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
  • 高时良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2749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99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031页
  • 主题词:教育史(地点: 中国 年代: 近代 学科: 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洋务运动时期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奕等:通筹善后章程折(节录)*(1861)3

一、言论 谕折3

甲编3

第一章 外国语学堂3

冯桂芬:采西学议(节录)(1861)4

冯桂芬:上海设立同文馆议(1862)5

同治帝:著广州将军仿照办理同文馆谕*(1863)6

张盛藻:请同文馆无庸招集正途疏(1867)7

倭仁:请罢同文馆用正途人员习天算折*(节录)(1867)8

同治帝:著毋庸议张盛藻奏折谕*(1867)8

奕等:沥陈开设天文算学馆情由折*(1867)9

倭仁:密陈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请罢前议折(节录)(1867)12

奕等:遵议倭仁密陈折片并陈管见折*(1867)13

同治帝:著倭仁酌保数员另行择地设馆谕*(1867)14

倭仁:奏陈保举无人无庸另行设馆折(节录)*(1867)15

于凌辰:请无庸开设二馆以弭朋党之祸折(节录)*(1867)16

同治帝:著倭仁随时留心保举设馆教习谕*(1867)16

崇实:同文馆招考天文算学无须限定正途折(节录)*(1867)18

杨廷熙:请撤销同文馆以弭天变折*(1867)19

同治帝:著毋庸议杨廷熙奏折谕*(1867)26

陈锦:请饬整顿同文馆并将提调苑棻池严惩折*(1883)27

郑观应:西学(节录)(1892)29

郑观应:技艺(节录)(1892)29

陈其璋:请整顿同文馆疏(1896)30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遵议陈其璋请整饬同文馆疏*(1896)31

梁启超:学校余论(1896)33

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节录)(1896)33

奕等:遵议设立同文馆折(附章程)(1862)37

(一)沿革和规制37

二、京师同文馆37

奕等:酌拟变通同文馆章程片(附清单)*(1865)41

奕等:请添设一馆讲求天文算学折*(1866)43

奕等:同文馆添设天文算学一馆折(附清单)*(1867)44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光绪十四年(1888)开设格致馆的记载47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同治十年(1871)开设德文馆的记载47

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前的同文馆章程48

《堂谕》关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开设东文馆的记载48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光绪十四年(1888)添设翻译处的记载48

光绪二十四年(1898)续同文馆条规八条51

京师同文馆校历(1898)52

光绪帝:著将同文馆归入京师大学堂谕*(1902)53

《清会典》:记同文馆54

奕等:延聘同文馆各项教习折*(1863)55

(二)总管和教习55

奕等:俄法两馆二年期满请照章奖叙教习折*(1865)56

奕等:酌给外国教习奖赏片*(1866)57

奕等:请饬派徐继畲为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折*(1867)58

同治帝:著迅将邹伯奇、李善兰咨送来京谕*(1866)58

总理衙门:请旨饬送邹伯奇、李善兰来京折*(1867)59

奕等:请变通同文馆教习录取办法折*(1868)60

奕劻等:请简派员专管同文馆事务片*(1889)61

奕劻等:请赏给洋教习虚衔折(节录)*(1885)61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总管大臣、专管大臣及监察官的记载62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历任提调的记载63

《清会典》关于提调及其任务的记载64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历任汉洋教习的记载65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历任副教习的记载69

奕等:请钦定招考天文算学各员折*(1867)71

(三)学生及其出路71

奕劻等:请推广招考满汉学生折(1885)72

奕等:请调取上海广东学有成效者来京考试片*(1867)72

奕劻等:遴选学生派充同文馆纂修官片*(1886)74

奕劻等:招考满汉学生情形折*(1886)74

曾纪泽等:奏陈同文馆在馆学生情形折*(1889)75

奕劻等:遴选学生充当翻译官片*(1888)75

志锐:请饬派学生充当出使翻译参赞等片*(1890)76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学生升途的记载77

同知衔分部遇缺即补司务刘田海(靖西厅翻译官)81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历年科甲人员的记载85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学生薪水膏火的记载85

《同文馆题名录》关于学生进内备差的记载85

京师同文馆的八年课程表(1876)86

1.课程86

(四)课程和考试86

《清会典》关于同文馆各科课程内容的记载87

奕等:请将英文馆学生展缓考试片*(1865)93

2.考试93

奕等:奏陈同文馆学生考试情形折*(1865)94

奕等:拟定各馆学生名次分别优叙留咨折*(1869)95

奕等:考试甄别在馆学生片*(1868)95

总理衙门:照章考试同文馆学生分别给奖记优折(1898)96

(五)历年堂谕98

各科历年考题125

附录:125

丁韪良:同文馆记(节录)141

吴宣易:京师同文馆略史150

毕乃德:同文馆考158

京师同文馆西教习名录(名后有*者为署任)167

京师同文馆第一、二届留欧学生名录170

李鸿章: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1863)173

(一)沿革和规制173

三、上海广方言馆173

江海关道:请南洋通商大臣拟议上海同文馆章程文*(1863)175

冯焌光、郑藻如:上督抚宪禀(1870)178

涂宗瀛:上督抚宪通商大臣禀(1869)178

曾国藩:批广方言馆章程文*(1870)192

李鸿章:上海机器局报销折(节录)(1875)193

刘瑞芬:禀复南洋通商大臣沈(1879)194

李兴锐、蔡汇沧:禀复南洋通商大臣刘(1881)195

刘坤一:札行制造总局查明广方言馆办理情形(1881)195

聂缉椝:移制造总局(1894)196

周馥:改上海广方言馆为工业学堂(1905)198

广方言馆历任监督、总办、监院和教员199

1.馆员和教习199

(二)教习和学生199

曾国藩:送学生咨文(1867)201

2.学生201

奕等:请准予学生职衔折*(1868)202

奕等:请照章优予奖励学成学生折*(1868)203

刘坤一:批广方言馆选集生徒肄业文(1881)204

奕等:准严良勋四籍效用片*(1868)204

江海关道、制造总局:会禀南洋大臣刘(1893)205

《江南制造局记》:记广方言馆概况206

附录:206

制造总局:移江海关道聂查照考取各学生名目*(1894)206

广方言馆校舍平面图207

吴宗濂:上海广方言馆始末记208

广方言馆学生咨送京师同文馆表208

甘作霖:记上海广方言馆教习和毕业生210

《上海县续志》关于广方言馆的记载212

《万国公报》关于上海广方言馆的记载213

熊月之:记上海广方言馆的沿革与规制214

晏瑞书、黄赞汤:遵旨筹办广州同文馆☆(1863)219

(一)沿革和规制219

四、广州同文馆219

毛鸿宾:开设教习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附章程十五条)(1864)220

库克吉泰:遵旨妥议设立同文馆折*(1863)220

奕等:核查同文馆办理情形折*(1864)223

奕等:妥议广东同文馆激劝章程折*(1869)224

瑞麟等:广东同文馆肄业学生酌量变通折(1871)227

奕等:核议广东同文馆肄业学生酌量变通事宜折*(1872)229

长善等:请添设学馆酌加经费折(附清单)*(1879)230

继格等:保奖同文馆出力人员折*(1887)233

广东同文馆历任提调、馆长及汉洋教习234

1.馆员和教习234

(二)教习和学生234

瑞麟等:送学生咨文(1867)235

2.学生235

瑞麟等:请给予广东同文馆学生择优录用折*(1868)236

奕等:请照章准蔡锡勇等一体乡试折*(1868)236

瑞麟:送学生咨文(1871)238

长善等:同文馆学生差满请奖折(1872)240

长善等:续送学生咨文(1872)241

长善等:同文馆学生请给予翻译生员折(1877)242

别给予奖叙折(1886)244

继格、张之洞等:广东同文馆又阅三年请将在馆各员循案分244

继格、张之洞等:请给同文馆学生职衔折(1889)245

请奖励片(1889)246

继格、张之洞等:同文馆翻译生当差复届三年期满分别拟246

广东同文馆学生咨送京师同文馆表247

附录:247

《长谷川雄太郎与广州同文馆》关于广州同文馆的简略记载248

陶模:设立俄文学馆酌拟章程请立案折(1892)250

(一)新疆俄文馆250

五、其他外国语学堂250

《清代同文馆之研究》记新疆俄文学馆252

黄炎培:《清季各省兴学史》记新疆俄文馆252

附录:252

刘铭传:台湾设立西学堂招选生徒延聘西师立案折(1888)255

(二)台湾西学馆255

邵友濂:裁撤台湾西学堂片(节录)(1893)256

奕劻等:议奏珲春添设俄文书院折(1889)257

(三)珲春俄文书院257

附录:257

《台湾省通志》关于台湾西学堂的记载257

张之洞:奏设湖北自强学堂片(节录)(1893)259

(四)湖北自强学堂259

张之洞: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章程(1893)260

张之洞:札道员蔡锡勇改定自强学堂章程示(1896)262

张继煦:湖北自强学堂改定章程*264

张之洞:自强学堂不给膏火示(1897)265

张之洞:自强学堂改课五国方言折(1898)266

自强学堂馆员和教习267

附录:267

张之洞:批自强学堂详学生滋事各节(1901)267

张之洞改自强学堂为文普通中学(1903)267

自强学堂学生(1899)269

自强学堂试题(1899)270

William Ayers:《张之洞和中国教育改革》记自强学堂272

左宗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1866)279

一、沿革和规制279

第二章 福建船政学堂279

左宗棠:请派重臣总理船政折(1866)283

左宗棠:详议创设船政章程折(清单两件附)(1866)284

同治帝:著照左宗棠所议坚定办理船政谕*(1866)288

英桂:上总理衙门陈办理船政事*(1867)290

英桂:为法国福州税务司美理登开具折略事致总理衙门函(1867)291

左宗棠:复陈福建轮船局务不可停止折(1872)294

沈葆桢:机器到工已齐并船厂现在情形折(节录)(1868)294

沈葆桢:奏陈造船开工日期并船厂情形折(节录)(1868)294

沈葆桢:续陈各船工程并挑验匠徒试令放手自造情形折(节录)(1873)297

沈葆桢:船政教导功成请奖洋员匠并筹犒银回费折(1873)298

吴赞诚:铁胁船仿造功成出力员弁匠徒人等择尤保奖折(1873)299

吴赞诚:闽厂制造轮船支用各款查照成案开单核实报销折(节录)(1879)300

总理衙门:风闻闽局船政废弛请饬查明片(节录)(1880)301

何璟等:查明闽局废弛严加整顿折(1881)302

李士彬:闽局废弛请饬严加整顿折(节录)(1880)302

张梦元:船政宜筹变通折(节录)(1883)303

左宗棠:闽省船政局造船玩延讳饰请旨申饬折(节录)(1884)305

卞宝第:遵旨整顿船政片*(1890)306

张佩纶:查照旧章整顿船政折(节录)*(1884)306

总理衙门:复奏整顿福州船政折(节录)(1896)307

福州船政局订请法国造船监督合同(节录有关船政学堂部分)(1896)308

裕禄:挑选生徒入堂肄业并定年限课程片(1897)311

沈翊清:整顿学堂多派毕业生徒课导折*(1902)312

左宗棠:抄呈德克碑、日意格禀(节录)(1866)313

(一)教习313

二、教习和学生313

吴赞诚:撤扬武练船教习调吴镇管驾操练片(节录)(1877)317

丁日昌:延请教习嘉乐尔来工教导片(节录)(1876)317

吴赞诚:第二号铁胁轮船下水并厂务情形折(节录)(1878)318

黎兆棠:为请选募洋教习咨呈总理衙门*(1882)319

吴赞诚:分部郎中严良勋督课精勤请察录用片(1879)319

张梦元:为与洋教习另立合约咨呈总理衙门*(1883)321

张梦元:展留洋员教习酌加薪水并陈学堂现办情形折(1883)323

张梦元:为洋教习师丢瓦回国派补管轮教习事咨呈总理衙门*(1883)324

张佩纶:延订英国教习片(节录)(1885)325

裴荫森:驾驶洋教习邓罗援案请奖片(1885)326

裴荫森:洋教习到工添盖学堂洋房片(1885)326

裴荫森:请留道员吴仲翔接办船政提调片(1886)327

裴荫森:补派后学堂委员片(1887)328

裴荫森:订募并展留洋教习片(1888)329

裴荫森:补派后学堂委员改为留工候差片(1887)329

裴荫森:展留洋教习片(1890)330

裴荫森:延留洋教习片(1888)330

卞宝第:展留前学堂洋教习迈达以资教导片(1892)331

卞宝第:保奖学堂制造驾驶管轮洋教习片(1890)331

左宗棠:为闽省艺局学生均甚聪明致总理衙门函*(1867)332

(二)学生332

边宝泉:洋教习迈达再行展留声明立案片(1895)332

丁日昌:委赴香港招募学生片(1876)333

何如璋:光绪六年至八年制造船用款遵照部颁格式变通办理折(节录)(1884)334

吴赞诚:考校学生阅操各船饬募教习片(1876)334

裴荫森:添盖学舍复设艺圃招考生徒片(1886)336

名折(节录)(1886)337

裴荫森:会同考核船政员绅分别应裁应留及应备咨取各衔337

裴荫森:总司制造各学生请照异常劳绩奖励片(1887)341

裴荫森:学堂生徒工食赡银报销折(节录)*(1887)343

裴荫森:为学生出身委员汪乔年核定月薪折(节录)*(1887)344

沈葆桢:第三号轮船下水并续造第四号情形折(节录)(1870)346

沈葆桢:察看福州海口及船坞大概情形折(节录)(1867)346

三、课程和实习346

沈葆桢:续陈轮船工程并练船经历南北洋各情形折(节录)(1873)347

文煜等:以建威轮船为练船折(节录)(1871)347

丁日昌:第十七号艺新轮船下水片(1876)348

左宗棠:添造兵轮预筹驾驶人才派员教习片(1883)349

黎兆棠:复查轮船管驾员弁各节并陈详细情形折(节录)(1882)349

裴荫森:购修?板复设练船折(1885)350

张梦元:甫造第五号铁胁船仿照西国练船配制备用片(1883)350

裴荫森:调回“靖远”轮船改设练船折(1888)352

《日意格与洋务运动》记船政学堂课程设置353

日意格:船政学堂教学状况记*361

毕乃德:记船政学堂的分科教学363

福建船政局全图367

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369

附录:369

四、留学(存目)369

历任船政大臣(年表)376

船政初期外国教师任职情况表379

福建船政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380

续聘部分外国教师表380

严复:肄业船政学堂之回忆*386

王信忠:记船政学堂沿革387

陈景芗:记船政学堂简史391

丁日昌:遵议督操轮船事宜折(节录)*(1879)399

一、言论谕折399

第三章 水师学堂 武备学堂399

薛福成: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节录)(1881)402

何如璋:胪陈编练水师事宜折*(1882)404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节录)(1882)407

李鸿章:为请设海部兼筹海军事复总理衙门函(1884)410

徐承祖:上陈富强之策管见折(节录)*(1884)412

光绪帝:着李鸿章、左宗棠等筹议海防谕*(1885)414

曾国荃:遵旨筹议海防折(节录)(1885)415

李鸿章:复议水师事宜折(节录)*(1885)417

折(附懿旨)(节录)(1886)418

奕譞:查北洋炮台、水陆操防、机器、武备、水师学堂情形418

张之洞: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节录)(1885)418

朱一新:闽粤宜添置水陆学堂折(节录)(1886)420

奎润等:代呈赵世骏敬陈海防折(节录)*(1886)421

奕劻:请饬沿海各省广设水师学堂折(节录)(1889)424

志锐:请饬沿海督抚多设海军学堂折(节录)(1889)424

李鸿章:奏变通学艺期限片(1893)425

海军衙门:奏请停撤该衙门及内外学堂(1895)426

陶模:奏培养水陆军人才勉图补救片(1895)427

何熙年:上张香帅言武备学堂事宜书(1896)428

光绪帝:著南北洋大臣及沿海将军督抚筹办水师学堂谕(1898)432

李鸿章:筹办天津水师学堂片(1880)433

(一)天津水师学堂433

二、水师学堂433

李鸿章:天津水师学堂请奖片(1884)434

李鸿章:奏派吴仲翔接办学堂片(1881)434

《万国公报》:天津新设水师学堂章程436

李鸿章:请准暂留吴仲翔天津当差片*(1885)436

《北洋海军章程》招考学生例437

张焘:记北洋水师学堂及招考章程443

《严几道年谱》记严复在天津水师学堂443

附录:443

陈景芗:记天津水师学堂*445

天津水师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446

奕譞:规复水操旧制及水操内学堂试行演练咨谕稿底(1886)448

奕譞等:奏请复昆明湖水操旧制折(1886)448

(二)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448

奕劻等:奏昆明湖水操内外学堂各员请奖折(1893)450

光绪帝:著海军衙门发给昆明湖水操内学堂管轮水手等号衣谕(1888)450

海军衙门:为昆明湖闸板蓄水以资水操学堂演练事致奉宸苑咨(1888)450

张之洞:办理水陆师学堂情形折(1889)452

京师昆明湖水师学堂毕业生名单452

附录:452

陈景芗:记昆明湖水师学堂452

张之洞:奏创办水陆师学堂折(1887)453

(三)广东水陆师学堂453

张之洞:为选送学生来粤致船政裴荫森函(1889)455

裴荫森:送学生往粤电告两广总督张(1889)456

张之洞:增设洋务五学片(1889)458

李瀚章:水陆师学堂添设各项立案折(1893)460

李瀚章:水陆师学堂添设各项奏立案折(1893)461

陈景芗:记广东水陆师学堂*462

龚志鎏:广东水陆师学堂465

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466

附录:466

沈秉成:江南创设水师学堂工竣开课谨陈筹办情形折(1891)468

曾国荃:为设南京水师学堂复李鸿章札(节录)(1890)468

(四)江南水师学堂468

刘坤一:筹办南洋防务考核兵轮及变通学堂折(1891)471

沈秉成:奏江南创设水师学堂(1891)471

张之洞:奏添设水师学生原额片(1896)473

张之洞:请给予南洋水师学堂教习学生奖叙折*(1894)473

刘坤一:奏增设水师学堂学额折(1899)474

《万国公报》:江南水师学堂简明章程475

《格致汇编》:南洋水师学堂考试纪略478

《万国公报》:记江南水师学堂招考478

樊增祥:奏改江南水师学堂为南洋海军学堂(1909)481

《鲁迅年谱》记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482

附录:482

陈景芗:记江南水师学堂*483

江南水师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485

学堂营船雷艇支过各项经费银数总册(节录)(1905)487

广东海防兼善后总局:造报光绪二十九年分水鱼雷局487

(五)其他水师学堂487

1.广东黄埔鱼雷学堂487

黄埔鱼雷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489

陈景芗:记黄埔鱼雷学堂*489

附录:489

李鸿章:威海添建学堂片(1891)490

2.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490

陈景芗:记威海卫水师学堂*491

林献炘:威海卫水师学堂*491

附录:491

林献炘:旅顺口鱼雷学堂*492

3.北洋旅顺口鱼雷学堂492

威海海军学校驾驶班毕业生名单492

北洋旅顺口鱼雷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493

附录:493

陈景芗:记旅顺口鱼雷学堂*493

李鸿章:创设武备学堂折(1885)494

(一)天津武备学堂494

三、武备学堂494

李鸿章:武备学堂请奖折(1887)496

李鸿章:札调杨宗濂总理武备学堂片*(1886)496

李鸿章:武备学堂请奖折(1890)498

李鸿章:学堂洋员请奖片(1888)498

李鸿章:武备学堂请奖折(1892)499

北洋武备学堂学规(节录)501

李鸿章:请给洋教习宝星片(1893)501

武备学堂部分学生名单502

附录:502

张之洞:创设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折(1896)503

(二)江南陆师学堂503

江南陆师学堂招募章程504

咨文(1896)507

督办军务处:为袁世凯与德教官签订合同事致总署507

(三)直隶武备学堂507

袁世凯:请设学堂禀(节录)(1896)508

张之洞:招考武备学生示并章程(1896)509

(四)湖北武备学堂509

荣禄:请给武备学堂奖叙折*(1898)509

张之洞:晓谕招考武备学生示(1896)512

张之洞:奏设湖北武备学堂折(1897)513

张伯初:江南制造总局操炮学堂建置沿革517

一、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与工艺学堂517

第四章 技术学堂 实业学堂517

林志道:禀创办工艺学堂(附章程)(1898)518

《江南制造局记》:记操炮学堂518

《江南制造局记》记工艺学堂520

附录:520

工艺学堂校舍平面图521

《近代中国工业史资料》记江南制造局附设学堂522

刘坤一:捐资生息储养洋务人才折(1877)523

刘坤一:致黎召民议设西学馆函*(1876)523

二、广东实学馆(西学馆)523

光绪帝:著李鸿章预筹铁甲养船之费及筹建西学馆谕(1880)525

张树声:筹设西学馆事宜折(1880)526

张树声:建造实学馆工竣延派总办酌定章程片(1880)527

江海关道:禀南洋大臣刘(附拟西学章程)(1881)529

刘坤一:复黎召民函议西学馆事宜*(1881)529

丁日昌:为与丹国公司另立议约事致总理衙门函*(1876)534

(一)福州电报学堂534

三、电报学堂534

丁日昌:致总理衙门陈筹办电线函*(1876)535

丁日昌:为与丹国公司议定教习电线学童章程致总理衙门函*(1876)536

何璟:为电报学堂合同期满咨照总理衙门函(1877)539

寿尔:记1876年福州电报学堂540

《万国公报》:记福州新设电气学塾(1876)540

李鸿章:请设南北电报片(1880)541

(二)天津电报学堂541

李鸿章:商局接办电线折(节录)(1883)542

李鸿章:创办电报报销折(节录)(1882)542

张树声:津沪电线并电报学堂报销折*(1883)543

总理衙门:行北洋大臣李鸿章文(1884)545

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1884)545

毕乃德:记天津电报学堂546

李鸿章:电报洋教习请奖片(1891)546

蔡尔康等:《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关于电报与电报学堂片段548

《万国公报》:记上海电报学堂补行戊子汇考本堂学生全案(1891)550

《交通部电信学校五十周年纪念特刊》:记上海电报学堂550

(三)上海电报学堂550

左宗棠:江宁接设电线设立同文电学馆报销折(1883)551

(四)金陵同文电学馆551

左宗棠:金陵电报局同文馆报销片(1883)552

户部咨总理衙门文:核销金陵电报局同文馆收支各款抄片(1895)553

张之洞:两广展造电线开设学堂折*(1887)555

(五)两广电报学堂555

《台湾三百年史》:记台湾电报学堂(1890)556

(六)台湾电报学堂556

户部行总理衙门文(1887)556

李鸿章:奏医院创立学堂折(1894)557

四、天津医学堂557

北洋西医学堂学规558

毕乃德:记天津医学堂564

附录:564

陈景芗:记天津海军医学校565

天津海军医学校历届毕业生名单566

《集成报》:记山海关铁路学堂(1897)569

《中国铁路史》:记山海关铁路学堂成立(1895)569

五、铁路学堂569

(一)山海关铁路学堂569

张之洞:创设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折(1896)(存目)570

(二)南京陆军学堂附设铁路学堂570

《集成报》:记南京拟开矿务学堂(1898)571

(二)南京矿务铁路学堂571

六、矿务学堂571

(一)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571

毕乃德:记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571

《鲁迅年谱》:记1899年南京矿务铁路学堂572

张之洞:创设江南储材学堂折(1896)573

七、江南储材学堂573

江宁高等学堂学生:上刘制军禀(1899)575

刘坤一:改储材学堂为江南学堂折(1898)575

《利济学堂报》:记储材学堂招考(1897)577

《萃报》:记储材学堂开学(1897)578

《利济学堂报》:记储材学堂试事(1897)578

江南储材学堂章程(1897)579

《萃报》:记储材学堂甄别学生(1897)579

江南储材学堂延订洋教习合同(1897)584

江南储材学堂规条(1897)586

江南储材学堂学约(1897)589

黎庶昌:应诏陈言疏(节录)(1862)595

一、言论 谕折595

乙编595

第一章 科举595

桂文灿:修陈请禁楷字以挽颓风疏(1863)596

薛福成:选举论(上)(1864)597

薛福成:选举论(中)(1864)598

薛福成:选举论(下)(1873)600

阙名:论西学设科(1875)602

薛福成:应诏陈言疏(1875)603

王韬:上丁中丞(1876)605

王韬:变法自强(中)(1883)606

郑观应:考试(1884)607

汤震:考试(1890)612

陈炽:艺科(1892)613

陈虬:经世博议·变法(三)(1892)613

唐文治: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变科目部分)(1894)615

阙名:变通文武考试旧章说616

阙名:论变通制科策时务以征时彦(1897)618

阙名:论废时文尤当除积弊(1898)620

张之洞:劝学篇·变科举(1898)621

沈葆桢:会同闽浙总督英制军奏请特开算学科片(1870)626

二、文科考试626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节录)(1874)627

沈葆桢:筹议洋务折(节录)627

礼部:奏请考试算学折(1875)629

于凌辰:奉旨会议海防事宜折(节录)(1875)630

王家璧:会议海防事宜奏折附片*(1875)632

奕等:择要条议海防诸议折(节录)(1875)633

陈启泰:奏陈扩充海防管见折(节录)(1883)634

潘衍桐:奏请开艺学科折(1884)635

左宗棠:艺学说帖(1884)640

陈琇莹:奏请将算学归入正途考试疏(1887)642

徐致祥:止开艺科预防微渐疏(1884)642

李鸿章:奏议覆御史陈琇莹奏开算学取士折(1887)644

总理衙门:奏会议算学取士事(1887)645

奕劻等:奏变通算学考生规程折(1889)647

徐?:上大府请武场添试火器笺(1859)648

三、武科考试648

冯桂芬:停武试议(1861)649

沈葆桢:请停止武闱片(1878)651

张佩纶:拟请武科改试洋枪折(1884)652

光绪帝:沈葆桢奏饬停武科所请着毋庸议谕(1878)652

唐文治:请挽大周以维国运折(改武科部分)(1894)655

阙名:武科取士急宜变通说656

麦孟英:论武试略宜变通(1897)658

荣禄:奏请设武备特科折(1898)660

军机大臣和硕恭亲王等:奏会议设武备特科事(1898)661

高燮曾:议设武备特科折(1898)661

程各折片谕(1898)667

光绪帝:关于荣禄、高燮曾、胡燏棻等奏设武备特科酌改章667

张之洞:变通武科折稿(1898)668

王丰曾:停武科私议(1898)674

爱莲室主人:武科改枪炮答问(1898)676

吴棠:闽省建设书院疏(1867)679

一、言论 谕折679

第二章 书院679

陈次亮:书院680

潘克先:中西书院文艺兼肄论681

叶尔昌:废书院时文诗赋为有用之学议687

阙名:宜仿西法以培人才论689

陈启泰:请整顿学校折(1883)691

汤震:书院(1890)693

光绪帝:为御史陈启泰奏请整顿学校事谕(1883)693

李端棻:奏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折(节录)(1896)695

总理衙门:议复李端棻推广学校折(1896)696

礼部:议复秦绶章奏请整理各省书院折(节录)(1896)697

秦绶章:奏请整顿书院预储人才折(存目)(1896)697

胡聘之:请变通书院章程并课天算格致等学折(1896)699

吴汝纶:答牛蔼如书(1896)701

吴汝纶:答贺松坡书(节录)(1896)701

刘坤一:书院学堂并行以广造就折(1898)702

慈禧太后:懿旨各省书院不必更改为学校(1898)704

许振祎:奏设味经书院疏(1873)705

二、陕西味经书院705

《味经书院志》记昧经书院创办经过(1873)707

味经书院时务斋章程(1895)708

刘光蕡:味经书院时务斋学规712

《味经书院志》记书院教法715

刘光蕡:谕味经诸生720

刘光蕡:味经书院志序例(1891)721

附录:721

味经书院课艺 阿勒精阿:立幼学堂议725

徐锡村:为上海设格致书院上李爵相禀并条陈(1874)727

三、上海格致书院727

《万国公报》:记上海创设格致书院(1874)729

上海格致书院第一次记录(1875)731

上海格致院发往各国之条陈(1875)737

《格致汇编》:记上海格致书院开院(1876)739

《万国公报》:记上海格致书院造成(1876)739

《申报》:书《格致汇编》后(1876)740

棣华书屋稿:论女学(议格致书院延请女师专教女学*)(1876)741

《钟鹤笙征君年谱》记格致书院课士(1884)744

格致书院招收生徒启(1879)744

傅兰雅:格致书院西学课程序(1895)745

傅兰雅:格致书院会讲西学章程(1895)747

栾学谦:格致书院讲习西学记(1897)748

《上海县续志》关于格致书院的记载*749

附录:749

王韬: 《格致书院课艺》丙戌、己丑卷序(节录)(1887、1891)750

上海格致书院特课季课题称表751

冯焌光:上海求志书院章程四则(1876)758

四、上海求志书院758

《申报》评新设求志书院(1876)759

林华书院主人:书上海求志书院章程四则后(1876)759

续求志书院季课章程八条(1876)760

上海求志书院丙子春季题目(1876)761

附录:761

上海求志书院丁丑冬季题目(1877)763

《上海张经甫先生兴学事实汇录》——记正蒙书院创办经过*766

五、上海正蒙书院766

邵友濂:梅溪书院记(1886)767

张在新:先君兴办梅溪学堂事略(1914)768

张之洞:札委知府方功惠等监修广雅书院(1887)770

六、广东广雅书院770

张之洞:创建广雅书院折(1887)771

张之洞:请颁广雅书院扁额折(1889)773

张之洞:札广雅书院提调设立分校(1889)774

朱一新:广雅书院无邪堂答问序776

《广雅书院学规》(1889)777

谢祖贤:广雅书院之建设及其变更780

附录:780

广雅书院最初担任分教之籍贯、所受教育、出身及仕历782

广雅书院最初担任山长之籍贯、所受教育、出身及仕历783

广雅书院行政组织系统表784

张之洞:咨南北学院调两湖书院肄业生并单(1891)785

七、湖北两湖书院785

张继煦:两湖书院及其改章*787

张之洞:新定两湖书院学规课程(1897)788

张之洞:两湖、经心两书院改照学堂办法片(1898)790

张之洞:札两湖、经心、江汉三书院改定课程(1899)791

《张文襄公治鄂记》记两湖书院(节录)793

附录:793

《张文襄公年谱》记两湖书院肄业生*794

张汝梅、赵维熙:陕西创设格致实学书院折附片(1896)795

八、陕西格致实学书院795

魏光焘等:奏陈陕西格致实学书院创办情形折(1897)797

刘光蕡:崇实书院学规798

刘光蕡:与叶伯皋学政书801

龙湛霖:奏陈江苏南菁书院办理情形折(1897)803

九、江苏南菁书院803

南菁书院大事记(1883一1898)804

朱锦绶:问五口通商以来局凡几变805

南菁书院课作805

附录:805

杨冰:微积术补代数未尽说807

南菁书院学生名单(1894—1898)808

廖寿丰:奏请专设书院兼课中西实学折(1897)812

十、浙江求是书院812

林启:招考求是书院学生示(1897)813

求是书院章程(1897)814

求是书院课程(1897)817

钱均夫:求是书院之创设与其学风及学生活动情形(节录)818

附录:818

李鹤年:为德国驻厦门领事克劳尔等拟在厦门创设博闻书院致总署函(附书院条规)(1875)822

(一)厦门博闻书院822

十一、其他书院822

《申报》记友教书院甄别考试(1876)825

(二)江西友教书院825

德寿:奏酌裁童卷移设算学科折(1896)826

湘乡东山精舍章程禀(附章程)(1896)827

(三)湖南湘乡东山精舍827

黄绍箕等:拟算学书院章程一十六则(1896)832

(四)浙江算学书院832

孙诒让:瑞安新开学计馆叙(1896)836

林赓:回忆福州苍霞精舍837

(五)福州苍霞精舍837

课程折(1897)838

江标:奏校经书院添置天文、舆地诸仪并拟添设算学等838

(六)湖南校经书院838

连培基:扩修沅水校经堂禀稿(1898)839

湖南常德德山书院新定学算生童课章(1897)842

(七)湖南德山书院842

王先谦:岳麓书院月课改章手谕(1897)843

(八)湖南岳麓书院843

岳麓书院新定译学会课程(1897)845

广西候补道谢:经古书院添设算学季课示谕(1897)847

(九)广西经古书院847

崧蕃等:奏陈云南经正书院创建算学馆并于旧有书院添课算学折(1897)849

(十)云南经正书院849

《申报》:论子弟出洋肄业事(1872)853

中美续增、续修条约有关留学条款(1868、1880)853

第三章 留学853

一、条约 言论 谕折853

郭嵩焘:伦敦致李伯相(节录)(1876)855

总理衙门:议复荣惠奏请选派宗支出洋游历折(1884)856

总理衙门:议复谢祖源奏请练习洋务人才疏(1887)857

谢祖源:奏请练习洋务人才疏(1887)857

总理衙门:奏定酌拟出洋游历人员章程(1887)859

总理衙门:议复李端棻推广学校折(出洋游历部分)(1896)861

李端棻:奏请推广学校以励人才折(出洋游历部分)(1896)861

张之洞:劝学篇·游学(1898)862

《格致新报》:论游历为国家之要道(1898)863

曾国藩:调陈兰彬差遣江南片(1870)866

二、留学美国866

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附章程)(1871)867

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委员携带幼童出洋肄业兼陈应办事宜折(节录)*(1872)870

《申报》:拟西学生赴美国肄业事宜议(1872)873

李鸿章:奏派区谔良赴美监督学生课业片*(1875)874

李鸿章:奏请增留学经费折(1877)875

李鸿章:奏为调回管带幼童驻洋肄业人员请奖折(1878)876

奕:奏请撤回留美肄业学生折*(1881)878

李鸿章:奏陈留美学生回国就业请奖折(附清单)(1885)879

容闳:经理留学事务所(派送第一批留学生)881

容闳:留学事务所之终局885

1872—1875年赴美肄业幼童名单893

附录:893

留学局谕告895

褚季能:甲午战前四位女留学生896

沈葆桢:奏派前后学堂学生赴英法深造折*(1873)903

左宗棠:上总理衙门书(1873)903

三、留学欧洲903

奕等:奏请选派船政学堂学生出洋折(1874)904

左宗棠:与沈葆桢书(节录)(1874)905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节录)(1874)905

李宗义:致总理衙门函(1874)906

沈葆桢:上总理衙门言出洋书*(1874)907

丁日昌:致总理衙门函(1876)910

沈葆桢:奏为选派前后学堂学生游历英法折(1875)910

李鸿章:卞长胜等赴德国学习片(1876)911

沈葆桢:致总理衙门文(1876)911

李鸿章:复吴春帆京卿(1876)912

李鸿章:议选员管带学生分赴各国学习折(1876)913

李鸿章:论学生出洋学习(1877)914

李鸿章、沈葆桢等:奏闽厂学生出洋学习折(1877)915

吴赞诚:奏陈船政学生赴欧学习情形片*(1878)921

吴赞诚:奏陈前后学堂学生由李凤苞、日意格率领出洋学习折*(1877)921

吴赞诚:出洋学生病故法国请议恤片(1878)922

李鸿章:致李凤苞书(1879)923

李鸿章等:奏请饬下闽海关将军等接续择才赴英法就学折*(1879)924

李鸿章:奏请派往外洋华弁学成回华给奖折(1879)925

李鸿章等:奏请船政学堂出洋游历学生从优奖励尽先补用折*(1879)927

李鸿章等:奏请奖励英法两国教导肄业生出力人员折(1880)928

李鸿章:奏请奖励马建忠片*(1880)930

李鸿章等:奏陈船政学堂出洋学生学习成就折*(1881)931

李鸿章等:奏请奖励船政学堂游历英法学生及出力人员折(1881)933

李鸿章:奏续选闽厂学生出洋游学折(1881)934

杨昌浚等:奏请留用出洋艺成回国学生折*1886935

裴荫森:奏陈闽厂出洋学生艺成回国折*(1886)938

裴荫森:奏为第二届出洋学生回国请奖折*(1886)939

裴荫森:奏续选第三届出洋学生折*(1886)940

裴荫森:学生匠首出洋习制铁甲学成回华请奖片(1886)940

李鸿章等:奏请变通出洋年限片*(1886)941

裴荫森:奏陈出洋艺成回国学生量才使用折*(1887)942

裴荫森:奏请奖励船政学堂第三届出洋学生及华洋襄办各员折*(1890)943

裕禄:奏陈选派闽厂第四届出洋肄业学生折*(节录)(1897)945

总理衙门:转奏闽浙总督边宝泉奏陈出洋学生回国境遇折*(1896)945

料监督并翻译先撤回华片(1900)947

许应骙:奏为船政学堂第四届出洋肄业学生交出使大臣照947

巴斯蒂:清末留欧学生——福州船政局对近代技术的输入948

难应一并遣撤回华片(1900)948

许应骙:奏为船政学堂第四届出洋学生已历三年因筹费为948

列柏:日意格与留欧教育962

福州船政局留学生表*966

附录:966

船政学堂留欧学生学习笔记选录971

《清末海军教育史》评船政学堂学生留学*981

薛福成日记三则(1890)983

留学教育大事记(1866—1895)986

征引、参考书目举要9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