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汉语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程祥徽,田小琳著 著
- 出版社: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 ISBN:978962043102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5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汉语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语言与言语2
(一)语言2
(二)言语5
二、共同语与方言6
(一)共同语6
(二)方言8
三、中国的语言10
(一)世界的语言10
(二)中国的语言10
四、汉语与汉语方言12
(一)汉语12
(二)汉语方言15
(三)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18
五、语言的规划与研究20
(一)语言的规划20
(二)语言的研究20
第一章 语音27
第一节 语音的属性28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28
(一)音色28
(二)音高29
(三)音强29
(四)音长30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30
(一)肺和气管31
(二)喉头和声带31
(三)咽腔31
(四)口腔32
(五)鼻腔32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33
第二节 语音的分析35
一、语音的分类35
(一)元音36
(二)辅音37
二、音素符号42
(一)汉语拼音方案42
(二)注音字母46
(三)国际音标47
第三节 语音的综合52
一、音节的特徵52
二、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要素53
(一)声母53
(二)韵母59
(三)声调73
三、普通话音节结构79
四、拼音方法86
(一)双拼法86
(二)三拼法86
(三)声介合母法86
五、普通话拼音规则87
第四节 语音的变化89
一、历史音变举例89
二、语流音变类型90
(一)同化90
(二)异化91
(三)弱化93
(四)儿化102
(五)“啊”的连音同化108
(六)“一”“不”的变调110
第五节 普通话音系111
一、普通话音系的构造111
(一)从声母来看111
(二)从韵母来看111
(三)从声调来看112
二、普通话音系的特点112
(一)声母方面112
(二)韵母方面115
(三)声调方面117
三、语音对应规律118
(一)声母的主要对应规律119
(二)韵母的主要对应规律121
(三)声调的主要对应规律124
第二章 汉字129
第一节 文字用图形记载语言130
一、文字是语言的代用品130
二、最早的文字是图形文字131
三、汉字的最初形态是图形文字132
第二节 传统的汉字造字法133
一、象形与指事134
(一)象形134
(二)指事135
二、会意与形声136
(一)会意137
(二)形声139
三、转注与假借144
(一)转注144
(二)假借146
第三节 汉字的字体151
一、甲骨文151
二、金文152
三、篆书153
四、隶书155
五、草书157
六、楷书159
七、行书161
第四节 汉字的性质和字理162
一、汉字的性质162
二、汉字的字理163
第五节 汉字的功绩166
一、统一书面语166
二、蕴含历史文化信息167
三、反映古人的生活和思维方法167
四、反映语音和词义发展变化168
第六节 繁简由之170
一、字数问题171
(一)字数多的原因171
(二)字数多的对策173
二、笔畫问题176
(一)笔畫多的原因176
(二)笔畫多的对策177
三、繁简由之178
(一)弃繁就简的发展趋势178
(二)繁简相通的造字方法180
(三)繁简由之是汉字重新统一的必经之路181
四、规范字与繁体字对照182
第三章 词汇203
第一节 语素和词204
一、语素——构词的最小单位204
(一)单音节语素204
(二)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08
(三)语素的古今变化210
二、词——造句的最小单位211
第二节 词的结构213
一、五种基本结构213
(一)并列关系(联合关系)213
(二)偏正关系(修饰关系)214
(三)主谓关系(陈述关系)216
(四)动宾关系(支配关系、述宾关系)216
(五)动补关系(补充关系、述补关系)216
二、其他结构方式217
(一)附加式217
(二)重叠式218
第三节 词的声音219
一、语音和语义的关系219
二、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219
(一)单音词、双音词219
(二)多音词221
三、同音词223
(一)词源不同发音相同223
(二)词义分化形成同音词224
第四节 词的意义225
一、词义和概念225
二、单义和多义226
三、同义和反义228
(一)同义词229
(二)反义词235
四、词义的演变237
(一)词义的扩大238
(二)词义的缩小239
(三)词义的转移239
第五节 词汇的构成241
一、基本词241
二、一般通用词244
三、专业词245
(一)专门术语245
(二)行业语246
四、文言词247
五、方言词250
六、外来词252
(一)外来词的构成252
(二)外来词的历史渊源254
(三)运用外来词需要注意的问题256
七、字母词257
(一)字母词的类型257
(二)运用字母词应注意的问题259
八、社区词260
(一)社区词的形成260
(二)香港社区词和香港社会261
(三)运用社区词应注意的问题263
九、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265
(一)成语265
(二)惯用语274
(三)谚语276
(四)歇后语278
第六节 词汇和社会生活280
一、词汇忠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280
二、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281
(一)新词的产生281
(二)旧词的消亡283
三、运用新词新语需要注意的问题284
四、如何看待网络词语284
第四章 语法293
第一节 语法是关于语言结构的科学294
一、语法分析语言的结构294
二、汉语语法结构的特点294
三、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299
四、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301
第二节 语素305
一、实素和虚素305
二、实素的分类306
三、虚素的分类307
第三节词类309
一、词的分类标准309
二、实词和虚词310
三、实词的分类312
(一)名词312
(二)动词315
(三)形容词318
(四)数词319
(五)量词320
(六)代词322
四、虚词的分类325
(一)副词325
(二)介词328
(三)连词329
(四)助词331
(五)叹词333
(六)拟声词336
第四节 短语339
一、短语的分类339
(一)按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分类339
(二)按短语的语法功能分类340
(三)按实词、虚词之间的组合分类341
二、常用短语分析341
(一)名词性短语342
(二)动词性短语347
(三)形容词性短语359
(四)主谓短语361
(五)介宾短语364
(六)固定短语365
三、短语的扩展367
(一)多项定语的名词性短语368
(二)多项状语的动词性短语369
(三)“状+动+补+宾”式的动词性短语369
四、短语在句法分析中的重要性370
第五节句子373
一、句子的分类373
(一)按照结构分类373
(二)按照用途分类374
二、单句的构成374
(一)主谓句375
(二)非主谓句380
三、句子分析法383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383
(二)层次分析法386
四、特殊句式388
(一)“把”字句388
(二)“被”字句390
(三)连动句391
(四)兼语句392
(五)存现句393
五、句子的语气394
(一)陈述句395
(二)疑问句396
(三)祈使句399
(四)感叹句400
六、复句401
(一)句子的复杂化401
(二)复句的结构类型403
(三)复句中的关联词语413
(四)多重复句415
第六节句群421
一、句群是大于句子的语言片段421
二、句群的组合方式422
(一)直接组合422
(二)关联组合423
三、句群的分类424
(一)并列关系424
(二)承接关系425
(三)选择关系426
(四)递进关系426
(五)转折关系427
(六)因果关系427
(七)假设关系428
(八)条件关系429
(九)总分关系429
(十)解证关系430
四、句群和复句430
五、句群和段落432
第五章 修辞和风格449
第一节修辞451
一、修辞和修辞学451
二、修辞学研究语言要素的表现力452
(一)语音修辞452
(二)词语修辞457
(三)句子修辞460
三、修辞格的运用464
(一)比喻464
(二)比拟467
(三)借代470
(四)夸张471
(五)对偶472
(六)排比474
(七)反复476
(八)设问477
(九)顶真479
(十)映衬480
(十一)回文481
(十二)拈连482
(十三)婉曲482
(十四)仿词484
(十五)双关484
(十六)反语485
第二节风格487
一、语言特点不是语言风格487
二、语言风格的定义490
(一)运用语言和具体运用语言490
(二)交际场合和言语气氛491
(三)语言风格和言语气氛491
三、语体的基本类型492
(一)日常交际语体493
(二)公文程式语体496
(三)科学论证语体497
(四)文艺语体498
(五)新闻语体499
(六)广告语体500
四、语体成分的交错501
五、传统风格观念的有关论述505
(一)风格体现人的修养505
(二)风格的原则是意辞统一505
(三)风格的标准是得体506
(四)文艺风格分类506
六、现代风格学的功用508
(一)指导人们表达得体509
(二)引领语文教学方向510
(三)总结作家语言风格511
附录一 程祥徽、田小琳著《现代汉语》评介521
附录二 现代汉语教材框架和体系比较研究——关于修订《现代汉语》程田本的思考528
修订版后记551
作者简介554
热门推荐
- 2193572.html
- 621919.html
- 3348253.html
- 1039641.html
- 462465.html
- 289667.html
- 2493495.html
- 1346472.html
- 975200.html
- 275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3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19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8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5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2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9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76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