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用风险相依模型及其应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信用风险相依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欧阳资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247016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用风险相依模型及其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本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1.1 本书研究的背景1

1.1.2 本书研究的意义4

1.2 债券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和文献综述6

1.2.1 国内外对债券的信用风险度量的研究7

1.2.2 国内外对债券市场风险度量的研究11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15

第2章 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评判18

2.1 信用风险因子与风险损失18

2.1.1 违约概率18

2.1.2 预期损失24

2.1.3 非预期损失26

2.1.4 经济资本28

2.1.5 损失分布28

2.2 违约相依性38

2.2.1 产生相依性的原因40

2.2.2 相关性和其他相依性的度量方法40

2.2.3 违约相依性的一些经验结果47

2.3 组合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及其评判52

2.3.1 几种主要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53

2.3.2 五种信用组合风险管理模型对我国的启示76

2.4 极值理论在信用资产组合管理中的应用77

2.4.1 极值理论的重要应用77

2.4.2 极值理论回顾79

2.4.3 极值理论在信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83

第3章 信用等级转移方法比较研究90

3.1 追踪信用等级转移的方法91

3.2 评级的稳定性和周期性94

3.3 信用转移研究结果的比较96

3.4 与信用评级相关的问题98

3.5 国外信用评级方法研究对我国的启示99

第4章 国债收益率的广义Pareto分布拟合103

4.1 极值理论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应用103

4.2 统计建模105

4.2.1 极值理论基本模型回顾105

4.2.2 GPD模型的定义及其极限定理107

4.2.3 风险度量109

4.2.4 厚尾分布的诊断111

4.2.5 门限值的初步选取112

4.2.6 GPD模型的检验原理113

4.3 国债收益率的极值测度研究115

4.3.1 国债收益率的基本统计描述115

4.3.2 国债收益率的极值分布116

4.3.3 国债收益率的极值VaR119

4.4 对用极值理论估计VaR的几点说明121

第5章 股票、国债和企业债券的极值风险比较研究123

5.1 问题的提出123

5.2 统计建模124

5.2.1 厚尾分布的定义124

5.2.2 利用指数回归模型计算VaR的原理125

5.2.3 利用指数回归模型计算VaR的算法127

5.3 股票、国债和企业债券指数极值风险的测算与比较128

5.3.1 股票、国债和企业债券指数的收益率的基本统计描述128

5.3.2 股票、国债和企业债券指数的收益率的极值分布128

5.3.3 基于指数回归模型的三种指数的收益率的VaR130

5.4 结果比较和说明130

第6章 基于Copula方法的国债市场相依风险度量132

6.1 问题的提出132

6.2 Copula与相依结构134

6.2.1 Copula的概念及其性质134

6.2.2 几种常用的Copula函数137

6.2.3 其他相依性度量方法与Copula的关系146

6.2.4 利用Copula计算累积联合概率——一个例子148

6.3 国债组合风险度量的Copula的选取149

6.3.1 数据分析149

6.3.2 Copula参数估计的原理和方法150

6.3.3 经验Copula的计算和合适的Copula的选取152

6.4 两种国债的组合风险度量154

第7章 完善我国债券信用风险监管体系的策略分析157

7.1 我国运用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条件已逐步完备158

7.1.1 外部条件逐步具备158

7.1.2 金融机构内部条件正逐步成熟158

7.2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160

7.2.1 完善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促进信用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依据161

7.2.2 加强金融机构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162

7.2.3 建立多层次的信用管理体系164

7.3 构建我国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的全程监控体系166

7.3.1 前期的控制机制167

7.3.2 中期的监控机制174

7.3.3 后期的保障机制179

总结与展望183

参考文献187

后记1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