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国杰主编;王华,王玲玲,严洁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867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397页
- 文件大小:434MB
- 文件页数:1422页
- 主题词:针灸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针灸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络1
第一节 经络概论1
一、经络的概念1
二、经络概念的起源与演变2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7
第二节 经络系统14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14
二、十二经脉14
三、奇经八脉16
四、十五络脉18
五、十二经别20
六、十二经筋23
七、十二皮部24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26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26
二、经络的病理反应26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27
第四节 十二经脉29
一、手太阴29
二、手少阴32
三、手厥阴34
四、手阳明36
五、手太阳39
六、手少阳41
七、足阳明43
八、足太阳47
九、足少阳50
十、足太阴53
十一、足少阴55
十二、足厥阴57
第五节 奇经八脉59
一、督脉59
二、任脉60
三、冲脉61
四、带脉63
五、阴维脉63
六、阳维脉64
七、阴蹻脉64
八、阳蹻脉65
九、奇经八脉的综合作用65
第六节 经络的分布关系及其运用66
一、标本、根结、气街、四海66
二、关、阖、枢与六经皮部72
三、头身各部经络分布74
第七节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79
一、有关经络现象的研究79
二、经络的形态学研究81
三、经络的理化特性82
四、经脉-脏腑相关86
五、经络研究的几种重要假说88
六、经络研究的展望91
第二章 腧穴95
第一节 腧穴概论95
一、腧穴的概念95
二、腧穴的起源与发展95
三、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97
四、腧穴的命名97
五、针灸穴名标准化98
六、腧穴的分类99
七、腧穴的定位方法101
八、特定穴的分类及意义105
九、腧穴的作用124
第二节 腧穴各论131
一、十四经穴131
(一)手太阴肺经穴131
中府132
云门132
天府133
侠白133
尺泽134
孔最135
列缺136
经渠137
太渊138
鱼际139
少商140
【附】经穴歌141
经穴分寸歌141
(二)手少阴心经穴141
极泉142
青灵142
少海143
灵道144
通里144
阴郄145
神门146
少府147
少冲148
【附】经穴歌149
经穴分寸歌149
(三)手厥阴心包经穴149
天池149
天泉150
曲泽151
郄门151
间使152
内关153
大陵155
劳宫156
中冲157
【附】经穴歌158
经穴分寸歌158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158
商阳158
二间159
三间160
合谷160
阳溪161
偏历162
温溜163
下廉164
上廉164
手三里165
曲池166
肘髎167
手五里168
臂臑169
肩髃169
巨骨170
天鼎171
扶突172
口禾髎173
迎香173
【附】经穴歌175
经穴分寸歌175
(五)手太阳小肠经穴175
少泽176
前谷177
后溪177
腕骨178
阳谷179
养老180
支正180
小海181
肩贞182
臑俞182
天宗183
秉风184
曲垣185
肩外俞185
肩中俞186
天窗186
天容187
颧髎188
听宫189
【附】经穴歌190
经穴分寸歌190
(六)手少阳三焦经穴190
关冲191
液门191
中渚192
阳池193
外关194
支沟195
会宗196
三阳络196
四渎197
天井197
清泠渊198
消泺199
臑会199
肩髎200
天髎201
天牖201
翳风202
瘈脉203
颅息203
角孙204
耳门205
耳和髎205
丝竹空206
【附】经穴歌207
经穴分寸歌208
(七)足阳明胃经穴208
承泣208
四白209
巨髎210
地仓210
大迎211
颊车212
下关212
头维213
人迎214
水突215
气舍215
缺盆216
气户217
库房217
屋翳218
膺窗218
乳中219
乳根219
不容220
承满221
梁门221
关门222
太乙222
滑肉门223
天枢223
外陵224
大巨225
水道225
归来226
气冲227
髀关227
伏兔228
阴市229
梁丘229
犊鼻230
足三里231
上巨虚232
条口233
下巨虚234
丰隆235
解溪236
冲阳237
陷谷237
内庭238
厉兑239
【附】经穴歌240
经穴分寸歌241
(八)足太阳膀胱经穴241
睛明242
攒竹243
眉冲244
曲差244
五处245
承光245
通天246
络却247
玉枕247
天柱248
大杼248
风门249
肺俞250
厥阴俞251
心俞252
督俞253
膈俞253
肝俞254
胆俞255
脾俞256
胃俞257
三焦俞258
肾俞258
气海俞259
大肠俞260
关元俞261
小肠俞261
膀胱俞262
中膂俞263
白环俞263
上髎264
次髎265
中髎266
下髎266
会阳267
承扶268
殷门268
浮郄269
委阳269
委中270
附分271
魄户272
膏肓272
神堂273
譩譆274
膈关275
魂门275
阳纲276
意舍276
胃仓277
肓门278
志室278
胞肓279
秩边279
合阳280
承筋281
承山282
飞扬283
跗阳283
昆仑284
仆参285
申脉286
金门286
京骨287
束骨288
足通谷288
至阴289
【附】经穴歌291
经穴分寸歌291
(九)足少阳胆经穴292
瞳子髎292
听会293
上关294
颔厌295
悬颅296
悬厘297
曲鬓298
率谷299
天冲300
浮白300
头窍阴301
完骨302
本神303
阳白304
头临泣305
目窗305
正营306
承灵307
脑空307
风池308
肩井310
渊腋311
辄筋311
日月312
京门312
带脉313
五枢314
维道315
居髎316
环跳316
风市318
中渎318
膝阳关319
阳陵泉319
阳交321
外丘322
光明322
阳辅323
悬钟324
丘墟326
足临泣327
地五会328
侠溪328
足窍阴329
【附】经穴歌331
经穴分寸歌331
(十)足太阴脾经穴332
隐白332
大都333
太白334
公孙335
商丘336
三阴交337
漏谷338
地机339
阴陵泉340
血海341
箕门342
冲门343
府舍344
腹结344
大横345
腹哀346
食窦346
天溪347
胸乡347
周荣348
大包348
【附】经穴歌349
经穴分寸歌350
(十一)足少阴肾经穴350
涌泉350
然谷352
太溪353
大钟354
水泉355
照海356
复溜358
交信359
筑宾359
阴谷360
横骨361
大赫362
气穴363
四满363
中注364
肓俞365
商曲366
石关366
阴都367
腹通谷367
幽门368
步廊368
神封369
灵墟369
神藏370
彧中370
俞府370
【附】经穴歌371
经穴分寸歌372
(十二)足厥阴肝经穴372
大敦372
行间373
太冲374
中封376
蠡沟377
中都378
膝关378
曲泉379
阴包380
足五里380
阴廉381
急脉381
章门382
期门383
【附】经穴歌384
经穴分寸歌384
(十三)任脉穴385
会阴385
曲骨386
中极387
关元388
石门390
气海390
阴交391
神阙392
水分394
下脘395
建里395
中脘396
上脘397
巨阙398
鸠尾399
中庭400
膻中400
玉堂402
紫宫402
华盖403
璇玑403
天突404
廉泉405
承浆406
【附】经穴歌408
经穴分寸歌408
(十四)督脉穴408
长强408
腰俞410
腰阳关410
命门411
悬枢412
脊中413
中枢413
筋缩414
至阳414
灵台416
神道417
身柱417
陶道419
大椎419
哑门421
风府422
脑户423
强间423
后顶424
百会425
前顶426
囟会427
上星428
神庭428
素髎429
水沟430
兑端431
龈交432
印堂433
【附】经穴歌435
经穴分寸歌435
二、经外奇穴435
(一)头颈部穴435
四神聪435
当阳436
鱼腰436
上明437
鱼尾437
太阳438
耳尖438
山根439
球后439
听穴440
上迎香440
内迎香440
聚泉441
海泉441
金津、玉液441
上廉泉442
止呕442
翳明442
安眠443
兴奋443
新设443
颈百劳444
崇骨444
(二)胸腹部穴444
脐中四边444
三角灸445
止泻445
胞门、子户445
提托446
子宫446
(三)背部穴446
定喘446
外定喘447
夹脊447
胃脘下俞448
四花448
骑竹马448
痞根448
精宫449
下极俞449
腰宜449
腰眼450
十七椎450
腰奇450
(四)上肢部穴451
肩前451
举臂451
肘尖452
二白452
中泉453
中魁453
大骨空454
小骨空454
腰痛点454
外劳宫455
八邪455
八关455
四缝456
十宣456
(五)下肢部穴457
环中457
髋骨458
鹤顶458
百虫窝458
内膝眼459
胆囊459
阑尾459
迈步460
落地460
内踝尖460
外踝尖461
四关461
八风462
独阴462
气端462
第三节 有关腧穴的现代研究463
一、形态结构及相关物质的研究463
二、腧穴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466
三、腧穴特异性的研究467
四、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468
五、腧穴诊断的研究470
六、腧穴配伍及拮抗作用的研究470
七、腧穴标准化的研究472
第三章 刺法灸法477
第一节 刺法概论477
一、刺法的起源477
二、刺法的发展478
三、针刺操作规程479
四、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479
五、针刺注意事项482
第二节 毫针刺法482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保养483
二、针刺前的准备484
三、针刺方法485
四、针刺方法与疗效487
五、针刺补泻489
六、古代刺法概述492
第三节 灸法501
一、灸法概述501
二、艾灸法506
三、其他灸法510
第四节 拔罐法513
一、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513
二、罐子的种类514
三、吸罐的方法515
四、各种拔罐法的运用516
五、拔罐的作用517
六、拔罐法的适应范围518
七、拔罐法的注意事项518
第五节 特殊部位针刺法518
一、眼针疗法518
二、面针疗法523
三、鼻针疗法527
四、口针疗法531
五、舌针疗法533
六、腕踝针疗法537
第六节 其他疗法542
一、三棱针法542
二、皮肤针法544
三、皮内针法546
四、芒针法547
五、火针法548
六、挑刺疗法550
七、穴位注射法556
八、穴位敷贴法557
九、穴位按压疗法560
十、穴位冷疗法562
十一、穴位埋植疗法563
十二、割治疗法566
十三、刮痧疗法568
第七节 有关针法灸法的现代研究570
一、针法研究570
二、灸法研究579
第四章 耳针、头针588
第一节 耳针588
一、耳针的起源与发展588
二、耳郭的形态和结构590
三、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592
四、耳穴的名称、部位和主治593
五、耳郭诊断法601
六、耳穴治疗法610
七、耳穴的现代研究概况617
第二节 头针625
一、头针的起源与发展625
二、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626
三、刺激区的定位与主治627
四、操作方法633
五、适应范围633
六、注意事项633
七、头针的现代研究概况634
第五章 针灸治疗640
第一节 治疗总论640
一、针灸治病的作用原理640
二、施治原则644
三、辨证论治649
四、针灸处方662
五、特定穴的临床应用669
六、逢时辨证选穴法674
第二节 治疗各论687
一、辨证治疗687
中风687
头痛689
眩晕691
不寐692
感冒693
咳嗽695
哮喘697
呕吐698
呃逆700
胃痛701
腹痛702
泄泻703
便秘705
脱肛706
腰痛707
癃闭708
水肿709
遗精710
阳痿711
血证712
郁证715
胁痛716
黄疸717
惊悸、怔忡718
痹证720
痿证721
足跟痛722
月经不调724
带下725
疝气726
急惊风728
疳积729
风疹730
扭伤731
目赤肿痛732
耳聋、耳鸣732
失音733
牙痛734
咽喉肿痛735
高热736
晕厥738
中暑739
二、辨病治疗740
(一)传染性疾病740
流行性腮腺炎740
病毒性肝炎743
细菌性痢疾747
流行性乙型脑炎75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54
百日咳758
肺结核761
疟疾763
(二)内科疾病766
1.呼吸系统疾病766
急性支气管炎766
慢性支气管炎769
支气管哮喘772
支气管扩张776
肺炎779
胸膜炎781
2.消化系统784
急性胃炎784
慢性胃炎786
消化性溃疡788
胃下垂790
急、慢性肠炎793
急、慢性胆囊炎796
食管炎799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1
3.心血管系统疾病803
心律失常803
原发性高血压806
低血压80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11
心脏神经官能症815
肢端动脉痉挛症817
心肌炎819
4.造血系统疾病821
贫血821
白细胞减少症823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25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828
慢性肾小球肾炎828
肾下垂831
尿路感染833
慢性前列腺炎835
前列腺肥大838
睾丸炎840
男性不育症842
男性性功能低下845
6.内分泌系统疾病847
单纯性甲状腺肿84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5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53
慢性胰腺炎856
尿崩症859
7.糖尿病862
糖尿病862
痛风864
高脂血症867
8.神经精神系统疾病869
三叉神经痛869
面神经炎872
原发性面肌痉挛876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878
末梢神经炎880
臂丛神经痛883
坐骨神经痛885
肋间神经痛888
截瘫891
神经性头痛894
癫痫896
脑血管意外899
震颤性麻痹903
周期性麻痹906
重症肌无力908
神经衰弱910
精神分裂症912
癔症914
发作性睡病916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918
急性脊髓炎920
脊髓侧束硬化症922
脊髓空洞症924
阿尔茨海默病925
(三)骨伤科疾病927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927
落枕929
颈椎病932
肩关节周围炎935
肱骨外上髁炎938
腕管综合征940
腰椎间盘突出症942
急性腰扭伤945
慢性腰肌劳损947
梨状肌综合征950
肥大性脊柱炎952
腱鞘囊肿954
踝关节扭伤956
风湿性关节炎958
类风湿关节炎961
(四)外科疾病963
急性乳腺炎964
乳腺增生病966
急性阑尾炎968
急性肠梗阻971
痔疮974
胆道蛔虫症977
胆石症979
泌尿系结石98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86
(五)妇产科疾病989
1.妇科疾病989
痛经989
经闭99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95
子宫脱垂997
盆腔炎999
子宫颈炎1002
外阴白色病变1004
外阴瘙痒1006
更年期综合征1008
不孕症1010
2.产科疾病1012
妊娠呕吐1012
产力异常1014
胎位不正1017
产后尿失禁1018
产后宫缩痛1020
产后少乳1021
(六)儿科疾病1023
小儿营养不良1023
婴儿腹泻1025
小儿遗尿1028
小儿脑性瘫痪1031
小儿麻痹症1034
先天愚型1037
小儿多动症1038
(七)皮肤科疾病1040
湿疹1040
神经性皮炎1042
荨麻疹1042
带状疱疹1047
银屑病1050
过敏性紫癜1053
寻常痤疮1054
斑秃1056
白癜风1059
扁平疣1061
(八)眼科疾病1063
近视1063
麦粒肿1065
急性结膜炎1067
色盲1069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071
视神经炎1073
视神经萎缩1075
电光性眼炎1077
青光眼1078
(九)耳鼻喉、口腔科疾病1080
梅尼埃病1080
急、慢性鼻炎1082
过敏性鼻炎1084
急、慢性鼻窦炎1086
急、慢性咽喉炎1088
急、慢性扁桃体炎1090
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92
咽感觉异常1094
复发性口疮1095
牙龈炎1097
(十)针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098
(十一)其他1101
戒烟1101
戒毒1103
减肥1105
美容1106
第三节 针灸临床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1108
一、针灸对呼吸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1108
二、针灸对循环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1110
三、针灸对消化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1118
四、针灸对泌尿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1122
五、针灸对生殖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1124
六、针灸对运动系统调整作用的研究1125
七、针灸对物质代谢调整作用的研究1126
八、针灸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1127
九、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机制1131
第六章 实验针灸学基础1133
第一节 实验针灸学概论1133
一、实验针灸学的定义和任务1133
二、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1134
三、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及其在中医针灸学术发展中的地位1137
四、实验针灸学发展简史1138
五、实验针灸学的学习方法1142
第二节 针灸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术1143
一、针灸实验研究的科研思路和基本程序1143
二、选题1143
三、文献检索1148
四、假说的建立和检验1150
五、实验设计1159
六、预试、观察、记录的作用、要领及注意事项1171
七、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1172
八、结论、讨论和论文的写作要领1174
九、实验针灸学的研究方法1175
十、实验针灸学常用研究技术1181
第三节 针灸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方法1194
第七章 针刺镇痛与针刺麻醉1195
第一节 概述1195
第二节 痛觉与痛觉测定1196
一、痛觉的一般概念1196
二、痛觉测定方法1198
三、痛觉学说1202
第三节 针刺镇痛1206
一、针刺镇痛的临床观察1207
二、针刺镇痛作用的实验1207
第四节 针刺麻醉1209
一、针麻特点1210
二、针刺麻醉的方法1211
三、针麻临床规律探讨1223
四、针药复合麻醉1225
第五节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1227
一、经络论1227
二、神经论1228
三、神经体液论1230
四、其他机理1234
第八章 针灸文献1238
第一节 古代针灸文献概述1238
一、《灵枢经》1238
二、《素问》1241
三、《难经》1242
四、汉墓《帛书·经脉》1244
五、《武威汉代医简·针灸简》1245
六、《伤寒论》1245
七、《脉经》1246
八、《针灸甲乙经》1248
九、《肘后备急方》1249
十、《黄帝虾蟆经》1250
十一、《黄帝内经太素》1251
十二、《备急千金要方》1253
十三、《千金翼方》1255
十四、敦煌卷子《灸法图》(残卷)1256
十五、《外台秘要》1256
十六、《太平圣惠方》1258
十七、《铜人腧穴针灸图经》1260
十八、《圣济总录》1261
十九、《琼瑶神书》1263
二十、《灸膏肓腧穴法》1263
二十一、《备急灸法》1264
二十二、《子午流注针经》1265
二十三、《针灸资生经》1266
二十四、《扁鹊心书》1268
二十五、《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1268
二十六、《儒门事亲》1269
二十七、《脾胃论》1271
二十八、《丹溪心法》1272
二十九、《西方子明堂灸经》1273
三十、《针经指南》1274
三十一、《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1274
三十二、《针经摘英集》1275
三十三、《针灸四书》1275
三十四、《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1276
三十五、《十四经发挥》1277
三十六、《卫生宝鉴》1278
三十七、《普济方·针灸》1279
三十八、《针灸大全》1280
三十九、《神应经》1281
四十、《灵枢经脉翼》1281
四十一、《针灸聚英》1282
四十二、《针灸素难要旨》1283
四十三、《针灸问对》1284
四十四、《古今医统大全》1285
四十五、《奇经八脉考》1286
四十六、《杨敬斋针灸全书》1287
四十七、《针灸大成》1287
四十八、《针方六集》1289
四十九、《循经考穴编》1290
五十、《类经》1292
五十一、《类经图翼》1292
五十二、《采艾编翼》1293
五十三、《太乙神针》1294
五十四、《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1294
五十五、《串雅外编·针灸门》1296
五十六、《针灸易学》1296
五十七、《凌门传授铜人指穴》1297
五十八、《针灸内篇》1298
五十九、《神灸经纶》1299
六十、《太乙神针集解》1300
六十一、《针灸集成》1300
第二节 古代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和贡献1301
一、全面继承的医家1301
二、倡用灸法的医家1314
三、重视手法的医家1322
四、擅长刺血的医家1327
五、选穴求精的医家1333
六、按时刺灸的医家1335
第三节 针灸歌赋选1340
一、经络歌赋1340
二、腧穴歌赋1344
三、刺灸歌赋1347
四、治疗歌赋1351
第四节 针灸文献现代研究概况1366
一、古代文献的现代研究1366
二、现代针灸文献研究1374
三、针灸文献检索工具书1376
第九章 针灸器材1378
第一节 针灸器材的历史沿革1378
一、针灸器材的起源1378
二、针灸器材的发展1379
三、现代针灸器材研究概况1380
第二节 脉冲电针治疗仪1382
一、概述1382
二、电针仪的种类与特点1383
三、电针的治疗作用1385
第三节 灸疗仪1385
一、概述1385
二、灸疗仪的种类与特点1386
三、灸疗仪的治疗作用1386
第四节 激光照射治疗仪1387
一、概述1387
二、激光治疗仪的种类与特点1387
三、激光生物效应1388
第五节 磁疗仪1389
一、概述1389
二、磁疗仪的特点与种类1390
三、磁疗仪的治疗作用1391
第六节 腧穴特种治疗仪1391
一、概述1391
二、微波针灸治疗仪1392
三、超声针灸治疗仪1392
四、穴位离子导入治疗仪1393
五、经络导平治疗仪1393
六、单病种针灸治疗仪1394
第七节 经络穴位测定仪1394
一、概述1394
二、经络穴位测定仪种类与特点1394
三、经穴测定仪作用原理1395
第八节 针灸教学实验仪器1396
热门推荐
- 346669.html
- 141755.html
- 1763192.html
- 1804277.html
- 3172233.html
- 3787238.html
- 1240261.html
- 2932185.html
- 2831399.html
- 154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94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0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5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2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3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7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