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景源主编;李崇富,王锐生等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1623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68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主体哲学1
二 现时代哲学面临的课题8
三 加强学科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26
唯物论篇37
第一章 哲学本体论的历史命运37
一 本体论:“智慧学”的开端38
二 哲学本体的转换和沉浮48
三、本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应有位置69
第二章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82
一 自在自然:万物之源83
二 人化自然及其本质91
三 人化自然的发展和自在自然的优先地位97
第三章 时空的本质、特性与时空范畴104
一 恩格斯对时空本质的揭示105
二 20世纪自然科学在时空理论上的革命性变革112
三 自然科学的时空理论对哲学时空观的证实和发展122
四 时空观念和时空范畴的认识论意义129
第四章 辩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138
一 形而上学决定论与神学目的论的对立139
二 从机械决定论到唯物和辩证的决定论145
三 对当代非决定论思想的评析150
辩证法篇163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和系统科学163
一 如何看待系统科学的挑战163
二 系统科学理论和唯物辩证法167
三 系统科学方法和唯物辩证法191
四 系统工程和唯物辩证法194
主客体篇202
第六章 研究主体和客体问题的方法论原则202
一 研究主客体问题要坚持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203
二 研究主客体问题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08
三 关于主客体相互规定的理解问题215
第七章 主客体问题的哲学史考察221
一 古希腊哲学中的主客体观221
二 近代西欧哲学中的主客体问题224
三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主客体问题229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和客体概念241
一 关于主体问题241
二 关于客体问题260
一 主客体关系的本质内容269
第九章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69
二 主客体关系的基本方面286
实践篇308
第十章 关于实践的发生学考察308
一 实践发生的生物学前提308
二 实践意识的形成和实践的原始发生311
第十一章 哲学史上的实践概念及其变革318
一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践概念319
二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知行观325
三 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及其本质含义327
第十二章 实践结构的总体考察335
一 作为物质变换过程的实践要素336
二 实践观念模型的构成要素343
三 实践活动的控制系统351
第十三章 实践活动的基本尺度364
一 利的尺度365
二 真的尺度370
三 善的尺度375
四 美的尺度380
第十四章 实践活动的负态效应及根源385
一 实践结果和实践效应386
二 负态效应的主要表现389
三 负态效应产生和存在的根源395
第十五章 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探讨405
一 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与“发展困境”405
二 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质408
三 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实践论启示412
第十六章 认识的本质421
认识篇421
一 反映与信息422
二 反映与选择435
三 反映与建构439
第十七章 符号与认识447
一 符号的指称与意义450
二 认识客体的符号化459
三 符号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464
四 符号与认识成果的表达469
第十八章 认识与图式476
一 主体认识图式的一般规定477
二 主体认识图式的本质483
三 主体认识图式的功能493
四 认识图式和认识的客观性500
第十九章 认识与真理507
一 真理的属性509
二 真理是过程524
三 真理和谬误531
第二十章 人类的非理性与认识541
一 非理性因素及其研究的方法论542
二 非理性与理性、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546
三 直觉与认识551
四 情感与认识563
唯物史观篇575
第二十一章 历史唯物论中的人的问题575
一 人的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575
二 关于人性、人的本质579
三 关于人的性599
一 社会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606
第二十二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性606
二 社会活动的主体性616
第二十三章 社会进步及其尺度625
一 评价问题与生产力标准626
二 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632
三 对生产力标准的科学理解与人的全面发展633
第二十四章 社会意识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638
一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639
二 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645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651
附录:关于列宁“逻辑、辩证法、认识论三者同一”思想的两个问题653
一 列宁的“三者同一”思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654
二 对“三者同一”命提的哲学意义的评估问题669
编后记683
热门推荐
- 1021644.html
- 832305.html
- 973040.html
- 1160367.html
- 2987401.html
- 1630001.html
- 1518669.html
- 832219.html
- 3854219.html
- 27735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7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1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8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8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7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