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金融安全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元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128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金融安全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研究对象1
导言1
二、体系结构安排2
三、基本结论5
上篇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安全31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发展的时代特征31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的含义与主要表现形式32
图表目录38
表1.1 金融市场全球化形成的三个阶段38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动因与影响40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的实质与发展趋势50
表1.2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对外投资差额51
表1.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资收益差额52
表1.4 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3
专栏1.1 金融全球化中的国际垄断资本扩张54
专栏目录54
第二章 金融全球化下的金融安全理论59
第一节 金融安全的含义60
第二节 国外关于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72
专栏2.1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宏观经济基础论78
专栏2.2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金融恐慌论79
专栏2.3 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金融体系脆弱论81
专栏2.4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外因与内因83
表2.1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7
第三节 中国金融安全理论的发展88
表2.2 金融运行的四种基本态势91
表2.3 金融安全状态与等级划分95
表2.4 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子系统指标体系95
表2.5 金融机构子系统指标体系96
表2.6 外部金融状况子系统指标体系97
第三章 中国金融安全的国际金融环境100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的变化与发展趋势101
表3.1 亚洲金融危机后有关国际金融监管的建议和政策指引102
表3.2 新资本协议的风险权重110
专栏3.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结构111
第二节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115
表3.3 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的超级银行116
表3.4 银行并购的互补效应119
表3.5 国外银行净利息收益占总营业收益的比重125
表3.6 国际银行业的对外资产128
表3.7 全球前10家海外银行排名129
表3.8 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四个阶段130
表3.9 网络银行两种发展模式比较132
表3.10 各种银行服务方式比较133
表3.12 美国银行业各类服务渠道所占业务比例的变化134
表3.11 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经营成本比较134
图3.1 信息技术引导银行再造的五个层次139
专栏3.2 赢得21世纪金融服务最重要的10项战略措施140
第四章 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总体分析与评价143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144
图4.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1996~2001年)145
图4.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存量(1980~2001年)146
图4.3 中国海外投资流出量(1996~2001年)147
图4.4 中国海外投资流出存量(1985~2001年)148
表4.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时间表151
第二节 世纪之初中国金融安全状况157
表4.2 中国国家财政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164
图4.5 中国债务依存度的变化趋势165
表4.3 中国的国债偿债率变化情况166
图4.6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国债偿债率166
图4.7 中国财政还本付息占债务收入比率的变化167
表4.4 中国国债负担率和赤字率168
表4.5 国内外对中国政府隐性债务的五种估计169
表4.6 中国股票市场状况171
表4.7 中国中央银行连续八次降息情况172
表4.8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实际失业率178
表4.9 中国不同时期城镇失业率变化178
表4.10 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债务风险指数180
表4.11 中国个人金融资产总余额分布状况181
第三节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思考182
下篇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战略和政策选择193
第五章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态势193
表5.1 中国吸收FDI占全球的比重194
第一节 中国的资本流入194
表5.2 中国利用外资规模:协议金额与实际利用额196
图5.1 中国利用外资发展态势(1985~2002年)197
表5.3 中国FDI规模:协议金额与实际利用额198
表5.4 中国对外借款规模:协议金额与实际利用额199
图5.2 中国FDI发展态势(1985~2001年)199
图5.3 中国对外借款发展态势(1985~2000年)201
表5.5 世界银行对中国贷款项目201
表5.6 中国外债余额203
表5.7 中国外商其他投资规模:协议金额与实际利用额203
图5.4 中国外商其他投资规模204
第二节 中国的资本流出209
表5.8 中国资本流出情况210
表5.9 中国对外投资及其相关比较211
第三节 中国资本外逃的宏观分析214
表5.10 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221
图5.5 中国资本外逃规模(1990~1999年)223
第四节 中国资本外逃的动因与渠道224
表5.11 全球资本外逃最多的10个国家224
表5.12 中国通货膨胀与实际利率水平225
表5.13 中国财政赤字状况226
第五节 资本外逃与中国金融安全230
表5.14 中国资本外逃的典型方式230
表5.15 中国BOP中的ERR数值及其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232
表5.16 中国财政收入:增速及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33
图5.6 中国财政收入状况234
第六章 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控制236
第一节 风险控制的一般性措施237
第二节 抑制资本外逃的对策242
第三节 建立资本流动风险的监控体系245
第四节 外债风险控制的指标体系251
表6.1 中国外债风险指标253
表6.2 中国外汇储备与外债余额的比率254
表6.3 中国外债余额中的类型结构256
表6.4 中国外债余额中的期限结构258
表6.5 中国新增外债与外债还本付息额260
第五节 外债风险控制的对策261
图6.1 中国外债债务结构(2002年)264
第七章 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269
第一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银行业270
表7.1 中国四大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财务状况比较(1)272
表7.2 中国四大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的财务状况比较(2)274
第二节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之路280
专栏7.1 泰国政府对银行危机的处理281
专栏7.2 阿根廷对发生问题的银行的解决方法282
表7.3 中国近年来金融业恶性事件一览表284
专栏7.3 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296
表7.4 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情况297
表7.5 中国的社会融资结构304
表7.6 中国的金融市场结构306
第三节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309
表7.7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 bank)股权结构319
表7.8 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 PIC.)主要持股者320
第八章 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强化324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体制325
表8.1 美国的多元化金融监管体制326
专栏8.1 美国的银行监管模式327
专栏8.2 日本的金融监管模式328
专栏8.3 英国的金融监管模式329
专栏8.4 韩国的金融监管模式331
表8.2 西方主要国家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模式332
第二节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及其矫正333
第三节 确立审慎的金融监管体制342
表8.3 CAMELS评级体系343
专栏8.5 CAMELS综合评级与问题银行344
第四节 对外资银行的监管349
表8.4 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情况351
表8.5 美联储就中国银行申请设立分行提出要求答复的问题355
第九章 汇率制度与人民币汇率制度评析360
第一节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361
表9.1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各国汇率制度363
图9.1 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364
表9.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的汇率制度分类364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370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评析378
图9.2 中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结售汇比例383
图9.3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384
表9.3 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384
表9.4 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386
图9.4 中国出口额及其占世界的比重(1990~2000年)387
图9.5 中国进出口增长速度(1995~2002年)387
图9.6 中国进出口总额(1995~2002年)388
图9.7 1994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389
图9.8 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393
专栏9.1 日元汇率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393
专栏9.2 对紧缩货币政策的抵消396
专栏9.3 对扩张货币政策的抵消397
第十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汇率政策取向400
第一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401
图10.1 采用不同汇率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数(2001年)407
第二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409
表10.1 开放经济体三难选择的组合410
图10.2 Mundell-Krugman三元悖论及其制度选择组合411
第三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操作417
图10.3 Mundell-Krugman三元悖论的应用模型417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420
第十一章 中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协调426
第一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现状与再思考427
表11.1 中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情况433
专栏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四种类型437
第二节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446
表11.2 中国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情况450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政策调整454
第十二章 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469
第一节 金融开放与资本项目开放470
第二节 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动因475
第三节 金融安全:开放资本项目的政策基本点480
表12.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经常和资本交易监管框架概要483
第四节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实践483
表12.2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现状一览表485
第五节 中国基本开放资本项目的重点与步骤494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政策调整502
第一节 中国国际收支的调节503
第二节 外汇储备政策及其调整512
表1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513
图13.1 1994~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变动情况514
表13.2 中国银行挂牌的四种主要外币现钞收兑价格517
表13.3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储备资产项目518
图13.2 中国外汇储备支持进口的时间变化519
表13.4 中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的比率520
图13.3 中国快速偿债能力的变化521
表13.5 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522
表13.6 中国FDI、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523
专栏13.1 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理论524
专栏13.2 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与作用528
图13.4 1989~2002年中国国际清偿能力的变化531
表13.7 中国外汇储备来源变动情况538
参考文献540
后记557
热门推荐
- 1192361.html
- 2303701.html
- 3035625.html
- 3805887.html
- 1190612.html
- 246253.html
- 786263.html
- 3059579.html
- 3083225.html
- 3775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6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4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9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70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98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7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3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