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区域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 纲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文潮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01234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族区域经济开发规划和管理 纲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个问题(纲要)1
第一章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1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1
第二节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
目录1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础路线7
第一节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5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5
第三章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5
第一节 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21
第二节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1
第四章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1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7
第五章 发展民族经济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27
第二节 统一的多民族中国27
第一节 民族概论27
第一节 现代化挑战与民族教育的使命34
第二节 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途径与措施探究34
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纲要)34
第一章 经济发展战略和21世纪的战略转移34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38
第二节 21世纪发展的战略转移38
第二章 国民经济发展目标38
第一节 目标依据:发展经济的启动端点44
第二节 目标范畴:指标体系和它们的四项特征44
第三节 实现目标的对策方案44
第三章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问题44
第四章 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区域的综合发展利益48
第二节 综合平衡: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48
第一节 调整比例:国民经济发展的教训48
第一节 平衡方程:发展利益的一致性55
第二节 非均衡增长:利益间的相互磨擦55
第三节 “吸纳模型”调节器55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土建设与流域开发(纲要)55
第一章 国土建设的基本概念和范畴55
第一节 国土概念65
第二节 国土建设的由来和背景65
第三节 国土建设的主要内容65
第二章 国土规划65
第一节 国土规划的性质和内容70
第二节 国土规划编制程序和文件70
第三章 国外国土建设的经验70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土建设与流域开发72
第一节 国外国土建设工作的发展趋势72
第二节 国外国土建设的成功经验72
第一节 民族地区国土建设的基本问题81
第二节 民族地区国土开发整治战略模式81
第三节 民族地区流域综合规划开发重点区域81
四、生产布局与区域规划(纲要)81
第一章 生产布局学概论81
第一节 生产布局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89
第二节 生产布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89
第三节 生产布局的因素89
第四节 生产布局的经济论证89
第二章 区域生产布局与区域规划89
第三章 区域系统的特点和有关区域理论94
第五节 区域规划9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区划的原则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区的主要内容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区划的体系94
第一节 经济区和经济区划94
第一节 区域系统的特点100
第二节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100
第四章 国外生产布局与规划介绍100
第一节 日本工业地域的形成106
第二节 苏联的地域生产综合体106
第三节 美国波多黎各石油化学工业综合体的规划106
五、自然资源经济学(纲要)106
第一章 自然资源概论106
第二章 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113
第三节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及发展趋势113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113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113
第一节 土地资源138
第二节 矿产资源138
第三节 水资源138
第四节 森林资源138
第五节 草场资源138
第六节 野生动物资源138
六、能源经济学(纲要)138
第一章 能源概论138
第一节 能源的概念和分类144
第二节 能源开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44
第三节 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发展概况144
第二章 能源开发和利用144
第二节 能源开发和利用158
第三章 能源管理158
第一节 能源系统和能源平衡158
第一节 能源计划与规划的编制165
第二节 能源科学管理165
第三节 能源与环境165
七、生态经济学(纲要)165
第一章 导论165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167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167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167
第二章 生态学和生态系统167
第一节 生态学及其发展简史171
第二节 生态系统171
第三章 人类的生态环境171
第四节 我国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174
第四章 生态经济系统174
第二节 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174
第三节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174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与类别174
第一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179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原理179
第三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179
第四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优化原理179
第五章 生态经济规律179
第一节 生态经济系统运动的基本规律184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律体系184
第六章 生态农业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184
农业模式184
八、人类学与民族文化(纲要)186
第三节 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增加生态环境建设投资186
第二节 加强对乡镇城企业的治理和污染控制,提高生态经济效益186
第一节 因地制宜,加快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186
第三节 生态农业的类型和一般设计方法186
第二节 生态农业和我国农业现代化186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有关概念186
第七章 探索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186
第一章 人类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190
第一节 人类学学科的领域197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97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方法197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的核心内容197
第三节 生态系统和环境的适应205
第四节 文化的变迁205
第三章 应用人类学和民族农村社区205
第二节 价值与文化行为205
第一节 文化的性质205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应用研究216
第二节 传统农村社区发展的研究216
第三节 民族经济中的文化研究216
第四节 民族人口中的文化研究216
第四章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调适216
第一节 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概念223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调适223
九、国民经济管理概论(纲要)223
第一章 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与任务223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性质231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与作用231
第三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原则231
第二章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231
第三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39
第三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的实现23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性质和特点23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确定239
第一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地位与作用241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形式和组织实施241
第四章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41
第一节 国民经济活动与调节的内容实质246
第二节 国民经济活动的调节手段246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246
第五章 外国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246
第一节 外国经济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247
第二节 探讨最新现代化管理途径247
第三节 当代管理科学的特点247
第六章 外国企业的经营战略247
第五节 公司成长的五个阶段254
第七章 计划与计划管理制度254
第六节 7—S结构与公司成长254
第三节 市场挑战者战略254
第四节 生产品开发战略254
第二节 市场领袖战略254
第一节 公司的战略管理254
第一节 市场计划256
第二节 市场导向型企业的计划管理256
第三节 人力资源计划256
第八章 市场管理理论与实践256
第一节 市场管理哲学258
第二节 推销原则258
第三节 市场审计258
第四节 市场销售策略和市场预测258
十、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技术简介(纲要)258
第一章 绪论258
第二章 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261
第三节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61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261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261
第一节 统计设计263
第二节 统计调查263
第三章 统计资料的整理263
第一节 统计资料整理的意义和步骤267
第二节 统计分组267
第三节 分配数列267
第四节 统计资料的汇总267
第五节 统计表267
第四章 综合指标267
第一节 总量指标272
第二节 相对指标272
第五章 平均指标272
第六章 时间数列278
第二节 标志变异指标278
第一节 平均指标278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原则283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发展水平指标283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283
第四节 长期趋势的分析283
第七章 统计指数283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种类和作用288
第二节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288
第三节 平均指数的分析288
第四节 指数体系288
第八章 抽样推断288
第一章 概论293
十一、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及应用(纲要)293
第四节 抽样推断的基本方法293
第三节 抽样推断的组织形式和抽样误差293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意义和作用293
第二节 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293
第一节 信息和信息技术297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297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297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297
第一节 计算机的硬件构成300
第二节 计算机的软件300
第三节 程序设计语言300
第三章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300
第三节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314
第四章 磁盘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14
第二节 逻辑代数和逻辑电路314
第一节 计算机的数制314
第一节 磁盘操作系统简介323
第二节 操作系统的启动和关闭323
第三节 常用键的功能323
第四节 文件和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323
第五章 汉字操作系统和汉字输入方式323
第一节 汉字操作系统327
第二节 汉字输入方式327
第六章 文字编辑软件Wordstar327
第一节 Wordstar系统的启动和退出333
第二节 编辑文书文件333
第三节 Wordstar“总菜单”中的其它命令333
第四节 Wordstar的有关应用333
第七章 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Ⅱ333
热门推荐
- 3013225.html
- 2343392.html
- 945220.html
- 1311598.html
- 3180420.html
- 3293441.html
- 1018610.html
- 3331266.html
- 1279725.html
- 318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09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7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5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9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1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9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