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 周春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1994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城市空间-空间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方法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基本概念3

一、城市的本质3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3

三、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6

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周期7

五、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着眼点8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结构与形态研究进展9

一、国外城市结构与形态研究进展9

二、中国城市结构与形态研究现状13

三、中国城市结构与形态研究展望15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理论17

第一节 城市范围的界定17

一、国外都市区的界定17

二、中国都市区的界定20

三、都市区地域构成21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理论21

一、人文生态学理论22

二、城市土地交易和利用的理论23

三、城市人口密度模型27

四、城市内部功能结构模型31

五、聚落网络理论32

六、城市内部空间扩散理论36

第二部分 西方国家城市结构与形态的演变第三章 农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结构与形态43

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43

一、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居民点的形成43

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集市的形成45

三、第三次劳动大分工——城市的形成45

第二节 农业经济时代的城市结构与形态46

一、古代城市发展46

二、中世纪城市发展51

三、农业经济时代城市结构模式总结53

第四章 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结构与形态56

第一节 城市的发展与结构形态56

一、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发展56

二、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结构与形态60

第二节 城市结构形态的主要思想62

一、空想社会主义城市62

二、田园城市64

三、工业城市66

四、带形城市66

五、广亩城市与光辉城市67

六、有机疏散理论68

第五章 工业化后期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70

第一节 郊区化70

一、郊区化的含义70

二、郊区化的动力机制71

三、郊区化的类型73

四、郊区化的影响78

第二节 绿带控制79

一、大伦敦的“圈-带”模式79

二、绿带控制的实践与发展81

第三节 新城建设84

一、早期的新城建设84

二、“反磁力吸引”体系下的新城建设85

三、“平衡法则”下的新城建设91

四、新城建设的影响93

第四节 轴线发展94

一、交通轴向拓展94

二、线性带状发展99

第五节 城镇集聚102

一、莱茵-鲁尔集聚区102

二、兰斯塔德城市群105

第六节 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特点107

一、功能分化与分级结构108

二、分区平衡与结构单元109

三、多中心结构111

四、大都市区结构118

第六章 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121

第一节 逆城市化121

一、逆城市化的含义和表现121

二、逆城市化的背景和解释122

三、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124

第二节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125

一、内城衰退125

二、市区改造与重建126

三、中产阶级回流与再城市化128

第三节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129

一、城市蔓延129

二、边缘城市133

三、新规划主义136

第四节 大都市连绵带142

一、大都市区的发展142

二、大都市连绵带145

第三部分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变第七章 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153

第一节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过程153

一、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阶段153

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时期154

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充分发育阶段159

第二节 中国古代城市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163

一、中国古代城市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163

二、中国古代城市结构与形态的基本特征165

第八章 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169

第一节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与结构形态169

一、中国近代城市发展169

二、中国近代城市内部形态与结构特征172

第二节 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模型174

一、麦吉模式174

二、“多区组合”模式175

第九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变177

第一节 计划经济与城市结构形态177

一、计划经济与城市发展177

二、城市建设与空间增长特点179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结构与形态模式183

一、圈层模式184

二、功能分区模式185

三、综合模式185

第十章 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变187

第一节 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187

一、经济转型187

二、城市发展过程188

三、城市发展特点189

第二节 转型时期城市空间增长特点190

一、新型城市空间要素的出现190

二、转型期城市空间扩展方式192

第三节 转型时期城市结构与形态模式194

一、转型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194

二、转型期城市结构与形态模式204

第四部分 城市结构与形态的未来发展第十一章 信息社会与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形态209

第一节 信息社会及其特征209

一、信息社会209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211

第二节 信息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影响215

一、城市产业变化的影响215

二、城市功能变更的影响218

三、城市社会变迁的影响221

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发展趋势224

一、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总体趋势224

二、未来城市的主要聚落模型225

第十二章 生态化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演变趋势227

第一节 生态城市及其思想理论227

一、生态城市227

二、早期生态城市的主要思想理论229

三、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232

第二节 生态化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239

一、生态城市的景观要素239

二、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一般发展趋势241

第十三章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245

第一节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因素245

一、经济因素245

二、技术因素246

三、社会因素248

四、政治与政策249

五、其他因素250

第二节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存在的问题250

一、环境问题251

二、交通问题251

三、社会问题252

四、安全问题253

第三节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253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253

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257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259

主要参考文献264

后记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