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
  • 钟兴锦,袁耀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 ISBN:756320636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变革1

第一节 时代需要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体系11

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11

二、根据新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新的发展16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及其重要意义21

二、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27

第一章 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及其科学认识3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33

一、物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33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7

三、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41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44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44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反映47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50

第二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54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54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54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58

三、物质世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性62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67

一、对立统一规律67

二、质量互变规律74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78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82

一、原因和结果82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84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85

四、内容和形式86

五、现象和本质87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90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0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90

二、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97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02

第二节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107

一、认识的全过程107

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2

三、辩证的思维方法114

第三节 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121

一、真理是客观的121

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127

三、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33

第四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作用136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和社会形态136

一、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136

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40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147

第二节 社会发展动力和一般规律148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148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52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力量154

第三节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158

一、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价值158

二、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161

三、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164

第五章 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商品化的社会168

第一节 商品168

一、商品的二因素168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71

三、商品的价值量173

第二节 货币177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177

二、货币的职能184

三、价值规律190

第三节 商品货币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化193

一、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193

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7

三、资本主义是有史以来最发达的商品经济205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实质21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211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211

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216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223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225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25

二、资本再生产实现过程中的矛盾231

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集中爆发23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阶级实质240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240

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242

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性质246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5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251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251

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258

三、战后新的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263

第二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268

一、世界新格局正在形成268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273

三、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奋斗278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283

一、资本主义发展了社会生产力283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暂时性288

三、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成果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293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298

一、资本主义社会为更高的社会形态创造了前提298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302

三、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306

第八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民族特色3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310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310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323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326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326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335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41

一、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在不同国家有不同实现形式34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主要内容345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3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35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59

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362

第二节 健全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66

一、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专政366

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370

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74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78

一、文明的含义及其历史类型378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381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和作用383

四、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8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3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391

一、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发展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391

二、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归宿395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98

第二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01

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条件401

二、共产主义既是科学的理想又是现实的运动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