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创新的代际知识转移方法与机制 基于中国航天导师制的案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8716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航空航天工业-技术转移-案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创新的代际知识转移方法与机制 基于中国航天导师制的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2
1.1.1实践背景2
1.1.2理论背景4
1.1.3研究意义9
1.2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界定10
1.2.1研究问题10
1.2.2基本概念界定11
1.3所采用的研究方法13
1.3.1跨学科研究方法13
1.3.2案例研究方法13
1.3.3深度访谈法15
1.4本书的研究思路15
1.5本书的内容结构19
第2章 本领域研究现状述评22
2.1知识转移22
2.1.1知识和知识管理22
2.1.2知识转移的概念32
2.1.3知识转移的研究对象33
2.1.4知识转移模型34
2.1.5知识转移方法35
2.1.6知识转移机制39
2.2代际知识转移41
2.2.1既有文献研究综述42
2.2.2尚待研究的领域44
2.3代际知识转移的典型方法:导师制46
2.3.1导师制的定义和功能47
2.3.2导师制的背景和流派50
2.3.3传统导师制类型、关系特征和阶段54
2.3.4新型导师制关系构成:团队导师制和多元导师制56
2.3.5导师制与代际知识转移58
第3章 代际知识转移的多学科视角61
3.1哲学视角62
3.1.1基于普遍共识的认识论62
3.1.2两类知识:主题知识和非主题知识64
3.1.3思维方式:重要(性)、表达和理解65
3.2社会学视角67
3.2.1代68
3.2.2代际差异70
3.2.3代际关系72
3.3管理学视角75
3.3.1沟通75
3.3.2管理沟通76
3.3.3知识沟通79
第4章 航天业代际知识转移及其方法82
4.1知识社会背景下的代际知识转移82
4.1.1代际传承中的代际知识转移82
4.1.2代际知识转移在知识社会的新变化84
4.1.3适宜的代际知识转移方法成为关注点89
4.2典型的代际知识转移方法90
4.2.1书籍90
4.2.2培训91
4.2.3知识库92
4.2.4导师制93
4.3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航天业94
4.3.1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94
4.3.2复杂的多代际工作环境95
4.3.3代际知识转移中有实现知识创造的要求95
4.4美国航天业的代际知识转移:以知识库为核心96
4.4.1美国航天代际知识转移策略96
4.4.2美国航天知识管理战略计划97
4.4.3“经验教训汲取”知识库系统100
4.5中国航天业代际知识转移:以导师制为核心100
4.5.1中国航天代际知识转移背景100
4.5.2中国航天导师制发展阶段和特征102
4.5.3中国航天导师制关系的功能和类型108
第5章 中美航天业代际知识转移方法效果比较114
5.1代际知识转移的情景、方法和效果维度114
5.1.1代际知识转移的情景维度114
5.1.2代际知识转移的方法维度118
5.1.3代际知识转移的效果维度119
5.2代际知识转移的情景、方法和效果之间的关系119
5.3所采用的案例研究方法120
5.3.1案例选择121
5.3.2数据编码123
5.3.3分析方法126
5.3.4信度效度检验127
5.4中美航天代际知识转移的案例比较131
5.4.1代际知识转移情景131
5.4.2代际知识转移方法136
5.4.3代际知识转移效果136
5.4.4代际知识转移情景与转移方法之间的关系137
5.4.5代际知识转移方法和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139
5.4.6代际知识转移情景、转移方法和转移效果之间的关系140
5.5中美航天代际知识转移的案例研究发现141
5.5.1代际知识转移情景和转移方法无正相关关系141
5.5.2代际知识转移方法的交互性和共时性与转移效果正相关141
5.5.3导师制比知识库方法更有利于代际知识转移142
5.6下一步研究问题:导师制通过何种机制促进代际知识转移142
第6章 导师制中的知识沟通机制探析144
6.1代际知识转移、导师制和知识沟通144
6.2知识沟通机制理论建构145
6.3知识沟通机制的要素构成146
6.3.1沟通主体147
6.3.2沟通氛围148
6.3.3交互对话149
6.3.4主题知识150
6.3.5非主题知识150
6.4知识沟通机制的运行过程151
6.4.1知识表述阶段151
6.4.2知识解释阶段152
6.4.3知识混沌阶段152
6.4.4知识建构阶段153
6.5知识沟通机制的的功能实现153
6.5.1表达知识153
6.5.2理解知识154
6.5.3达成共识154
6.6基于知识沟通机制的导师制类型划分155
6.6.1释放型导师制157
6.6.2策略型导师制157
6.6.3情感型导师制157
6.6.4工具型导师制157
6.6.5分立型导师制158
第7章 释放型团队导师制的知识沟通机制案例验证159
7.1所采用的案例研究方法159
7.1.1案例选择160
7.1.2数据搜集162
7.1.3数据编码163
7.1.4分析方法164
7.1.5效度和信度检验164
7.2中国航天导师制创新团队构成166
7.2.1钱学森系统科学研讨团队166
7.2.2中国航天某卫星测控团队168
7.3案例分析结果之一:知识沟通机制的要素168
7.3.1沟通主体169
7.3.2沟通氛围:平等、信任和容错169
7.3.3交互对话171
7.3.4主题知识和非主题知识173
7.4案例分析结果之二:知识沟通机制的过程175
7.4.1知识表述阶段175
7.4.2知识解释阶段176
7.4.3知识混沌阶段176
7.4.4知识建构阶段177
7.5案例分析结果之三:知识沟通机制的运行障碍179
7.5.1结构性障碍179
7.5.2社会性障碍179
7.6小结和讨论180
7.6.1知识沟通机制是导师制中蕴含的代际知识转移机制180
7.6.2知识沟通机制的运行存在着结构性和社会性障碍180
7.6.3有效地运用知识沟通机制能够实现知识创造181
7.6.4中国航天协同知识创造模式及其最佳实践182
7.6.5中国航天协同知识创造模式与Nonaka知识创造模型的比较184
第8章 结论和展望189
8.1结论189
8.1.1导师制通过知识沟通机制实现代际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189
8.1.2基于知识沟通机制的知识管理方法将有助于代际知识转移189
8.1.3知识沟通机制适用于解决跨代际和跨组织的隐性知识转移问题190
8.1.4有效地运用知识沟通机制能够在知识转移中实现知识创造190
8.2创新点190
8.2.1从跨代际的视角扩展了知识转移的新领域190
8.2.2发现并验证了知识沟通机制191
8.2.3识别并划分出不同的导师制类型191
8.2.4提出了中国航天科研团队的协同知识创造模式192
8.3研究的局限性192
8.4未来的研究问题193
附录194
参考文献198
后记212
热门推荐
- 3805908.html
- 2752226.html
- 1854600.html
- 1747821.html
- 697391.html
- 1703648.html
- 1766536.html
- 3879217.html
- 3670303.html
- 658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5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85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5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3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5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0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2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