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 下
  • 李岫,秦林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4273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0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二十世纪前夜的中外文学交流1

第一章 外来文学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3

第一节 王韬的外游及其思想发展5

第二节 “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严复9

第三节 林译小说12

第四节 政治小说的东渐18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传入中国27

第六节 王国维学术研究的西方背景34

第七节 梁启超与“三界革命”43

第八节 诗人外交家黄遵宪47

第九节 诗僧翻译家苏曼殊52

第十节 中国早期话剧的来源、派别及内容57

第十一节 俄国文学大量传入中国64

第二章 中国文学在近代的输出68

第一节 概述68

第二节 中国文学在英国77

第三节 中国文学在法国87

第四节 中国文学在俄国96

第五节 中国文学在美国106

第二编 二十世纪上叶的中外文学交流115

第一章 外来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17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崇洋与复古之争117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涌入中国125

第三节 西方象征派与中国现代诗坛130

第四节 十四行体由欧洲向中国的转徙137

第五节 日本白桦派与中国现代作家159

第六节 日本新感觉派与中国现代文学164

第七节 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169

第八节 左翼文学主潮的形成与现实主义的深化182

第二章 现代译坛、译家、团体及期刊192

第一节 鲁迅——现代中外文学交流的开拓者192

第二节 茅盾和《小说月报》的革新197

第三节 郭沫若等和创造社的翻译倾向201

第四节 未名社的翻译倾向及特点206

第五节 浅草社和沉钟社的翻译实绩210

第六节 《译文》、《世界文库》引来别国火种214

第七节 “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218

第三章 外国作家、思想家与中国现代文学223

第一节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223

第二节 易卜生与中国现代文学238

第三节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260

第四节 弗洛伊德与中国现代文学289

第五节 托洛茨基与中国现代文学306

第六节 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学316

第七节 佐藤春夫与中国现代文学335

第四章 外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各种体式的影响353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与外来影响353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新诗流变与外来影响372

第三节 中国现代散文与外来影响391

第四节 中国现代戏剧与外来影响409

第五节 报告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外来影响432

第六节 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与外来影响444

第五章 现代儿童文学的外来影响454

第一节 域外来风454

第二节 输入火种:新的内容与题材456

第三节 文体革新:横的借鉴与纵的传承464

第六章 国外对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研究473

第一节 鲁迅研究在国外473

第二节 茅盾研究在国外489

第三节 郭沫若研究在国外503

第四节 巴金研究在国外512

第五节 老舍研究在国外518

第六节 曹禺研究在国外529

第七节 丁玲研究在国外540

第三编 二十世纪下叶的中外文学交流557

第一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中外文学交流559

第一节 对前苏联文学的接受与交流560

第二节 与欧美各国的文学交流574

第三节 与亚非拉各国的文学交流580

第二章 中外作家、学者的交流590

第一节 东方学的一代宗师季羡林590

第二节 传达中国文化的灵魂——中文英译大家杨宪益、戴乃迭600

第三节 “丹麦国旗勋章 ”获得者叶君健610

第四节 中西文化对撞与交流中的吴宓、梁实秋、钱钟书621

第五节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笔下的中国649

第六节 布莱希特“面向东方”的尝试658

第七节 西方现代诗派与中国古诗667

第八节 诗僧寒山与美国当代诗坛675

第三章 “文革”十年的单向译介682

第四章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新时期文学686

第一节 国际文化背景686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693

第三节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与变异700

第四节 话剧探索与新诗潮718

第五节 新时期中外文学的双向交流730

第五章 当代中外儿童文学的交流742

第一节 俄苏儿童文学:50年代的强势影响743

第二节 西方儿童文学:全球意识中的东西对话748

第三节 双向互动:儿童文学是没有国界的765

第六章 海外华文文学的对外交流771

第一节 亚洲华文文学的对外交流774

第二节 美洲华文文学的对外交流792

第三节 欧洲华文文学的对外交流795

第七章 台湾现代派文学与西方影响798

第一节 台湾现代派诗歌与西方影响801

第二节 台湾现代派小说与西方影响818

第八章 香港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834

第一节 对外国文学的引进835

第二节 外国小说对香港小说的影响840

第三节 外国诗歌对香港诗歌的影响850

第四节 外国话剧对香港话剧的影响858

第五节 外国散文对香港散文的影响865

第九章 文化视野中的澳门文学872

第一节 澳门多元的文化生态873

第二节 澳门文学发展的历史驱动力876

第三节 艰难跨越的文学分水岭881

第四节 建立“澳门文学”的形象883

第五节 历史昭示未来890

第十章 世纪末的景观——四大文学巨匠1999的相聚与对话893

编后记 李岫 秦林芳9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