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行性感冒中西医防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流行性感冒中西医防治
  • 曹洪欣,刘保延主编;胡镜清,彭锦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174278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8页
  • 主题词:流行性感冒-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流行性感冒中西医防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

一、历史上主要的流感大流行1

二、流行频发,传播迅速5

三、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5

四、流行期发病人数众多,死亡率极高6

五、并发症的危害7

六、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危害7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8

一、潜伏期8

二、临床类型8

(一)单纯性流感8

(二)肺病炎性流感9

(三)中毒型流感9

(四)胃肠型流感9

一、战国至秦汉时期10

第三节 中医药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历史贡献10

二、晋唐时期11

三、宋金元时期12

四、明清时期13

五、民国时期15

六、建国以后15

第四节 中医对流行性感冒发病机理的认识18

一、病因18

二、发病机理25

(一)伏邪学说26

(二)新感学说27

(三)温疫学说28

第二章 流行性感冒的现代研究30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特点30

一、流感病毒的形态学特点30

二、流感病毒的分型31

一、传染源及传播途径32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32

三、流感病毒的免疫性和抵抗力32

二、易感人群33

三、流行特征33

第三节 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34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4

一、诊断34

(一)流行病学资料35

(二)临床表现35

(三)实验室检查35

二、鉴别诊断36

(一)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性呼吸感染36

(二)支原体肺炎36

(三)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36

(四)其他发热性传染病36

(二)隔离与消毒37

(一)建立疫情监测机制,控制流行37

一、预防37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的西医防治方法37

(三)药物预防38

(四)疫苗预防38

二、治疗39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39

(二)抗病毒治疗39

一、流感的治疗总则40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原则40

第三章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治疗40

二、流感的具体治则41

三、临床报道50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的辨证施治53

一、风寒束表证53

二、风邪伤卫,营卫不和证55

三、风热袭卫证55

四、热郁肺卫证56

五、风寒表湿证57

六、湿热郁表证58

七、暑湿证59

八、暑热证60

九、凉燥犯肺证62

十、温燥伤肺证64

十一、气分热盛证65

十二、阳明腑实证66

十三、邪踞半表半里证66

十四、表寒肺热证68

十五、体虚外感证69

十六、阳气暴脱证80

第三节 流感治疗中中成药的合理应用81

一、中成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81

二、临床选用中成药的原则84

三、治疗流感或感冒的常用中成药86

四、流感兼证的中成药选用99

五、治疗流感与感冒中成药的现代研究101

第四节 流行性感冒的针灸治疗108

第四章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预防109

第一节 因时调养109

一、春季调养109

二、夏季调养110

三、秋季调养111

四、冬季调养111

第二节 因人调养111

一、儿童的预防保健111

二、老年人的预防保健112

三、慢性疾病患者的预防保健112

四、特殊人群的预防保健113

第三节 起居调摄113

一、适寒温 调冷暖113

二、饮食调养113

三、注意环境卫生114

四、加强锻炼 避免感染116

第四节 药物预防117

一、一般预防118

二、体虚者的预防119

第五节 食疗药膳120

一、食疗120

二、药膳121

第六节 针灸按摩疗法126

一、针刺126

二、耳穴126

三、艾灸126

四、拔罐126

五、按摩126

第七节 气功疗法127

第八节 运动疗法127

第九节 环境卫生128

一、禽流感的病原及其特点:130

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特点130

第五章 禽流感130

二、禽流感病毒的复制过程131

三、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毒力132

四、影响禽流感病毒的理化因素134

第二节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135

一、禽流感病毒的宿主135

二、禽流感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135

三、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的关系136

四、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症状表现137

五、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8

第三节 人禽流感疾病的防治139

一、人间禽流感感染案例回顾139

二、人禽流感病的临床表现140

三、人禽流感的诊断141

四、人禽流感病的防治142

附录一:全国流感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144

附录二: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1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