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心理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心理学
  • 李晓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3267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 言:心理学——一门引人入胜的学问1

三、情绪状态伴随着生理唤醒 251

目录1

第一章心理学流派1

第一节行为主义3

一、踌躇满志的树旗人:华生3

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6

三、对行为主义的评价及行为主义的后期发展9

第二节精神分析13

一、惊世骇俗的创造者:弗洛伊德13

二、心理动力与里比多14

三、潜意识理论17

四、人格理论20

五、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22

第三节人本主义24

一、第三思潮:以人为本24

二、马斯洛的理论26

三、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29

第四节格式塔学派与信息加工理论35

一、魏特默的历史性之旅35

二、格式塔与知觉的整体性36

三、心物同型论39

四、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41

五、评价:贡献与局限43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基础46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47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47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48

三、周围神经系统48

四、中枢神经系统49

第二节左右脑的功能53

一、脑功能定位研究53

二、“裂脑人”研究54

三、半脑人研究56

四、左右脑关系研究57

第三节脑功能的开发57

一、右脑开发与全脑革命58

二、脑功能开发的基本途径60

第三章意识状态65

第一节概述65

一、什么是意识65

二、意识层次66

三、不同意识状态的信息加工67

一、注意的一般概念69

第二节注意69

二、注意的种类72

三、注意特征74

四、调节注意的规律76

第三节非意识状态80

一、白日梦状态80

二、睡眠状态与梦80

三、催眠状态88

四、药物导致的意识状态96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99

一、心理学视野里的感觉和知觉99

第一节概述99

二、感知觉形成102

三、感知觉种类103

四、感觉刺激剥夺的影响105

一、感受性109

第二节主要的感知觉现象109

二、感受性变化112

三、视觉116

四、听觉123

五、空间知觉126

六、时间知觉128

第三节知觉加工倾向129

一、知觉的完形倾向129

二、知觉的恒常倾向131

三、知觉的意义倾向132

四、知觉的形—基倾向136

第四节知觉学习139

一、知觉学习过程139

二、知觉学习机制140

第五章记忆145

第一节概述145

一、心理学视野中的记忆145

二、记忆在心理生活中的作用146

三、记忆研究的不同取向148

第二节记忆中的信息加工149

一、记忆的三级加工149

二、工作记忆151

三、记忆与编码加工水平152

四、信息提取155

第三节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160

一、记忆保持中的加工160

五、元记忆160

二、长时记忆的分类储存164

三、表象165

四、陈述记忆与程序记忆167

五、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168

六、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169

第四节遗忘170

一、遗忘的积极意义170

二、遗忘规律171

三、遗忘的原因172

第六章思维177

第一节概述177

一、思维的基本特征177

二、思维的主要凭借179

三、思维的角度184

第二节抽象思维189

一、抽象思维的表征单元189

二、在掌握知识中形成抽象思维193

第三节解决问题197

一、问题形成197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201

三、影响解决问题的思维现象205

一、创造性思维的阶段209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过程209

二、顿悟210

三、形成顿悟的能力211

第七章智力214

第一节概述214

一、什么是智力214

二、智力测量216

三、智力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探讨222

第二节智力构成225

一、智力的一般性因素225

二、智力的多因素227

三、智力构成的信息动态加工观228

四、创造力235

第三节智力发展239

一、智力发展的趋势239

二、智慧发展的建构学说241

三、促进创造力发展244

第八章情绪与情感247

第一节概述247

一、情绪与情感的一般含义247

二、情商与情智249

第二节情绪理论253

一、情绪外周说253

二、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255

三、情绪的动力定型说259

四、情绪认知理论261

第三节情绪、情感与认知264

一、知、情关系的研究264

二、情感的非理性特征265

三、情感的理性特征267

四、情感如何影响认知268

第四节情绪与情感的基本形式269

一、情绪状态269

二、情感类型272

第五节情绪、情感与人格发展276

一、情绪、情感在人格中的核心作用276

二、依恋的形成为人格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277

三、情感创伤:早期剥夺与未完成情结280

四、情感的应对与身心的健康284

五、情感的感受性与人格的丰富286

第九章动机293

第一节概述293

一、动机的性质293

二、动机和本能294

三、动机作用形成机制296

四、动机强度与作用绩效299

第二节基本需要和动机类型300

一、生理需要300

二、探究需要303

三、交往需要305

四、成就需要308

五、自我认可的需要310

六、主要的学习动机311

第三节需要的动态变化312

一、需要的冲突及其类型312

二、需要的融合转化314

三、需要的递进性变化314

四、需要的退行性变化318

第四节促进学业动机319

一、心理学流派的动机观点319

二、自我觉知的动机作用321

三、自我需要和信念的动机作用324

四、环境影响与主观需要的交互作用328

一、人格及其相关概念333

第十章人格333

第一节概述333

二、气质与性格的关系334

三、人格评鉴336

第二节气质研究340

一、气质类型340

二、气质的生理机制346

三、气质类型的适应特点351

第三节人格的形成和发展355

一、早期经验作用355

二、人格之意向建构362

三、人格之认知建构368

第十一章人际关系心理373

一、人际知觉的主要心理效应374

第一节人际知觉的形成374

二、印象整饰与人际知觉379

第二节人际互动心理382

一、人际吸引382

二、从众心理385

三、合作与竞争387

第三节态度及其转变389

一、态度概述389

二、态度的形成与转变391

第一节概述399

一、压力及其反应399

第十二章压力、应对与适应399

二、压力与健康402

三、应对和应对策略403

四、适应405

第二节压力源与压力反应406

一、压力源406

二、压力的主要反应411

第三节应对策略416

一、灵活使用应对策略416

二、应对压力反应421

第四节适应生活429

一、人际交往适应429

二、青春期适应432

三、适应生活挫折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