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注塑模设计与生产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注塑模设计与生产应用
  • 张国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6636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注塑-塑料模具-生产工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注塑模设计与生产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绪论1

1.1 塑料的由来1

1.2 塑料的定义及组成1

1.3 塑料的分类及性能2

1.3.1 塑料的分类2

1.3.2 塑料的性能2

1.3.3 塑性塑料成形加工性能3

1.4 塑料成形及其在塑料工业中的地位4

1.5 注塑成形工艺相关概念4

1.6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现状及发展方向5

第2章 塑料制品的工艺性结构7

2.1 塑料的收缩7

2.1.1 塑料的收缩率7

2.1.2 影响塑料收缩率的主要因素8

2.1.3 收缩率的选取原则9

2.2 脱模斜度11

2.2.1 斜度方向11

2.2.2 脱模斜度的表示方法11

2.2.3 影响脱模斜度的因素12

2.3 成形工艺对塑料制品几何形状的要求12

2.3.1 壁厚及壁厚均匀性12

2.3.2 加强肋15

2.3.3 支承面(含凸台、角撑)16

2.3.4 圆角和沟槽16

2.3.5 孔18

2.3.6 螺纹18

2.3.7 嵌件19

2.3.8 凸凹纹21

2.4.1 流动长度(流程)和流动距离比22

2.4 其他工艺设计22

2.3.10 挂模槽22

2.3.9 标志、符号、图案、文字22

2.4.2 取向与结晶23

2.4.3 内应力24

2.4.4 尺寸和形状稳定性24

2.4.5 熔合纹25

2.4.6 外观质量和表面装饰25

2.5 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26

第3章 注塑模结构与注塑成形工艺29

3.1 分型面29

3.1.1 分型面的形状和类型29

3.1.2 分型面的选取原则29

3.2 注塑模具结构及分类31

3.2.1 注塑模的基本类型31

3.2.2 注塑模结构分类32

3.2.3 注塑模的典型结构35

3.3 注塑机的组成与分类36

3.3.1 注塑机的组成36

3.3.2 注塑机的分类与技术参数37

3.4 注塑模与注塑机的关系40

3.4.1 注塑机主要工艺参数的校核40

3.4.2 注塑机有关安装尺寸的校核41

3.4.3 开模行程和顶出装置校核42

3.4.4 注塑模的安装固定方法43

3.5 注塑模型腔布局44

3.5.1 型腔数目的确定44

3.5.2 多型腔的排列45

3.6 注塑成形工艺过程46

3.6.1 完整的注塑成形过程46

3.6.2 注塑成形工艺条件的选择与控制51

4.1.2 浇注系统的组成60

4.1.1 浇注系统的作用60

第4章 浇注系统设计60

4.1 浇注系统的特性60

4.2 主流道设计61

4.3 分流道设计62

4.4 浇口的设计63

4.4.1 浇口设计的内容63

4.4.2 注塑模常用浇口形式及适用范围64

4.4.3 浇口类型和开设位置的选择原则72

4.4.4 浇注系统截面尺寸定量计算简易方法77

4.5 冷料穴79

4.6 型腔模具的浇注系统流动平衡80

5.1.1 排气系统的作用及气体的来源82

5.1.2 排气系统的设计要点82

5.1 排气系统82

第5章 排气及引气系统82

5.1.3 设计实例83

5.2 引气系统84

第6章 侧向分型与轴芯机构85

6.1 基本功能及动力来源85

6.2 抽拔力和抽芯距85

6.2.1 抽拔力85

6.2.2 抽芯距86

6.3 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86

6.3.1 斜导柱抽芯机构86

6.3.2 完成抽芯所需斜导柱的长度和开模距86

6.4 压紧楔块设计88

6.4.1 结构形式88

6.4.2 楔角的选取88

6.5.2 滑块导滑方法89

6.5.3 滑块定位89

6.5.1 滑块与侧型芯的连接89

6.5 其他设计问题89

6.5.4 滑块的尺寸比例91

6.5.5 斜导柱机构的几种工作形式91

6.6 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94

6.6.1 工作形式94

6.6.2 滑块拼合形式与配合间隙94

6.6.3 模套的安装要求95

6.6.4 斜滑块顶出行程和斜度95

6.6.5 保证塑件留在动模一侧95

6.7 推出抽芯机构96

6.7.1 斜推杆推出抽芯96

6.7.2 推杆平移式抽芯97

6.8 弯销抽芯机构97

6.8.1 弯销的固定方式97

6.8.2 弯销抽芯的几种常用结构97

6.9 斜滑槽抽芯机构98

6.10 齿轮齿条抽芯机构99

6.11 液压或气动侧抽芯机构100

6.12 其他抽芯机构100

6.13 抽芯力的确定100

6.14 对抽芯机构有关零件的要求101

第7章 推出脱模机构102

7.1 对脱模机构的要求及其分类102

7.2.1 推杆脱模机构103

7.2 简单推出机构103

7.2.2 推管脱模机构107

7.2.3 推块脱模机构109

7.2.4 推件板脱模机构109

7.2.5 利用成形零件推出脱模机构111

7.2.6 多元件联合推出脱模机构111

7.2.7 气动推出脱模机构113

7.3 二级脱模机构113

7.3.2 摆杆销钉式二级脱模机构114

7.3.3 “八”字摆杆式二级脱模机构114

7.3.1 摆块拉板式二级脱模机构114

7.3.4 推杆铰链式二级脱模机构115

7.4 定模脱模和双脱模机构115

7.4.1 定模脱模机构115

7.4.2 双脱模机构116

7.5 顺序脱模机构117

7.6 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机构118

7.6.1 单分型面模具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118

7.6.2 双分型面模具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119

7.7 脱模阻力计算121

7.8 螺纹塑料件脱模机构设计122

7.8.1 螺纹塑料件脱模对塑料件的要求122

7.8.2 螺纹塑料件的脱模方式122

8.1.1 型腔的结构设计126

8.1 注塑模成形零部件结构126

第8章 注塑模成形零部件结构与设计126

8.1.2 型芯和成形杆的设计128

8.1.3 螺纹成形零件129

8.2 注塑模成形零件工作尺寸计算131

8.2.1 工作尺寸的分类和规定131

8.2.2 影响制品尺寸误差的因素及其控制132

8.2.3 成形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方法135

8.2.4 成形零件的力学计算146

第9章 注塑模导向定位机构及其他部件设计148

9.1 注塑模导向机构设计148

9.1.1 导柱、导套导向机构148

9.1.2 锥面对合导向机构153

9.2 定位圈设计155

9.3 其他结构零部件设计156

9.4.1 对钢材的要求158

9.4.2 适用于塑料模具的钢材158

9.4 常用模具材料158

9.4.3 钢材的合理选用159

9.5 注塑模标准化及模架选用160

9.5.1 模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及现状160

9.5.2 模架的设计161

9.5.3 标准塑模模架161

10.1 注塑模的加热166

10.1.1 注塑模的加热方法166

第10章 温度调节系统166

10.1.2 加热功率的计算167

10.2 注塑模的冷却168

10.2.1 冷却系统的计算168

10.2.2 冷却水道设计要点170

10.2.3 冷却方法和冷却系统回路171

10.2.4 冷却系统连接件、密封圈及密封形式175

10.2.5 注塑模冷却系统设计实例176

11.1.1 无流道注塑模的优点177

第11章 注塑模成形新技术177

11.1 热塑性塑料的无流道注塑模177

11.1.2 无流道注塑模的主要类型178

11.2 热固性塑料注塑模184

11.2.1 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形特点184

11.2.2 热固性塑料注塑模设计要点187

11.3 温流道注塑模192

11.4 反应注射成形193

11.4.1 反应注射成形过程及其特点193

11.4.2 反应注射成形设备194

11.4.3 模具设计的工艺要求与设计要点194

11.5 共注射成形196

11.5.1 双色注射法196

11.5.2 双层注射法196

11.6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197

11.6.1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过程197

11.6.2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工艺分类198

11.6.3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设备200

11.6.4 气体辅助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200

11.7 CAD/CAM/CAE技术在注塑模中的应用201

11.7.1 采用CAD/CAM/CAE技术的必要性201

11.7.2 CAD/CAM/CAE技术的概念202

11.7.3 计算机技术在注塑模中的应用领域203

11.7.4 CAD的发展概况204

11.7.5 CAE的发展概况204

11.7.6 注塑模CAD/CAM/CAE技术的应用现状205

第12章 注塑机操作及注射成形工艺常见质量问题207

12.1 注塑机的操作207

12.1.1 注塑机的动作程序207

12.1.2 注塑工艺条件的控制209

12.1.3 注塑机操作注意事项211

12.1.4 注塑制品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处理方法211

12.2 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212

13.1.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218

13.1.1 接受任务书218

第13章 注塑模设计步骤及试模和维修技术218

13.1 注塑模设计步骤218

13.1.3 确定成形方法219

13.1.4 选择成形设备219

13.1.5 具体结构方案219

13.1.6 绘制模具图219

13.2 装模与试模222

13.2.1 注塑机工作状态检查222

13.2.2 模具安装222

13.2.3 注塑模试注射226

13.3 模具的修整230

13.3.1 留模量的修整230

13.3.2 模具结构设计及尺寸不合理的修整230

13.3.3 制造精度不符合要求的修整231

13.4.1 模具合格的条件232

13.3.4 配套部分不完善的修整232

13.4 总体评价232

13.4.2 模具不合格的条件233

13.5 模具验收233

13.5.1 质量控制检查点233

13.5.2 工序质量检查233

13.5.3 制品检验234

13.5.4 模具检验235

13.6 模具使用、管理与维修237

13.6.1 模具使用237

13.6.2 模具管理240

13.6.3 模具维修241

第14章 注塑模设计实例246

14.1 一般注塑模具246

14.2 注塑模典型结构258

15.1 价格影响因素267

第15章 模具成本的估算方法267

15.2 简易估算法268

15.2.1 经验估算法268

15.2.2 材料价格系数法269

15.2.3 类比法269

15.3 详细计算法269

15.3.1 模具价格构成269

15.3.2 模具价格计算方法270

15.3.3 模具价格计算公式270

附录277

附录A 注塑模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277

附录B 常用塑料中英文名词对照281

附录C 注塑模零件常用材料及热处理283

附录D 各种塑料的注射成形工艺参数285

附录E 部分国产SZ系列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287

参考文献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