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教社会学 第4版=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宗教社会学 第4版=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2
1.社会学2
2.宗教社会学的性质与特点3
二、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9
三、宗教社会学简史10
1.宗教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10
2.宗教社会学的复苏与发展12
3.宗教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范式14
第二章 宗教社会学研究方法撮要30
一、研究类别的划分与若干重要概念简介30
二、抽样37
三、几种基本的研究方式42
第三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宗教定义与本质59
一、定义问题59
1.定义问题的重要性59
2.实质性定义62
3.功能性定义64
4.新的尝试66
二、本质问题再探67
三、宗教的构成要素71
1.宗教信仰71
2.宗教仪式73
3.宗教经验75
4.宗教群体与组织77
四、宗教类型78
第四章 宗教性的意义系统82
一、宗教与意义系统83
1.对意义的界定83
2.宗教与群体意义系统的建构和维持87
3.宗教与个体的意义系统的获得90
4.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共契与公民宗教问题93
二、神义论问题106
1.神义论概念的产生与发展106
2.神义论与意义危机109
3.神义论的类型110
三、宗教意义的社会实在基础114
1.作为社会基础的看似有理结构114
2.多元社会中宗教意义系统的看似有理结构116
第五章 宗教与社会秩序119
一、宗教与秩序的维系120
1.宗教与社会整合120
2.宗教与社会控制123
3.宗教与个体的社会化126
4.宗教与心理调适130
二、宗教的社会功能的复杂性131
三、宗教与社会冲突135
1.冲突论与整合论的对垒135
2.马克思主义的论断137
3.当代冲突论对冲突类型的分析140
4.当代冲突论对冲突根源的分析141
四、宗教与社会变迁149
1.社会变迁释义149
2.宗教阻碍社会变迁151
3.宗教推助社会变迁154
第六章 世俗化与神圣化:两股奔涌不息的浪潮158
一、世俗化释义与世俗化理论简史159
二、世俗化探源163
三、世俗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169
四、世界的去世俗化175
五、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共存180
第七章 现代社会中的新兴宗教运动185
一、新兴宗教的界定186
二、新兴宗教的特征与类型189
三、新兴宗教的类型194
四、新兴宗教的形成模式199
五、新兴宗教探源205
六、邪教与新兴宗教211
七、公众反应与政府控制217
第八章 宗教与传统中国社会227
一、中国社会、文化的宗教性问题227
二、中国宗教的功能分析237
1.中国宗教在维系宗法性社会结构及其秩序方面的功能237
2.中国宗教的文化功能241
三、国家对宗教的控制247
四、宗教之间的关系253
五、中国宗教的一般特征259
附录一 定量研究案例: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教的态度的调查报告264
一、引言264
二、样本基本情况266
三、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状况269
1.生活满意度与命运控制度269
2.压力感与人际支持270
3.抗压支持的精神来源271
4.周边的宗教氛围与宗教供给272
5.对超自然现象的相信与认同274
6.敬拜神灵与供奉宗教物品275
四、北京市大学生的基督信仰与实践277
1.对宗教的多元认同与兴趣277
2.对基督宗教的了解程度282
3.了解基督宗教的主要途径285
4.基督宗教聚会活动的参与286
五、基督徒的信仰实践288
1.教龄与入教288
2.教会的选择289
3.宗教活动参与290
4.宗教虔诚293
六、北京市大学生对基督宗教的态度294
1.对基督宗教的总体看法294
2.基督宗教与中国的关系296
3.希望基督徒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301
4.基督宗教发展的原因302
七、宗教发展政策建议303
八、基本发现305
九、结语307
附录二 定性研究案例:论赵紫宸在秩序与意义之间的选择及其得失308
一、功能取向:基督教社会哲学视野中的社会重建论309
1.基督教社会哲学释义309
2.温和的重建论313
二、意义取向:论恶的问题322
三、反思赵紫宸的选择之得失328
附录三 随机数表332
参考文献336
第四版后记341
热门推荐
- 583957.html
- 553007.html
- 310649.html
- 246954.html
- 3451368.html
- 1683872.html
- 1925654.html
- 3071603.html
- 3357483.html
- 35289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9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4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6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7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