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评价活动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评价活动论
  • 马俊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18890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6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评价(学科: 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评价活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评价活动的发生和历史发展27

一、评价活动的生物学前提和史前根据28

生物机体组织活动的一般特点及其演进28

动物的趋利避害行为和“利用工具”活动31

高等动物的“价值意识”35

二、评价活动的历史发生39

劳动与人的物种提升40

主客体分化及价值的产生45

价值意识的产生和原初的评价活动54

三、评价活动的历史发展59

从原始统一到分立再到现代统一的形态演进60

从“人合于天”到“天合于人”再到“天人66

和谐”的发展66

从感性直观到抽象理智再到辩证理性的发展71

道德评价 172

四、评价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相关性76

评价活动与人的机体发育水平的相关性77

评价活动发展与思维能力和知识水平的相关性80

评价活动发展与实践活动方式的相关性83

一、人与世界的双重关系88

第二章 评价的本质和特点88

“世界”概念的多重含义89

人对世界的依赖关系92

人对世界的掌握-利用关系96

二、人活动的两种尺度99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100

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104

两种尺度的对立统一109

三、评价是人掌握世界的意义的观念活动113

人掌握世界的两类基本方式113

观念掌握的几种主要形态115

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观念掌握活动119

四、评价活动的特点122

一点方法论的说明123

考察评价特点的参照系124

评价活动的几个突出特点127

一、评价类型的划分130

第三章 评价活动的类型130

划分评价类型的多元角度131

从评价主-客体角度来进行的划分135

二、对物的评价和对人的评价139

对物的评价139

对人的评价144

对物的评价和对人的评价的相互渗透149

三、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152

个人评价153

社会评价158

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关系164

四、几种主要的评价形式167

功利评价168

审美评价177

学术评价181

第四章 评价活动的结构186

一、评价活动的主-客体结构187

评价的客体187

评价的主体191

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辩证关系196

二、评价活动的层次结构200

下意识水平的评价200

情感水平的评价203

理知水平的评价209

几种层次的评价的互渗和跃迁213

三、评价活动的观念要素结构216

知识要素216

情感要素220

信念要素223

逻辑因素和非逻辑因素227

四、评价情势、评价定势和评价形态231

评价情势231

评价定势234

评价形态238

第五章 评价活动的过程242

一、评价活动过程的语义分析243

评价的发展过程243

单个评价的运行过程246

二、评价标准的确立250

评价标准的性质251

评价标准及其确立中的矛盾256

评价标准体系264

三、评价信息的获取267

价值客体信息的获取269

价值主体信息的获取272

评价信息的丰度278

四、评价方法281

抽象化方法281

理想化方法285

模型化方法288

系统化方法291

五、评价推理294

归纳推理296

类比推理299

演绎推理301

“优先”推理307

六、价值判断及其表述311

价值判断的性质312

价值判断的普遍性和个别性315

价值判断的语言表述320

价值判断的非语言表达323

七、评价的检验及修正325

评价的逻辑检验326

评价的实践检验330

评价信息的反馈334

评价的修正336

八、评价的理想目标339

理想的评价与评价的理想340

最佳选择与最恰当的评价342

评价的最大效益原则345

第六章 制约评价活动的若干因素350

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350

价值观念352

科学认识水平358

文化分布状态362

二、评价情势方面的因素364

时间因素365

空间因素367

设施装备369

评价成本372

三、评价主体和客体方面的因素377

评价客体方面的因素377

评价主体方面的因素382

四、评价信息方面的因素387

五、评价失当的几种表现390

评价失准391

评价失全393

评价失时397

评价失宜398

第七章 评价的科学化问题402

一、评价科学化是可能的吗403

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403

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408

几点初步意见412

二、评价科学化:人类的一种不懈的努力417

评价科学化的必要性418

合理性与科学化421

评价科学化是一个过程427

三、评价科学化的途径和原则432

开展对评价标准体系的科学研究432

加强对评价活动过程的研究436

社会生活的改进438

四、评价科学化的几个方法论原则444

后记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