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材料性能与选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程材料性能与选用
  • 韩永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066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工程材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材料性能与选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材料概述1

1.1 绪论1

1.2 工程材料的分类2

1.3 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2

1.3.1 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质3

1.3.1.1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3

1.3.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6

1.3.1.3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9

1.3.2 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质14

1.3.1.4 材料与声学有关的性质14

1.3.2.1 材料的强度15

1.3.2.2 材料的变形性能22

1.3.2.3 材料的断裂25

1.3.3 工程材料的耐久性28

1.3.3.1 工程材料的耐久性28

1.3.3.2 影响工程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28

1.3.3.3 材料的腐蚀防治31

第2章 塑料和橡胶35

2.1 绪论35

2.2.1.1 高分子化合物的含义36

2.2 高分子材料36

2.2.1 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概述36

2.2.1.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37

2.2.2 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反应38

2.2.2.1 加聚反应38

2.2.2.2 缩聚反应39

2.2.3 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状态39

2.2.3.1 非晶态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状态40

2.2.3.2 结晶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状态42

2.2.4 高分子化合物的老化与防老化42

2.3.1.1 塑料的组成43

2.3 塑料材料43

2.3.1 塑料的组成、分类43

2.3.1.2 塑料的分类44

2.3.2 塑料的性能44

2.3.2.1 机械性能44

2.3.2.2 热性能45

2.3.2.3 化学性能46

2.3.3 常用塑料简介46

2.3.3.1 聚烯烃塑料46

2.3.3.2 ABS塑料52

2.3.3.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53

2.3.3.4 聚酰胺(PA)55

2.3.3.5 聚甲醛(POM)57

2.3.3.6 聚碳酸酯(PC)60

2.3.3.7 聚砜(PSF)61

2.3.3.8 氟塑料63

2.3.3.9 氯化聚醚64

2.3.3.10 酚醛塑料65

2.3.3.11 泡沫塑料66

2.4 塑料制品的生产67

2.4.2 注射成型68

2.4.1 挤出成型68

2.4.3 压制成型69

2.4.4 压延成型69

2.4.5 回转成型69

2.4.6 浇铸成型69

2.4.7 真空成型和二次加工69

2.4.8 泡沫塑料成型70

2.5 塑料的装饰71

2.5.1 塑料电镀71

2.5.4 塑料印刷72

2.5.2 真空镀铝72

2.5.3 塑料烫印72

2.5.5 薄膜贴花73

2.5.6 仿真人造革73

2.5.7 塑料移印73

2.5.8 塑料植绒73

2.6.2 生胶74

2.6.2.1 生胶的特点及分类74

2.6.2.2 天然橡胶(NR)74

2.6.1 概述74

2.6 橡胶74

2.6.2.3 合成橡胶77

2.7 橡胶配合剂86

2.7.1 硫化剂86

2.7.2 促进剂87

2.7.3 其他配合剂88

2.8 橡胶生产工艺89

2.8.1 塑炼和混炼89

2.8.2 成型硫化90

2.9.1.1 力学性能92

2.9.1 橡胶的主要技术性能92

2.9 橡胶的主要技术性能与应用92

2.9.1.2 耐老化性能93

2.9.1.3 耐疲劳性能93

2.9.1.4 磨耗93

2.9.2 橡胶的应用93

2.10 橡胶的老化及防止96

2.10.1.3 热、光、金属盐及机械疲劳的作用97

2.10.1.2 臭氧的作用97

2.10.1.1 氧的作用97

2.10.1 影响橡胶老化的因素97

2.10.2 橡胶老化的防止98

第3章 纤维99

3.1 概述99

3.1.1 纤维的分类99

3.1.1.1 按其来源和基本组成分类99

3.1.1.2 按纤维形态特征分类100

3.1.3 纤维的主要性能指标101

3.1.2 纤维的命名101

3.1.3.1 线密度(纤度)101

3.1.1.4 按化学纤维粗细分类101

3.1.1.3 按化学纤维截面形态和结构分类101

3.1.3.2 断裂强度102

3.1.3.3 断裂伸长率102

3.1.3.4 初始模量102

3.1.3.5 回弹率103

3.2 纤维的性质103

3.2.1 天然纤维103

3.2.1.1 棉花103

3.2.1.2 羊毛104

3.2.1.3 蚕丝105

3.2.1.4 麻106

3.2.2 人造纤维106

3.2.2.1 黏胶纤维106

3.2.2.2 玻璃纤维108

3.2.3 常用合成纤维109

3.2.3.1 成纤聚合物应具备的基本性质109

3.2.3.2 聚酯纤维110

3.2.3.3 聚酰胺纤维111

3.2.3.4 聚丙烯腈纤维113

3.2.3.5 聚丙烯纤维114

3.2.3.6 聚乙烯醇纤维115

3.2.3.7 聚氯乙烯纤维116

3.2.3.8 聚四氟乙烯纤维117

3.2.3.9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117

3.2.3.10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118

3.2.3.11 聚苯并咪唑纤维118

3.2.3.12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119

3.2.3.13 聚氨酯弹性纤维120

3.2.3.14 碳纤维120

4.2.1.2 按加工程度分122

4.2.1.1 按树叶分122

4.2.1 木材的分类122

4.2 木材的基本知识122

4.1 概述122

第4章 木材和竹材122

4.2.2 木材的构造123

4.2.2.1 木材的宏观构造123

4.2.2.2 木材的微观构造125

4.3 木材的基本性质127

4.3.1 密度和体积密度127

4.3.2 导热性128

4.3.3 含水率128

4.3.5 湿胀与千缩129

4.3.4 吸湿性129

4.3.6 声学和光学性能132

4.3.7 导电性133

4.3.8 强度134

4.3.8.1 抗压强度134

4.3.8.2 抗拉强度135

4.3.8.3 静力抗弯强度135

4.3.8.4 冲击弯曲强度135

4.3.8.5 抗剪强度136

4.3.8.6 木材硬度136

4.4 木材的工艺性质137

4.3.8.7 弹性模量137

4.5 木材的缺陷138

4.5.1 树木本身的缺陷138

4.5.1.1 节子138

4.5.1.2 变色和腐朽140

4.5.1.3 虫害140

4.5.1.4 裂纹140

4.5.1.5 树干形状缺陷140

4.5.1.6 斜纹(扭转纹)141

4.5.2.1 缺棱和弯曲142

4.5.2 木材的加工缺陷142

4.5.1.7 髓心和双心142

4.5.1.8 其他缺陷142

4.5.2.2 锯割缺陷143

4.5.3 有缺陷木材的合理利用145

4.6 我国主要木材的特点145

4.7 人造板材146

4.7.1 胶合板147

4.7.2 纤维板148

4.7.3 刨花板148

4.8 竹材149

4.8.1 竹材的构造149

4.8.2 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质150

4.8.3 竹材的质量检验和用途151

第5章 石材152

5.1 概述152

5.1.1 造岩矿物与岩石的构造和命名152

5.1.1.1 造岩矿物152

5.1.1.2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153

5.1.1.3 工程用岩石的命名153

5.1.2 常用岩石的分类及性质155

5.1.2.1 火成岩155

5.1.2.3 变质岩156

5.1.2.2 沉积岩156

5.1.3.1 石材的加工方法157

5.1.3 石材的加工157

5.1.3.2 石材加工的工艺流程158

5.1.4 天然石材的选用159

5.2 天然大理石159

5.2.1 大理石的概念和特点159

5.2.2 大理石的主要品种160

5.3 天然花岗石163

5.3.1 花岗石的概念和特点163

5.2.3 天然大理石板材的储存和选用163

5.3.2 花岗石的品种164

5.3.3 天然花岗石板材的储存和应用164

5.3.4 天然石材的保养165

5.4 其他石材165

5.4.1 石英石系列165

5.4.2 云母石系列165

5.4.3 筋石系列165

5.5.1 青石板166

5.5 青石板与板岩饰面板166

5.4.7 其他166

5.4.6 卵石166

5.4.4 化石系列166

5.4.5 玉石系列166

5.5.2 板岩板167

5.6 人造饰面石材167

5.6.1 水泥型人造饰面石材168

5.6.2 聚酯型人造饰面石材168

5.6.3 树脂型人造石材的性能169

5.6.4 复合型人造饰面石材169

5.6.5 烧结型人造饰面石材169

5.7 石材的天然放射性169

第6章 玻璃174

6.1 概述174

6.2 玻璃的化学组成175

6.2.4 镁铝玻璃176

6.3 玻璃的生产176

6.2.5 硼硅玻璃176

6.3.1 玻璃原料176

6.2.2 铅钾玻璃176

6.2.1 钠钙玻璃176

6.2.3 铅玻璃176

6.3.1.1 氧化物177

6.3.1.2 辅助原料177

6.3.1.3 碎玻璃178

6.3.2 玻璃熔制178

6.3.3 玻璃成形179

6.3.3.1 玻璃的主要成形性质179

6.3.3.2 异型玻璃制品的成形180

6.3.3.3 平板玻璃的成形180

6.4.1 玻璃制品的冷加工181

6.4.1.1 研磨和抛光181

6.3.4 玻璃的退火181

6.4 玻璃制品的二次加工181

6.4.1.2 喷砂、切割与钻孔182

6.4.2 玻璃制品的热加工182

6.4.2.1 烧口183

6.4.2.2 焊接183

6.4.2.3 钢化183

6.4.3 玻璃的表面处理183

6.4.3.1 玻璃的化学蚀刻处理183

6.5.1 结石184

6.5 玻璃的缺陷184

6.4.3.2 玻璃的化学抛光184

6.4.3.3 玻璃的表面金属涂层184

6.4.3.4 表面着色184

6.5.2 气泡185

6.5.3 条纹和节瘤185

6.6 玻璃的性能185

6.6.1 机械性能185

6.6.1.1 密度185

6.6.1.2 硬度186

6.6.2 机械强度186

6.6.3.3 热膨胀系数187

6.6.3.4 热稳定性187

6.6.3 热学性能187

6.6.3.2 热导率187

6.6.3.1 比热容187

6.6.4 光学和着色性能188

6.6.4.1 折射率188

6.6.4.2 透光率188

6.6.4.3 玻璃的着色189

6.6.5.3 耐碱性190

6.6.5.2 耐酸性190

6.6.5.1 耐水性190

6.6.5 化学稳定性190

6.6.5.4 耐发霉性191

6.6.6 电学性能191

6.6.7 阻隔性能191

6.7 玻璃的主要品种和应用191

6.7.1 建筑玻璃191

6.7.1.1 平板玻璃191

6.7.2 安全玻璃193

6.7.2.1 钢化玻璃193

6.7.1.3 空心玻璃砖193

6.7.1.2 泡沫玻璃193

6.7.2.2 夹层玻璃194

6.7.2.3 夹丝玻璃194

6.7.2.4 防静电和抗电磁波干扰玻璃194

6.7.3 信号玻璃194

6.7.3.1 平板色玻璃194

6.7.3.2 凸透镜玻璃194

6.7.4.2 热反射玻璃195

6.7.4.1 吸热玻璃195

6.7.4.3 光致变色玻璃195

6.7.3.4 信号灯用玻璃195

6.7.4 特种玻璃195

6.7.3.3 偏光镜玻璃195

6.7.4.4 空玻璃196

6.7.4.5 微晶玻璃196

6.7.5 瓶罐玻璃196

6.8 玻璃制品的强度要求196

6.8.1 内压强度197

6.8.2 热冲击强度197

6.8.5 垂直荷重强度198

6.8.4 翻倒强度198

6.8.3 机械冲击强度198

第7章 陶瓷199

7.1 概述199

7.2 陶瓷材料的一般性能199

7.2.1 陶瓷材料的机械性能199

7.2.1.1 刚度199

7.2.1.2 硬度199

7.2.2.1 热膨胀200

7.2.2 陶瓷的物理和化学性能200

7.2.1.4 塑性、韧性或脆性200

7.2.1.3 强度200

7.2.2.2 导热性201

7.2.2.3 热稳定性201

7.2.2.4 化学性能201

7.3 普通陶瓷201

7.3.1 普通陶瓷的分类201

7.3.1.1 陶质制品201

7.3.1.2 瓷质制品201

7.3.3 陶瓷制品的制造202

7.3.1.3 炻质制品202

7.3.2 陶瓷原料的成分202

7.3.4 传统陶瓷203

7.3.4.1 日用陶瓷203

7.3.4.2 普通工业陶瓷204

7.4 釉206

7.4.1 釉的特点、性质及制釉原料206

7.4.1.1 釉的特点206

7.4.2 釉的分类207

7.4.1.2 釉的性质207

7.4.1.3 制釉原料207

7.4.2.1 常用釉料208

7.4.2.2 装饰釉209

7.5 琉璃制品210

7.6 部分陶瓷名词浅释211

第8章 金属214

8.1 金属材料及分类214

8.2 热处理工艺基础214

8.2.1 概述214

8.2.2.1 退火215

8.2.2 钢的退火与正火215

8.2.2.2 正火216

8.2.3 钢的淬火与回火216

8.2.3.1 淬火216

8.2.3.2 回火218

8.2.4 钢的表面热处理219

8.2.4.1 表面淬火219

8.2.4.2 化学热处理220

8.2.6.2 热处理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221

8.2.6.1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221

8.2.6 热处理零件结构的工艺性221

8.2.5 其他热处理工艺221

8.3 铸铁222

8.3.1 概述222

8.3.1.1 铸铁的特性222

8.3.1.2 碳在铸铁中的存在形式与石墨的形态222

8.3.2 铸铁的分类223

8.3.3 灰铸铁223

8.3.3.1 灰铸铁的成分与性能223

8.3.3.2 常用灰铸铁的牌号及用途223

8.3.3.3 灰铸铁的常用热处理224

8.3.4 其他常用铸铁225

8.3.4.1 可锻铸铁225

8.3.4.2 球墨铸铁225

8.3.4.3 蠕墨铸铁226

8.3.4.4 合金铸铁227

8.4 钢227

8.4.1 钢的分类与牌号228

8.4.1.1 钢的分类228

8.4.1.2 工业用钢的牌号表示方法229

8.4.2.2 优质碳素结构钢230

8.4.2 非合金钢230

8.4.2.1 碳素结构钢230

8.4.2.3 碳素工具钢231

8.4.2.4 易切削结构钢232

8.4.2.5 工程用铸造碳钢232

8.4.3 低合金钢232

8.4.3.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232

8.4.3.2 低合金耐候钢233

8.4.3.3 低合金专业用钢233

8.4.4.2 合金调质钢、非调质钢和低碳马氏体钢234

8.4.4.1 合金渗碳钢234

8.4.4 合金结构钢234

8.4.4.3 合金弹簧钢236

8.4.4.4 滚动轴承钢236

8.4.4.5 超高强度钢237

8.4.4.6 耐磨钢238

8.4.5 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238

8.4.5.1 合金工具钢238

8.4.5.2 高速工具钢239

8.4.6 不锈钢、耐热钢及特殊物理性能钢240

8.4.6.1 不锈钢241

8.4.6.3 磁钢242

8.4.6.2 耐热钢242

8.5 有色金属243

8.5.1 铜及铜合金243

8.5.1.1 纯铜243

8.5.1.2 铜合金243

8.5.2 铝及铝合金247

8.5.2.1 纯铝247

8.5.2.2 铝合金248

8.6.1.1 发蓝处理250

8.6 金属的表面镀饰250

8.6.1 化学镀250

8.6.1.2 磷化处理251

8.6.2 电镀251

8.6.3 刷镀252

8.6.4 复合电镀253

8.6.5 真空离子镀253

8.6.6 热浸镀254

8.6.8 冰花镀255

8.6.9 镀黑255

8.6.7 热喷涂255

8.6.10 其他表面处理方法256

8.6.11 彩色涂层钢板256

8.6.12 彩色氧化铝257

第9章 胶黏剂258

9.1.1.2 固化剂259

9.1.1.5 填料259

9.1.1.3 增塑剂和增韧剂259

9.1.1.4 稀释剂259

9.1.1.1 基料259

9.1.1 胶黏剂的组成259

9.1 胶黏剂的组成与分类259

9.1.1.6 增黏剂260

9.1.1.7 抗氧剂260

9.1.1.8 防腐剂260

9.1.1.9 消泡剂260

9.1.1.10 其他260

9.1.2 胶黏剂的分类260

9.1.2.1 按主要胶黏剂物质分类260

9.2.1 产生黏合的基本条件261

9.2.1.1 胶黏剂必须有良好的流动性261

9.2 粘接机理261

9.2.1.2 胶黏剂必须能充分浸润被粘物表面261

9.1.2.3 按胶黏剂的外观状态分类261

9.1.2.5 按胶黏剂的主要用途分类261

9.1.2.4 按胶黏剂的使用方法分类261

9.1.2.2 按固化方式分类261

9.2.1.3 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必须有足够的作用力262

9.2.2 黏合理论262

9.2.2.1 黏合力与粘接强度263

9.2.2.2 吸附理论263

9.2.2.4 其他理论264

9.2.2.3 化学键理论264

9.2.2.5 结论265

9.2.3 影响黏合强度的因素265

9.2.3.1 构成胶黏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及结构的影响265

9.2.3.2 黏合面内应力的影响265

9.2.3.3 被粘物性质对黏合强度的影响266

9.3 常用胶黏剂266

9.3.1 葡萄糖衍生物胶黏剂266

9.3.1.1 淀粉胶黏剂266

9.3.3 溶剂型胶黏剂267

9.3.1.2 糊精胶黏剂267

9.3.2 热熔型胶黏剂267

9.3.4 乳液型胶黏剂268

9.3.4.1 聚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268

9.3.4.2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胶黏剂268

9.3.5 环氧胶黏剂269

9.3.5.1 基料——环氧树脂269

9.3.5.2 固化剂269

9.3.5.3 其他添加剂270

9.3.5.4 常用环氧胶黏剂271

9.3.6 改性酚醛胶黏剂272

9.3.6.1 酚醛-丁腈胶272

9.3.6.2 酚醛-缩醛胶272

9.3.7 聚氨酯胶黏剂272

9.3.8 a-氰基丙烯酸酯胶273

9.3.9 厌氧胶黏剂273

9.3.10 无机胶黏剂273

9.4 粘接工艺274

9.4.1 胶黏剂的选用274

9.4.2.1 接头受力种类及常见接头类型275

9.4.2 粘接接头的设计275

9.4.2.2 接头受力分析277

9.4.2.3 接头形式选择及尺寸确定278

9.4.2.4 点焊、铆接和螺栓连接与粘接并用279

9.4.3 表面处理280

9.4.3.1 表面处理的作用280

9.4.3.2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281

9.4.3.3 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285

9.4.4 胶黏剂的配制和涂敷286

9.4.4.1 配胶286

9.4.4.2 涂胶287

9.4.5 胶黏剂的晾置与固化288

9.4.5.1 胶层晾置时间与环境288

9.4.5.2 固化288

9.4.6 塑料的黏合290

9.4.6.1 塑料品种的鉴别290

9.4.6.2 塑料的黏合方法及胶黏剂的选择291

9.5 常见粘接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292

9.5.1 影响粘接质量的原因292

9.5.1.1 胶黏剂292

9.5.1.3 粘接工艺293

9.5.2 常见粘接缺陷及解决办法293

9.5.1.2 被粘材料表面状态293

9.6 粘接质量无损检验方法294

9.6.1 日视法294

9.6.2 敲击法294

9.6.3 声阻探伤法294

9.6.4 超声波探伤法294

9.6.4.1 反射法294

9.7.1 常见胶黏剂和溶剂的毒性295

9.7 安全和防护295

9.6.6 辅助检验295

9.6.5 液晶探伤法295

9.6.4.2 穿透法295

9.7.1.1 常用溶剂的毒性296

9.7.1.2 酚醛树脂胶黏剂的毒性296

9.7.1.3 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毒性296

9.7.1.4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毒性296

毒性297

9.7.1.10 热熔胶和压敏胶的297

9.7.1.8 热塑性树脂胶黏剂的毒性297

9.7.1.9 橡胶胶黏剂的毒性297

9.7.1.7 不饱和聚酯胶黏剂的毒性297

9.7.1.6 聚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及厌氧胶的毒性297

9.7.1.5 聚氨酯胶黏剂的毒性297

9.7.2 中毒的途径、症状及防护298

9.7.2.1 中毒的途径298

9.7.2.2 中毒的症状298

9.7.2.3 防护298

9.7.3 燃烧与爆炸299

9.7.3.1 粘接中常见的易燃易爆品299

9.7.3.3 安全措施300

9.7.3.2 引起爆炸起火的原因300

第10章 涂料302

10.1 概述302

10.1.1 涂料的作用302

10.1.2 涂料的组成分类与表示法302

10.2 涂料用油及天然树脂和人造树脂304

10.2.1 涂料用油304

10.2.1.1 油的组成304

10.2.1.2 油的成膜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05

10.2.2 涂料用天然树脂和人造树脂305

10.2.2.1 虫胶305

10.2.2.5 纤维素衍生物306

10.2.2.4 松香及其衍生物306

10.2.2.2 大漆306

10.2.2.3 沥青306

10.3 涂料用合成树脂307

10.3.1 涂料用合成树脂的特点307

10.3.1.1 涂料用合成树脂的分子量307

10.3.1.2 涂料用合成树脂的结构307

10.3.2 涂料用合成树脂的品种307

10.3.2.1 涂料用天然橡胶衍生物及合成橡胶307

10.3.2.2 涂料用酚醛树脂308

10.3.2.3 涂料用环氧树脂308

10.3.2.4 涂料用醇酸树脂310

10.3.2.5 涂料用氨基树脂311

10.3.2.6 涂料用丙烯酸树脂311

10.3.2.7 涂料用乙烯类树脂311

10.3.2.8 涂料用聚氨酯树脂312

10.4 涂料的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312

10.4.1 次要成膜物质312

10.4.2 辅助成膜物质313

10.4.2.1 溶剂313

10.5.1 酚醛树脂涂料314

10.5 常用涂料314

10.4.2.2 助剂314

10.5.2 醇酸树脂涂料316

10.5.3 氨基树脂涂料316

10.5.4 防锈涂料316

10.5.4.1 红丹防锈漆317

10.5.4.2 云母氧化铁防锈漆317

10.5.4.3 带锈涂料318

10.5.5 水溶性涂料318

10.5.5.2 水溶性涂料的品种、性能及用途319

10.5.5.1 水溶性涂料的构成机理319

10.5.6 其他品种涂料320

10.5.6.1 硝基漆320

10.5.6.2 过氯乙烯涂料320

10.5.6.3 丙烯酸树脂漆321

10.5.6.4 聚氨酯漆322

10.6 特种涂料简介323

10.6.1 烧蚀隔热涂料323

10.6.2 耐辐射涂料323

10.6.3 示温涂料323

10.6.5 发光涂料324

10.6.4 导电涂料324

10.6.7 润滑涂料325

10.6.8 陶瓷涂料325

10.6.9 防火涂料325

10.6.6 伪装涂料325

10.6.10 灭虫涂料326

10.6.11 金属罐用涂料326

10.6.12 塑料用涂料326

10.6.13 纸用涂料327

10.7 涂料的选择328

10.8.1 涂料的施涂工艺329

10.8 涂料的施涂工艺329

10.8.2 施涂中常见的缺陷及引起缺陷的原因和预防方法330

第11章 无机胶凝材料333

11.1 石膏333

11.1.1 石膏原料与石膏的生产333

11.1.2 建筑石膏的分类及技术指标333

11.1.3 建筑石膏的硬化334

11.2.2 石灰的熟化335

11.2.1 石灰的烧制335

11.2 石灰335

11.1.5 建筑石膏的使用与保管335

11.1.4 建筑石膏的应用335

11.2.3 石灰的硬化336

11.2.4 石灰的技术性能336

11.2.5 石灰的用途337

11.2.6 石灰的保管337

11.2.7 磨细生石灰粉338

11.3 水玻璃338

11.5.1 水泥的技术性能339

11.5 水泥339

11.4 菱苦土339

11.5.2 水泥的种类和标号340

11.5.3 水泥品种的选用342

11.5.4 水泥的储运管理343

第12章 复合材料345

12.1 概述345

12.2 复合材料的分类与特性345

12.2.1 复合材料的分类345

12.2.2 复合材料的特性346

12.3 复合材料的复合理论346

12.4.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347

12.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47

12.4.2 结构设计与强度复合348

12.4.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品种简介349

12.4.3.1 玻璃纤维-树脂复合材料349

12.4.3.2 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350

12.4.3.3 碳纤维-碳复合材料351

12.4.3.4 碳纤维-金属复合材料351

12.4.3.6 硼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52

12.4.3.7 其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52

12.4.3.5 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352

12.5 层合复合材料353

12.5.1 双层金属复合材料353

12.5.2 塑料-金属多层复合材料353

12.5.3 夹层结构复合材料354

12.5.4 塑料软包装复合薄膜和片材354

12.5.4.1 复合包装薄膜组合原则355

12.5.4.2 复合包装薄膜加工方法355

12.6 颗粒复合材料356

12.7 复合材料的应用356

13.1 选材的原则与方法359

第13章 材料的选用359

13.2 金属零件的选材360

13.2.1 选材的一般原则360

13.2.2 工艺性原则361

13.2.3 经济性原则361

13.2.4 选材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362

13.2.5 典型零件选材及工艺分析362

13.3 塑料零件的选材364

13.3.1 塑料选用的一般原则365

13.3.1.1 选用原则365

13.3.2 典型零件的选材366

13.3.1.2 选材的一般方法366

13.3.3 不宜选用塑料的情况367

13.3.4 塑料的加工性能368

13.3.4.1 塑料的可加工性368

13.3.4.2 塑料的加工成本369

13.3.4.3 塑料加工的废料370

13.3.5 塑料制品的成本370

13.3.5.1 塑料原料的价格371

13.3.5.2 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371

13.3.5.3 塑料原料的来源371

参考文献3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