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
  • 陈宗兴,刘燕华主编;郭晓雨,韩毓,张德明,邓一婷,叶伟春编撰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15191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1

第一节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与演进1

一、循环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1

二、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2

三、循环经济思想的成熟与实践5

四、循环经济的实践8

五、循环经济同传统经济的区别11

第二节 学科视角的循环经济13

一、循环经济学的学科基础13

二、经济学视角的循环经济18

三、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创新29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35

一、市场经济的特征35

二、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37

三、循环经济在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作用43

第二章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50

第一节 矛盾51

一、人类文明的矛盾51

二、对环境的态度53

三、我国的矛盾54

第二节 代际公平58

一、代际公平的定义59

二、代际公平的规则62

三、东方文明里的代际公平64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66

一、衡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67

二、可持续发展71

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75

一、化解矛盾7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6

三、突破绿色壁垒77

四、循环经济对知识经济的推进78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循环经济80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80

一、概述80

二、天人合一释义81

三、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84

四、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自然价值观90

第二节 天人合一与循环经济96

一、传统文化下的社会风尚和环保思想96

二、历史上各朝代的环保实践102

三、天人合一与循环经济110

第四章 环境变化与区域兴衰及现代启示119

第一节 都江堰与成都兴盛119

一、都江堰工程的自然之道和人文内涵120

二、都江堰与成都兴盛124

三、都江堰成功的现代意义127

第二节 土地沙化与西夏亡国128

一、西夏立国的环境因素128

二、土地沙化和西夏的衰败132

三、西夏亡国的历史反思135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古都的陷落135

一、关中之富和伊洛兴衰135

二、古都陷落的环境因素138

三、水土流失警钟长鸣140

第四节 环境与区域兴衰的现代启示140

一、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141

二、保持与时俱进的前瞻姿态142

三、建立开阔的国际视野143

第五章 倒“U”形经济发展轨迹之重145

第一节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之路145

一、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前的经济发展之路145

二、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经济发展之路146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55

一、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155

二、“U”的形状157

三、生态阈值161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之路的选择164

一、西方国家选择经济发展之路的历史条件164

二、我国经济发展之路选择面临的现实背景166

三、选择中国经济发展之路的时代条件172

第六章 循环经济与社会建设175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与循环经济175

一、农业与循环经济的天然和谐175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178

三、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182

四、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循环经济应遵循的模式和制度构建188

第二节 城市建设与循环经济193

一、循环经济建设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193

二、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实践分析198

三、我国城市循环经济的建设体系202

四、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制度筹建208

第七章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要求211

第一节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保障211

一、循环经济立法的宗旨、原则和调整对象211

二、循环经济立法的总体设计和内容219

三、有关循环经济法律实施的保障225

第二节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要求:政府层面232

一、国家统一规划建设循环经济的制度232

二、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财政税收补偿制度237

三、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金融信贷及资金扶持制度241

四、绿色GDP考核制度244

第三节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要求:市场层面245

一、符合循环经济的产权及收费制度安排245

二、生产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制度247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品价格形成制度248

四、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和示范制度248

第四节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要求:社会公众层面251

一、绿色消费鼓励制度251

二、相关的中介组织服务制度253

三、公众参与制度254

四、全民教育制度256

第八章 科教兴国与循环经济技术保障258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科技基础258

一、科技进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58

二、循环经济的技术选择260

三、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264

第二节 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战略270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障碍270

二、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保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275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战略277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科技实践案例295

一、工业循环经济中的科技实践案例295

二、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科技实践案例298

三、生活循环经济中的科技实践案例301

第九章 循环经济的曙光304

第一节 循环经济试点工作305

一、国家六部委联合启动循环经济试点305

二、试点工作的范围和重点内容306

第二节 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308

第三节 行业层面的循环经济314

一、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之路314

二、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319

第四节 城市层面的循环经济321

一、循环经济的先锋——贵阳市321

二、铜陵市借城市转型推进循环经济326

后记 循环经济与民族复兴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