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药养护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中药养护学
  • 徐良,岑丽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813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中药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中药养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现代中药养护学的新概念3

第二节 中药养护学的发展概况3

第三节 中药养护学的目的和任务3

一、研究贮藏养护新技术,保证中药质量与数量3

二、研究中药贮藏易发生的变化与治救6

第二章 中药品质变异现象7

第一节 霉变7

一、常见霉菌的种类7

二、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7

第二节 虫蛀8

一、害虫的主要来源8

二、几种常见的中药害虫9

第三节 变色9

一、酶的作用9

二、非酶所引起的变色9

第四节 泛油10

一、泛油的实质与现象10

二、中药泛油的原因10

第五节 散气变味10

一、易挥散走气的中药11

二、中药散气变味的原因11

第三章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12

第一节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12

一、中药的含水量12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质17

第二节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22

一、温度22

二、湿度22

三、空气23

四、日光23

五、霉菌和害虫24

第四章 中药的包装25

第一节 中药包装的目的意义25

第二节 中药包装的种类和特点26

一、中药包装的种类26

二、包装器材26

三、包装器材的选择27

四、包装方法28

第五章 中药仓库及其现代化30

第一节 中药仓库的类型30

一、依仓库的露闭式分类30

二、依职能分类31

三、依商品性质分类31

第二节 现代化仓库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32

一、仓库现代化的含义32

二、仓库现代化的发展趋势32

第三节 现代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32

一、仓库的性能要求32

二、仓库建筑的技术要求33

第四节 现代仓贮设备34

第五节 现代自动化中药仓库34

一、中药自动化仓库的组成及优点34

二、自动化中药仓库的类型34

三、自动化仓库作业方式35

第六节 电子计算机在现代化中药仓贮中的应用36

第六章 中药的贮存保管37

第一节 中药贮存保管的意义37

第二节 中药分类贮存及合理安排37

一、分类贮存的目的37

二、分类贮存方法37

第三节 加强仓贮中药检查39

一、入库前检查40

二、入库后检查40

三、库房检查40

四、重点检查的范围、目标及方法40

第七章 中药养护常用方法42

第一节 干燥养护法42

一、曝晒法42

二、摊晾法42

三、高温烘燥法42

四、石灰干燥法43

五、木炭干燥法43

六、翻垛通风法43

七、密封吸湿法43

第二节 冷藏养护法44

第三节 埋藏养护法45

一、石灰埋藏法45

二、砂子埋藏法45

三、糠壳埋藏法45

四、地下室贮藏法45

第四节 醇闷养护法46

一、方法46

二、醇闷贮藏法的优点46

第五节 定期拌盘法46

一、拌盘方法47

二、适应种类47

三、间隔时间47

四、注意事项47

五、定期拌盘中药的作用47

第六节 化学药剂法48

一、硫黄熏蒸法48

二、磷化铝熏蒸法49

三、氯化苦熏蒸法49

四、氨水熏蒸法50

五、醋酸钠喷洒50

六、化学药剂法问题探讨50

第七节 变异中药的治救养护53

一、撞刷法53

二、淘洗法53

三、抢水洗法53

四、沸水喷洗法53

五、醋洗法53

六、酒喷洗法54

七、油擦法54

八、吹霉法54

九、热蒸法54

第八章 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55

第一节 无污染药材对抗同贮养护55

一、泽泻、山药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56

二、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56

三、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56

四、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56

五、细辛、花椒护鹿茸56

六、姜防蜂蜜“涌潮”57

七、毕澄茄驱除黄曲霉素有功57

八、当归防麝香走气色57

九、酒蒜养护土鳖色57

十、蜈蚣、蛤蚧巧贮存58

十一、虫害党参的治救58

十二、高效广谱杀虫草--除虫菌58

第二节 无公害的气调养护58

一、气调养护的概念及原理59

二、气调养护的作用意义及防霉杀虫效果59

三、气调养护的密闭技术60

四、气调养护的降O2技术63

五、小结气调养护的操作67

第三节 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68

第四节 微波干燥养护69

第五节 气幕防潮养护70

第六节 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70

第七节 低氧低药量防治养护71

第八节 辐射防霉除虫养护72

第九章 中药的霉变和防治73

第一节 霉菌的形态和分类73

一、形态73

二、分类74

第二节 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77

一、营养物质条件77

二、外界自然条件78

第三节 中药霉变的检验80

一、中药入库验收81

二、中药的在库检查81

三、中药的分类检查81

第四节 中药霉变的预防与治救84

一、预防中药霉变的措施84

二、中药霉变的治救与处理95

第十章 中药的虫害及防治96

第一节 中药害虫的来源、传播与危害96

一、中药害虫的主要来源96

二、中药害虫的传播途径96

三、中药害虫的危害性97

第二节 中药害虫的发育规律与生活习性97

一、生长发育规律97

二、中药害虫的生活习性101

第三节 中药害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02

一、空气对中药害虫的影响102

二、温度对中药害虫的影响102

三、湿度对中药害虫的影响103

四、中药与害虫的关系104

第四节 常见主要中药害虫及特征105

一、甲虫类中药害虫105

(一)药材甲106

(二)咖啡豆象106

(三)米象107

(四)谷象107

(五)玉米象108

(六)烟草甲虫109

(七)长角谷盗110

(八)锈赤扁谷盗110

(九)日本蛛甲110

(十)锯谷盗111

(十一)大谷盗112

(十二)米扁虫113

(十三)赤拟谷盗113

(十四)黑粉虫114

(十五)黑菌虫114

(十六)谷蠹114

(十七)竹蠹115

(十八)花斑皮蠹115

(十九)黑皮蠹115

(二十)白腹皮蠹116

(二十一)拟白腹皮蠹117

(二十二)赤毛皮蠹117

(二十三)钩纹皮蠹118

(二十四)长角扁谷盗118

(二十五)土耳其扁谷盗118

(二十六)脊胸露尾甲119

(二十七)毛蕈甲119

(二十八)湿薪甲119

(二十九)赤足郭公虫119

(三十)赤颈郭公虫120

(三十一)四纹豆象120

二、蛾类中药害虫121

(一)印度谷蛾121

(二)地中海粉螟121

(三)粉斑螟122

(四)烟草粉暝123

(五)米黑虫123

(六)一点谷蛾123

(七)谷蛾123

(八)麦蛾124

三、螨类中药害虫124

(一)粉螨125

(二)干酪螨125

(三)其他螨类125

第五节 虫害中药的检查126

一、中药入库时的检查126

二、中药库贮期间的检查127

三、易虫害中药的分类检查127

第六节 中药害虫的防治131

一、清洁卫生防治131

二、密封防治132

三、高温防治133

四、低温冷藏防治134

五、异性对抗同贮防治135

六、气调新技术防治136

七、化学药剂防治138

八、21世纪的绿色杀虫剂--生物农药防治142

第十一章 中药泛油、变色、散失气味的防治144

第一节 中药的泛油144

一、泛油的原因144

二、易泛油中药的分类145

三、易泛油中药的检验145

四、易泛油中药的科学养护与救治147

第二节 中药的变色149

一、中药变色的原因149

二、易变色的中药150

三、易变色中药的检查150

四、易变色中药的养护151

第三节 中药散失气味152

一、气味散失的原因153

二、易散失气味的中药153

三、易散失气味中药的检查153

四、易散失气味中药的养护154

下篇 各论159

第十二章 常用中药材的贮藏养护159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药材的养护159

一、党参159

二、人参160

三、当归161

四、黄芪162

五、大黄163

六、葛根163

七、前胡164

八、甘草165

九、白芷165

十、玄参166

十一、丹参167

十二、三七167

十三、板蓝根168

十四、木香168

十五、巴戟天169

十六、桔梗169

十七、北沙参170

十八、柴胡170

十九、牛膝171

二十、防风172

二十一、麦冬172

二十二、天冬173

二十三、地黄174

二十四、百部175

二十五、白芍175

二十六、白术176

二十七、苍术177

二十八、川芎178

二十九、羌活179

三十、高良姜179

三十一、玉竹180

三十二、泽泻180

三十三、半夏181

三十四、贝母181

三十五、天麻182

三十六、山药183

第二节 叶、花、全草类药材的养护183

三十七、枇杷叶184

三十八、紫苏叶184

三十九、薄荷185

四十、细辛185

四十一、麻黄186

四十二、茵陈187

四十三、石斛187

四十四、肉苁蓉188

四十五、金银花188

四十六、菊花189

四十七、红花189

四十八、玫瑰花190

四十九、辛夷190

第三节 果实与种子类药材的养护191

五十、使君子191

五十一、陈皮192

五十二、瓜蒌192

五十三、五味子193

五十四、枸杞子194

五十五、薏苡仁194

五十六、苦杏仁195

五十七、肉豆蔻196

第四节 茎、皮类药材的养护196

五十八、川木通196

五十九、牡丹皮197

第五节 菌类药材的养护197

六十、茯苓198

六十一、冬虫夏草198

第六节 动物类药材的养护199

六十二、蜈蚣199

六十三、蛤蚧200

六十四、全蝎200

六十五、桑螵蛸200

第十三章 中药饮片与炮制品的贮藏养护202

第一节 饮片与炮制品的变异现象202

第二节 饮片与炮制品的贮藏方法203

第三节 饮片与炮制品的养护技术204

一、仓库的管理204

二、传统防治虫霉的养护技术205

三、现代防治虫霉的养护新技术206

第十四章 中成药的贮藏养护207

第一节 中成药常见的变质现象207

第二节 影响中成药质变的外界因素208

一、温度的影响208

二、空气与湿度的影响208

三、光线的影响209

四、害虫与霉菌的影响209

五、包装容器的影响209

六、贮藏时间的影响210

第三节 中成药的贮藏和养护210

一、丸剂210

二、片剂211

三、散剂211

四、膏剂211

五、胶剂212

六、胶囊剂213

七、丹剂213

八、冲剂213

九、糖浆剂214

十、注射剂(针剂)214

十一、酒剂214

十二、酊剂214

十三、锭剂215

十四、栓剂215

十五、合剂215

十六、茶剂215

十七、曲剂216

十八、露剂216

参考文献217

附录 常用计量单位的英文字母表示符号及单位换算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