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学论点要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学论点要览
  • 谢佑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0994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学论点要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刑事诉讼概念与基本范畴1

(一)刑事诉讼1

(二)刑事诉讼法7

(三)刑事诉讼法学10

(四)刑事诉讼的目的11

(五)犯罪控制15

(六)人权保障16

(七)刑事诉权19

(八)刑事诉讼结构(含三角形结构、线型结构)22

(九)刑事诉讼职能(含功能区分)40

(十)刑事诉讼的价值49

(十一)刑事诉讼法律关系58

(十二)刑事诉讼主体(含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63

(十三)刑事诉讼客体(含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客体)75

(十四)弹劾式诉讼81

(十五)纠问式诉讼(含纠问主义)91

(十六)职权主义诉讼101

(十七)当事人主义诉讼105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11

(一)程序法制原理111

(二)司法独立原则111

(三)不告不理原则113

(四)无罪推定原则115

(五)诉讼及时原则119

(六)平衡对抗原则121

(七)禁止重复追究原则122

(八)辩护原则124

(九)中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31

(十)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135

(十一)依靠群众原则139

(十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142

(十三)对一切公民适用法律平等的原则149

(十四) 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152

(十五)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158

(十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165

(十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171

三、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190

(一)司法机关190

(二)审判组织194

(三)审判委员会197

(四)合议庭203

(五)当事人208

(六)被害人213

(七)自诉人216

(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20

(九)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225

(十)辩护人231

四、证据制度237

(一)神示证据制度237

(二)法定证据制度239

(三)自由心证制度248

(四)中国的证据制度254

(五)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本质(含证据资料)258

(六)证据特征269

(七)非法证据281

(八)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286

(九)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293

(十)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298

(十一)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303

(十二)物征308

(十三)书证311

(十四)证人证言315

(十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318

(十六)视听资料322

(十七)证明的概念328

(十八)证明对象331

(十九)证明要求343

(二十)证明责任354

(二十一)举证责任367

(二十二)证据规则371

(二十三)同案被告口供可否互为证人证言381

(二十四)沉默权383

(二十五)刑讯逼供386

(二十六)疑案处理389

五、辩护制度395

(一)辩护制度395

(二)辩护权400

(三)律师406

(四)指定辩护416

(五)拒绝辩护425

六、附带民事诉讼制度430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430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431

(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范围433

(四)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范围435

(一)强制措施的性质439

七、强制措施439

(二)强制措施的功用442

(三)扭送的法律性质446

(四)逮捕的条件448

八、立案、侦查451

(一)立案的概念451

(二)立案的条件453

(三)立案监督455

(四)侦查监督的内容范围456

(五)侦查监督的对象范围458

(六)侦查工作的原则459

(七)自侦案件侦查监督的完善461

(八)“提前介入”的概念463

(九)“提前介入”肯定说与否定说464

(十)侦查终结的条件465

九、起诉制度467

(一)起诉法定主义和起诉便宜主义467

(二)不起诉的分类472

(三)法定不起诉的适用474

(四)酌定不起诉的适用476

(五)证据不足不起诉的适用477

十、审判原则和制度479

(一)参审原则和陪审原则479

(二)辩论原则480

(三)直接言词原则483

(四)集中审理原则493

(五)公开审判制度494

(六)两审终审制度510

十一、审判程序516

(一)证据开示516

(二)延期审理517

(三)中止审理522

(四)简易程序526

(五)上诉人及其范围532

(六)全面审查原则538

(七)二审审理方式542

(八)上诉不加刑548

(九)死刑核准权553

(十)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程序559

(十一)审判监督程序566

(十二)申诉571

(十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579

(十四)审判责任制583

(十五)刑事赔偿584

十二、其他588

(一)涉外刑事诉讼程序特有原则588

(二)刑事司法协助594

(三)刑事诉讼国际标准的概念和内容600

(四)刑事诉讼的中止604

(五)刑事诉讼的终止605

(六)监外执行606

后记6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