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排污权 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邓海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15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排污-费用-征收-法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排污权 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题解4
(三)选题意义4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6
(一)外部性及其相关理论6
(二)对环境容量与排污权的基本认识8
(三)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12
(四)无形财产权理论与启示15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17
(一)对研究范围的说明17
(二)研究方法19
第二章 排污权制度生成机理的宏观检视21
一、制约排污权生成的现实羁绊——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多视域分析21
(一)环境问题的经济成因23
(二)环境问题的伦理成因26
(三)环境问题的法律成因28
二、促进排污权生成的理论准备35
(一)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及救济方式的选择35
专栏2.1环境产权的特点分析38
专栏2.2对科斯定理的反思及其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4
(二)自然资源价值论的确立及生态伦理观的生成46
专栏2.3环境伦理观的嬗变51
(三)法律自身的演进及划时代变革的践行55
三、本章小结61
第三章 排污权内涵的界定63
一、作为权利客体的环境容量63
(一)自然科学中的环境容量64
专栏3.1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68
专栏3.2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1
(二)作为物权客体的环境容量——基于解释论的思路展开74
二、建基于环境容量的排污权81
(一)排污权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甄别81
(二)排污权的属性及其表征84
(三)排污权的类型化94
三、排污权的功能和价值99
四、本章小结104
第四章 排污权的取得与公示105
一、排污权的取得106
(一)权利的取得方式106
(二)权利的取得原则108
(三)权利的取得条件126
二、排污权的公示(登记)制度132
(一)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概况133
(二)许可证制度的比较法考察及其启示135
(三)对我国排污许可证特征的认知与重构140
(四)登记制度适用的范围、内容和效力142
专栏4.1不动产登记的含义、目标及性质145
(五)登记的变更、中止和对许可证的吊销148
(六)登记机关的责任151
专栏4.2不动产登记制度立法例152
三、本章小结154
第五章 排污权与不同权属之间的冲突和协调156
一、排污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156
(一)以相同取得原则为据生成的权利间的冲突与协调157
(二)以不同取得原则为据生成的权利间的冲突与协调158
专栏5.1物权冲突的一般救济规则159
二、与环境容量载体所承载的他项权属之间的冲突和协调162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162
专栏5.2罗马法解决物权冲突的机制167
(二)协调冲突的规则169
专栏5.3罗马法物权冲突状况及解决173
三、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和协调177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177
(二)协调冲突的制度契合点177
四、本章小结184
第六章 排污权的交易185
一、排污权交易的层级分析185
(一)依交易所涉地域的不同存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186
(二)依交易性质的不同存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两个层次187
专栏6.1期货理论与期货交易188
二、建构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法律分析190
(一)美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与启示190
(二)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概况197
(三)排污权交易(转让)的内涵202
专栏6.2期货交易的法律性质205
(四)排污权交易(转让)合同206
三、本章小结217
第七章 未来排污权制度理想化定位的展望——基于立法论的思路展开218
一、对传统民法财产权结构形成机制的回溯219
(一)“权利”的物化与一切“物”的有体物化219
(二)传统财产权结构所面临的理论困局221
专栏7.1无形财产的概念诠释222
二、排污权制度的理想化定位225
专栏7.2无形财产的立法模式227
第八章 结语230
一、本书的基本观点230
二、研究的创新235
三、研究的局限236
参考文献237
后记254
热门推荐
- 3379698.html
- 1215239.html
- 3821898.html
- 2874184.html
- 3743558.html
- 231035.html
- 935895.html
- 3669294.html
- 2716675.html
- 256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7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1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9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51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3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9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