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召唤教学研究之“魂”:教学伦理性的后现代重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文辉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召唤教学研究之“魂”:教学伦理性的后现代重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一)“器求新”僭越“人求变”1
(二)“道问学”遮蔽“尊德性”3
(三)“求效率”凌驾“守正义”5
(四)“主客二分”取代“天人合一”8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0
(一)伦理与道德10
(二)现代性12
(三)后现代主义12
(四)教学伦理13
三、文献综述13
(一)作为教学认识论的反思势力14
(二)作为教师专业伦理的组成部分18
(三)作为教育性教学的延伸性研究20
(四)作为规范伦理学在教学领域的投射22
(五)已有研究的所见与未见24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28
(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8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29
五、研究的价值29
(一)理论上的价值30
(二)实践上的价值33
第二章 教学何以具有伦理性35
一、起源:教学伦理性的原点35
(一)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及其批判35
(二)教学的伦理起源说及其辩护37
二、历史:教学伦理性的足迹38
(一)前现代:教学伦理性的原始丰富39
(二)现代:教学伦理性的遮蔽41
(三)后现代:教学伦理性的重建44
三、概念:教学伦理性的自述45
(一)教学不是洗脑45
(二)教学不是机械传递46
(三)教学不是欺骗47
四、特点:教学伦理性的解说48
(一)教学:导人向善49
(二)教学:实实在在50
(三)教学:舒展人性52
第三章 现代性的教学主张及其伦理性的缺失55
一、教学本质的技术化对伦理性的阻抗55
(一)教学本质的技术化嬗变过程56
(二)技术性活动与教学伦理性的遮蔽63
二、教学价值的功效化对伦理性的拒斥66
(一)公平作为效率的陪衬67
(二)学生作为被规训的工具72
(三)教师作为悲壮的牺牲者74
三、科学认识论对教学伦理性的削弱75
(一)科学认识论及其知识主张75
(二)科学认识论与学生生命的齐一化76
四、教学方法的普适化对教学伦理性的打击80
(一)现代教学与普适性方法的找寻80
(二)现代教学与马基雅维利主义83
(三)现代教学与教师角色的工匠化84
第四章 教学伦理性的重建之路87
一、重建教学伦理性之路究竟在何方87
(一)老年保守派:复兴传统教学主张88
(二)新保守派:深化现代性教学谋划89
(三)青年保守派:走向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90
二、能否退回到现代性之前的教学主张92
(一)哲学领域的反思92
(二)教育学领域的诟病95
三、继续深化现代性教学谋划是否可行97
(一)先于生存活动的交往行为理论能否行得通98
(二)能否继续深化现代性教学谋划99
四、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及其教学主张是否可能100
(一)非理性主义的致思取向及其教学主张100
(二)批判主义的突围路径及其教学主张102
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及其教学主张何以成立104
(一)两种后现代主义及其教学主张的分歧104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两翼105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的教学主张及对伦理性的重建107
一、德性实践本质对教学伦理性的挖掘107
(一)后现代主义与教学作为德性实践108
(二)德性实践与教学伦理性的凸显110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教学伦理性的培育112
(一)从效率在前到伦理优先113
(二)从成材之教到成人之育119
(三)从奉献主义到生命本位123
三、生活认识论对教学伦理性的涵养124
(一)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125
(二)从实体性知识到共同创读知识126
(三)从认知层次到完整的生命131
四、方法的情境性对教学伦理性的开发133
(一)后现代主义与教学方法的情境性134
(二)教师作为一种伦理性的存在138
(三)教师作为教学资源开发者140
第六章 教学伦理性后现代重建的措施143
一、转变理念上对师生的不合理定位143
(一)个人本位下自由与责任的统一143
(二)崇高追求下奉献精神与生命本位的统一145
(三)和谐关系下主导与主体的多样化和动态化147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伦理敏感性149
(一)教师方法论意识的凸显149
(二)教师研究者角色的强化151
(三)教师伦理敏感性的提升153
三、强化制度建设的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157
(一)教学制度要尽量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157
(二)学校要秉承道德领导的理念159
(三)评价制度切实减轻师生的负担160
结束语163
参考文献165
热门推荐
- 697264.html
- 924588.html
- 882492.html
- 2223004.html
- 3896309.html
- 3527704.html
- 2135912.html
- 1473445.html
- 2215641.html
- 24043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3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7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8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5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1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8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