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泥生产工艺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左明扬,刘成,牟思蓉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4053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水泥-生产工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泥生产工艺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水泥生料制备1
1绪论1
1.1水泥的起源和发展1
1.2水泥的基本概念2
1.3水泥工业的环境污染与治理3
2硅酸盐水泥原料的选择4
2.1石灰质原料的选择4
2.1.1石灰质原料的种类和性质4
2.1.2石灰质原料的选择5
2.2黏土质原料的选择6
2.2.1黏土质原料的种类与特性6
2.2.2黏土质原料的品质要求及选择7
2.3校正原料的选择7
2.3.1铁质校正原料的选择7
2.3.2硅质校正原料的选择8
2.3.3铝质校正原料的选择8
2.3.4校正原料的质量要求8
2.4燃料的选择8
2.4.1煤的种类和性质9
2.4.2水泥工业对煤的质量要求9
2.5水泥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9
2.5.1低品位石灰质原料的利用9
2.5.2煤矸石、石煤的利用10
2.5.3粉煤灰及炉渣的利用10
2.5.4珍珠岩的利用10
3硅酸盐水泥原料的破碎11
3.1.1矿山开采11
3.1.2物料破碎的基本知识12
3.2破碎工艺的选择16
3.2.1颚式破碎机16
3.2.2锤式破碎机19
3.2.3反击式破碎机23
3.3破碎物料的输送27
3.3.1板式输送机27
3.3.2带式输送机32
3.4破碎系统的收尘46
3.4.1粉尘的过滤原理47
3.4.2袋式除尘器的类型与构造47
3.4.3滤袋与清灰方式50
3.4.4影响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52
3.4.5袋式除尘器的应用、操作及维护52
3.5破碎系统的操作57
3.5.1破碎系统57
3.5.2破碎系统的操作57
4硅酸盐水泥原料的预均化59
4.1概述59
4.1.1原料的储存59
4.1.2原料预均化的原理及其作用60
4.1.3原料采用预均化技术的条件60
4.1.4影响预均化效果的因素及解决措施61
4.2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及堆取料方式的选择62
4.2.1堆场的布置形式63
4.2.2堆料方式64
4.2.3取料方式65
4.3堆料机和取料机的选择66
4.3.1堆料机66
4.3.2取料机66
4.4堆料机和取料机的操作与维护71
4.4.1堆料机的操作与维护71
4.4.2取料机的操作与维护72
5硅酸盐水泥生料配方设计75
5.1概述75
5.1.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75
5.1.2熟料的率值79
5.1.3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81
5.2生料的配料及计算83
5.2.1配料的目的83
5.2.2配料计算的依据83
5.2.3配料方案的选择84
5.2.4配料计算方法84
5.3生料配料设备的选择88
5.3.1斗式提升机88
5.3.2喂料计量设备95
6硅酸盐水泥生料的磨制(立式磨)102
6.1概述102
6.1.1立磨粉磨系统102
6.1.2立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03
6.1.3各种类型立磨的结构及特点104
6.2立磨工艺参数的选择115
6.2.1磨盘转速115
6.2.2生产能力116
6.2.3辊压117
6.2.4磨辊、磨盘的相对尺寸118
6.2.5辊磨通风118
6.2.6磨机功率120
6.2.7磨损121
6.3立式磨粉磨系统的操作122
6.3.1立磨参数的控制122
6.3.2立磨的操作控制124
6.4立磨的使用与维护125
6.4.1立磨的常见故障125
6.4.2常见故障排除128
7硅酸盐水泥生料的均化132
7.1概述132
7.1.1生料均化程度对易烧性的影响132
7.1.2生料均化程度对熟料产量和质量的影响132
7.1.3生料均化在生料制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132
7.1.4生料均化基本原理及发展133
7.2生料均化基本参数的确定133
7.2.1均化度133
7.2.2均化效率133
7.2.3均化过程操作参数134
7.3生料均化设施的选择135
7.3.1均化库的结构和类型135
7.3.2生料均化的工艺技术141
7.3.3提高生料均化效果的途径143
中篇:水泥熟料煅烧146
8水泥熟料的形成146
8.1水泥熟料的形成过程146
8.1.1干燥146
8.1.2脱水146
8.1.3碳酸盐分解146
8.1.4固相反应148
8.1.5熟料烧结148
8.1.6熟料冷却150
8.2水泥熟料的形成热151
8.2.1水泥熟料形成热的概念151
8.2.2水泥熟料形成热的计算方法151
9煤粉制备153
9.1回转窑对煤的要求153
9.2煤粉制备153
9.2.1磨煤机的选型154
9.2.2磨煤机的操作155
10生料的预热157
10.1生料预热的工作过程157
10.1.1生料分散157
10.1.2锁风阀159
10.1.3气固间换热160
10.1.4气固分离161
10.1.5影响预热器换热效率的因素162
10.2旋风预热器的结构及技术参数162
10.2.1旋风筒的结构162
10.2.2新型旋风筒的结构165
11碳酸盐的分解168
11.1分解炉的作用及分类168
11.1.1分解炉的作用168
11.1.2分解炉的分类168
11.2各类分解炉的结构特点169
11.2.1 SF分解炉系列169
11.2.2 KSV分解炉系列171
11.2.3 DD分解炉172
11.2.4 RSP分解炉系列173
11.2.5 MFC分解炉系列175
11.2.6 FLS分解炉系列179
11.2.7派朗克隆(Pyroclon)和普列波尔(Prepol)分解炉182
11.2.8交叉料流型分解炉185
11.2.9 TC分解炉系列187
11.2.10 NC分解炉系列188
11.3分解炉的工艺性能189
11.3.1影响分解炉内分解速度的因素189
11.3.2料粉分解的化学动力学方程189
11.3.3分解炉中料粉的分解时间189
11.4分解炉的热工性能191
11.4.1分解炉内燃料的燃烧191
11.4.2分解炉内的传热194
11.4.3分解炉内的气体运动195
11.5预分解窑系统的结皮、堵塞196
11.5.1碱、硫、氯等有害成分的富集及危害196
11.5.2预热器系统的结皮、堵塞及预防196
11.5.3旁路放风系统197
11.5.4防止黏结堵塞的其他措施198
12熟料的烧成199
12.1回转窑的结构199
12.1.1筒体199
12.1.2轮带(又称滚圈)200
12.1.3托轮与窑体窜动201
12.1.4挡轮组202
12.1.5传动装置204
12.1.6密封装置205
12.2回转窑工作原理209
12.2.1窑内物料的运动209
12.2.2回转窑内的燃料燃烧211
12.2.3回转窑内的气体流动214
12.2.4回转窑内的传热215
12.3窑用煤粉燃烧器219
12.3.1回转窑对煤粉燃烧器的要求219
12.3.2窑内煤粉点燃的模式219
12.3.3几种燃烧器的结构性能220
12.4耐火材料228
12.4.1窑用耐火材料的作用及要求228
12.4.2耐火砖的种类与选用229
12.4.3耐火砖的砌筑232
12.4.4砌砖作业232
13水泥熟料的冷却236
13.1篦式冷却机的发展236
13.1.1第一代篦式冷却机(斜篦床、统一供风、薄料层操作)236
13.1.2第二代篦式冷却机(平篦床、多室分别供风、厚料层操作)237
13.1.3第三代篦式冷却机(阻力篦板、单独脉冲供风、厚料层操作)237
13.2第三代篦式冷却机的改进238
13.3各种篦式冷却机简介241
13.3.1 IKN悬摆式冷却机241
13.3.2 SF型交叉棒式篦冷机242
13.3.3 Claudius Peters冷却机243
13.3.4洪堡公司的PYROSTEP篦式冷却机245
13.3.5 TC型篦冷机245
13.3.6 NC-Ⅲ型推动篦式冷却机247
13.3.7 LBTF型篦冷机250
13.4篦冷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54
14预分解窑系统的调节与控制257
14.1预分解窑调节控制的目的及原则257
14.1.1预分解窑调节控制的目的257
14.1.2预分解窑调节控制的一般原则257
14.2预分解窑系统调节控制项目257
14.2.1检测参数257
14.2.2调节参数260
14.3预分解窑自动控制系统261
14.3.1概述261
14.3.2中央控制室微机操作界面262
14.4试车262
14.5新建预分解窑的升温操作264
14.5.1烘烤的条件及点火方法264
14.5.2方案265
14.5.3计划停窑检修内衬的烘烤、升温操作266
14.5.4故障停窑或临停窑烘窑、升温操作266
14.6窑系统投料工艺操作管理266
14.6.1新建窑第一次投料266
14.6.2计划检修后的投料操作268
14.6.3临时停窑后的投料操作268
14.6.4投料及挂窑皮268
14.6.5投料操作注意事项268
14.7窑系统正常生产工艺操作管理269
14.7.1窑系统主要工艺参数的设定和控制269
14.7.2熟料煅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72
14.8窑系统停窑工艺操作管理273
14.8.1计划检修停窑274
14.8.2窑故障停机的操作274
14.9窑系统常见故障的处理275
14.9.1预热器堵塞275
14.9.2跑生料276
14.9.3游离氧化钙含量持续偏高276
14.9.4窑内结大蛋277
14.9.5篦冷机出现“红河”时的操作处理277
14.9.6篦冷机“堆雪人”的操作277
14.9.7“烧流”的操作处理278
14.9.8窑后结圈278
14.9.9红窑279
下篇:水泥制成280
15通用硅酸盐水泥组分设计280
15.1水泥国家标准280
15.1.1定义280
15.1.2分类280
15.1.3组分与材料280
15.1.4 强度等级281
15.1.5技术要求281
15.1.6试验方法282
15.1.7检验规则283
15.1.8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284
15.2混合材料284
15.2.1混合材料的作用及分类284
15.2.2粒化高炉矿渣285
15.2.3火山灰质混合材料288
15.2.4粉煤灰质混合材料289
15.2.5其他混合材料290
15.3石膏及外加剂292
15.3.1石膏的种类及要求292
15.3.2石膏适宜掺量的确定292
15.3.3调凝外加剂294
15.4水泥组分材料的准备295
15.4.1硅酸盐水泥熟料输送与储存295
15.4.2混合材的烘干300
15.4.3石膏的破碎与储存304
15.5水泥组分材料的配比设计304
16水泥粉磨工艺流程的选择305
16.1球磨机305
16.1.1球磨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305
16.1.2球磨机的构造及主要参数307
16.1.3研磨体326
16.2辊压机及打散机336
16.2.1辊压机336
16.2.2打散机341
16.3选粉机342
16.3.1旋风式选粉机342
16.3.2新型高效选粉机346
16.4水泥粉磨工艺流程348
16.4.1开流粉磨348
16.4.2闭路粉磨349
16.4.3磨外预粉磨350
16.4.4分别粉磨和串联粉磨351
16.4.5高细高产磨粉磨工艺352
16.4.6挤压粉磨354
16.4.7立式磨粉磨357
16.4.8筒辊磨粉磨359
16.4.9水泥粉磨系统主要配置362
16.5水泥粉磨工艺流程的选择364
16.5.1选择粉磨流程要考虑的因素364
16.5.2选择车间粉磨流程的内容364
17水泥粉磨系统的操作与控制367
17.1球磨机的操作367
17.1.1操作要求367
17.1.2球磨机系统的开车、停车操作367
17.1.3球磨机的操作控制与维护369
17.1.4球磨机常见的故障诊断及处理375
17.1.5磨机的维护保养378
17.1.6磨机的检修380
17.1.7球磨机运行中的异常情况分析和处理381
17.2辊压机的操作384
17.2.1辊压机的启动384
17.2.2辊压机的正常停机384
17.2.3辊压机的润滑384
17.2.4辊压机的冷却384
17.2.5辊压机正常工作过程中的检查要求385
17.2.6设备的维护与检修385
17.2.7常见故障及处理387
17.3 O-Sepa型选粉机的操作389
17.3.1开车前的检查389
17.3.2选粉机的试运转389
17.3.3选粉机的正常操作390
17.3.4设备的维护390
17.3.5设备的润滑390
17.3.6设备的检修390
17.4水泥粉磨质量控制391
18水泥的储存与发运393
18.1水泥输送与储存的主要设备393
18.1.1圆库393
18.1.2输送设备395
18.1.3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396
18.1.4检修及维护398
18.2水泥的发运400
18.2.1水泥装运系统的发展趋势400
18.2.2水泥包装401
18.2.3水泥散装408
18.2.4检修和维护411
18.3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416
18.3.1出厂水泥质量要求416
18.3.2水泥出厂的管理416
19水泥粉磨系统的技术标定419
19.1水泥粉磨系统技术标定的内容及要求419
19.1.1技术标定的目的419
19.1.2技术标定与计算的主要项目419
19.1.3技术标定的要求422
19.1.4标定结果分析422
19.2粉磨系统筛分析标定422
19.2.1取样和筛析422
19.2.2磨内物料筛析曲线测定绘制423
19.2.3循环负荷率与选粉效率的测定和计算424
19.3磨内存料量和物料流速的标定428
19.3.1磨内存料量的测定计算428
19.3.2磨内球料比的测定计算428
19.3.3磨内物料流速与停留时间的测定和计算429
19.4磨机通风与收尘的标定430
19.4.1理论要求通风量的计算430
19.4.2风压、风量的测定方法430
19.4.3磨机内实际通风量的计算433
19.4.4含尘浓度与除尘效率的测定和计算434
参考文献438
热门推荐
- 3339702.html
- 2107561.html
- 2485864.html
- 1642231.html
- 970691.html
- 266807.html
- 610650.html
- 3571246.html
- 3846119.html
- 3795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4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0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9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5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4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