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边的圆 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边的圆 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
  • 江东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7737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边的圆 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造——网络时代的学校使命1

第一节 21世纪的学校教育与“创造”1

一、数字化时代需要改革教育1

二、“创造性”赋予数字化时代的教育以灵魂4

第二节 现代学校使命——创造人类的自身和未来8

一、学校教育的现代使命8

二、建造一个通向未来的“登天塔”11

第三节 “创造型集体”的方案设计与管理19

一、创造业绩源于个性与集体的互联20

二、展现集体的生命力23

三、凝聚人心,增强合力工程28

第二章 创造与集体的理念及形成35

第一节 创造型集体培育与形成的研究课题概述35

一、课题的提出35

二、课题的内涵36

三、课题的设计37

四、课题实施的效果38

五、课题研究的若干思考39

第二节 创造性与创造型40

一、创造与集体:性、型之辨40

二、创造:儿童精神世界的需要42

三、走近创造:什么是创新教育43

四、创造教育的实施:通过集体来培养创造性47

第三节 学习竞争与集体协作55

一、关于创造型集体的理性思考55

二、创造型集体的培育59

三、在创造型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63

第四节 创造型的教师集体69

一、创造型教师的特征69

二、创造型教师集体的形成72

三、创造型师资队伍的建设75

第三章 实施方案:民主氛围与创造环境80

第一节 好奇心、师生民主与创造力80

一、给孩子们一个“能梦想的世界”80

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84

三、营造师生民主的班级集体氛围86

第二节 生命的主体意识与潜能:自信89

一、鼓励独立自主,不再惟命是从90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创造思维91

第三节 闲暇教育的“课程”意义95

一、树立大教育观是时代的要求95

二、闲暇教育的课程意义97

三、构建双休活动网络,探索素质教育新路99

第四节 医学模式的改变:追求心身健康104

一、健康是金104

二、树立全新的健康观念105

三、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念106

第四章 创造源于少先队员自己的集体110

第一节 雏鹰创造精神:“从自动开始”110

一、“自动出创造”的意义110

二、“自动化创造集体”的设计原则114

三、各级少先队集体的创造性活动117

第二节 发展潜能:体验成功的喜悦122

一、今天“干部轮流”我当家122

二、“雏鹰争章”:体验竞争,体验成功125

三、“男孩树”、“女孩树”的心愿132

第三节 闲暇时光:假日小队活动的创造135

一、从“开心星期六”到“快乐双休大转盘”135

二、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要求136

三、自己的“家”——一个小队活动的案例137

一、学校教育中创造与“社会化”集体的培养140

第四节 创造源于少先队员自己的集体140

二、每一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具有创造的才能142

三、“我们的自动化都是班主任幕后策划的”144

第五章 理性中的感性探索150

第一节 感知的敏锐与经验的积累150

一、视觉、身体等运动感官的主体感知151

二、直观与形象思维的“故事”与“空间”157

三、生活情景中的感知与“创造”的发生163

第二节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165

一、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主体性166

二、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168

第三节 “让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171

一、学生自己的机会:时间、场合与主见171

二、重新评价:涂鸦、自由命题与高谈阔论173

三、学会质疑:打开心灵飞翔的窗户178

第四节 美育——在创造的韵律中伸展182

一、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环境183

二、形体与韵律舞蹈中的想象力185

三、人格表现与美感的集体共鸣187

第六章 课程改革的创新旨意192

第一节 创新是学校课程改革的精髓192

一、更新教育观念,认识课程改革的意义193

二、加强管理,落实校内课程改革措施196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包容性与迁移性原理199

一、知识构成的“包容性”与“迁移性”199

二、文化类学科的“素质教育课程化”204

三、“生活与劳动”课程与创造能力208

第三节 课程改革方案实施的探索214

一、重视必修课“三法”研究,提高实验效果214

二、开辟活动课的天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17

三、实施课程改革方案的若干经验219

第七章 旨在唤起自信心的评价221

第一节 为了创造——激励师生的管理哲学221

一、以需求激励营造创造的氛围221

二、家长评价的民主监督“合力”224

第二节 “延迟评判”,多触角地体验生活228

一、耐心等待学生“创造力的表现”228

二、延迟评判、客观评判、集体评判229

三、不打“×”而打“?”留有余地230

第三节 图案与短语式评价中的爱护231

一、用“图案或短语”式评价,增进师生感情232

二、砍断“唯分数”的绳索:重新评价234

三、使学生确信自己:“我也行!”236

四、利用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239

一、数学学科:自我评价把握学程242

第一节 “自我评价”中学习主体的作用242

第八章 小学生的创造力与评价方式242

二、语文学科:自我设计自我评价244

三、英语学科:评价角色转换中的“老师”246

第二节 “相互评价”与创造中的多元价值248

一、交互评论进发创造的火花248

二、突破常规寻找不同的方案评价249

三、在学业评价中挖掘学生的创造力252

第三节 “探索式评价”允许错误253

一、强调“探索式评价”,敢于“放羊”253

二、注重学生评价的过程,敢走“弯路”254

三、注意知识的迁移,鼓励“评价创新”256

附录:258

个案(教案)258

近年成果一览301

热门推荐