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经》精要汇编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徐荣斋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0240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9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124页
- 主题词:内经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经》精要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脏腑1
第一节 五脏1
(一)心6
1.心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6
附:膻中与心包络6
2.心的病象7
(二)肝8
1.肝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8
2.肝的病象9
(三)脾10
1.脾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10
2.脾的病象11
(四)肺13
1.肺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13
2.肺的病象13
(五)肾15
1.肾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15
2.肾的病象15
第二节 六腑17
(一)胆19
1.胆的功能19
2.胆的病象19
(二)胃20
1.胃的功能20
2.胃的病象20
3.胃与大肠病变21
(三)小肠22
1.小肠的功能22
2.小肠的病象22
(四)大肠22
1.大肠的功能22
2.大肠的病象22
(五)膀胱23
1.膀胱的功能23
2.膀胱的病象23
(六)三焦24
1.三焦的功能及部位24
2.三焦的病象25
第二章 气血形体26
第一节 气血26
(一)气26
1.气的分类和功能26
2.气的病变28
(二)血29
1.血的生成和功能29
2.血的病变30
(三)精(附:髓)30
1.精的生成和功能30
2.精的病变31
(四)津液31
1.津液的生成和功能31
2.津液的病变31
第二节 肢体九窍32
(一)肢体32
1.头脑32
2.腰背33
3.胸腹33
4.四肢33
(二)九窍34
1.目34
2.耳35
3.鼻36
4.口(附:唇舌咽喉)36
5.前阴(附:睾丸)38
6.后阴39
第三节 肌肉筋骨39
(一)肌肉39
1.肌肉的生理39
2.肌肉的病理40
(二)筋骨40
1.筋骨的生理40
2.筋骨的病理41
第三章 经脉42
第一节 十二经脉42
(一)手太阴肺经43
1.循行部位43
2.病变现象44
3.死候44
(二)手阳明大肠经44
1.循行部位44
2.病变现象44
(三)足阳明胃经45
1.循行部位及功能45
2.病变现象45
3.死候46
(四)足太阴脾经46
1.循行部位46
2.病变现象46
3.死候46
(五)手少阴心经47
1.循行部位47
2.病变现象47
3.死候47
(六)手太阳小肠经47
1.循行部位47
2.病变现象48
(七)足太阳膀胱经48
1.循行部位48
2.病变现象48
3.死候49
(八)足少阴肾经49
1.循行部位49
2.病变现象49
3.死候49
(九)手厥阴心包经50
1.循行部位50
2.病变现象50
(十)手少阳三焦经50
1.循行部位50
2.病变现象50
(十一)足少阳胆经51
1.循行部位51
2.病变现象51
3.死候52
(十二)足厥阴肝经52
1.循行部位52
2.病变现象52
3.死候52
第二节 奇经八脉53
1.循行部位53
2.生理功能及病变情况53
第四章 阴阳四时55
第一节 阴阳55
(一)以阴阳说明生理55
(二)以阴阳说明病理57
(三)以阴阳说明脉象59
(四)以阴阳说明治疗59
第二节 四时60
(一)四时的规律及与人体的关系60
(二)四时与脉象的关系61
(三)四时与疾病的关系62
(四)四时与治疗的关系63
第五章 防病64
第一节 养正气64
第二节 适寒温65
第三节 节饮食66
第六章 病因与病机68
第一节 发病机理68
第二节 外邪71
(一)风72
(二)暑、热74
(三)湿75
(四)燥76
(五)寒77
第三节 伏气79
(一)伏风79
(二)伏暑、伏热80
(三)伏湿81
(四)伏燥81
(五)伏寒81
第四节 内伤82
(一)情志伤82
(二)饮食伤及过劳过逸83
第七章 诊法85
第一节 诊察方法85
第二节 望诊86
(一)望神色86
(二)望形态88
(三)察目89
(四)察舌89
(五)察齿90
(六)察二便90
第三节 问诊90
第四节 闻诊91
第五节 切诊91
(一)脉理91
(二)诊人迎、寸口92
(三)诊尺肤93
(四)诊其他动脉93
(五)脉象主病94
第六节 死生决诊99
第八章 治疗法则103
第一节 治宜103
第二节 正治与反治106
(一)正治106
(二)反治107
第三节 治标与治本107
第四节 制方用药108
第五节 治禁109
热门推荐
- 2565617.html
- 3019832.html
- 3236537.html
- 3670830.html
- 3233935.html
- 3292335.html
- 361536.html
- 1601922.html
- 1257126.html
- 2205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9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2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28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3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1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1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5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