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昌麒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679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922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961页
- 主题词:收入分配-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报告3
一、改革发展成果及其分享的路径3
(一)改革开放的改革发展成果3
(二)改革发展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6
(三)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路径17
二、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社会效果分析31
(一)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成就31
(二)改革发展成果分享存在的问题35
(三)改革发展成果分享存在问题的危害52
(四)改革发展成果分享问题的成因55
三、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理念重构65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65
(二)和谐社会的理念78
(三)公平分享的理念85
四、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改革与完善的总体思路94
(一)以权利配置为中心94
(二)以市场分配法律机制为基础109
(三)以政府分配法律机制为保障123
(四)以第三次分配法律机制为补充135
五、完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制度的建议152
(一)关于土地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52
(二)关于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63
(三)关于环境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68
(四)关于产业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71
(五)关于劳动者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75
(六)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78
(七)关于公共产品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80
(八)关于融资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83
(九)关于财税利益分享法律制度187
分报告193
之一:以人为本: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权利依据193
一、以人为本确立了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权的主体正当性194
二、以人为本确立了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权的认识论基础198
三、以人为本决定了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权的现实基础202
四、以人为本决定了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权的法制化路径207
之二:和谐社会: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目标诉求212
一、改革发展成果传统分享范式的解读213
(一)传统分享范式提出的历史背景213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存在的理据214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范式的实质216
二、改革发展成果传统分享范式之评析218
(一)“效率范式”与“中国奇迹”218
(二)“效率范式”与“贫富差距”220
(三)注重效率的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226
三、和谐社会的利益格局与法治化的联动性分析——以利益均衡为核心231
(一)利益多元化是和谐社会的特征231
(二)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核心234
(三)法治化是利益均衡的必由之路240
四、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制度体系的构建路径——以和谐社会为目标246
(一)明确和谐社会中政府角色的定位246
(二)寻求和谐社会中利益群体间的协调257
(三)营造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265
(四)协调和谐社会之区域发展272
五、结论282
之三: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代理念284
一、公平理念的现代意蕴与评判标准284
(一)公平理念的历史变迁284
(二)公平理念的现代意蕴286
(三)公平理念实现的评判标准292
二、公平理念的体系架构295
(一)起点公平与结果公平295
(二)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298
(三)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303
三、公平理念实现的责任配置与限度306
(一)政府权力范式路径依赖的克服及责任政府的重构306
(二)企业的公平理念价值及行为偏失矫正310
(三)公平理念下团体社会组织的权限312
(四)公平理念下个人的主体性诉求与限制315
四、公平理念实现的路径选择318
(一)正式制度319
(二)非正式制度322
(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比较325
(四)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联动326
五、我国当前公平理念实现的制度障碍及其法律对策328
(一)我国当前公平理念实现的制度障碍考察328
(二)克服公平理念实现之制度障碍的法律对策341
之四:土地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349
一、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概述349
(一)土地和土地利益349
(二)构建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意义352
(三)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价值取向353
(四)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中的主要制度357
二、土地利益分享视角下我国地权制度的现状及缺陷分析359
(一)地权制度是土地利益分享的基本法律制度359
(二)我国地权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363
(三)我国现行地权制度的缺陷与失衡的土地利益分享367
三、我国地权制度改革应以土地利益均衡分享为目标377
(一)改革的最佳模式是废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377
(二)改革的次佳模式是在土地所有权双轨制继续存在情况下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385
(三)完善我国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390
四、土地征收、居住权保障与土地利益分享391
(一)土地征收与土地利益分享391
(二)居住权保障与土地利益分享395
之五: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400
一、公共自然资源概念辨析400
二、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现状分析401
(一)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的身份化与特权化403
(二)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的垄断化与部门化406
(三)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不公的消极影响407
三、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不公的成因分析412
(一)产权结构混乱412
(二)法制体系不健全415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421
四、公共自然资源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改革424
(一)价值转换424
(二)特许经营权制度的变革425
之六:环境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434
一、什么是环境利益434
(一)环境利益的内涵434
(二)环境利益的属性437
(三)环境利益的分类438
二、环境利益分享的现状考察442
(一)土地资源利益分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43
(二)森林资源利益分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44
(三)水资源利益分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46
(四)矿产资源利益分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49
三、环境利益分享不公问题的成因452
(一)土地资源利益分享不公的原因452
(二)森林资源利益分享不公的原因455
(三)水资源利益分享不公的原因456
(四)矿产资源环境利益分享不公的原因458
四、创新环境利益公平分享的制度体系462
(一)土地资源利益公平分享制度462
(二)森林资源利益公平分享制度466
(三)水资源利益公平分享制度473
(四)矿产资源利益公平分享制度480
之七:产业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486
一、树立产业利益公平分享观486
(一)全面把握产业利益的法律内涵486
(二)充分认识树立产业利益公平分享观的必要性493
(三)科学把握产业利益公平分享观的内涵494
二、产业利益分享的现状与问题497
(一)地区之间产业利益分享的现状考察与问题探究497
(二)城乡、工农业之间产业利益分享的现状考察与问题探究512
(三)垄断行业发展利益分享机制的现状考察与问题探究521
三、完善产业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的对策526
(一)完善区域之间产业利益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的对策526
(二)完善城乡、工农产业利益分享的法律对策533
(三)完善垄断行业发展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对策538
之八:劳动者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546
一、劳动者工资利益分享的现状分析546
(一)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546
(二)劳动者工资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548
二、实现就业机会公平是劳动者的民生诉求和权利回归551
(一)问题的提出551
(二)中国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状分析551
(三)中国就业机会不平等的问题揭示553
(四)中国就业机会不平等的原因透视555
(五)劳动者公平分享就业机会的对策566
三、工资改革与劳动者利益保护578
(一)我国工资改革及特点579
(二)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589
(三)实现工资公平分配的建议597
四、工资集体协商机制606
(一)现实背景606
(二)现行工资协商制度的缺陷608
(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改革610
五、最低工资制度612
(一)最低工资制度的存废与绩效613
(二)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状况615
(三)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困境及成因624
(四)最低工资制度的完善627
六、住房改革利益之公平分享631
(一)住房制度改革与劳动者利益公平分享的关系631
(二)住房制度改革利益公平分享存在的问题633
(三)如何缓解住房改革利益非公平分享形成的社会问题638
(四)关于“公租房”的评价与建议640
之九:社会保障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645
一、改革发展成果分享与弱势群体保护645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与构成645
(二)弱势群体保护的必要性及其法理基础648
(三)我国弱势群体的保护现状与不足651
(四)弱势群体保护的目标和原则652
(五)弱势群体保护的措施和手段653
二、弱势群体的最低生存保障655
(一)弱势群体最低生存保障的基本理论655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68
(三)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675
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保障685
(一)弱势群体的就业保障685
(二)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692
四、弱势群体的尊严生存保障705
(一)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利益公平分享的基础权利展开:尊严和生存权705
(二)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利益公平分享的权利系谱707
(三)弱势群体尊严生存保障的具体对策709
五、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保障716
(一)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716
(二)弱势群体教育公平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718
(三)弱势群体教育公平保障的对策建议721
之十:公共产品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727
一、公共产品利益供给与分享概述727
(一)公共产品的内涵界定727
(二)公共产品需求和供给的特点730
(三)公共产品供给和分享原则731
二、公共产品利益分享不公的现状考察和原因分析733
(一)公共产品利益分享的现状考察733
(二)公共产品利益分享不公平的原因分析752
三、公共产品利益公平分享的法律对策755
(一)公共产品财政支出体制的法律完善755
(二)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体制的法律完善760
(三)公共产品投资项目决策程序的法律构建761
(四)公共产品投资项目监督机制的法律构建772
(五)公共产品利益分享权益的法律保障779
之十一:融资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787
一、融资利益与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787
(一)融资利益及其表现788
(二)融资体制改革的历程795
二、融资利益分享不公的主要表现799
(一)城乡之间融资利益分享不公799
(二)东西部地区之间融资利益分享不公811
(三)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融资利益分享不公817
三、融资利益分享不公的成因分析822
(一)政府干预过度与政府干预不足并存822
(二)融资机制不健全824
(三)制度安排不尽合理834
(四)资本市场不成熟836
(五)市场信息不对称838
四、融资利益公平分享的对策建议840
(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前提841
(二)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是关键845
(三)构建资金配置的倾斜机制是突破点847
(四)培育资金公平配置的新增长极——以规范民间金融为中心856
(五)构建公平分享融资利益的长效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核心859
之十二:财税利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862
一、财税利益的理性解读862
(一)非均衡市场经济视角下财锐利益的解读862
(二)公共财政视角下财税利益分享的解读866
二、财税利益分享不公的现状及其问题考察873
(一)财税利益分享的现状分析873
(二)目前预算制度参与社会分配的现状及其问题877
(三)我国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参与社会分配的现状及其问题880
(四)我国现行分税财政体制参与社会分配的现状及其问题885
三、财税利益分享不公的危害及成因888
(一)财税利益分享不公与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公888
(二)财税利益分享不公的法律成因896
四、实现财税利益公平分享的法律对策903
(一)实现财税利益公平分享与财税实体法的完善903
(二)实现财税利益公平分享与财税程序法的完善917
热门推荐
- 1024634.html
- 3594042.html
- 2378982.html
- 745624.html
- 2409361.html
- 213184.html
- 315391.html
- 3291136.html
- 2325643.html
- 2355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9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1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5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1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1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1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0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44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0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