文化的转变76
二 近代文化的变迁与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的分离7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与乡村二元文化的形成80
一 计划经济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80
二 乡村二元文化的形成84
三 乡村二元文化的基本特征85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88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主体人格的塑造88
二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民职业意识的转变89
三“民工潮”与乡土意识的转变91
四 快速城市化与失地农民的文化适应失调94
第五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原因分析100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变迁的现象分析100
一 泛政治化运动的弱化与主体政治文化的变迁101
二 市场经济与乡村经济观念的转变105
三 文化多元性与乡村道德评价体系的变迁107
四 身份转变与农民文化心理的变化109
五 农民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112
六 农民社会主义信仰的弱化与危机116
第二节 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矛盾与冲突120
一 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120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122
三 国家主导文化与乡村“小传统”文化的不协调性123
四 乡村与城市的文化冲突124
五 文化认同与行为抉择之间的矛盾125
六 流动农民的心理困惑127
第三节 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128
一 计划经济引发的内源性文化危机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因129
二 市场经济导致外缘性文化注入是乡村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130
三 文化的异质性因素增强为多元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必备条件132
四 现代教育与大众传媒是乡村文化变迁的驱动力134
五 城市吸引力是乡村文化变迁的诱因135
六 信息社会的到来是促使乡村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135
第六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贫困与障碍分析137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果137
一 乡村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138
二 乡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143
三 乡村文化载体日益广泛146
四 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产业化147
五 乡村文化设施逐步完善149
第二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贫困149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缺失151
二 乡村文化建设中市场主体的缺失154
三 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逐渐减少157
四 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流失159
五 人口流动与乡村教育的“空洞”160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161
一 城乡文化的二元体制障碍161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投资体制障碍165
三 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监督管理机制缺失167
四 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机制不灵168
五 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完善169
第七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的系统建构策略171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171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71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173
三 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75
第二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国外借鉴及启示179
一 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180
二 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183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运行系统及其建构策略184
一 乡村文化知识与价值系统的建构185
二 乡村文化保障系统的建构190
三 乡村文化管理系统的建构196
四 乡村文化动力系统的建构198
结论203
参考文献206
后记217
热门推荐
- 466320.html
- 2800152.html
- 2862522.html
- 1986082.html
- 3255824.html
- 2701569.html
- 127323.html
- 327342.html
- 3172216.html
- 800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46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8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1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5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09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53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4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5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