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
  • 张振川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4952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学科: 局部区域网络) 无线电通信(学科: 通信协议) 无线电通信 局部区域网络 通信协议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引言1

1.1.1 无线联网的优越性1

第一章 概述1

1.1.2 无线网络的应用2

1.2 无线网络的发展历史4

1.2.1 大型机联网阶段4

1.2.2 微型机联网阶段5

1.2.3 移动计算互联网络7

1.3.2 无线网络传输方式9

1.3 无线网络的特点9

1.3.1 无线网络概念9

1.3.3 无线网络拓扑结构10

1.4 无线局域网络的主要技术要求及问题12

1.5 无线局域网络的标准化14

1.5.1 无线局域网络的电波法规14

1.5.2 无线局域网络的协议标准14

2.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16

2.1.1 计算机网络概念及特征16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6

2.1 引言16

2.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9

2.2.1 分层体系结构模型19

2.2.2 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式20

2.3 计算机局域网络24

2.3.1 局域网络的特点24

2.3.2 局域网拓扑结构25

2.3.3 局域网协议体系26

2.4.1 IEEE 802.3局域网的特点与网络构成28

2.4 IEEE 802.3局域网(总线以太网)28

2.4.2 IEEE 802.3局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29

2.4.3 IEEE 802.3局域网的物理(PHY)层协议30

2.4.4 IEEE 802.3媒体访问控制(MAC)与物理(PHY)层实现34

2.5 网络的互连技术35

2.5.1 网络互连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35

2.5.2 网络互连的结构型式36

2.5.3 常见互连设备及特点36

2.5.4 互连协议37

3.2.1 概述47

3.2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47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的构成及协议体系47

3.1 引言47

3.2.2 单小区自组无线局域网(IBSS网络)48

3.2.3 多小区无线局域网(ESS网络)50

3.3 无线局域网中站的管理53

3.4 无线局域网的协议体系54

3.4.1 无线局域网协议层次54

3.4.2 无线局域网的MAC协议54

3.4.3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协议54

3.4.4 无线局域网标准的适应性55

3.5 无线局域网协议的基本功能要求56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基础57

4.1 引言57

4.2 MAC协议基础57

4.2.1 广播信道及多址接入技术57

4.2.2 多址接入信道模型58

4.2.3 多址接入协议的主要性能指标59

4.3.1 多址接入MAC协议的分类61

4.3 典型的时分多址接入MAC协议与性能61

4.3.2 ALOHA协议62

4.3.3 CSMA协议66

4.3.4 按需分配方式MAC协议71

4.4 无线局域网络对MAC协议的特殊考虑73

第五章 IEEE 802.11媒体访问控制协议76

5.1 引言76

5.2 MAC层主要功能77

5.3.1 MAC帧主体框架结构78

5.3 MAC帧结构78

5.3.2 MAC管理信息帧结构81

5.3.3 MAC控制信息帧结构83

5.3.4 MAC数据信息帧结构85

5.4 分布式访问控制方式(DCF)及原理86

5.4.1 载波监听机制86

5.4.2 访问优先机制88

5.4.3 差错控制机制89

5.5 中心网络控制方式(PCF)及原理89

5.5.2 PCF访问原理90

5.5.1 超帧结构90

5.6 登录与认证服务91

5.6.1 加入网络91

5.6.2 认证与保密服务92

5.6.3 网同步服务94

第六章 无线局域网物理层的调制与扩频技术95

6.1 基带数据信号及其频谱特性95

6.1.1 数据序列的电信号表示95

6.1.2 二进制基带数据信号的频谱特性97

6.2 数字调制技术99

6.2.1 二值幅移键控(2ASK)99

6.2.2 二值频移键控(2FSK)102

6.2.3 二值相移键控(2PSK)105

6.2.4 多值数字调制与MPSK107

6.2.5 差分相移键控2DPSK与4DPSK111

6.2.6 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114

6.3 扩展频谱技术116

6.3.1 直接序列扩展频谱(DSSS)117

6.3.2 跳频扩频(FHSS)125

6.3.3 混合扩频系统130

第七章 IEEE 802.11物理(PHY)层协议133

7.1 引言133

7.2 物理层结构与主要功能133

7.2.1 物理层结构133

7.2.2 物理层主要功能134

7.3 物理层操作134

7.3.1 物理层服务原语134

7.3.3 数据发送功能135

7.3.2 载波帧听功能135

7.3.4 数据接收功能136

7.4 直接序列扩频(DSSS)物理层136

7.4.1 DSSS物理层的汇聚(PLCP)子层136

7.4.2 DSSS物理层的媒体依赖(PMD)子层137

7.5 跳频扩频(FHSS)物理层140

7.5.1 FHSS物理层的汇聚(PLCP)子层141

7.5.2 FHSS物理层的媒体依赖(PMD)子层142

7.6 红外线(IR)物理层145

7.6.1 红外线(IR)物理层的汇聚(PLCP)子层145

7.6.2 红外线(IR)物理层的媒体依赖(PMD)子层146

7.7 IEEE 802.11标准的物理层扩充协议147

7.7.1 IEEE 802.11a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扩充协议147

7.7.2 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物理层扩充协议149

第八章 无线信道特性分析及技术对策152

8.1 引言152

8.2 无线信道模型152

8.3 瑞利型衰落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154

8.3.1 瑞利型衰落信道的统计特性154

8.3.2 瑞利型衰落信道的误码率特性155

8.4 频率选择性衰落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156

8.5 时变多径衰落信道的技术对策158

8.5.1 分集技术158

8.5.2 编码交织传输技术160

8.5.3 自适应均衡技术162

第九章 无线局域网的规划与实施164

9.1 无线局域网的规划164

9.1.1 项目规划内容与步骤164

9.1.2 项目规划解析165

9.1.3 对无线局域网的需求分析169

9.1.4 对无线局域网的目标可行性分析174

9.2 无线局域网的实施177

9.2.1 无线局域网的设计177

9.2.2 无线局域网的安装182

9.2.3 无线局域网的运行准备186

第十章 移动计算网及其协议189

10.1 引言189

10.1.1 移动计算的研究背景189

10.1.3 移动计算网络190

10.1.2 移动计算的研究技术内容190

10.2 移动计算网络的构成及要求191

10.2.1 网络的构成191

10.2.2 网络的主要功能性能要求193

10.3 漫游协议193

10.3.1 移动IP(Mobile IP)概述193

10.3.2 移动IP(Mobile IP)的设计要求与目标194

10.3.3 移动IP(Mobile IP)的网络结构与功能实体195

10.3.4 移动IP(Mobile IP)的工作原理196

参考文献2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