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
  • 黄世坤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046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2

1.1.2 传统生产方式与气候变化3

1.1.3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4

1.1.4 中国政府的努力及局限6

1.2 研究意义8

1.2.1 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8

1.2.2 有利于区域经济其他目标的优化实现9

1.2.3 对于世界低碳转型的重要作用12

1.2.4 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将丰富中国发展模式的内涵13

1.3 研究思路13

1.4 研究方法16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8

2.文献综述21

2.1 低碳经济的概念研究22

2.2 低碳经济的内容研究24

2.2.1 碳减排的国家责任研究24

2.2.2 碳减排的驱动方向研究27

2.2.3 低碳经济的可能性研究30

2.3 低碳经济推进模式与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31

2.3.1 国外的研究与探索31

2.3.2 国内的研究与探索36

3.“统筹协进”总方案的提出44

3.1 区域层面推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三大矛盾44

3.1.1 温室气体的物品属性44

3.1.2 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重关系48

3.1.3 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面临的三大矛盾50

3.2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提出及主要内容59

3.2.1 “统筹协进”的含义59

3.2.2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主要内容60

4.“统筹协进”总方案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65

4.1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理论依据65

4.1.1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65

4.1.2 科学发展观68

4.1.3 政府规制经济学理论74

4.2 “统筹协进”总方案的现实依据76

4.2.1 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传统77

4.2.2 中国发展模式已经初步形成80

4.2.3 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初步暴露的各种问题82

4.2.4 合理抑制地区过度竞争的需要85

5.区域推进的责任机制研究88

5.1 中国碳减排区域责任体系的内容构成88

5.2 近年来的探索及局限91

5.3 内容之一:改进碳减排责任的区域分解体系96

5.3.1 根据对各地经济增长呈“中性”影响的原则分解指标97

5.3.2 根据其他原则作相应调整107

5.4 内容之二:构建目标责任考核体系115

5.4.1 构建和完善节能减排层级负责制度116

5.4.2 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117

5.4.3 信息公开制度118

5.4.4 完善考核制度119

5.5 内容之三:降低政府的责任界定成本119

5.5.1 政府公正以避免被“俘获”120

5.5.2 完善信息制度,消除信息不对称120

5.5.3 降低行政成本121

6.完善区域推进的政策机制123

6.1 政府规制的一般内容123

6.2 近年来我国低碳政策的成就与问题126

6.2.1 低碳政策的成就126

6.2.2 存在的问题132

6.3 低碳政策的改进134

6.3.1 完善碳税机制134

6.3.2 改革能源资源定价机制136

6.3.3 完善其他激励约束机制138

6.3.4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规制139

6.3.5 提高政策的区域辨识度140

7.构建和完善区域推进的市场机制142

7.1 降低交易费用:碳市场体系设计的中心目标142

7.2 交易费用的会计学分类144

7.3 交易费用的经济学分析147

7.4 对策措施149

7.4.1 合理配置碳市场网点149

7.4.2 大力发展第三方机构150

7.4.3 推动标准化运行152

7.4.4 提升管理能效152

7.4.5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155

7.4.6 构建碳交易保险体制156

8.构建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158

8.1 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的紧迫性与可能性158

8.1.1 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的紧迫性158

8.1.2 碳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的可能性163

8.2 区域互助合作的历史进程及存在的问题167

8.2.1 区域互助合作的历史进程167

8.2.2 存在的问题169

8.3 节能减排区域互助合作机制设计170

8.3.1 跨期交换机制171

8.3.2 利益共享机制——区际行业合作减排计划175

9.碳约束下完善区际产业转移机制研究183

9.1 区际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兴起183

9.1.1 产业转移的各种理论184

9.1.2 产业转移的机制分析186

9.1.3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到来188

9.2 产转移与碳排放转移192

9.2.1 产业转移演变为碳排放转移的前提条件192

9.2.2 产业转移演变为碳排放转移的现实可能性:以广东为例193

9.3 对策研究199

9.3.1 适当设置转入壁垒——所谓“落后产能”问题200

9.3.2 扩大区外引资的乘数效应202

9.3.3 加强移入产业入园建设,实现管理节能204

9.3.4 构建碳转移区际补偿机制206

参考文献208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