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神经科学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认知神经科学史
  • (澳)M.R.贝内特,(英)P.M.S.海克尔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5366790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认知科学-历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认知神经科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知觉、感觉和大脑皮层功能:从亥姆霍兹到辛格1

1.1 视错觉和认知科学家对其的解释1

1.1.1 认知科学家对视错觉的误读5

1.2 视觉的格式塔原则7

1.3 割裂脑手术/胼胝体切开术;大脑两半球有可能独立工作9

1.3.1 对割裂脑手术结果的误读12

1.3.2 对割裂脑手术的解释12

1.4 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特异性12

1.4.1 主细胞16

1.4.2 对于主细胞相关实验的误读18

1.5 连接视觉皮层模块的多通道19

1.6 心理表象和表征24

1.6.1 表象和表征的误解26

1.7 对象识别中的“是什么”通路、“在哪里”通路以及“图”29

1.8 “图”的误用30

1.9 绑定问题和40赫兹振荡31

1.9.1 关于绑定问题存在的误解36

1.9.2 关于视觉皮层神经元放电同步性的合理解释37

1.10 表象和想象38

1.10.1 关于表象和想象的误解40

第2章 注意、觉察和大脑皮层功能:从亥姆霍兹到雷克利43

2.1 注意的概念43

2.2 注意的心理物理学45

2.3 注意的神经科学55

2.3.1 注意和唤醒56

2.3.2 选择性注意58

2.4 与脑结构相关的注意60

2.4.1 上丘60

2.4.2 顶叶皮层67

2.4.3 视觉皮层71

2.4.4 听觉皮层74

2.5 结论75

第3章 记忆和大脑皮层功能:从米尔纳到坎德尔78

3.1 记忆78

3.1.1 记忆离不开海马,记忆以两种不同的速率衰退78

3.1.2 两种记忆: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80

3.1.3 无脊椎动物非陈述性记忆的细胞和分子研究82

3.1.4 陈述性记忆和海马83

3.1.5 海马中突触传导的长时程增强效应86

3.1.6 海马中陈述性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95

3.1.7 总结96

3.2 记忆和知识97

3.2.1 记忆101

3.2.2 记忆和存储105

3.3 神经科学对理解记忆方面的贡献116

第4章 语言和大脑皮层功能:从韦尔尼克区到莱维勒模型119

4.1 前言:心理语言学和语言的神经解剖基础119

4.2 韦尔尼克/利希海姆理论123

4.2.1 简介:韦尔尼克123

4.2.2 利希海姆的概念中心132

4.2.3 概念和表征133

4.2.4 结论134

4.3 心理词典及其单元:特雷斯曼134

4.4 单词识别和朗读的模块化研究:莫顿136

4.4.1 模型系统136

4.4.2 认知系统139

4.4.3 思想单元145

4.4.4 计算研究146

4.5 言语流畅的模块化研究:莱维勒148

4.5.1 模型研究148

4.5.2 模型系统的发展151

4.6 语言理解的功能神经解剖153

4.6.1 语言的视觉与语义的比较153

4.6.2 单词的听觉和视觉呈现155

4.6.3 句子的语义和句法的比较157

4.7 言语功能的神经解剖学159

4.7.1 言语159

4.7.2 说出动作单词和颜色单词159

4.7.3 动物和工具的命名161

4.7.4 比较成串单词和单个单词167

4.7.5 词语重复169

4.8 支撑语言的心理语言学解释的功能性神经解剖170

第5章 情绪和大脑皮层—皮层下功能:从达尔文到达马西奥172

5.1 导言172

5.2 达尔文176

5.3 表情的认知理论和前认知理论178

5.3.1 情绪反应的生理测量181

5.3.2 面孔的情绪反应中杏仁核和眶额皮层的参与182

5.4 杏仁核183

5.4.1 各种面部表情和杏仁核:PET和fMRI183

5.4.2 杏仁核受损后面孔识别的行为研究188

5.4.3 恐惧条件反射和杏仁核190

5.4.4 认知评估是情绪体验的重要成分?勒杜对杏仁核实验的解释191

5.4.5 恐惧不表征情绪191

5.5 眶额皮层192

5.5.1 眶额皮层受损后对面孔识别的行为学研究192

5.5.2 眶额皮层和面孔识别:PET和fMRI194

5.5.3 眶额皮层和欲望满足:罗尔斯对眶额皮层实验的解释195

5.5.4 对情绪和欲望的误读195

5.6 神经网络:杏仁核和眶额皮层在视觉中的作用196

5.6.1 杏仁核197

5.6.2 眶额皮层199

5.7 情绪体验的起源200

5.7.1 勒杜的观点200

5.7.2 罗尔斯的观点202

5.7.3 詹姆斯之后达马西奥的观点202

5.7.4 詹姆斯/达马西奥躯体标记假说的误读204

第6章 运动行为和大脑皮层—脊髓功能:从盖伦到布洛卡和谢林顿209

6.1 心室学说:从盖伦到笛卡尔209

6.1.1 盖伦:动作和感觉中心209

6.1.2 盖伦:理性灵魂在前脑的功能定位211

6.1.3 尼梅修斯:所有心理功能归因于脑室211

6.1.4 流传千年的脑室学说213

6.1.5 费内尔:神经生理学的起源217

6.1.6 笛卡尔218

6.2 皮层学说:从威利斯到佩蒂特225

6.2.1 托马斯·威利斯:皮层心理功能的起源225

6.2.2 威利斯之后100年内皮层的研究227

6.3 脊髓灵魂、脊髓感觉中枢和反射229

6.3.1 脊髓可以不依赖脑啡肽发挥作用229

6.3.2 贝尔和马让迪:感觉和运动脊髓神经的识别233

6.3.3 马歇尔·霍尔:在脊髓中从感觉反应分离出感觉234

6.3.4 阐述“真正脊髓”的概念236

6.3.5 反射概念在皮层功能上的应用238

6.4 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238

6.4.1 布洛卡区:大脑语言皮层区238

6.4.2 弗里奇和希奇格:运动皮层239

6.4.3 皮层中的电学现象支持运动皮层的观点242

6.5 查尔斯·谢林顿:脊髓和皮层内突触的综合作用242

6.5.1 脊髓的综合作用242

6.5.2 运动皮层245

第7章 认知神经科学的概念预设248

7.1 概念解释248

7.2 两个范式: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252

7.3 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和部分论谬误253

7.4 部分论谬误真的是部分论吗255

7.5 部分论原则的基本理论257

7.5.1 意识257

7.5.2 知识259

7.5.3 知觉260

7.6 心理属性的位置263

7.7 语言人类学、自动人类学、隐喻和外延用途267

7.8 感受质274

7.9 颅中脑276

7.10 认知神经科学277

参考文献279

索引2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