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领导方法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领导方法学
  • 王安平等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3093·357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领导方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方法1

一、领导1

(一) 领导的起源1

(二) 领导的基本矛盾3

(三) 领导的运动过程4

二、领导方法5

(一) 领导方法的属性5

(二) 领导方法的意义7

(三) 领导方法的演进8

(一) 领导方法学的研究对象11

三、领导方法学11

(二) 领导方法学的理论体系12

第二节 基本领导方法14

一、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14

(一) 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前提14

(二) 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16

(三) 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障碍17

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18

(一)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条件和基础18

(二)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19

(三)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基本途径21

(四)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主要障碍23

三、一般和个别相结合24

(一)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含义25

(二) 一般号召及其程序26

(三) 个别指导的作用和步骤26

第二章 领导信息与调研28

第一节 领导调研28

一、领导调研的意义28

(一) 领导过程中的矛盾28

(二) 主、客观的沟通31

(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途径与方法32

二、领导调研的原则33

(一) 领导调研的基本原则33

(二) 领导调研的具体原则37

三、现代调研的特点和要求41

(一) 现代调研的特点41

(二) 现代调研的要求45

第二节 领导调研中的信息采集48

一、典型调查法48

(一) 典型调查的意义48

(二) 典型调查的具体步骤和方法50

(三) 典型调查的局限55

二、抽样调查法55

(一) 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56

(二) 抽样方法的选择57

(一) 重点调查的意义61

三、重点调查法61

(二) 重点单位的选择62

四、全面调查法64

(一) 全面调查的意义64

(二) 全面调查的方法65

第三节 领导调研中的信息处理66

一、确切信息的处理67

(一) 信息的确切性67

(二) 确切信息的逻辑处理68

(三) 确切信息的统计处理74

二、模糊信息的处理77

(一) 信息的模糊性78

(二) 模糊信息的处理方法79

三、随机信息的处理82

(一) 信息的随机性82

(二) 随机信息的处理方法84

(三) 概率分析的意义86

第四节 领导调研中的科学预测87

一、科学预测的意义88

(一) 领导调研与科学预测88

(二) 领导运筹与科学预测88

(三) 领导控制与科学预测90

二、科学预测原理91

(一) 连续性原理92

(二) 因果性原理93

(三) 相似性原理94

三、科学预测程序与方法96

(一) 科学预测程序96

(二) 科学预测方法98

第三章 领导对策与运筹105

第一节 领导运筹原理105

一、领导活动中的运筹及其意义105

二、系统原理109

(一) 系统原理的形成109

(二) 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110

(三) 系统原理的应用114

(一) 功能的性质117

三、功能原理117

(二) 功能原理的应用121

四、领导运筹的“内脑”和“外脑”125

(一) 领导运筹的“内脑”125

(二) 领导运筹的“外脑”128

第二节 领导运筹原则132

一、全局和局部相结合132

(一) 领导运筹中的全局和局部132

(二) 坚持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意义134

(三) 实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途径135

(一) 领导运筹中的中心和一般138

二、中心和一般相结合138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心工作和一般工作的辩证关系139

(三) 学会“弹钢琴”,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142

(四) 把握矛盾变化的规律,做好中心工作的转移142

三、当前和长远相结合143

(一) 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意义143

(二) 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的措施145

第三节 领导运筹方法146

一、规划论147

(一) 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147

(二) 动态规划与整数规划152

二、决策论154

(一) 风险型决策方法155

(二) 非确定型决策方法157

三、对策论159

(一) 对策论及其意义159

(二) 对策问题的基本要素161

(三) 二人零和对策162

四、网络技术166

(一) 网络技术及其意义166

(二) 网络技术的应用步骤168

(三) 网络技术的应用举例170

五、系统工程173

(一) 系统工程的产生及特点173

(二) 系统工程的步骤174

(三) 系统工程中的模型化175

(四) 系统工程的应用177

第四章 领导实施与控制180

第一节 领导控制180

一、领导控制及其意义180

(一) 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80

(二) 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偏差182

(三) 控制的有效性183

二、领导控制过程185

(一) 确定控制标准185

(二) 检查和预测行为偏差和工作成效187

(三) 采取控制措施189

三、领导控制措施191

(一) 直接控制模式191

(二) 间接控制模式196

第二节 领导控制原理200

一、反馈原理200

(一) 反馈及其类型200

(二) 领导过程中的反馈201

(三) 反馈效率204

二、封闭原理206

(一) 控制与封闭206

(二) 封闭原理的运用208

(一) 行为与动力210

三、动力原理210

(二) 人类的基本动力213

(三) 动力的激发与控制215

四、矛盾制衡原理218

(一) 矛盾制衡原理及其意义218

(二) 矛盾制衡原理的应用219

第三节 领导控制方式222

一、反馈控制222

(一) 反馈控制的特点222

(二) 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224

(三) 反馈控制的局限227

(一) 前馈控制及其意义229

二、前馈控制229

(二) 前馈控制的条件231

(三) 前馈控制的形式和手段234

三、自动控制236

(一) 自动控制的渊源236

(二) 自动控制的意义239

(三) 自动控制的机制241

(四) 自适应控制与学习过程243

(五) 提高学习动力的基本途径246

第四节 领导控制手段247

(一) 领导控制手段的形成248

一、领导控制手段的形成与发展248

(二) 领导控制手段的发展249

(三) 领导控制手段的分类250

二、领导控制手段的特点及相互关系251

(一) 领导控制手段的特点251

(二) 领导控制手段的相互关系255

三、领导控制手段的选择与运用257

(一) 选择与运用领导控制手段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觉悟程度相适应257

(二) 选择与运用领导控制手段要与不同控制领域和对象的特点、要求相适应258

(三) 选择与运用领导控制手段要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260

第五节 领导控制艺术262

(一) 引力与引力机制263

一、引力控制艺术263

(二) 引力机制的特点264

(三) 引力机制的设计与操纵266

二、激励控制艺术268

(一) 激励及其意义269

(二) 激励的根据和前提270

(三) 激励的具体手段271

三、竞争控制艺术276

(一) 竞争及其意义276

(二) 竞争机制的正确运用279

主要参考文献282

后记2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